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5|回复: 0

强烈而炙热地活下去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4-30 07:53
  • 签到天数: 446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发表于 2020-9-11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昌龄:人应该强烈而炙热地活下去
    6 ~, G: }6 z% w* }& P; l2 [% U
    ) s5 K9 c) _- a% S* b9 ^ 006qJwJwgy1gf8fnk5gt6j30j60as0ue.jpg
      u+ J) R& u! W: p" `! _& @/ k* c, k
    公元698年,也就是唐武则天圣历元年,王昌龄出生在一个乡村农家里。农家家境贫寒,平日里自给自足,遇到灾荒,粮食歉收还可能食不果腹。所以,幼年的王昌龄日子并不好过,还得帮家中干着农活。& _& S7 y1 ?0 I; v

    ) D! L& {9 U0 q" w读书对于当时的王昌龄来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农家没钱,小孩也得充当家中劳动力,下地干活,王昌龄大概半耕半读着,有时候蹭着学堂的课程,虽然没有受过系统性的教学,但他刻苦学习,也认识了不少字。& \. e) k% ~. e5 J: Z- ?1 f7 G
    . E; f( ?! C! W1 e" Q0 g# F
    01: b5 e5 r  H* h8 Y0 s9 V7 L
    嵩山修道
    " A" w" c6 w8 m  l8 E' O/ Z6 ]8 _8 M8 N
    1 ^( H: t; T9 K3 t时间飞快,唐玄宗开元八年,即公元720年,王昌龄23岁了。开元盛世,正是盛唐的巅峰时期。二十出头,也是王昌龄人生的黄金时期。也许是厌极了半耕半读的农家生活,毕竟农家旁边学堂先生教的知识有限,王昌龄想要进一步开阔视野,便来到了嵩山学道。修道期间比较知名的一首诗是:
    " K; d/ i: a# q+ J' c; D; B% O  S+ k* `9 d' i
    《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
    " v) n: S$ n6 m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
    9 {  h' F1 e: }% u9 T  [# P% j时余采菖蒲,忽见嵩之阳。7 B4 o) |, i9 e4 d4 D* y
    稽首求丹经,乃出怀中方。
    ; M0 E$ q" C: H, o2 c披读了不悟,归来问嵇康。
    4 @3 ^2 n; A$ y6 C嗟余无道骨,发我入太行。
    % N( X. @4 r0 H6 r
    9 v. {% k7 F7 A1 w' A仙人骑着白鹿,采集菖蒲而归。仙人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也有着他们的乐趣,在王昌龄笔下十分自然。炼丹一事,也许丹经里讲的容易,依葫芦画瓢也绝非易事。炼丹炉的材质,炼丹的火候温度控制,炼丹所需的材料哪里找?这些都是大问题。; v% p8 n  z' z! l2 T4 H
    炼丹,是道家修炼的必学技能。若有一本好的丹经,有着娴熟的炼丹技巧,能炼出各式灵丹妙药,也算是在修道时有所成就了。寥寥几笔,我们也能看出王昌龄笔下炼丹修行的不易。9 P$ r. {! C/ _& f$ b! @
    ( }+ |! f8 {, y! a; I* c: Q$ X
    不过修道也是可以读书的,还有更多的道友可以交流学习,这对于好学的王昌龄来说是件好事。《周易》一书,是道家思想的经典之作。王昌龄和其他道士共同修道学习,参谋道家经典名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吸收着道家无为的思想,刚柔相济,这对他后来能够以细腻的笔触写下辽阔大气的边塞诗词大有裨益。' @6 \+ _+ A' X3 \% l, y7 a
    7 i- X" t- h3 U$ M
    02
    4 R' q! q. }0 |) N边塞从军
    ; X' G$ V% g* }" ]: N1 o/ v. Q
    8 `+ l1 T; ~' C9 Y3 q1 }' a" g三年后,26岁的王昌龄带着一腔热忱,走出嵩山,客河东并州、潞州。次年,27岁的王昌龄参军入伍,出玉门关,开始崭露头角。
    , c/ U8 v% V- x/ O, Z( ~' C
    / P% Q; P" a/ H( y  @+ t西北大漠,军营里真真实实感受的生活给予了王昌龄素材,王昌龄是无疑是边塞诗的奠基人。我们来看看这首耳熟能详的边塞诗名作:
    8 M: V% C: t9 G9 X$ @5 C) t0 m! P$ d+ \5 e, @
    《出塞》- q5 B: i: y- @( W& K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 t& i, N) a& i- W3 o0 J7 _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 _: M- \! B, D. s6 d7 Z0 _
    8 W6 Q& c/ P' k% r: I' K. K《出塞》可谓千古绝唱!与单纯描写边塞风光不同的是,这首诗更多体现的是作者对长期征战的思考。用“秦”和“汉”夸张体现征战的时间之长,联想到戍边将士的命运,久久未能归家,隐含对家中亲人和出生故土的思念。便假想,如果当年龙城飞将李广还在,怎会让匈奴犯我边关呢?边塞的苍凉,戍边的艰辛,不由得跃然纸上。+ l% |' L) E! a$ L$ X

    . I( M# k* }$ ^* G1 o; R03
    ) b% D7 b4 a1 ~) t3 j& R1 x" \, ?* G仕途艰辛
    " @  G  `  x8 ?! x+ y& L0 s
    - G0 V. ]# b% E0 l5 ^参军回来,王昌龄本以为能够得到重用,可惜造化弄人,王昌龄隐居了一阵子。但是满怀激情的王昌龄压抑不住那颗积极入仕的心,发奋学习,在三十岁一举中了进士,可是仅仅得到了秘书省校书郎的工作,也就是类似于我们现在说的校对。
    . w1 C% ?3 o# A* X这个简单而琐碎的职位满足不了一腔热血的王昌龄。于是,开元二十二年,他再次应博学宏词科考试,并且再次以优异的成绩上榜,却又仅仅被安排在了汜水尉的职位。并且自此以后,王昌龄被一贬再贬,连李白都为王昌龄感到忧愁叹息:- Y2 V2 E6 T7 B: u- k; C  H

    & d) M; ~: \7 Z9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k6 f3 C5 l  V- _1 i# v$ r* f
    李白/ K5 W  E4 S2 Q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5 P1 E3 Y/ |' j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 B( O/ `5 l. A# t9 f& o8 N
    8 X" O% s- W: v
    古代尊右卑左,左迁,在古代即为贬谪的意思。这次,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如今湖南的一个偏远县城黔阳。好友李白替他感到不值,可惜做不了什么,只能将愁思寄给明月,让明月陪伴,淡淡的月光伴随着王昌龄去往龙标的艰辛路途。2 l$ l4 R8 L6 r
    # U+ y6 r- A3 x- K4 M7 E, s
    后来,王昌龄又被贬赴任江宁丞。此时他内心对朝廷极大失望,所以在接到朝廷的调令时,迟迟没有上任,在洛阳待了大半年,每日都是饮酒浇愁,满怀一片赤子之心,还写下了:+ C5 t1 \; N) b0 y) z1 `4 Q/ |

    & @% o! O! D$ U; ~8 X《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k+ q/ I  L& h3 s9 k' N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i, r% d: w/ S0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8 ?( c( z: A; ~6 `
    ! m0 h7 b2 y4 D
    可以看出,王昌龄的仕途之路十分艰辛。学识渊博,成绩优异,考取功名却只得到闲差半职,不如出生投个好人家,含了金汤匙。历来标榜公正的科举考试已是形同虚设,使得以出身农民阶级的王昌龄为代表的广大寒门学子不由得感到寒心。
    3 j) }% B+ C1 e, Z1 Y' }
    % [8 S) Y! {- b, a不过,王昌龄自小的磨砺使得他练就了一颗坚强的心,拥有满腔炙热的灵魂。屡遭贬谪又何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人终究应该强烈而炙热地活下去。* M/ }9 U' `2 f: h5 e$ ]3 Z
    4 D/ i; f. w2 `4 h2 M. ]% `( p/ S$ o
    王昌龄仍旧念着洛阳的家人,让他们不要担心。一片冰心在玉壶,不难看出王昌龄初心不改,依旧希望朝廷能给自己一个公正的结果,同时也表达出了王昌龄对国家的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和依旧存在于内心的美好愿望。1 w! _9 Q' y- Z: H& i* ]; P
    - T  T/ D+ i; r
    其实,纵观王昌龄的一生,是充满着辛酸曲折的。命运一次又一次的捉弄了他,最后还落得个被小人闾丘晓妒杀的结局。如果不是过早被奸人所杀,也许晚年时在诗坛上的成就能更进一步,但无论如何,王昌龄都是边塞诗的鼻祖,他身上那股越打击越坚韧的劲头值得我们学习。
    * @" `. R4 G) p2 O7 c& p( i
    7 Y" }! Z% m, i; K) D王昌龄身上所体现的强烈而炙热的灵魂境界,时至今日依旧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种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强烈而炙热活下去的坚定信念,都被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之中。
    , U/ d: L" q/ d' f* H( K  X  H' G) U1 Z$ K3 v: \" O4 O% 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好手网

    GMT+8, 2025-5-1 21: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9 - haoh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tarted 0 days (0 years) ag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