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梦 发表于 2016-3-16 21:48

恋人分手后如何做朋友?



所以,要好好努力然后多挣钱,才养得起自己这个爱吃的胃,爱玩儿的心,爱逛爱买的习惯。一个人往,一个人来,也能生活得很好。 by 德卡先生

恋人分手后如何做朋友?
作者/姬霄

“ 其实“分手后能不能做朋友”真正的症结在于,你到底能不能搞清楚异性朋友与暧昧对象之间的界限。 ”

我经常收到关于情感方面的问题,其中“分手后还能不能做朋友”是被问到最多的几个问题之一。然而每个人的境遇不一,与恋人的相处也千人千面,如果只给你“能”或“不能”这样的答案,未免太草率了。关于这篇回答,我想抛开固定的答案,不说是或否,只聊一聊分手后如何做朋友。

按照惯例,还是从我的一个朋友开始讲起。

我这个朋友叫小周,是个编剧。众所周知,编剧这类工作都很宅,出门交际的机会少,很难找到对象。可是再宅的工作也挡不住小周相貌堂堂一身英气,搭地铁都能被女生搭讪。

桃花虽多,小周却一身浩然正气,除了自家女朋友,绝不多看别人一眼。原本两人处得挺好,已经准备今年情人节就去领证,但偏偏事不凑巧,年假那几天,小周在家闲得蛋疼,给前任点了一个赞,结果不但证没领成,还差点闹分手。

事情是这样的,小周的现任和前任都是他公司的同事,没跟小周好的时候两人还是闺蜜,经常约在一起逛逛街打打牌什么的。后来前任离职去了另一个城市,虽然没跟小周提分手,但明显在那个城市已经展开了新恋情。小周花了挺长时间才从单方面失恋的悲伤中走出来,跟现任走到了一起。

自从跟现任谈起了恋爱,为了避嫌,他就跟前任断了联系,只是分手归分手,两人毕竟没有撕逼,所以电话号码微信什么的也都没有删。半年下来,相安无事,可那天小周打开手机,正巧是零点整,又正巧他记起了当天是前任的生日,于是鬼使神差,他点开前任的朋友圈,在那条“祝自己生日快乐”下面点了第一个赞。就是这个赞惹了祸,当时就被现任看到了,直接就一个截图甩了过来,当场质问他想干吗。

这下他再也解释不清了。女友怀疑也不是没有理由啊,那么多好友过生日,没见你点过赞。前任朋友圈里共同好友没一百也有大几十,偏偏你是第一个。还说不是处心积虑等到零点?还说不是余情未了?还说不是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小周当然不服啊,要是真有什么被逮住也就罢了,老子向来兢兢业业一点非分之想都没有,啥也没干就点了个赞,怎么能受这不白之冤。两个人各执一词,吵成一团。最后得了,证也别领了,女友直接从他家搬了出去,冷战了一个多月。

小周找我来诉苦时,满脸风雨凄迷。令他想不通的是,分明只是单纯点了一个赞,怎么女人就能联想这么多,是他太耿直还是女人太复杂?听他批判了半天女友,我忍住笑问他,前任过生日,到底关你什么事?他想了想说,也不关我事,只是在刚好那个时间想起来了,觉得很巧,就忍不住去点了个赞。即使是前任,那也没撕破脸啊,难道我连点赞的权利都没有了?

小周说得有理有据声泪俱下,我也相信他确实不是当人渣的料。但这事吧,还真怪不到他现任身上去。

渡边淳一在《分手的形式》一文中说:如果一定要离别,那就要离得干净漂亮。

但事实上这是很难做到,双方同时轻松干净地放手,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两个人交往不深,二是产生了重大的矛盾。而大多数情况下的分手,都是因为单方面想放弃,另一方不停牵扯。在这种模式里,过去的感情无法轻易磨灭,提出分手的一方也不忍心将话讲得太绝,于是就有了恋人变朋友的契机。

既然能成为恋人,这代表两个人至少在某一方面的契合度很高,是适合做朋友的。然而成年以后,恋人成为朋友并非只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更是两对情侣,甚至两家人的事。你们的交际方式、默契、甚至在彼此心中的形象,都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校正,以回到正常交往的阶段。忽略了这一点,就会像小周一样产生各种不必要的误会。

那么,如何校正呢?下面我归纳了几点,希望能对你们的行为有一些提示。首先深吸一口气,扪心自问:你是真的只想和前任做普通朋友吗?那种不打炮、永无非分之想的异性朋友?你们不再是彼此最重要的人,对方也不会再将你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你确定这样有劲吗?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请继续。

一、别把自己放在与众不同的位置上。

这世上谁都希望在别人眼中的自己是独特的,这个行为在对待前任上更加明显,因为你曾经就是那个与众不同,一般情况下,即便你们分手了,也都不想轻易失去那个曾经属于自己的位置。但你要搞清楚,哺乳动物这个自我炫耀的天性,目的是为了求偶,你既然不想跟前任再发生什么,何必刻意让自己在她心中独占一席呢?你依旧可以善良、活泼、幽默、帅气,但你没必要与众不同。

二、忘掉曾经的默契。

没错,你们确实经历过许多美好,也曾有过甜蜜的暗号和小秘密,这是一份难得的、值得回味的记忆。但记忆只能是记忆,请你记住,你们已经分手了,并且不打算复合,所以眼光要向着前方看。更何况回忆通常都是修饰过的场景,在那里谁都天真无邪、诚挚可亲,并且散发着一股无可阻挡的荷尔蒙气息,两个念旧的人念着念着很有可能就念到床上去了。如果你从没想过跟前任复合,却又按捺不住心底的倾诉欲,非拿出来跟前任一起分享,那你脑袋肯定被门夹了。

三、暂时做一个冷血动物吧。

这是男人们最难克服的一座大山,一般情况下,分手后即便没了爱情,他们也无法做个冷血动物,不忍心拒绝前任的求助。更有甚者,分手以后依然把自己当对方的超人,有一种莫名的责任感,好像对方缺了你,生活就不能自理了似的。并且这种人还会振振有词地说:就算是普通朋友,有困难也会帮忙的吧。话是没错,但人在恋爱时会产生一种奇怪的磁场,将对方的事都当做自己的事,将对方当做自己的占有物,这个概念与普通朋友帮忙的性质完全不同。你如果想摆脱这种磁场,就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冷血,等到这种感觉完全消失,你会意识到,对方没有你依然可以活得很好。这时候,你就可以以普通朋友的身份再度出现了。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其实“分手后能不能做朋友”真正的症结在于,你到底能不能搞清楚异性朋友与暧昧对象之间的界限。许多人在对待前任的时候,为了刷存在感也好,为了倾诉欲也好,还有为了所谓的责任,一不小心就超过了界限。甚至有时候,你认为许多行为就是普通朋友之间的日常交际,怎么就那么矫情,其实就算是普通朋友,大多数异性之间的交际行为在潜意识中都是为了求爱,不然你以为异性之间真的有普通朋友?我告诉你吧,真正的异性朋友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性取向相同,另一种是两个人彼此嫌弃,剩下的情况里,永远只存在行为上的纯洁,不存在想法上的纯洁。





   该贴已经同步到蝴蝶梦的微博

蝴蝶梦 发表于 2016-3-16 21:48

现在的人为什么越来越不愿意帮助别人了?

  猪肚鸡问:现代人际关系好像越来越冷漠,我们对身边事物的态度总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意向别人伸出援手,为什么?



  @老妖要fighting 答猪肚鸡:


  在我还是个乖乖好学生的时候,接受到的教育都是要做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可是事实上,我也同样发现,面对一些莫名其妙的求助者,我感觉很不耐烦。

  有些陌生人,因为知道我是编辑,会在加了我的QQ之后,直接给我丢个文档:能帮我改改文章吗?——为啥要给你改?你以为我每天上班很闲吗?

  作为码字狗,最经常接到的消息就是,能帮我写个文案吗?能帮我写个招聘信息吗?能帮我写个软文吗?——当然,人家是绝对不会提给钱的事儿的。

  还有一次,有个小朋友联系我,说他们学校有写作社团QQ群,要拉我进群给他们讲课,我拒绝了,说我没资格给人讲写作课,自己都是十八流的写手好么?她继续请求。我只好同意,问她什么时候,她说晚上八点,我说不行,八点我可能还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呢。她说,可是我们只有这时候有时间啊。我说不行,我那会儿没空。她回我,可是我只认识你一个比较有名的作者,你不帮我我怎么跟人家交待?——我终于忍不住把她拉黑了。

  我觉得我不是一个很难说话的人。但渐渐的,我发现,我越来越不愿意给人帮忙了,开始忽略这些消息,或者直接告诉别人:不好意思,最近很忙。

  有时候我也会想,为什么,会越来越不愿意帮别人忙呢?

  其实,帮人看几眼,也不会很费事,为别人花个把小时的时间,也不是不可以。

  可是转念又想,每天工作都累得要死要活的,好不容易可以喘口气的时候,为什么不休息一下,要去帮那些跟我没有任何交情的人呢?

  我又不想做个圣母。于是我果断地选择不搭理,屁颠颠收拾东西回家看剧睡觉玩猫去了。

  可是我之前也不是这样的。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小山村。

  村里的人是很愿意互相帮忙的。

  我经常在家炒着菜,发现没有生姜了,可以直接去隔壁阿姨家要一块,或者家里韭菜没有了,可以再去另一位隔壁大妈菜园里割一把。谁家包了饺子,会给左邻右舍都送上一碗。

  谁家需要帮忙,叫一声,就会有人来。

  到了秋收的季节,往往是邻里之间互相帮忙,今天你给我家收割稻子,几家几户凑在一起,割稻子,打稻子,晒稻子……各种程序一气呵成,一次性搞定,省时省力,大家在一起干活儿兴致还高。到了第二天,再去给第二家帮忙。

  这种帮忙,自然让人感受到人性的美好,世间的善意。

  可是如果说得实际一点,这未尝不是乡村里具有智慧的生存法则,因为大家一起干活儿,比独自一人效率要高,所以你帮我忙,我帮你忙,我们能够做得更好。

  而那些家里没有种田的村民们,一般是不会参与进这些互帮互助小组里的。他们更愿意在农忙的季节手捧着一杯浓茶晒太阳。

  在群居的社会环境下,邻里之间经常互相走动,给彼此提供帮助,除了让大家感情更好,体会到别人的善意之外,更多的还是在彼此都不富裕的情况下,给彼此提供帮助,能够提高整体的生活质量。

  在群居的社会环境里,彼此之间都有交情,所以互相帮个忙没什么,因为大家是在一种互相扶持的状态里生活着。

  我们在学校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你替你同学打个水,买个饭,甚至帮同学写个论文,做个作业,只要大家交情好,都好说,而且,都是同学,他欠了你人情,总有还给你的时候。

  可是,当你走出校园,来到社会上,这一切,都不一样了。

  我们总是在抱怨,这个社会越来越冷漠。

  可是事实上,不是因为社会太冷漠,而是在现代社会里,我们早已过了需要群居才能生存下去的时候,都市里的绝大部分人,都能够独立生存下去,我们只愿意把善意这种东西,分给身边熟悉的那一小群人。

  我愿意相信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善意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能够牺牲自己的时间去帮助一位并不是很熟甚至是完全陌生的人。

  可是在世间行走,哪有不向人求助的时候呢?谁又敢保证,自己这一辈子,从未开口求过人?

  其实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会感觉现代人越来越不愿意帮助别人,很可能是因为求助人的求助方式根本就不对头。

  首先,在向人求助之前,先仔细思考一下,你们之间的关系,是否到了你可以向他求助的程度。

  其次,再考虑一下自己,你愿意为了得到他的帮助而付出多少报酬(并不仅仅指金钱)?你能够给他什么好处?你能够拿什么东西跟他交换?

  然后,从他的角度去考虑一下,他为什么要帮助你呢?是他人好,谁的要求都不拒绝吗?还是他帮了你的忙,你能够满足他的某些需求?如果你什么都给不了的话,那你打算用什么来打动他呢?

  我们总是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觉得当我有需要的时候,应该有一群天使出现,替自己解决所有的问题。

  如果自己的要求被拒绝的时候,就会愤然地认为这个世界太冷漠,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太功利,整个人生都不美好了。

  可是拜托,大家都很忙啊。

  在求助之间,多想想,自己能给别人什么,然后试图去提出一个合理的交换条件。哪怕你暂时没有能力给予报酬,也需要明确地表达你的谢意,然后仔细想想,你能为对方做什么。

  并不是所有人帮人忙都是图人家的报酬,但是很多时候,你如果愿意表达谢意,对方并不一定会要你什么,但一定会觉得,没有白白帮你。

  还可以很现实地说,成年人的友情,大都是出于等价交换。很多时候与其在那里抱怨对方人品太差连举手之劳都不肯给你,不如好好想想,为什么他不愿意帮你忙呢?

  只有你自己拥有的筹码越多,才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帮助。也只有你有足够帮助别人的能力,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帮助你。

  别觉得别人应该帮你忙,永远记住,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夏藤蔚 发表于 2016-3-18 09:06

我身边哪种情况都有~实在是佩服分了手还能做普通朋友的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恋人分手后如何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