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梦 发表于 2016-3-4 20:48

“84岁”的Zippo越活越年轻,“30岁”的温州打火机已落寞

楚天金报讯



吸烟有害健康,但打火机仍是每个家庭的刚需,比如点生日蜡烛、比如引火需求……在这个市场,温州打火机曾经垄断全球。

然而,在资金短缺、用工成本激增等因素下,温州打火机出口量骤减,全球市场占有率已经不足50%,生产企业也从最辉煌时期的3000多家,减至仅剩70余家。温州打火机行业协会会长黄发静承认,“打火机已经从温州最红火、最风光的行业,跌到最夕阳、最挣扎的行业了。”

现在,不论是企业主还是主管部门,都意识到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黄金时代:

年产5亿个 一个利润有3元

“当年是谁第一个生产打火机的?”在温州,无人能说清这个问题。和历史久远的温州皮鞋不同,金属打火机是舶来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金属打火机最大的产地在日本,零售价至少两三百元人民币,属于海外探亲的温州人带回来的稀罕物。当时,温州的农村家庭工业已蓬勃兴起,对市场感知敏锐的温州人,在这个新奇货中嗅到了商机,争相研究甚至动手拆装从国外带回来的打火机。

李中坚,让中国打火机走出国门开始国际贸易的“第一人”。他回忆,当几个年轻人用手工打制的方式做出了外形酷似日本货的打火机后,不少温州人开始跟进。到1980年代末,温州开出了500多家金属打火机厂,各类配件厂也迅速兴起,温州市区的信河街成了世界有名的“火机配件一条街”。1988年,李中坚通过在香港的东方国际推销有限公司将温州的打火机销往国外,此后,温州打火机如潮水般涌出国门。

李中坚记得,在市场黄金期,他的东方打火机厂每天出口打火机最少10万个,当时货车就等在路边,一下装配线,马上打包发货。



1990年代中期,日本打火机生产商组团到温州考察,承认他们毫无还手之力:一个电子点火器,进口单价至少4元,温州人自己做,一开始是1-2元,形成大规模生产后只要0.1-0.3元;密封圈,进口的0.2元,而温州产的从0.05元降到0.005元。为降低成本,一些厂家甚至直接将零配件拼装组合生产,把价格缩减到近1/30。

2001年前后,打火机成为温州的支柱产业之一,年产量超过5.5亿个,占据了全球金属打火机市场80%的份额。当时出厂价5-8元的打火机,利润可高达3元。这个产业在温州诞生不到20年,就取代了金属打火机曾经的世界生产基地: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

遭遇寒冬:

“出口第一人”亏损数千万关厂

然而,2002年起,“春风得意”的温州打火机行业开始遇到了欧盟CR法案(Child Resistance Law,即儿童安全法规))、反倾销等国际贸易摩擦。

黄发静,全球最大金属打火机生产厂家之一的温州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因带领温州打火机企业抵制欧盟CR法案声名鹊起。

按黄发静的说法,美国、欧盟CR法案的贸易壁垒,“每次都让整个行业蜕了一层皮。”到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美需求萎缩,温州出口的打火机55%销往日本。然而,2010年12月17日,日本也正式实施CR法案。由于通过CR认证需要增加更多的检验设备和工人,一个月后,温州打火机生产企业只剩100多家。

到2012年初,通过日本CR认证的温州打火机企业,只有摩登、日丰、特灵、东方、东大等寥寥几家,没有通过认证、又以日本贸易商为主要客户的其他企业只得关厂。

温州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大虎认为,虽然温州打火机在全球市场上的价格优势依然存在,但企业的利润空间因为原材料、人工成本、信贷、汇率的上涨而被不断挤压。即便是日丰这类有日本、欧洲市场稳定订单,境况相对较好的龙头企业,一年的利润也只有数百万元,行业平均利润仅3%~5%。

到2016年初,东方打火机厂老板李中坚决定关厂,亏损了几千万。“不会再做打火机行业了。”他说。据悉,目前温州制造的金属打火机出口量骤减,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已经不足50%。

担任温州打火机行业协会会长的黄发静,则召集业内硕果仅存的70多家企业开会,第一句话便是“活着最重要”。黄发静的日丰打火机厂虽然还在运营,以生产附加值相对较高的金属打火机为主,但利润比鼎盛时期减少了九成。他说:“只要能够活下去,温州打火机行业不在我这一代消亡,就已经谢天谢地了。”他估计,现在的70多家温州打火机企业,只有50家左右能够度过2016年。

痛定思痛:

受累代工身份 产业链配套落后

去年,黄发静去了一趟合作伙伴Zippo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工业小镇。对方有精美的模具,从金属片成型、制壳到电镀,都形成了一套完善而精细的产业链。

把这条生产线引进回温州不就行了吗?对记者这个建议,黄发静狠狠摇头。

在黄发静看来,打火机是温州制造的一部分,发展受制于整个工业环境,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链配套落后某种程度上拖累了打火机的创新。仅仅花几千万美元买回一条生产线远不能解决打火机的质量升级。一条生产线只能解决部分工艺的问题,电镀等环节依然要外包,而国内的电镀工艺远不及国外。更稀缺的是能够熟练使用国外先进生产线的人才,机器的维修、养护又是问题。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分析说,温州打火机行业落寞,不仅是因为国际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动,还因为温州打火机企业绝大多数以代工为主,在产业价值链中处于低端,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有限。

黄发静感慨:“打火机行业要不停创新。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转型升级箭在弦上。”

温州市一位分管经济的官员也表示,温州的经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虽是传统产业,但不等于落后产业,只要转型得好,就是高效产业、‘永不落幕’的产业。”温州原市委书记、现任中央深改办专职副主任陈一新在一次专题调研时说。

■ 链接:

  美国人抽烟少了Zippo为何赚得更多了?
  让黄发静羡慕感慨的Zippo,为何能历经84年而不倒?
  要知道,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的烟民数量已经下降了50%,但Zippo公司2013年销售额创纪录地超过2亿美元,并在2014年刷新了5月和6月的销售纪录。
  Zippo始于1932年。当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布莱德福德市的乔治·布雷斯代看到一个朋友在大风天里十分费力地点烟,由此得到启发,设计出一种防风罩和与众不同的铰链盖,并承诺自己的打火机终身保修。通过在二战期间向士兵们提供Zippo打火机,Zippo公司成功树立了实用主义和美国制造的形象。
  1978年,布雷斯代去世,家人继承了Zippo公司,但CEO均由家族以外的人担任。到20世纪90年代,布雷斯代的女儿萨拉·多恩和她的儿子杜克买下了其他家族成员的股份,后来杜克又收购了母亲的股份。“拥有公司的家族成员越多,关于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想法也就越多。有时候人们会因为在短期内看不到成功而失去耐心。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候私人拥有的公司无法获得成功。”杜克说。
  进入21世纪后,Zippo公司遭遇了难关,杜克不愿多谈当时销售额究竟下跌了多少。2001年,杜克将掌管Zippo公司旗下刀具制造的格雷格·布斯提拔为公司CEO。
  布斯不抽烟不玩火,但他有一套拓展市场的妙招。
  当时,Zippo的消费者平均年龄介于30岁至50岁之间。布斯认为,公司需要更加年轻的消费群体,不然“Zippo打火机只能跟着所有的消费者进棺材。”为此,他将Zippo定位于护身符和幸运物,打造出一种品位的象征,以吸引18岁至24岁人群用它来彰显时尚风范。
  公司在搜索引擎投放关键字广告,赞助各类音乐演唱会,还从洋酒及美剧中获得设计灵感。2003年,Zippo总共有8900款设计,到2013年已经飙升为30800款。消费者可以在Zippo官网挑选每一个细节,定制自己的专属打火机。公司还进军新领域,开发了服装产品(校园休闲风格)和露营装备(烧烤架、炉具、LED灯具),并开设专卖店。
  2012年,布斯让Zippo进入中国市场,在各大城市开设专柜。2013年,Zippo销售额创纪录地超过2亿美元。
  杜克对布斯的工作非常满意。他说:“这只是一个金属盒子,但是你可以在这个金属盒子上大做文章。”


(综合《新京报》《东方早报》《福布斯中文版》报道)



   该贴已经同步到蝴蝶梦的微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84岁”的Zippo越活越年轻,“30岁”的温州打火机已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