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梦 发表于 2017-6-21 10:10

来一波浅显易懂的专业术语



1.记者问成功有多难?马云说成功很简单。但你没看到成千上万创业失败的人。——这叫:幸存者偏差

2.你陪妹子逛游乐场,一整天都很平淡,没什么新鲜的,结果临走时遇到了烟火,漫天烟花很浪漫,在最美好的时刻结束了一天的约会。女生只记得最后的浪漫,不记得一整天的无聊。——这叫:峰终定律

3.一个互联网公司的技术框架,往往和部门的人员架构是对应的,记住了各组的分工就了解了技术架构。——这叫:康威定律

4.你拿到了一个腾讯公司的offer,腾讯的offer是30w/年,但你觉得无聊,拒绝了,选择了流浪,你为了流浪所付出的代价是放弃了30万的年薪。——这叫:机会成本

5.你租了一个摊位从事手机贴膜业务,你发现从市场批发100张膜,每张成本是10元,而如果一次性批发1000张,每张成本是5元。批发的膜越多,采购成本就越低。——这叫:边际成本递减

6.刚开始20元贴膜一次,每天有100单生意。而后来改成了15元一次,每天有300单生意。你发现越便宜,膜的销量就越多。——这叫:需求价格弹性

7.有个小伙喝多了,找你买解酒药,你没有药,又怕惹事,就给了他一瓶水,告诉他这是特效“大海无量”。喝完你问他好点了吗,他说好像好点了。——这叫:安慰剂效应

8.你继续贴膜,由于技术好,客人越来越多,你占据了附近大部分市场:你打出了招牌,“东风吹战鼓擂,老子贴膜怕过谁”。你的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少。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这叫:马太效应

9.由于你贴膜贴的好,人长的也帅,附近的姑娘都来拍照,并且认为你人品也好,智商一定也很高,怎么看怎么好。——这叫:晕轮效应

10.你觉得既然贴膜这件事这么简单好挣钱,干脆招商加盟吧,你想了又想,觉得一定很简单,感觉要走上人生巅峰了。只要工商局不来抓,过不了多久你就能创业成功。结果第二个月,你被工商局抓到无照经营,关小黑屋反思。真是什么倒霉来什么。——这叫:墨菲定律

11.你关小黑屋期间,有个小孩路过你家,不小心砸破了个玻璃。结果一直没人修。过了几天路过的人一看砸玻璃好像没人管,于是其它几块完好的玻璃也接二连三的被砸破了。——这叫:破窗效应

12.你反思了一下觉得贴膜没出路,还是做职业经理人吧!由于你的创业经历,你到了一家肥皂公司当经理,你分析了近年来肥皂市场趋势,认为传统肥皂已经难以竞争,你认为应该针对特定人群开发一款新型肥皂。——这叫:差异化定位

13.干了一段时间你觉得有点累,想招两个助手。你怕能力太强的人会威胁到自己的位置,于是你招了两个平庸的人。你的助理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他们又招了比自己差一点的人,如果这样持续发展下去,几年后,你下面的人一代就会不如一代,整个公司就会变成臃肿的官僚机构。——这叫:帕金森定律

14.公司收到客户投诉,买来的肥皂盒里面是空的。为了预防生产线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工程师A认为应该发明一台X光监视器去透视每一台出货的肥皂盒。保洁大妈建议,其实买一台电扇去吹每个肥皂盒,被吹走的便是没放肥皂的空盒。同样的事情,简单朴素的做法却更有效。“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叫:奥卡姆剃刀定律

(注:这个肥皂盒案例后来被证明是商业谣言,道理大概是这个意思,即假设越简单越好)



该贴已经同步到蝴蝶梦的微博

蝴蝶梦 发表于 2017-6-21 10:23

本科阶段,20本书足矣

这20本书足够刷一遍世界观了。

它们是自洽的,但并非所有值得深挖的领域只选取一本,因为还考虑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相信它们能够构建一个新的世界观,或者说构建新世界观的主要框架。正如知道所有省份之间的高速公路以后,本质上是了解中国的框架了,接下来可以再深度漫游国道、省道甚至于乡间小路。可是无论如何最广泛的梗概漫游应该是值得先做的,没错大概就是这20本组成的书单。书单其实覆盖了少数骨干节点的深度教材,建议阅读方式是读到腻了就爽快地换另一本看,然后到合适的时候兴趣来了再继续接着读完上次中断的书。Have fun~

1,《自由选择》by 米尔顿 弗里德曼

了解亚当斯密以来社会运作的经济逻辑


2,《金融的逻辑》by 陈志武

金融对现代社会无论如何太重要无法绕开。一个基本的对金融对国家和社会意义的普及。


3,《CFA注册金融分析师考试中文手册》by 金程教育

有了上述两本做基础可以开始深挖了。CFA几乎是最好的经济金融定量入门读物,因为它是教材所以一次性把学界公认最重要的成熟理论总结并强化。


4,《知识分子与社会》by 托马斯 索维尔

美国著名高级知识分子(黑人),但是种族观非常正确。有助于梳理一个精英对社会的认知和定位。


5,《想象的共同体》by 本尼迪克特 安德森

知道现在文化概念的分布以及对社会的意义


6,《越轨—— 人为什么干坏事》by 亚历克斯 梯尔

了解人性


7,《沐猿而冠》辉格

社会现象的人性理解


8,《美德的起源》by 马特 里德利

追加一本人性


9,《进化心理学》by 大卫 巴斯

从基因角度理解人性


10,《失落的一代》by 潘鸣啸

了解我们父母的年代,进而了解社会当下


11,《改革的逻辑》by 周其仁

知道中国正在转型的哪个阶段


12,《公司法》by 全国人大

读一读会发现1,不难理解 2,权力制衡


13,《悖论研究》by 陈波

理清逻辑悖论,强化理解社会的逻辑工具


14,《理性乐观派》by 马特 里德利

非常好的击破阴谋论的书


15,《合作的进化》by 罗伯特 阿克塞尔罗德

社会本质上注定在发展


16,《大而不倒》by 加里 斯特恩

但是系统性的风险依旧需要克服


17,《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by 弗朗西斯 福山

最终社会会趋于动态平衡,同质性的循环,但不断丰富


18,《贫穷的本质》by 阿比吉特 班纳吉

必须绕开贫穷陷阱,我们有办法去设定好的制度


19,《数学桥》by 史蒂芬 休森

掌握一点有益的数学工具方便学习任何定量的学科


20,《最小派》 (未完成)

为年轻人准备的世界观察整体解决方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来一波浅显易懂的专业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