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5-5-3 20:51 |
---|
签到天数: 4465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
1972年1月6日,人们熟悉的陈老总———陈毅逝世了。在陈毅弥留于世的最后三天里,陈毅家属及毛泽东摄影师杜修贤等工作人员,一直陪他度过最后的72小时。6 Q u, f4 F3 U: F! P
}& ]0 D8 m( [' Z, a
陈毅去世后,过了有些天,有人给杜修贤送来一只今天看上去十分不起眼的气体打火机。老杜眼望着这个在当时还很难得的气体打火机,声音有些咆哮味儿地说:“太迟了,为什么不早点送来呢。”说完此话,他的内心刹那间充满了某种悲凉和无望的情愫。原来陈毅曾跟他提过,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给他弄个气体打火机,那真是太带劲了。
- A+ m+ B' X: F# V- L. y' I
( P) Y8 p+ k- T4 Q) _今天,生活在物质条件好到近乎泛滥环境里的年轻人,或许很难理解当年的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怎么连一个如今遍地都是的气体打火机,在那时候都会是弥足珍贵的呢?一个有抽烟嗜好的堂堂外交部长怎么连个气体打火机都弄不到呢?
/ o2 p& {! Z8 _( M4 f+ a/ \
- ~( `* w: u' Z5 M) X) ^9 K从“文革”前的《新闻简报》里看,陈毅还是很喜欢玩点“派头”。比如,他经常戴着黑黢黢的墨镜,出现在很重要但却不一定非得需要戴墨镜的场合,像记者招待会等。显然,弄个打火机这么一件小事,至死他也没有实现。
0 \7 i$ j& R' C2 w; s% p$ u- t7 {" J$ q
“文革”期间,陈毅作为“二月逆流”一分子遭到惩罚,全家都被下放到石家庄了,其间,他也没有戒过烟。
* l. E9 Y" z! r4 V
* H; Y0 F) K( ^' i8 \3 R' O后来,中国已经生产出打火机,只是不是气体的。所以,陈毅觉得如果能弄个气体打火机用,真是太好了。陈毅也就是有一次顺着杜修贤的意思提了句:“是啊,我也听说那东西不错,硬是搞不到,又不好意思麻烦人家。老杜,你有没有办法搞一个?怎么样,帮我搞一个。”他边说边做了个拇指摁打火机的动作。杜修贤忙不迭地答应着说,一定,一定。陈毅见他答应下来,就说:“嗯,弄到了,我可要好好地谢谢你哦。” `% J. P8 y3 g8 a
+ F- _& j/ c4 L9 c+ |但陈毅复出后不久,就很快又因为身体健康原因,住了院。
6 |, z4 d. F2 E, U$ u1 v3 i0 l6 i1 T- k& D
而杜修贤却一直没有忘记这档子事儿。他托一位准备出国的人回来时帮忙带个打火机,还特别说明要气体的那种。那人从国外回来后,杜修贤忙去讨要打火机,可他妻子却说,那打火机已有主儿了。陈毅随后被诊断患了癌症。很快,陈毅去世了。毛泽东开始的时候决定不参加追悼会,所以,杜修贤也就没有拍摄任务。
& i- H2 N* F* C9 q" a5 C* N, e4 z+ l) [3 f: D1 U$ s
但很快毛泽东又突然决定参加,连周恩来都料想不到。所有国家领导人及一切工作人员都佩戴黑纱,肃立在陈毅遗体面前。杜修贤在完成了拍摄任务之后,呆若木鸡。没有什么文化的他,还在想着那个气体打火机的事情,他甚至有些懊恼,怎么就没能在陈毅活着时,把气体打火机给他弄一个来,并让他多抽上几支香烟呢。而且,他直到今天还固执地认为,陈毅的最后心愿是弄个气体打火机,耍耍派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