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5-5-2 17:13 |
---|
签到天数: 446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
“酒场如战场”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尤其对于中国人来讲,酒场乾坤更是重要。“会喝酒”可以帮助你在职场上顺风顺水:“不会喝”可能事业前途毁于一旦。酒过三巡,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品质好坏就会跃然纸上,所以学会在酒场上运筹帷幄已经是现在人闯荡社会的必备能力。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过来人总结的酒场规则,以供借鉴。
6 C, S5 _# N% X1 A' W& l
/ T- m; A6 Y) S, P& s( O0 z规则一:把握好关键性的第一次敬酒。
0 Q. x( f+ b' }$ a/ L% g; N" D* F+ f6 V4 O4 s" [% C
+ M3 N, E1 b% @$ H$ v 第一次敬酒很关键,大家可以通过你的第一次敬酒对你进行一次“大摸底”。如果你酒量不错,也要注意“含蓄”,无论是敬客户,还是敬领导,都要看着对方的酒杯,如果对方酒量不错,你可以接着敬;如果对方有点勉强,那你也马上说自己醉了比较好。当然,嘴上说醉,行为可不能醉。如果你酒量真的有限,那要告诉大家,然后少喝一点,以表示自己的诚意。这样,第二次敬酒的时候大家就心里有底了,就不会勉强你强喝。
2 r8 c W: n4 U+ K" d. r$ d8 I
6 @" e" v, t' r1 S 相关例子:有一位职场新人,第一次和领导吃饭,很是激动,很想在领导面前好好表现一番,就频频向领导敬酒。前两次领导很是高兴,可是到了第三次他还热情洋溢的敬酒,领导就有点不高兴了。这个新人还以为是自己“口才”不好,才没有劝酒成功,所以就拿出了自己在学校里学的劝酒令,什么“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向领导敬杯酒”都出来了。最后,领导真的不高兴了。从此,这位仁兄的前途可想而知。
" h% p( ?2 U+ L8 p" I1 q' D. o
! b* q6 ?; B* F) B& X; h规则二:不能喝不要强出头6 ?0 U8 G2 R9 t& p! s* u
& f/ ?7 ] C6 X. B' s9 W3 [
# b$ T/ y" h. S5 y 如果自己真的酒量拿不出门,就不要强出头硬喝。当然,不能喝,绝对不是一点也不喝,有时人家敬酒,你一点也不喝,就显得太不近人情,而且可能会让酒桌冷场,造成气氛尴尬。所以,不管喝不喝,面前都摆上一杯葡萄酒,必要的时候,就抿一抿,意思一下,这样场面上都过得去。另外,不能喝者也不代表在酒桌上就没话说,适当地准备几个笑话,到时讲一讲;或是照顾一下喝得有点多的同志,都会很受欢迎。不会喝者千万不要硬充英雄,最后醉得一塌糊涂,酒后失言失行,这样会给对方和领导留下“靠不住”“没分寸”的不良印象。3 L* G( |. C$ y/ ]
5 l! s2 z: u' x. F
相关例子:一女生进入新单位,本来没什么酒量,但是想在领导面前好好表现,就在一次聚会上,频频向领导敬酒,结果自己先醉了,竟然在门口小便起来。从此,这个女生在职场上的前途就完蛋了。
" O) G8 ]* I) V8 K( l
+ ?, C2 h0 F: c( P7 b规则三:切忌喝假酒
5 j8 K8 C4 u$ I! ^4 [1 ] ^ 0 ]4 D" w% l5 G, Q3 L: Q, J+ F3 [
如果自己不想喝或者不能喝,千万别假装喝酒。很多陌生的人都是在酒场上认识,所以很多第一印象就来自于酒场。喝酒的态度往往被人们和人格态度联系在一起,所以自己不能喝可以直接说不会喝,千万别拿白水当酒喝,更不能偷偷的把酒倒掉或者搞其他的小活动。这样的动作很容易被大家看到,更容易让人觉得你不诚实,造成不好的印象或影响。5 Y" W3 X8 I/ M; g- k
7 [0 c( U+ g4 t+ P) B
规则四:给领导解围不能一上来就“冲”
+ S+ V$ z- m1 {4 h7 Y0 b2 e; Y8 S& K( v6 T: K& E+ I" [+ l; ~1 Z
在酒场上,沉稳绝对比“冲”好。对自己喝酒的能力了解得清楚一点,同时表现得谦虚和实在,这样就容易把握自己。当然,在关键时候,假如能够采取恰到好处的敬酒,该出手时就出手,替领导解围,那也会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加分。但不能一开始就“冲”。在酒桌上能够得到领导的赏识,领导可能下一次还会叫上你。如果不能给领导解围,下次领导就不会带你了。
1 t2 ~7 d V3 ?/ } % ?! {6 \0 I* @
规则五:切忌多喝
+ C+ i# m2 q' P& G8 ^ 0 S, U6 \% ^0 ]) q4 w
首先,新人要明白,会喝酒,关键在于一个“会”字上。所谓“会”,不是指喝的多、酒量好,就是会喝酒;而是懂得把握喝酒的场合、喝酒的对象、喝酒的时机以及喝酒的量,才叫“会喝酒”。职场新人的潜能,并不是靠酒量体现出来的,更重要的是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来的。一个人的潜能的好坏,与酒量无关。有的人不喝酒,反而显得与众不同。领导爱的是人才,并不是好酒之徒。不过,中国的酒文化太发达,职场新人往往避免不了要喝酒的情况。但切记一定不能过量,要把握好这个度,能喝也不能多喝,如果因酒误事,反而会给领导留下恶劣印象。7 F3 R ?* q0 D: ?
B4 o2 p- y+ p) w' p 相关例子:阿江是某公司业务员,有一次接了一个大单,十分高兴,就请客户吃饭,为了表示郑重,就请了部门领导也一起去。为了显示自己酒量不错,在公关上有优势,阿江频频向客户敬酒,到最后竟喝多了。结果第二天一回公司,领导就找阿江谈话,叫他不用再在公司做了,因为他昨天在喝酒时表现没有分寸,说了太多公司的内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