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罗丽亚?斯图尔特:《泰坦尼克号》中的老人去世
格罗丽亚·斯图尔特,一位一头金发迷人的女演员,却在好莱坞的黄金年代被遗忘在角落里。直到1997年《泰坦尼克号》,她以80多岁的高龄出演才给了人们一个难以忘记的回归。她的女儿西尔维亚·沃恩·汤普森证实了她的死亡。
斯图尔特女士离开好莱坞很久了,直到《泰坦尼克号》导演詹姆斯·卡梅隆重新找到她,请她出演一位101岁幸存者的角色——罗丝·卡尔弗特。当时,她已经86岁高龄。
她的表演为她赢得了一个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这是她惟一一次奥斯卡提名,而且她是被提名的年龄最大的演员。(当年她败给了金·贝辛格。)
罗丝充满怀念地回忆起了发生在始向灾难的“泰坦尼克号”上的那些曾经的风流往事,那是这艘船的处女航。凯特·温斯莱特(当年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女演员)饰演了一个年轻、富裕、充满浪漫情怀又焦躁不安的乘客,住在一等舱中。她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住在下等舱的一个自称艺术家的穷男子陷入了热恋。这部电影赢得了11项奥斯卡大奖,并且是史上第一赚钱电影,直到2009年被同一个导演卡梅隆执导的电影《阿凡达》所打破。
1997年代的观众对斯图尔特女士的早年银幕生涯几乎没有任何记忆,但事实上,她出演了大量电影:在1932年到1946年期间就出演过46部电影。最后,她放弃了演艺生涯,她说,她越来越讨厌出演那些“女记者、好侦探、热情女郎”等这种定型的同类角色。
“所以有一天,我烧掉了一切:我的剧本,我的剧照,一切”,她在1997年告诉芝加哥论坛报,“我在焚烧炉中打了一点美妙的火,感觉得到了彻底的解放。”2
在她早期出演过的最好的电影(James Whale执导的经典恐怖电影《鬼屋魅影》)当中,娇小优雅的斯图尔特女士被迫与Boris Karloff一起寻找避难所。1933年,又出演了由她疯狂科学家未婚夫Claude Rains改编的电影《The Invisible Man》,同样由James Whale执导。
她在电影《Here Comes the Navy》(1934)中饰演James Cagney的女友;在John Ford执导的电影《Prisoner of Shark Island》(1936)中饰演Warner Baxter忠诚的妻子;在电影《Rebecca of Sunnybrook Farm》(1938)中饰演Shirley Temple的表妹;在电影《Gold Diggers of 1935》中饰演一位与身无分文的Dick Powell陷入恋爱的被宠坏的富家女。
“几乎没有女演员能像她那般具有花瓶气质”, John Springer 和Jack Hamilt《They Had Faces Then》(一本关于1930年代女演员的书)这本书中写道,“但是‘要求不高’这个字是对她所饰演过的角色最好的概括。”
在1946年的一部影响力极小的喜剧《She Wrote the Book》中出演了一个小角色后,她感到了厌烦,从此离开了电影世界,然后彻底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直到近30年后她再次在电视电影中亮相。
尽管《Screen Play》杂志称她为好莱坞十大最美丽的女星之一,但她并不仅仅只长了一张漂亮的脸蛋。她是美国演员工会的创始人之一,而且帮助建立了好莱坞反纳粹联盟(一个早期反法西斯主义组织)。
离开好莱坞后,她开始学习绘画。在1961年,她在纽约Hammer美术馆举办了自己第一个绘画展览。 1983年,印刷业主Ward Ritchie教她学习印刷,从那时起,她开始了崭新的生涯——作为一名受尊敬的图书与说明书的手工印刷艺术家。她创作带插图的图书与说明书,而且在上面盖上自己的印章:Imprenta Glorias。这些书中包括《Haiku》 《Beware the Ides of March》和 《The Watts Towers》
她与Ward Ritchie开始了浪漫的黄昏恋,这段关系坚持到Ward Ritchie去世,那年是1996年,Ward Ritchie享年91岁。她的印刷工艺品被洛杉矶盖堤博物馆以及伦敦维多莉亚艾伯特美术馆收藏。
1910年7月4日,格洛丽亚·弗朗西丝·斯图尔特生于圣塔莫尼卡,这时距泰坦尼克号沉没还有两年。在她与女儿合写的自传《I Just Kept Hoping》(布朗出版社,1999年出版)中写道当她开始演艺生涯的时候,她将“Stewart”缩写成了“Stuart”,这是因为“她想而且坚持认为缩短后的六个字母与六个字母的‘Gloria’在电影院的字幕上会达到完美的平衡”。
当她遇到她第一任丈夫雕刻家Gordon Newell的时候,她进入了柏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读书。在1930年定居加利福尼亚卡梅尔的时候,她与丈夫Newell 加入了一个波希米亚社团,其中包括摄影师Edward Weston与记者Lincoln Steffens。斯图尔特女士在Golden Bough剧院演出,并给一个周报写作。
1932年,Newell最好的朋友里奇先生将她带到了帕萨迪纳市,在那里她得到了一个在享有声望的帕萨迪纳剧场演出的角色。“当我打开契诃夫《海鸥》的那个早晨,”斯图尔特女士记得,“我与环球公司签订了七年的合约。”
很快她便得到了演出机会,在电影《The Girl in 419》中她演一位一场见证了一场谋杀的谜一样的女人。她的社交圈包括德萝西·帕克、罗伯特·班齐里以及另外一些纽约的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编剧或者演电影的时候都住在安拉花园旅馆。她有一手好厨艺,在周日晚上经常给他们做晚餐。
斯图尔特女士与纽厄尔在1934年离婚;当年晚些时候,她嫁给了亚瑟·谢尔曼。谢尔曼是一名编剧,给马克斯兄弟电影公司写剧本。 自从斯图尔特放弃好莱坞演艺生涯后,他们一家人便开始了世界旅行,并最终迁入了纽约。她与谢尔曼生了个女儿,此后不久便搬到了意大利生活。从那以后,斯图尔特女士开始了绘画生涯。谢尔曼先生死于1978年。
除了她的女儿汤普森女士,她还有四个孙子以及12个重孙子。
斯图尔特女士下定决心回归银幕是在1970年代。在1982年的电影《金色年代》中出演了一个很小的角色,在电影中她与Peter O’Toole饰演的一个过气的电影明星跳舞。
但是15年后的《泰坦尼克号》再次使她成为了一个名人。她被电视采访,被邀请到俄国参加电影首映式,而且被《人物》杂志选为世界上50位最美的人之一。她新得到的名望使得在90多岁的时候出演了更多的电影与电视。
如果她曾经是一个著名的演员,她很可能没有机会赢得罗丝·卡尔弗特这个角色;卡梅隆想要一个几乎无人知晓的演员来出演这个角色。1997年的一个采访中,斯图尔特女士谈到了这个角色,那是一个“仍旧有行动能力的,不酗酒、没有风湿或者不摇摇欲坠的人。”
斯图尔特女士就是卡梅隆想找的那个人,她每天仅需要一个半小时便可以从容地从86岁的有些年轻的容貌变成101岁老人的脸。
当《泰坦尼克号》剧本送到她的手里的时候,斯图尔特女士告诉芝加哥论坛报,她想,“如果在曾经的日子里我都能接到如此好的角色,我想我不会离开好莱坞。” 跟沉船干上了!
的确是一部好电影
却是我的一份隐痛哦,2000年的那一天看完了这场电影后,跟我女朋友分手了~~
现在一提这~~电影就头疼~~
回复 4# lyttonz 的帖子
跟了一下老大的帖子。嘻嘻~~原来这背后有隐情的。不过,按说,这么感人的电影应该成就一段姻缘才对哇~ 我记得这个电影公映是在97年底吧
回复 6# 蝴蝶梦 的帖子
是的 我们看的是小影院的5场联播那种 新片少老片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