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嗔
原作者:蝴蝶梦以瞋报瞋者,是则为恶人;不以瞋报瞋,不瞋胜于瞋。
——《杂阿含经》
嗔:chēn本义:发怒,生气。释义: ①发怒;生气。②对人不满;生气;怪罪。
每个人的一生,某个阶段都会感觉走进一条陌路:
正前行于颠簸蜿蜒的人生阡陌,突然眼前横亘起一堵高墙。
若干人会努力攀援,翻越到墙那边的美好世界。
另外的若干人会被墙挡住,原地徘徊,甚至就此止步不前。
站在人生的墙根,东张西望,不知所措。
激情消耗怠尽,人生半死不活。仿佛盲人瞎马彳亍于午夜悬崖。
生活无大喜亦无大悲,哭不出来也笑不痛快,就这么麻木不仁
——如同耗光了燃油的Zippo,打不着火,又无法丢弃。
其实生或死都无所谓,最怕这种苟延残喘。
鲁迅语: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惊醒。
所以我以为人生更痛苦的莫过于梦醒了发现无路可走后再倒头睡去,
如同丧失了小福子的骆驼祥子一般被吞没!
很多人生命里0.1%的时间曾经100%爱过某个人,
所有人100%时间里不可能永远只爱某一个人。
宁愿只要那0.1%?
所以铁达时言出铿锵:只在乎曾经拥有!
年轻时的赵传愤懑的嚎叫:生活的压力与生命的尊严,到底哪一个重要?
其实人到中年才知道,这些都不重要,自由最重要。
什么是自由?
失去一切才是自由!
其实更完美的回答是:失去或者拥有一切,都是自由。
比如街上的乞丐或者地球上的首富,他们在自由度上本质完全等同。
就怕我们这种拥有的不彻底不完整,拥有得不三不四,拥有得不淋漓尽致,反而被生命枷锁束缚得最不自由。
人生就是一团欲望
欲望不满足便痛苦
欲望满足就会无聊
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间摇摆
如同一道与生俱来的枷锁不得解脱
但如果只有这两个结果可以选择,
我们选择痛苦的活着还是无聊的活着?
据说爱一个人,跟她如何反应,是两回事。
如同珍惜一个人,跟她是否回馈,也是两回事。
莫扎特传记里看到这样一段叙述:“莫扎特时代,音乐家没有任何经济保证,无法接近足够的观众。
只能寄食于教会和贵族,在欧洲到处游荡,待遇与吉卜赛人差不多。1789年,莫扎特债务如山,没有足够的柴火过冬。”
看得有点忧郁,曾经很喜欢巴洛克时代的巴赫,以及古典时代的莫扎特。
有人说,音乐如果换个名字,应该是巴赫或者莫扎特。
那么爱情如果换个名字,应该姓甚名谁?
每次聆听Don Mclean《Vincent》“Starry, starry night, paint your palette blue and gray,
Look out on a summer's day,With eyes they know the darkness in my soul”
http://player.56.com/v_46675239.swf
丹霞烧红天边
夕阳沐浴一身
脸庞总被映照得红彤彤
“This world was never meant for one as beautiful as you”
——这个世界根本配不上一个美好如你的人
耳边响着《Vincent》,眼前蒙太奇电影镜头一般,
浮现出碧海蓝天,礁石古堡,璀璨星空,寂寥苍穹
《罗拉快跑》讲一个叫罗拉的女孩疯子般到处乱跑,试图帮男友找回丢掉的一笔钱。
这钱是欠黑帮的,如果找不回,男友将命在旦夕。可是茫茫人海哪儿去找?
男友冲罗拉发牢骚:“你老说爱是万能的,爱能在20分钟内变出10万马克?”
最后他们竟然神奇地找回了钱,看来爱的确万能?这句话发人深思
奈何一年又一年,眼前一切都没变,包括形只影单的自己。
变化的只是时间。
如同旷日持久的执着寻找与等待,会慢慢转化成一种生活方式。
等待本身,反客为主成了与“非等待”同样重要同样普遍的生活态势。
因为等待的人早已无处不在地充满着我,以及我的生活。
更多时候,满怀温暖,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
温暖回忆过去,幸福面对未来。
可怕的是也许会没了相聚的大喜,更没了失去的大悲。
生活平淡如水、从容淡定、冷暖自知、无关得失、福祸相宜
——这些感觉,恐怖的慢慢融进血液,成为本性与生活习惯,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不再似以前只是偶尔体会瞬间感动,或者卖弄玄机。
这将会是前所未有的自由?
超越那些所有束缚自己种种欲望的深度自由?
令人感激涕零的淡水一般恩赐意义上的自由?
“为了让一滴水永存,最好把它汇入大海”
——如此这般。
自己无所不在地成为着“自己”
记得青春张狂的自己,曾经一再搞不懂的一个谜底:
已经得到的这些,没有得到的那些,
二者对于现在与未来,到底有着什么意义?多大意义?
记得阅读《消失的地平线》时的疑惑:
我们是否正在从“自己”那儿慢慢消失掉?我们消失掉的那一部分到底是什么?
现在,所有答案Blowing in the Wind
所有一切,尽在不言中。
如同网络上近期大热的那个开明寺小和尚
生活,浸泡在一丝温暖如白粥般的戒嗔状态中
上个年度深秋零落的最后一片丹枫,
脱离枝头伤感离世的同时,
会从容乐观无限温暖地憧憬着下一季春天,
想像下一轮生命,即将在叶落处,
不可阻挡的再次萌发
原来,每一对相爱的人都有一个命数。
这个命数被上苍牢牢掌握,
没得商量,没有退路,冥冥之中,左右彼此。
现在的结局,是否最终命数?
不到入墓扣棺,无从最终揭晓。
有人说,人生最大的错误,就是一再容忍对方的错误
害怕精疲力竭地再次面对你一再的错误
我可以把握我,你却总是不能把握你
痛恨时间,痛恨时间欠下我们阴差阳错的债务
痛恨生活,非把我们逼到末路穷途才善罢干休
面对生活这个老辣敌手
没有人可以感喟棋逢对手
但我们愿赌服输
即使本来暂时可以赢的
岁月也终归会让一切平静结束
精神托付于你,还是继续托付给上苍?
——这是一个谜题
至于身体?去哪儿流浪?天堂?地狱?无关大局
好像《那些花儿》最后吟唱的:
——我们就这样,各自在天涯。
一个“嗔”字,翻遍字典,也不过有这么多的理解,
“贪嗔喜恶怒”是佛教的五大戒,那“嗔戒”就应该是禁戒发怒的意思了。
说什么保持平和的心态,淡然人生;
说什么保持快乐的心情,笑对坎坷;
说什么保持坚定的信念,直面现实;
寿星的长寿秘诀谆谆教导说:要做到不吸烟,不喝酒,不食荤腥,不近女色。
讨教者却失望地说: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
人区别于动物,在于有情,有情即生憎恚,
《华严经》云:“一切恶中,无过是瞋,起一瞋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
所以,《正法念处经·观天品》释,瞋怒如毒蛇、如刀、如火,有智慧的人,应当要以忍灭瞋。
忍无可忍呢?忍到无忍无刃无人之境,或许真的就可做到不以瞋报瞋,不瞋胜于瞋了
Starry ,starry night
——流星之夜,夜如流星
——星火璀璨,璨若天堂
佛法无边........... 回头是岸:) 梵高的画?
色即是空…… 能写出这样一篇文字来算是牛X的了,蝴蝶给了高亮是不够的.
劝大家仔细看看这篇,虽然分段不是很明确,有的也与戒嗔不搭界,
不过对于生命的启示还是很有帮助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