蝴蝶梦 发表于 2015-6-2 04:03

[转]郭襄:好想再看看16岁那年的烟花

郭襄。在搜狗输入法下,打出这两个字,只需要敲击键盘八下,却能柔软地击中许多人的心。



金庸的小说射雕三部曲中,倚天和神雕中间存留了将近80年间的时间空白,其中关系隐晦微妙。

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两部著作有哪些联系?除了朝代更迭,我想简单地从几个人物说起。

杨过将此玄铁重剑送给了郭襄。襄阳城破前,郭靖、黄蓉夫妇请高明工匠熔之铸成倚天剑、屠龙刀,并藏《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掌谱》、《武穆遗书》于其中。

襄阳城破,郭破虏身死,屠龙刀流入江湖,百年来争夺不断,郭襄则带着倚天剑浪迹天涯。

郭襄在四十岁大彻大悟,出家为尼,创下峨嵋一派。她的徒弟是风陵师太,法号为郭襄所取,以纪念第一次在风陵渡口结识杨过。

南帝一灯大师的四位弟子渔樵耕读,耕读为武三通和朱子柳,武烈、武青婴是武三通的后人,朱长龄和朱九真是朱子柳的后人,他们两家组成朱武连环庄。在倚天里面,两家人可谓是卑鄙无耻,机关算尽反误了唧唧性命。

黄衫女子——杨姐姐在倚天中出现过两次,一次解救丐帮危机,一次教训周芷若做人。留下一句,“钟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多方猜测是杨过与小龙女的后人。

《神雕侠侣》的最后,尹克西与潇湘子一起到少林寺盗得《九阳真经》后,将经书缝入随身白猿腹中(后来张无忌掉下山崖,遇到的那只)。看守经书的觉远大师和张三丰师徒二人死死想追,但无果而终。后来觉远大师圆寂之前背诵《九阳真经》,当时在场听到的三个人是张君宝、郭襄和少林的无色禅师,此后百年间,武当、峨嵋和少林三派武功大进,遂成大家。

在此期间,郭靖和黄蓉的白首相依,以玄铁重剑铸造倚天剑和屠龙刀,并藏以绝世武学和武穆遗书。郭破虏子承父业,豪情万丈,坚守襄阳,城破而身死。张三丰一生放荡不羁,履历险奇,杨过和小龙女的飘忽婉转行踪不定,倚天屠龙的辗转流传等等。

当然,在这缺失的八十年里,分量最重的就是,郭襄的一生沉浮。



郭襄出生在武林世家,名门之后。上有大姐郭芙,下有小弟破虏。从小天资聪颖,受到良好的教育。家庭压力小,犯错有大姐顶着。

因为有郭芙这个教育的失败品摆在那里,郭靖夫妇既不会对她溺爱,又不会疏于管教。

郭襄是在《神雕侠侣》离结束还有四分之一时才出场,却当仁不让的成为了全书的第二女主角,甚至比女主角小龙女个性鲜活的多,故此给人印象好的多。

郭襄在十六岁那年就气质非凡,颈挂一串明珠,身着淡绿衣衫。有了她娘的冰雪聪明淘气机灵,也有了他爹的江湖正气心地善良,真是集郭靖黄蓉的优点于一身。

全书也从悲痛中转换为一个明快轻松的节奏,读起来犹如春风拂面,可谓是神来一笔。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说说她姐姐郭芙。郭芙绝对是神雕中最惹人嫌的角色,真的是把郭靖黄蓉的缺点给凑齐了,恶心指数远超金轮法王、赵志敬、霍都之徒。

作为一个失败典型,郭大小姐实在是比较成功!因为她并非大奸大恶之徒,做到这样令人生厌的境界,确实得有一番功夫。

但是,全世界都喜欢的郭襄,偏偏她喜欢的杨过不能和她在一块,最后一生未嫁,终老峨眉;

全世界都嫌弃的郭芙,偏偏前有大武小武献殷勤,后有耶律齐的千恩百爱。

故事的一切来源于,十六岁那年,风陵渡口。

酒店里面,郭襄与草莽英雄敞开心胸,把酒言欢,听闻神雕侠的事迹,心生爱慕。就和西山一窟鬼,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之后见到了神雕大侠。

郭襄爱上杨过,与现在少女爱上大叔的爱情故事如出一辙。大叔积攒了年龄红利,集阅历、才华、资源于一身,可以说应有尽有。

杨过那时已经是处于一个男人的巅峰时期,名满江湖。

更何况,他还痴情。

这就满足了一个少女关于灵魂伴侣的所有想象。

杨过给了她三根金针,可以满足她三个愿望。

她想都不想就用了两根,只为看杨过的面目和邀请杨过跟自己过生日

在杨过揭下他面具的那一刻,她的青春也就由此定格。

倚天里面也有类似的情节,就是张无忌答应满足赵敏不违背江湖道义的三个要求。

同样是三个愿望,赵敏用它赢得了自己的爱情,郭襄却没有。

若是郭襄以此换取杨过的爱情,她就不是郭襄,杨过若是因此放弃小龙女,接受郭襄,他也不再是杨过。



倚天里有一段:宋青书和灭绝师太拆招,被她在第五招上使一招“黑沼灵狐”,将宋青书的长剑震上了天空。

这一招是峨嵋派祖师郭襄为纪念当年杨过和她同到黑沼捕捉灵狐而创。

那一天,应该是她最快乐的时光之一。

杨过拉着小郭襄的手,在黑沼上滑行,就像在雪地里滑雪一样。

然而,十六岁那年的烟花太美,燃尽了此后的二十四年的年华。

积攒了年龄红利的大叔杨过拿出了应有的气场,第一件贺礼,灭蒙古前锋,砍下两千只耳朵;

第二件贺礼,烧蒙古粮草,送上绚烂烟花;



第三件贺礼,除去丐帮奸细,承上打狗棒。

这三件礼物,只有杨过做的出来。

仔细一想杨康真是厉害,虽然武功际遇都没有郭靖好,但是连同他儿子一块把郭家弄得是“鸡犬不宁”啊。

哪几个姑娘能够受到了这般大礼?哪怕是个男的,当场也得从了。

自此,小郭襄情根深重。

在蒙古军营中,小郭襄有段独白,碎碎念道:

可惜我迟生了二十年。倘若妈妈先生我,再生姊姊,我学会了师父的龙象般若功和无上瑜珈密乘,在全真教道观外住了下来,自称大龙女,小杨过在全真教中受师父欺侮,逃到我家里,我收留了他教他武功,他慢慢的自会跟我好了。他再遇到小龙女,最多不过拉住她手,给她三枚金针,说道:小妹子,你很可爱,我心里也挺喜欢你。不过我的心已属大龙女了。请你莫怪!你有什么事,拿一枚金针来,我一定给你办到。

好像是童言无忌,好像是痴情无比。

有人说,郭襄爱的是那个大叔神雕侠,而不是屌丝杨过。想想,似乎有点道理。

假如郭襄早生二十年,说不定就和郭芙一样无比任性,也去砍掉杨过左臂。

假如郭襄早生二十年,说不定就和杨过青梅竹马,在桃花岛快乐一生。

但是,哪有那么多的假如呢。



在绝情谷,小郭襄用了第三根金针,求杨过不要轻生。

杨过这时苦等十六年未果,死意已决,纵身一跃。

郭襄几乎想都没想,随他而去。

别人说郭襄仅仅是仰慕也好,年纪轻轻不成熟不理智也好。

我只知道,这种爱,无法归类,没有杂质。

我只知道,郭襄在战乱中见到自己的“情敌”小龙女的时,她说:杨大嫂,你真美。

我们都知道,杨过和郭襄不能也不会在一块,因为杨过等了十六年小龙女最后爱上一个小妹妹,他得被千万的读者问候祖宗十八代,还有郭襄爹妈那一关也不好过。

等等,于情于理,他们都不可能白头偕老。

但是,我们内心似乎都有点希望,杨过和郭襄能够在一块。

因为,在郭襄的身上,我们都能看到那个对爱情无比执着的自己。

在神雕侠侣的最后,杨过朗声说道:“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说着袍袖一拂,携着小龙女之手,与神雕并肩下山。

其时明月在天,清风吹叶,树巅乌鸦呀啊而鸣,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泪珠夺眶而出。

我本来想,金庸老先生也真是的,加一句“祝你幸福”不就能稍微高兴一点收尾了。

转念一想,谁又真能如此大度?该掉的眼泪,一颗都不能少。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那一年襄阳城破了,父母在那惨烈的最后一战中离她而去,弟弟也死了,她彻底在世界上孑然一身。

有个人曾说过,小妹子,你爹妈都是当代大侠,人人都十分敬重,你有什么事,自也不用我来效劳。但世事多变,祸福难言。你若有不愿跟你爹妈说的缓急之情,要什么帮手,尽管带个讯来,我自会给你办得妥妥贴贴。

这一句承诺,远比行动重要的多。

所以,她始终也没有去找他。

终南山古墓长闭,万花坳花落无声,绝情谷空山寂寂,风陵渡凝月冥冥。

终南山在陕西,风陵渡在山西,万花坳疑在山西,绝情谷在湖北。

郭襄开始了浪迹天涯,在二十四年里去了无数次以上的四个地方,此间辗转反侧,不能忘怀。

小东邪郭襄也不负”邪”这个字。

想当年东邪黄岛主带着小黄蓉也不容易,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

你敢和他说,唉,你姑娘都这么大了,你一个人也不容易,找个人续续弦吧。

看黄老邪不挑断你的手筋脚筋。

但是他们的“邪”倒是正气盎然,邪的痴情一生。

莫道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这世上假如没有辜负就好了,我喜欢你,而你也喜欢我。

四十岁那年,她在峨眉山底下,遇到一个说书人。

他说起一个很老的故事:有两条鱼,生活在大海里,某日,被海水冲到一个浅浅的水沟,只能相互把自己嘴里的泡沫喂到对方嘴里,这样才能生存,这叫相濡以沫。

海水最终要漫上来,两条鱼即将分别,最终要回到属于它们自己的天地,不去打扰彼此。这叫相忘于江湖。

郭襄听完大笑而去,听完痛哭一场。

峨嵋山上,白云朵朵,烟熏雾绕。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二十四年,少女的容颜已老,青丝也已经熬成白发。

古佛清灯的岁月,从那一刻开始。

在倚天里面,轻描淡写的一句:

俞莲舟道:“恩师(张三丰)与郭女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后,此后没再见过面。恩师说,郭女侠心中念念不忘于一个人,那便是在襄阳城外飞石击死蒙古大汗的神雕大侠杨过。郭女侠走遍天下,找不到杨大侠,在四十岁那年忽然大彻大悟,便出家为尼,后来开创了峨嵋一派。”

杨过给她开了个好头,等了小龙女十六年,郭襄则用了二十四年,大彻大悟。

念念不忘,但是二十四年都找不到。真的找不到吗?

我觉得,应该是那句,相见不如怀念吧。

金庸里大情大悲的桥段很多,若论最微妙、最隐晦同时也最让人感叹的,莫过于倚天第二十七章。灭绝师太告诉张无忌,郭襄祖师的徒儿叫做风陵师太。初读不以为意,再思之,如有牛毛细针刺入心中,隐隐小痛,却移不走,抚不平。

郭襄此生已削发为尼,按道理已经是大彻大悟,不该有世俗之恋。

我想了好久才明白,原来大彻大悟不是将一切抛诸脑后,而是能够拿得起放得下,拿捏自如,举重若轻。

我忽然想到赵敏在张无忌婚礼上说的那句:我偏要勉强。

我想,郭襄也是这般倔强的一个女孩,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了不可能相爱的一个人。

所谓勉强,该是勉而不强。不是所有的爱恋,都要以恋爱收场。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大概如此。

郭襄虽然单恋,虽然终身不嫁,但依然是幸福的。

因为,世界上有种幸福,不是有人把你捧在手心爱你,而是有人值得你全心全意地去爱。

附上一首小诗(转自网络),以此作结。

我走过山时,山不说话,
我路过海时,海不说话,
小毛驴滴滴答答,
倚天剑伴我走天涯。
大家都说我因为爱着杨过大侠,
才在峨嵋山上出了家,
其实我只是爱上了峨嵋山上的云和霞,
像极了十六岁那年的烟花。




http://www.haohand.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TQ3MjV8MjhlNTVlZjc3NzYxZWQyYTUxNmFjNGU2NWJiMTNlNDV8MTQzMzIwMTI4OA%3D%3D&request=yes&_f=.mp3

   该贴已经同步到 蝴蝶梦的微博

蝴蝶梦 发表于 2015-6-2 07:42

作者:翠袖冷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只恨我生君已老,断肠崖前忆故人”。
郭襄十六岁在风陵渡初遇杨过,那个大哥哥用漫天烟花为她点亮了一夜星空,从此后悄然远去,再无消息。她用几十年去寻访他,他避而不见。四十多岁时,她终于绝望剃度,创建了峨眉派,她给自己的徒弟起名叫:风陵。

世人皆爱郭襄,郭襄独爱杨过。她的爱情,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在十六岁那年已经燃尽,绚烂之后变为了无尽的苍凉。从此后,再多的日日夜夜,也不过是那一年拖下的影子。郭襄是绝世情痴,杨过是情痴绝世,偏偏他们的痴不是一对儿,造化弄人,奈何?她在最美丽的时刻,遇到了错的人,她用了一生时间为这场有花无果的爱情殉葬,这份凄楚,无法斩断,又无处可诉,悲情如此,无以复加,宁不教人欷歔?

“误终身”三个字锥心泣血,包涵了多少执着与无望啊!

杨过与小龙女这对神仙眷属最终得偿所愿,退隐江湖。他还记得为他付尽青春抛却韶华的程英和陆无双吗?他还记得终生停留在他一刹那目光里的公孙绿萼吗?他还记得这个望尽天涯独伴青灯的小郭襄吗?甚至,连那个性情暴虐的郭芙,难道不是因为恋上他才冲昏了头脑?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杨过无辜,众女何错?只叹这月老红线乱抛,才教人间伤情无数。

世人都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杨过是遮住郭襄眼睛的那片叶子,而郭襄,又何尝不是遮住张君宝眼睛的一片叶子?而且一遮,就是百年……

书中的绝恋总是刚若断剑,绵如长丝,即使不能朝夕厮守,也定要化蝶双飞。不济一点的单恋,也要一腔痴心永不改,流水落花寄深情。再不济的失恋,也要生生死死相纠缠,比如,李莫愁。

一朝中了情花毒,历尽沧桑不复出——爱情,一定要决绝到如此吗?

西方人的爱情观似乎有别。
当那艘豪华巨轮沉没之后,杰克以自己的生命换来了爱人的生命,而他希望的不是爱人为她情锁一生,而是活到一百岁,儿孙满堂。逃生后的露丝已经不是一个人在活,她承载了两个人的生活,她用饱满的一生给了那个戛然而止的生命以最深厚的回报:结婚,生子,儿孙绕膝——她不仅为自己活,而且要替他活,所以她必须活得鲜亮,活得精彩,活得丰饶。这不是对爱情的背叛,正相反,恰恰是对爱情最大的尊重。

我们经常忍不住赞美神往那些痴情人,即使注定无果,也甘愿守情守身。坚如磐石,韧如蒲苇,在这个日渐纷乱的世界,唯有这样才当得起永恒,唯有这样才给人以纯真的希望。

可是,又常常怀疑这种仰望。
如果一份爱情已经成了死局,为何不放别人,也放自己一条生路?人生苦短,人生苦短啊!这短短几十年,即使我们拼命去填充,还嫌蹉跎了青春,又怎忍心守着一个死局,把这时光闲抛虚掷!这岂不是对生命最残酷的浪费吗!即使不能忘情,也尽可以一边把它藏于一隅,一边过好闲常日子。即便这日子不再璀璨炫目,没有了风花雪月,没有了拍岸潮声,即便就只是柴米油盐,就只是一地鸡毛,那也强过日日临风长嗟,夜夜顾影自怜吧。

当那个十六岁的可爱女孩子终于有一天也红颜衰老,白发苍苍,她是否还为那一年的爱情遗憾怅惘?空山寂寂,花落无声,她是否会为这一生的空候而闪过一丝丝的懊悔?

风陵渡口初相遇,埋葬一生欢与爱。
郭襄式的爱情叫人叹惋,也叫人疼惜。这一世怅然守望,又怎抵得过那一宵俗世夫妻?红粉凋零,时不再来,若爱情是为了一场空,何苦为它寄情衷?

风陵渡口初相遇,即如初见又如何?
人要尊重爱情,爱情要尊重生命,即使,你在日耕夜息之际,远天上还飘着一只,似断非断的风筝。


.............................................................................................................................................................

一个月前我写了篇《风陵渡口初相遇》讲郭襄,没想到不断有陌生网友来访,1700多的点击率创了我这个草根小博的新高。还有人转载,收藏,有人引用某些词句到其它论坛上,也有人私下交流些有关问题。这倒是我始料未及的,我自问这篇文字,内容肤浅,也没什么辞采,何以能引起这些网友的关注呢?

这其中是有缘由的:马伯庸那条短短百余字的微博竟然大火,转发量高达三万多,“风陵渡口初相遇”被各个贴吧纷纷提起,很多网友正是通过百度这句诗寻到我这里来的。我也从中惊讶地看到,几十年来,金庸从没有过时,他影响了几代人。你当然可以认为这些通俗小说不登大雅之堂,你也大可以对它嗤之以鼻,但是这种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是比教科书更为深刻的影响。在如今电视剧强奸小说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情势下,还有这么多人乐于到原著里寻根究底,作为金庸迷,我真的很高兴。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只恨我生君已老,断肠崖前忆故人。”
有网友询问这首诗的出处,真不好意思,我也不清楚,也曾查询过,未果。依稀听人说,貌似是香港女作家林燕妮为郭襄做的总结,因为没有确凿依据,所以不好妄下断语。

今天重提这个话题,是因为看到一个博友讲到“相逢不恨晚”,深以为然。

郭襄只能算是《神雕侠侣》中的配角,却深得金庸喜爱。她是郭靖与黄蓉的二女儿,是黄药师的外孙女,小小年纪便行事豁达,不拘俗礼,颇有外祖父之风,故此人称“小东邪”。

16岁的小襄儿在风陵渡遇到了杨过,杨过给她三枚金针,答应满足她三个愿望。

郭襄提出的第一个愿望,是想看看杨过的脸。
当杨过摘下面具的那一刹那,这个妙龄少女脸红心热,情窦初生,一发而不可收拾。这让我想起李少红《大明宫词》里的经典镜头:上元灯节,小太平在街上随手摘下了一个昆仑奴面具,面具后那张俊朗的笑脸,电掣雷击般震颤了一个女孩懵懂的天空,从此,她跌入情海不归路,而他,却不是她的人。风陵渡,终身误,何其相似的情节,何其相似的命运!

郭襄提出的第二个愿望,是希望自己生日那天,大哥哥能来襄阳城陪她说说话。
那一天,杨过不仅来了,而且破了两个千人蒙古军团,劫了二十万蒙古大军的粮草,更精彩的是,他为郭襄点亮了漫天烟花,烟花的字样是“恭祝郭二小姐多福多寿”!试想,这样的神勇,这样的魅惑,这样的浪漫,一个16岁的少女怎可能抵挡?她的一生就定格在了这一天,从此再没有走出过。经历过如此璀璨的华年,叫她以后能瞧得上谁?能瞧得上谁!?

郭襄提出的第三个愿望是:即便小龙女已不在人世,大哥哥也不要寻死。
这一条,杨过没有照办。他当初的承诺是“但教力所能及,无不从命”,看起来好像是个霸王条款,留有余地,而关于小龙女的事,是不可能包含其中的。杨过苦等小龙女16年后,以为伊人不在,决然跳崖,而郭襄连想都没想,也紧跟着他跳崖!在她心里,他比她自己更重要,没有他,她便不能存活。

故事的发展总是峰回路转,他们三人都没死。
对于杨过小龙女来讲,自然是皆大欢喜,而小襄儿只有黯然离场……

在郭襄眼里,杨过是无所不能的神明,是不能替代的偶像。在杨过眼里,郭襄是童话里的公主,纯真无瑕。很多人都好奇:杨过真的一点都不爱郭襄吗?这个问题,恐怕连金庸自己都不敢写清楚。

据说小龙女的原型是夏梦,那是金庸念念不忘的梦中情人,是他心目中最完美的女神,所以他断不会把杨过给了郭襄,也不可能破坏一个男子对女神的忠贞不二。然而,面对纯真烂漫,美丽多情的少女,杨过的心,难道真的从来就不为所动吗?如果从不曾泛起一丝涟漪,他又何必一辈子避而不见?这一点,似乎不可深究……

“一见杨过误终身”,正是这一生的痴念,使我们对小襄儿独怀怜惜。
风陵相遇,她是个单纯甜蜜的小萝莉,他已是誉满江湖情事沧桑的神雕大叔。萝莉遇上大叔的成熟,不可救药啊!然而,她与他,终归还是错过的人。杨过之所以是杨过,是因为他对小龙女的生死不渝,而郭襄之所以成了郭襄,是因为她明知自己没戏,还要执着地站在空荡荡的舞台上,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郭襄的痴情叫人忍不住扼腕叹息,这么冰雪聪明的女子,怎么就这么看不穿呢?
其实,这跟聪明不聪明无关,人在情中,往往身不由己。

有人说,爱是一场催眠,醒来之后就如被谁吸了灵。爱过之后,总觉得不仅失去他,也失去了一部分自己。那个被爱的人总是掌灵者,去爱的人反而失魂。所以,在每段真心付出的感情中,总有一个人献祭了灵魂,收获了残忍——而郭襄,正是这个献祭者。

值得不值得?难以说清。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都付于断井颓垣。从这个角度讲,郭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痴情空负了大好青春,就连那峨眉山月,也会怜她青灯孤影独憔悴吧?

换个角度讲,人这一生,能有这样一份曾经绚烂的爱情,哪怕它在片刻快意和欢悦之后就转瞬成空,哪怕它是一场错遇,只要它能够让人刻骨铭心,只要它无悔,又何尝不是一种体悟?

大凡轰轰烈烈的爱情,必然不是顺风顺水,正是因了它的险象环生波澜起伏才能扣人心弦。虽说旁观者都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可事实是,那些凄美的爱情悲剧更能震撼人,留下经年不灭的传奇。残缺,似乎成了爱情神话中不可剔除的催化剂。也许,残缺是对爱的另一种成全吧?不圆满的爱,抱憾的爱,不得不撒手的爱,将是心里的一朵血色玫瑰,痛着,念着,美着。

而得偿所愿的爱情,是不是能把回肠荡气的缱绻贯串到底?会不会因了琐碎烟火而黯然失色?就像童话一样,写到“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就戛然而止,再不能往下写,不敢往下写。

有些比较唯心的人说,人这一辈子,要等的那个人只有一个,唯有一个。也许你会遇到得到,也许你会遇而不得,更多的可能是你根本遇不到,你们各自从生到死,连擦肩而过的机会都没有,那个人只存在于你的梦中。
——小襄儿面临的正是第二种情形:遇而不得。
错过,时间的错过,机缘的错过,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因果。相逢不恨晚,错过了缘分,不一定就错过了美丽,就如郭襄的心里,永不懊悔那一天的相遇,这一世的守望。

金庸笔下的爱情,大多是大爱大恨,穷其一生。当然,这只是文艺作品中爱情的题中之义,而我们寻常人等,对此恐怕是爱而惧之,毕竟那样太虐心了点,神经受不了。我们唯求朝朝暮暮长相守,平平淡淡才是真,惟其如此,才会对小襄儿这样的痴心女子倍加怜惜吧。

“一见杨过误终身”,看到这七个字,疼。               

水宝贝 发表于 2015-6-2 12:20

反正最喜欢的就是小郭襄

反正,想想这句话就觉得心疼

恩,就酱。

lslianglong 发表于 2015-6-2 14:16

呵呵,对她印象挺好的

小唐ヽ 发表于 2015-6-2 22:54

也只有杨过配得上小东邪呀,东邪西狂(笑)

火员外 发表于 2015-6-3 22:11

那时除了内容之外,金庸小说的插图也是另一道风景,真的很合书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郭襄:好想再看看16岁那年的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