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香港、北京、美国户口都有哪些好处?
http://player.yinyuetai.com/video/player/2780294/v_0.swf香港:
有香港户籍可以避掉想多要几个孩子超生问题,而且去很多的国家都可以免签出境,很多国家可以免旅游签证,享受香港福利政策也是比较重要的一方面,香港的社会福利还是非常有保障的,而且,如果你是香港户口到内地来工作,会按照外籍户口来定工资。香港是自由经济低税率、无遗产税、无外汇管制、自由市场经济“自由港”政 策。
总结下来就是:
1.在香港出生的孩子马上可以获得香港户口,成为香港居民。
2.在香港生孩子婴儿可以享受12年免费的双语教育。
3.有移居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自由,香港护照享有全球138个国家免签证。
4.在香港出生的婴儿可享有香港的福利和社会保障。
5.港孩子可以享用低收费医疗,等于给孩子买了一份医疗保险。
6.更容易考如国内一级学府。
内地户籍:
我们就以北京为例,北京是内地户籍管理比较严格的地方,因为北京已经人满为患,那么有限的资源下,户口就显得更加重要!首先有了北京户口的人在这里 才可以享 受到正常的代遇,包括各类社会保障和福利!令外,北京现在的房产也出现了跟户口息息相关的政策,如果没有北京户口,想要买房子必须出具连续五年的纳税证明 和连续五年社会保障金缴纳证明才有资格!而北京户口则不需要提供,买车也是同样!而且北京户口可以买到保障性住房,没有户口不可买。
令外就是小孩上学问题,按规定,小孩要根据户口入校,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小孩没有北京户口,那么就要交纳很多很多的择校费才可以进入北京的学校学习,共享教育资源!而且如果参加高考还需要回户籍所在地考!
总结起来就是:
1、不是北京户口在北京工作是没有生育保险的,现在生个孩子手术加住院也要近万(正规医院)。
2、没有北京户口不能买经济适用房,只能买商品房。
3、没有北京户口孩子上学要交高额赞助费或者只能上打工子弟学校。
4、北京户口的孩子考大学录取分数比较低。
5、还有,说实话,有个什么纠纷把警察叫来,会比较偏向本地人。
6、没有北京户口,档案保存是个很麻烦的事情
7、有很多公司,都会写beijinghukou is a must
8、现在北京似乎也可以申请所谓的“绿卡”,据说可以按规定购买经济适用房,但是几率差不多接近0,但是其他的基本居民待遇还是能保障的
美国:
直系亲属受益:凡美国绿卡持有者与外籍人士结婚后,即可办理配偶及配偶21岁以下未成年子女的美国绿卡申请。
学生贷款:18岁以上的美国绿卡持有者可以在拿到美国绿卡的当年申请各种类型的学生贷款,如上美国优秀私立大 学,一年的学费多达三万美金左右,当美国绿卡持有人士想读一个两年硕士时,六七万美金可拿一笔贷款。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可不还贷款,找到工作后分年还清,通常每月只拿工资的五至十分之一还贷款。在美国, 没有因经济困难而上不了学的人。
孩子的出生:不管有没有拿到美国绿卡,任何在美人士(含非法入境者)在美出生的孩子都会被视为美国公民,持有美国护照,不限制在美国境外的居留时间,终身自由进出美国。18岁公民宣誓后即从法律上享有美国公民的一切权益,包括立即为配偶、子女、父母办理美国移民。
学费:在18岁上大学之前美国全部中小学实行义务教育,即零学费(“贵族”私立寄宿学校除外)。相比之下,目前 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有关机构办理中小学赴美留学一年就需两万多美金。上大学(含研究生、博士生)只交本地人学费。以加州为例,水平中等的加州公立大学,外籍学生一年交一万五千美金以上学费,而“本 地人”在加州州立大学一年只交纳二千多美金的学费。
奖学金:对于有意申请美国大学奖学金的普通中国人来说,只能和来自全世界的优秀人士竞争数量极为有限的对外籍人士开放的奖学金。但对于有美国绿卡的人,能享有奖学金的范围,远远超过一个外国人所能申请的。因为美国很多发放奖学金的机构限定奖学金只适用于“美国人”(含有美国永久居留权的人)。
政府帮助找工作:美国政府有专门机构免费为本国人找工作。美国绿卡持有者只要到此部门登记自己的技能、专长和兴趣,该部门就会免费为人找工作。同时,该部门还免费培训等待就业人员的基本技能(如电脑、英文等)以协助他们就业。
就业自由:持有美国绿卡者在美国工作是不受限制的。为保护本国人的利益,美国很多工作(高科技、生化、军事等研 究、生产、保卫工作)都不对外国人开放,即使外国人具备相应的知识与专长。这种情况使得外国学生在大学毕业找工作时,与美国学生处于极不平等的竞争。而美国绿卡持有者无需担忧,他(她)可以从“劣势 方”转为“优势方”。
退休福利:累计十年交税记录后(底线为每月$50左右的实交税金即可),便可在退休后(通常为65岁)终身领取美国联邦政府发的退休金(每月$1000~$1200)。对很多移民来讲,领取退休金的年数比交税工作的年数要多。
有点地方是错误的,香港以前的确是落地户口,但是现在不是了,如果孩子父母均为中国大陆户籍,孩子哪怕在香港出生仍然属于中国大陆户籍。
只要父母有一方非中国大陆户籍,哪怕是埃塞尔比亚或者伊拉克之类的,孩子在香港出生时立刻拥有香港国籍。
是13年左右改的,15年当时女友正准备去港大或者美国几个研究所读博后,所以研究了下。 到美国时,去买食品,光啤酒就有十几个牌子,有的牌子还分干啤、冰啤、轻啤。过去我习惯了没有太多选择的社会,从那时起我不得不开始做出一个又一个的选择。
生活中,美国社会给了我多一些的选择,也给了我多一些的责任,多一些的自信。
来美国的有些亚州新贵们,很快就发现他们身边少了一份熟悉的羡慕,便多了一份失落。于是,他们随时分发印有董事长头衔的名片,结果并不管用。
于是又一掷千金,买下华屋名车。可气的是,竟然连那些居斗室、开破车的美国佬也岿然不动,不肯景仰擦身而过的奔驰老总。当然更不会有人注意到他们袖口或领口的名牌。
在美国,高薪、华屋、名车的群众号召力没有在新富国家那样大。这个世界上难道还有什么物质比我们自身更令人动心的吗?
当然没有。很多美国人身为粗工阶层,也是心满意足。当你出入豪华宾馆时,为你叫车的男孩不卑不亢,礼貌周到,你会感到他的自信。
他未必羡慕你我选择的道路。千千万万的美国人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了职业,选择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活出了一份自信。于是,让那些在本国高高在上的贵人们到了美国来就傲气顿失。
一个访美的亚洲官员讲:“我在国内时别人见我就点头哈腰。可是在美国,连有些捡破烂的人腰板都挺得直直的。”是的,当个人不能威风时,整个民族就可以威风了。
我原来工作的办公室里有个维修计算器系统的老美,大学毕业,工作十年了,很平常一个人。处久了,我们每天见面时也调侃几句。
一天,我开劝他:“你为什么不去微软工作呢?几年下来股票上就发了。”他说:“我不喜欢微软,这儿好。”后来我发现他有一张合影照片,他、他姐姐、姐夫、比尔盖茨。
才知道他姐是早年跟比尔盖茨一起打下微软今天的功臣,现担任微软的副总裁,也是亿万身家了。一问,办公室里有人知道,却没人跟他套交情,大家把他支来支去。他不求致富,有一份淡泊的安祥。
你会发现,美国很多的博士们找工作,首选是做教授。做教授可比去公司穷,还辛苦,但有更多的学术和时间自由。
我有个朋友,在一所大学任助理教授。美国几个最大的制药公司请他去主持一个研发部门,开价是他的学校年薪的三倍,他不去,就要做教授。还劲头十足地约我写论文,回国开讲座,其乐陶陶。
最近他因为一项被美国医疗服务协会称为挑战传统的发现,而受到美国主要媒体的关心。一个本系的老美教授告诉他说:“我多年的研究,好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也能引起如此的回响。”
并且还认真地给这位老兄出主意,怎么样把这事的影响扩大。如果我是他的同事,我是否会像那位老美一样为他的成功真诚激动,锦上添花呢?
因为有自信,你的美国同事和朋友也乐于恭喜你的成功。没有自信,你很难心平气和地去祝贺你身边的同胞,哪怕是密友。
有时倒不是因为他抢了你的机会,而是他的成功恰好勾起了你的自卑和由此产生的嫉妒,心态难于平衡。若要以他人的不成功为骄傲的基础,你是把自信建立在了自卑的沙堆上。
信心乃人生之本,舍本求末,难为自己,也难为他人。有一位朋友,拿到一个大学的教授职位,高高兴兴地从麻省来加州赴任,先租公寓房住。
自己是教授,住的公寓当然不差。隔壁邻居是一家墨西哥人,每天见面都打招呼。聊天时老墨中气十足,没什么文化,但神色之间透出对生活相当满足的自信。
这位仁兄想,这老墨虽没有文化,敢跟我大教授谈笑风生,想来也是生意上有成之辈。
结果不然,这老墨没有工作,全靠五个小孩的政府补助过活,每人每月几百元钱,还有食品券。这位朋友感概地讲,恐怕克林顿总统来了,这老墨也不会腿软。职务也帮助不了你去吸引自信的朋友,话不投机半句多。
在这片崇尚自由呼吸的土地上,当你我理解并尊重他人的选择,就不会试图用高薪去让一个自命清高的教授下海,用博士学位去让一个讲求实惠的蓝领汗颜,用奔驰去让一辆招摇过市的旧车愧退,用华屋去让一位与世无争的高邻气短。
有一个故事,事情发生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一日。美国著名的悄悄话专栏的记者辛迪-亚当,她想约克林顿总统的夫人希拉里来个单独采访。
多番努力,终于搞定,希拉里同意在她出席了纽约曼哈顿大学俱乐部的一个妇女集会的讲演后,跟辛迪谈一个小时。
采访就定在曼哈顿俱乐部里。这个俱乐部有百年历史,庄重传统,古色古香。辛迪先到,在大厅等候。到了时间希拉里还没来,她坐不稳了,悄悄地把大哥大拿出来,打个电话问一下。
守门的老头过来了,并说:“夫人,你在干什么?”辛迪说:“我跟克林顿夫人有个约会。”老头说:“你不可以在这个俱乐部里使用手机,请你出去。”说完后老头就走了,辛迪收起了手机。
一会儿老头又来了,看见这女人没走,还与克林顿夫人在大厅里高谈阔论,在场的有总统府的高级助理们。老头不乐意了,说:“这是不能容许的行为,你们必须离开。”
克林顿夫人说:“咱们走。”乖巧地拉上辛迪就出去了。这个老头可不是贾府门前的焦大,他选择了守门,拥有了一份权贵们不敢在他面前猖狂的自信。
权势人物的气度是制度和人民调教出来的,常常是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领袖。知道吗?比尔盖茨想参加哈佛的同班聚会,被有些同学拒绝了。
是呀,你盖茨选择了中途退学,跟同学没多大关系,聚个啥劲?选择了在哈佛毕业的同学未必都选择了向金钱屈膝。当然,自信并非都来源于生活的选择,美国的选择也有不尽人意之处。
但是我知道,美国的选择给我带来了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我不再以他人的价值取向作为自己的成功标准,幸福是不分贫富的,自信是不依赖他人。
中国人的教育的出发点在“比较”,于是几千年来,人们活在一个“寻找”认同的社会洪流当中。
我们需要父母的认同,伴侣的认同,公婆的认同,同学的认同,同事的认同,亲戚的认同;甚至所有邻居短短几秒钟相遇时的眼光认同。
我们不能接受自己的特质,更不可能知道怎样去过一个丰富的人生。一部电影“舞动人生(Billy Elliot)”,一位11岁的男孩让我清楚知道了自己生命的目的,而勇于追求丰富人生的感动。
有下一代的父母们,为了你的孩子去看一看这部电影吧!我们的父母们在不知道有选择的情形下给了我们一种在比较下发展我们生命的教育,但是,我们是否又将这样的方式教给了下一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