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帖子
查看: 554|回复: 0

弯道超车不料弯道翻车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5-14 08:38
  • 签到天数: 4475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发表于 2023-3-16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j54qfj.jpg
    ; N6 b" J$ |' ]8 X3 N+ h8 U6 M
    " g4 a4 r% \, f6 a) ]/ R% }8 p
    * Z& M7 ]& Q+ i7 |& s0 R美国B29战略轰炸机。8 B; |" M$ ?: k$ \; `  x7 |% n
    8 o/ _8 X4 l2 q# \9 {
    苏联投掷第一颗原子弹的飞机叫做“TU4”战略轰炸机。空军一直是苏联人的短板,饱受盟军鄙视的苏军为了一雪前耻,二战后研发出一款号称可以比肩美军著名的“空中堡垒”B29的战略轰炸机,就是TU4。
    , y! N. Z) t& D& U6 X) c  q! I0 |
      E/ n9 r5 M! ?' @但这款飞机设计上有个特别奇怪的地方,那就是它的左翼上有一个明显违和的小洞,连资深飞行员也不知道它的功能是什么。
    9 f9 h6 ^/ O' K0 s& y  e- u2 L2 J
    . I! q& s3 U7 [( a& ]4 M* F实际上,这个小洞是一个弯道翻车的笑话
      g6 Z+ _  |$ L5 {+ P3 ?* a2 X# j* @
    j54ueo.jpg " f3 a7 e- K3 C+ f. e

    7 U& Y7 e8 c% k苏联TU4山寨美国B293 I3 b. |0 I; c

    + e3 s4 D" e. y8 K& ^3 N0 g; L+ Z时间回到1944年7月。驻扎在成都的美军第20航空大队接到一项远程轰炸“伪满洲国”工业设施的任务。在行动中,一架B29轰炸机因为电气系统故障,无法返航,机组人员只能就近迫降于海参崴机场。同年8月和11月,又有两架B29因事故坠毁、迫降于苏联境内。$ j& U3 c3 n8 J

    " H" {, O* z7 |* t9 V鸡贼的苏联人虽然也是反法西斯同盟,但一直未对日宣战,反而根据和日本签署的《日苏中立条约》,悍然扣押了这3架B29,同意机组人员归国,但飞机拒不归还。
    # x: g2 l% [- I, D0 }! W/ X7 K  n+ G. M' P" d
    1945年5月,斯大林眼看日本败局已定,急于进军东北摘桃子,遂要求美国提供120架B29,美国人看透了斯大林的用意,断然拒绝。
    5 H; b. C9 c$ x5 V: V
    $ A  m5 f& R8 O9 G3 R4 A3 d* B愤愤不已的斯大林立即下令根据扣押的B29仿造战略轰炸机,实现弯道超车。苏联为了此项工程,可谓倾全国之力。成立了专门的国家委员会,全权负责研制TU4轰炸机,其重要性与研发原子弹的国家委员会并列。作为首屈一指的国家任务,苏联动员全国超过900家工厂和研究院参与其中。
    ( u3 g/ l' X, b# Z- K6 `; w8 G" b$ k% x8 k; s8 ]0 x* ^
    苏联人所谓的研制没有任何创新的成分,其实就是山寨——100%的逆向拆解仿造。由于扣押的3架B29中,只有最早的那架是完整的,苏联人就根据它仿造。2 C6 g! u& H7 ~5 F3 z
    1 z! i7 H, a( ^4 \% y' D0 _! l$ ?
    但苏联人不知道的是,这架B29的左机翼中过弹,留下了一个小孔。由于不影响飞行,在维修的过程中,美军也没有完整修补,只是把小孔打磨光滑,一直留在了机翼上。
    - r6 T  r. U* t4 ?' W: R, V) \- R/ D) @: T, `. m8 i3 i# X0 o
    不明就里的苏联工程师们虽然对这个小孔的作用满腹疑问,但是由于根本不知道美国人的设计思路,所以认为这小孔肯定有其他作用,所以在TU4制造出来后,也原封不动了留下了一个孔……
    " s- i: L  O+ x+ f9 T! e) x" j- b% [4 m9 N8 E* q
    整个TU4连每个螺丝钉的规格都是一丝不苟山寨的,为此苏联的工程师们绘制出100500张各式图纸……但由于苏联的工业机床达不到要求的精度,航空材料也不及要求的强度,所以苏联工程师虽然辛辛苦苦山寨了一年多,最终由于误差累计和电气设备不达标,各种参数都远逊于原版B29。' m$ N+ r; V/ A: X' b
    ! b8 Q5 f! J1 X! w1 o
    这个糟糕的高仿货,连同它左翼上的那个谁都不知道干啥用的小洞,都成了笑话一般的存在。仅仅服役了十年不到,就被苏联自己抛弃。1 b/ T; k1 I# I6 I* G
    ( c: {( Q8 s& J0 h
    苏联人这种弯道翻车的例子还有著名的米格-25。
      n" s2 n* j: d6 {, F/ [- j, ?( r3 J7 d$ H
    上世纪60年代初,为了应对美军高空侦察机,苏联人秘密研制了所谓的“高空截击机”米格-25。此前苏联人的航空材料不过关,制造不了能够耐高温的飞机发动机涡轮叶片,所以飞机速度上不去。苏联人从二战之初就开始研究,结果研究好多年也没进展。7 y- B2 y6 x) f: W
    2 B: I% J9 M0 h
    这个没法靠抢了,苏联人就想到了偷。克格勃通过间谍打通了警惕性不高的英国政府的关系,获得了参观英国飞机发动机制造厂的机会,借此盗取了飞机发动机叶片的金属粉末。通过分析成分,这才勉强造出了性能略逊一筹的航空发动机。/ O7 L; y' g+ z1 j& p

    " L& n) I# q3 a9 C7 F苏联人造出米格-25大肆吹风,说这款飞机的速度多么多么牛,无论是爬升高度和战斗性能都能秒杀其他战斗机。不明就里的西方也确实恐慌了一阵——但很快就被一次叛逃事件揭开了盖子。
    $ W, h4 s' r) i# V/ R$ t. c
    ' }- Y( I7 M: L; h) l1976年9月6日,苏联空军上尉维克多・别连科驾驶一架米格-25叛逃,在日本北海道岛的函馆机场降落。随后这架米格-25被美国人获取。满怀希望的美国人研究完这架牛皮吹得震天的米格-25后大失所望。1 z7 B! l8 u) _0 x6 X% a4 u

    + B# U- C! f3 Y: F经拆解后发现,米格-25全身70%的部件是普通不锈钢,雷达甚至使用早已过时的真空管零件,连晶体管都没有;机体结构又笨又重,焊缝竟是手工焊接,铆钉头还外露着;座舱简直是个棺材,飞行员除了正前方以外什么也看不见……从整体性能上说和美军同时代的战斗机根本不是一个层级。4 p( ?% ^7 H1 ]' f! }

    5 p6 V8 P/ B1 i& O+ O( |9 p8 d2 s. J9 X不是苏联人不想用好材料、高科技,是因为他们真没有。. r& @4 ~8 Y% u  w9 B  Z* B

    # l# r. {: D- c3 s8 G飞行员别连科还透露,苏军规定格-25的驾驶速度不能超过马赫数2.5,否则就会导致发动机过热而烧毁……1 I9 U! g2 W- \1 E1 N7 W8 i
    7 v3 g( Q4 j4 B& T2 S
    苏联时代的这类笑话层出不穷,能给后人什么样的启示呢?是决心不够大?投入的力量不够强?还是浪费的资金不够多?6 h+ w& j* x1 h! o( e7 `
    3 T% w! `  ]* L6 j8 k
    诸如飞机制造这种涉及面很广尖端工业,其实就像当下我们熟悉的芯片、航母、机床、人工智能一样。它体现的不是一个项目或某项技术的水平,实际上是一个国家科技综合实力的体现。这种实力,不是建立于一张图纸,而是来自各种基础科学的铺垫。一架飞机,涉及固体力学、流体力学、航天动力学、天体力学、热力学、导航、航空电子、自动控制、电机工程学、机械工程、通信工程、材料科学和精密制造等领域,十项全能,才有硕果。用中国的老话来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O( c0 i' T$ H1 a) M/ H

    7 L/ L, r- E8 w3 R. _造空中内阁这种幻想从古至今都不缺。但无论集中多少力量,花多少钱你也砸不出一个天宫。苏联想要弯道超车,本质上就像指望偷窃致富一样,一时一地也许得逞,但是钱花光了又是烂命一条。超车的神话迟早变成翻车的笑话。2 C: S7 ^/ @6 ]# A/ y! [3 f
    + ?8 ~, h1 O: u' L
    美帝曾经有一种说法,就算给你一架F35,你也造不出来。这不是狂妄,而是事实。即便你某天千辛万苦造出来了,人家的科技可能已经翻了好几篇了。5 {0 ~( t% n& B. C! g' {& x6 b, r
    2 C6 P: F& `, p+ {
    所以真正值得山寨的是什么?是科技背后释放人的创造力的“软件”。否则,那个盛产笑话的傻、大、黑、粗的苏联的故事,只会循环往复。 8 T6 i" ~) h5 {! P  j: H, w6 M

    * }8 u9 o0 ^5 m+ 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好手网

    GMT+8, 2025-5-14 14: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9 - 2025 haoh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tarted 5779 days (15.8 years) ag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