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95|回复: 6

她叫柴静...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4-13 14:23
  • 签到天数: 108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6]签到五年

    发表于 2011-1-6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电视台、特别是在中央电视台工作的人,身上有一种很奇特的东西,让你一眼就能挑出他来。比如说吧,一群记者参加某个活动,你马上就能认出,谁是电视台的;一群电视台的记者参加某个活动,你马上就能认出,谁是中央电视台的。
    ; ?1 a+ c( V9 }% n/ K2 y6 H" I# ~7 a8 V0 d; Y
    而他们身上的那种奇特的东西,以不让人喜欢的居多。所以,说某个电视台的人“不像电视台的”,就等于间接肯定了他的人格是闪亮的,德艺是双馨的。而对于那些在电视台、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工作的人来说,但凡有点儿追求的,就都以“去电视台化”为毕生追求。6 n0 ^6 _# Z2 o5 l% v9 k4 E
    : e; p! x6 b; J- X: W6 w! ?8 V
    说了这么多绕口令,该引出一个人了。李仑老师,他在中央电视台工作,但是,这个人啊,慢条斯理而整天精研业务,两袖清风但饭局主动结账——一点都不像电视台的。
    * l( }# L# s! z& `$ ~, ~! d
    + ]* f0 v6 v- s. b8 J( }说完李仑老师,该引出本文主角了。柴静。" c6 m( s6 ?- l; ~0 r1 t* d* i
    : i% p/ z( M& M, C0 ^9 F5 U
    2006年,以王小峰王大娘为代表的一群人闲得蛋疼,鼓捣了一个DV剧《小强历险记》,拍得既没花时间也没花金钱。前期制作这么烂了,就想在后期造势上找 补一下,王大娘要在年底搞一个盛大的首映典礼。看在他的小脸上,我同意了担任首映典礼的主持。然后,我把求援电话打给李仑老师,请他找个专业主持来助拳。 李仑老师把柴静的电话给了我。. _) Z( I6 |2 `) g

    4 k4 D$ _6 R% ~在现场,我第一次见到了荧屏下的柴静。她对这件事一无所知,李仑一声召唤,就来了。与我联袂主持完,翩然而去,不留下一片云彩。( h1 y2 x4 `. [! m( ~9 D7 z7 f
    : X* ]8 d0 s% P
    后来在一些场合,我又与柴静不期而遇过几次,对她的称呼,慢慢由柴老师变成了柴姑娘。" n5 b+ {/ |: V+ V, d- C
    1 ], {6 C* g. R3 h& Y. b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又有某次饭局。开张后,大家彼此吆喝自己有闲的好朋友前来,柴姑娘翩然而至。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了饭桌上的柴静。那次饭局大家谈得入港, 喝得也很多。去卫生间共襄盛举的途中,当时恢复自由身不久的程益中老师对我掏了几句心窝子。歌词大意是,在这个冰冷的现实里,北京还是有让人取暖的场所 的。
    / p- v* Y6 E  ^( |% G0 m9 R! |- R9 m2 p. W; T: p! `4 I  P% l
    这句话让我心中一暖。再回到饭桌上,大家便约定,在座的这个小团体,应该形成经常性、制度性的聚会。
    0 D7 [, W8 u& ], a4 }; g7 _( E. y7 @/ e
    就这样,一吃就是几年。一群人,生生吃成了亲戚,吃成了亲人。
    9 N2 I% n6 S, r' h
    4 U: l- m# L  t/ @柴静是这个团体中唯一的女性,而且是个美女。起初的几次饭局,还有人跟她开几句涉及男女的玩笑,再后来,就没人拿她当女人了。加布里埃尔·安南写玛琳·黛德丽:她既是这些男人的异性,也是他们的同性。2 p- \9 c1 O" H+ j

    + W! \6 p% S8 K; h& P有一次聊到了“女人味”这个话题。我想起一个字眼:烟视媚行,耿直地问柴姑娘你怎么就跟这个词如此绝缘呢?她抗议了一下,顿时让人绝望得直冒烟,媚也被气得不行。6 R: @& I4 k$ u/ O2 r
    ) z3 P4 d8 M2 f- o# M' ]. @
    还有一次饭局,有两个声称从未喝醉过的家伙喝醉了,吐得满地都是,他俩却一人拼三张凳子酣然入睡。饭桌上的其他男人依然高谈阔论,饭桌旁的服务员早已嫌恶 地躲到不知去向,我勉强睁着醉眼惺忪的眼睛,看到柴姑娘在清理现场。尽管关于那次饭局我大多失去了记忆,但她一会儿扫帚,一会儿拖把的形象却残留在脑海。
    & t/ `' u6 Q1 y/ y' o6 X2 N5 p" a" M+ B' s
    接触一些艺能界人士,他们聊为什么把自己搞得那么讲究,必须豪华机舱五星级酒店出入让保镖架着什么的。给出的答案是,如果不这么做,对方就会看轻我,不拿俺们当回事儿。你就看吧,越是事儿逼的人越得到重视,越是随和的人越被很随意地对待。
    # c" Z& ~' \# j) T; A1 l* g6 A1 o
    每听到这些话,我都不得不承认,艺能界就是个垃圾场,见对方好说话,自己就不说人话。这属于看人下菜碟,贱飕飕。而另一方面,看对方在看人下菜碟,自己就摆出一副给对方看的架势。同样属于没有自由意志与独立精神的贱飕飕型。! s, W( ^3 ]1 v  {2 ?) k2 e; ]

    $ ]7 [  C2 s& D, T& Y另一种与之截然不同的贱法是:不管你怎么着,我有自己的准则和原则,你的轻视或重视,老子根本不在乎。这种自己掌握主动的飕飕贱型,满世界也找不出几个来。; L$ a" k! c! D( A
    0 O$ h! C# b0 L
    柴姑娘是。$ {' W, t9 F) e1 o
    & g- U  H: M! @" U) _
    《读库》上曾经有两次刊载芦苇老师的长篇访谈《电影编剧的秘密》,柴姑娘看得激赏不已。有一次饭局我说起来,听说芦苇老师患病,便叹息了一下。柴姑娘说,咱们去探望他一下吧。
    . q7 V3 A& T0 y+ K
    1 Y* \+ U' B2 A. [我吃惊地看看她。芦苇老师在西安呢。# D4 j) C& i: [, t' F1 E
    * |+ c# f: j: C* H  W
    遇到值得尊敬的人,就主动犯个贱。柴姑娘经常干这样的事儿。而另一方面,对红地毯下盖着的都是垃圾、红地毯上走着的更是垃圾的名利场,她做得更干脆:老子 根本就不跟你玩儿。大家见到她出现的场合,多是罗永浩发布奋斗、与周云蓬聊聊诗与歌、《读库》一年一度的读者现场会什么的。于是当有人在网上发布消息说柴 静接受贿赂被双规的消息,居然有一多半人表示不相信。这样的民心向背,即使人格闪亮如张老六者,都做不来。* g) Q# R4 M1 W7 Z

    4 ^  |6 {! S, y4 U前两天见到王大娘。他刚采访了马未都老师,转述马老师对现在那些大导演的批评:戏内功夫戏外补,可这帮人,有他妈几个还能认认真真看本书呢?难怪拍出的片 子烂。没错。我击节赞赏马老师的话,应该聘请他担任形象大使,说服中国人,特别是那些生产精神产品的精神病,多看两本书。
    4 x  p: r& B* i  R5 C4 f6 x& X" _1 s3 G( X7 H6 J- X8 F
    在电视台工作的人,如何“去电视台化”?无他,惟看书耳。4 L' q8 Q  w9 R$ P
    . N' D+ J' ^" V# u$ c' {
    柴姑娘是。9 d" x  p$ Y5 D0 k  Z/ i
    5 k, G& X! ]- r
    她是真正读得进去书的,细部与大节,被她一一领略,极精微而至广大。就连享受阅读本身,心如琴弦与倾盖如故,大雨泼墨或细雨梦回,也有极真切的体验。饭桌 上不涉男女,是因为她总是说起自己正在读的书,让一干喜欢掉书袋卖弄学问的老男人颇有压力。字里行间的一缕文脉,被她女性的敏感捕捉到,而别人并未感知。 而她将自己化在其中的那份投入,更令其他所谓的读书人汗颜。
    % J* l0 S0 t8 Z3 a' C2 B* v5 z9 H# t# F0 N6 C
    有一次我喝多了,忍不住抒发感情:转过一条肮脏的小路或突然出现的山顶,你的童年就显示在眼前。柴姑娘马上接道:你一度赤脚玩耍过的田野,亲切的树木,你用以品评其他景色的美景。
    / M. B* E5 v  A3 Q  D# T. @3 W' c& \' [% \
    没错,马尔科姆·考利,《流放者归来》。
    ; o  s" |- y5 E/ R7 y+ K/ r3 L! [  B, R2 j( p, P9 G0 }( g7 h
    但当她脱口而出的时候,却只有很少的人能接续得上了。没办法,谁让她正处在积极阅读疯狂吸收的黄金年龄。1 M% s" |2 O5 l5 ~  H' @

    : ]5 q8 y7 L2 g- H7 \* l前些天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王小老师吃饭,他也是饭局常委之一。他说,柴姑娘刚跟他打听《歌德谈话录》的哪个译本好。他就挑出好的译本给她快递了去。; x& Y0 Q4 m" ?, T# ]/ l9 F
    6 z: K" H+ H( z- Y
    又过些天见到柴姑娘,她果然便聊起了《歌德谈话录》。我只能假装自己记忆衰退的样子,支支吾吾地应和。# k8 j8 O# ~$ V6 k5 j: I! y
    2 d4 a2 p$ s& N2 o! e) A" q5 {
    在《读库》五周年的读者现场会上,柴姑娘最后用以赛亚·伯林的一番话做结束语。歌词大意是,学哲学有什么用?什么用都没有,但能帮你分辨,那个跟你说话的人是不是在胡说八道。
    7 ?2 M. D  F3 f# {6 a/ H8 m
    ! L8 y! k( C& v% i读书有什么用?同样什么用都没有。
    8 X1 b4 a3 s3 p# u. A
    9 H1 G+ e- d8 r7 k% _- Q1 H如果一定让我说出其好处,那就是,读书能让一个人变得更丰富,更有力,更理性,更沉潜,而不是相反。
    1 N" _! y9 `/ o; [5 s% _0 l& ?- X% l' ^
    偏偏有些人就是在相反的路上狂奔下去,曾经积累的学识成为他的识觉障:指出别人的毛病一挑一个准儿,自己指手划脚一番对方就必须照方抓药。还有根深蒂固的 “根治情结”:如何从根本上治理这个国家拯救这个人类,他以为自己一直在探寻并肯定能找到根治方案,然后全世界都听他的就行了;看别人做事有些毛病露点破 绽就抓住不放,仿佛所有人都欠他的。
    1 y! _! _8 u/ U2 ?3 ]* c0 O0 E
    . f) D3 R4 z0 H  k; W一个人读几本书,如果能够让自己谦卑下来,知道这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从来不存在什么完美;不完美也不用为难自己,不怨天尤人,也不当事儿妈与事儿奶奶;做不到完美,并不是不去做的理由。就够了。
    3 D* e! P" W0 l9 J4 }+ a8 E! `' s+ y& m6 O! f
    柴姑娘是。
    ; H9 _  q( {: G' n! M
    : C- t- _. F* A; i0 N, R这几年间,大家目睹了她突飞猛进的成长,这种成长正是基于她的不足,以及一点一点的进步和变化,进而沉下来,对自己也有了耐心。
    7 }& ]4 r! b# M6 f7 ^* A
    . d9 J- r  H+ [9 T: ^网络上聚合了诸多极易兴奋起来的傻蛋。我曾见柴姑娘的博客里有人跟贴,请她关注一桩热点事件。这条留言可能被挤到第二页看不到了,这兄弟马上跟贴:柴静删帖,这个猪!然后他又看到了,于是跟贴:哦,她没有删,看漏了,不是猪。
    4 v4 N! _; W/ t: o8 Q& ^1 R& T5 n$ Q& u5 H
    好笑吗?进步和变化,也许就蕴涵在其中。如果他下次能不点火就着的话。
    $ O0 k  {" l" X6 p6 ~4 o  Z/ x6 k9 o4 A
    十二级大风刮翻T3航站楼的那天,我约李仑老师和柴姑娘吃饭,相当于年前给首长送点儿年货的意思。! C8 d$ D/ O. }

    7 v% o9 ]# R7 C2 l: A饭桌上,宾主三人动情地回忆了我们的初相识。真不能假设,这些年,如果没有这个小团体,我们彼此的人生啊,简直——亘古如漫漫长夜。
    8 m' k, m- O2 C1 ?) A: n# c8 u9 {) C) K7 f, m
    说这些话的时候,李仑老师又悄悄去前台把账结了。1 }2 X: `! l! u
    # N! c7 p! D$ I% p. N
    我认为,在各类媒体中,电视台是最刻骨凉薄的。有关部门和有关领导,说毁掉一个节目就毁掉一个节目,没有人心疼你多少年的心血,没有人心疼你的栏目,也没有人心疼你这个人。他们认为所有人都是在沾电视台的光,普天之下,率土之滨,莫不是他的恩赐。5 _2 P2 s, q2 N& Q4 c) U2 V: T

    3 {4 a5 k# z2 d! H8 c) r而事实是,是这些人成就了这家电视台,也在成就着自己。& F  w( N5 A; v. [6 A

    * |! x4 Q( C" P9 n; z8 O) n* M柴姑娘说起自己的业务。她喜欢看其他国家同行的表现,从克朗凯特到拉里·金,同一件事、同一个人面对面,对方又是如何做的,进而警醒自己。7 D/ _0 C2 Y3 R7 c; A8 B- D
    3 K2 {7 a) F# A" G% g
    因为有不足,所以有提升的空间,所以未来是值得期待的。/ f5 P4 G0 h# f! e- C
    , `, g, z1 x3 k* o' m1 t1 U
    这就是积极的一面。当然那些有根治情结的人是看不到的,他们只需不停地指出别人做得有多么不好就够了。
    . \$ M& R( b" F- a- n- s" _! a+ @
    电视台主播,似乎是个吃青春饭的行当,但它更应该是越老越值钱。我与柴姑娘开玩笑说,你就扛吧,有重大新闻你就出现,做着做着,你一出现,就意味着出大事了。等你退休之后,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但突然有一天,你满头白发,坐在轮椅上,人们把你推了出来。2 i3 O2 [/ _! K. O" {; c

    4 ^: w/ r6 Y( A3 ~" @! p/ G你准备播报,整个世界都为之屏息。4 G2 T7 G1 q; n

    7 N5 F3 L% l- H6 c% N' \2 `8 O今天是柴静老师的生日,向她献上生日祝福,也祝福大家,每天每年进步一点点。9 |  [3 Y" d' _8 F- G: a
    + O# |% G- N# F7 N/ X5 ?3 r

    jpg

    jpg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4-13 14:23
  • 签到天数: 108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6]签到五年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17岁。她在南方一所二流大学读书。清秀,孤独,心怀有梦。因贪恋电波里的声音无限温柔,毛遂自荐,写信给电台主持人——“可否帮我成就梦想?”信中这一句,犹为动人。去电台试播,小小梦想如蔚蓝大海涌起浪花一朵,真的实现了。且一朵不多,一朵也不少。   
    ) V9 L, J5 ]( [) w3 \# n) n& u! C. o- w& _5 j, u1 R$ d
    炎热的7月,踩着单车去录节目。往返,湿淋淋的汗,心里亦是快乐。明媚青春,她长成一株植物样的女子,春绿冬白,思无邪。喜听郑智化的歌儿,每次节目间播放,任由清柔的声音顺着电波,枝枝蔓蔓。19岁。拒绝做小会计的毕业安排,独自留在读书的城。无亲无友,身只影单。生日那天,口袋里没有一分钱,顶风冒雨走去电台。雨水热烈,浇透了湿淋淋的寂寞。她在节目里一吐心声:“要做一只翩飞的白鹤,飞渡寒苦的人生。” : W# P7 A% w5 i4 R' F% X5 o2 w
       " p: `. `0 Z0 R$ h; l% x+ G
    依然是自我,心怀有梦的人。决心做一档午夜直播。游说,克服重重困难,节目定为《夜色温柔》。以后的每个周末午夜,她守着电台,如约道来:“我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   9 M+ r% J& q3 J
    / v* u) @( K% x; k/ Z- T5 o$ Q" J5 c
    一直喜郑智化的歌。苍桑温暖的曲子,多少个夜晚,穿越时空和夜雾的阻隔,慰籍暗夜里那些看不见的伤和寂寞。节目成为名档,拥有了大批听众,她的声音和电波成为这座城里的周末夜宵。   
    1 H2 C, Q# v# V/ @& o0 x& H; L: r' I; Z  k2 ~& j3 t5 V, M
    梦里不知身是客。三年的流光噼啪闪过,决定去读书,去意清决。后来,她出了第一本书《用我一辈子去忘记》。书里的一段话,这样纪录当时的心境:“我辞职去往北京——带着北京广播学院的通知书,刚够用的金钱,面目不清的未来和22岁的年纪。”   % x$ m/ ^2 F9 k9 a
    * c" d. H3 B3 o- u
    透过层层流光,彼时,这个清瘦年轻的女子,面目模糊,而眼神儿是执着的。说不清想要什么,只知道要前行。如同一个远足的人,抬头看看天,再低头赶路,天空蔚蓝。   
    2 `' s/ H! \/ q) W. J* V, O( a1 b! i' j' J! ]" s# ]
    23岁。偶然进入央视《东方时空》。新人进摄影棚,初不顺意。第一晚通宵录完节目,大哭。擦干了泪,接着做下去。现场采访内心受到震动,明白“灾民在你肩上哭泣,才是新闻的价值。”遂从主持人转型为记者,滴水藏海,她试着将自己融进新闻,做新闻里的那个人。她说自己终于明白——对世界的认识,是要行万里路才能得来。   % O7 Q- V6 W6 D% B

    + U6 J: B* z0 ~9 |2003年,非典肆虐时。她深入到一线,七次与非典病人面对面。苍白的小汤山病房里,裹在消毒服里,一张瘦弱苍白的脸,一次次把最有力的信心带给观众。这一年里,全国的观众都记住了央视这个瘦弱勇敢的女记者。她被评为“2003年中国记者风云人物”。   + m; q; \; X7 k! X

    5 a, x: x" M5 @9 L" c; S依然做新闻。每每面对镜头,神情淡定,声音柔和。她是矜持冷静的吧,似乎并不多话,亦不善身体表达。镜头里,她只用最清简,真实的新闻语言贴近事实。素妆出镜时,清简短发,喜欢系围巾,像个清秀的邻家女孩。时常在现场,她坐在草坪上采访,亦或面对面看着对方。柔和的声音里,每每透着坚持的,不可退让。   2 O9 D8 T" ?9 V: r- B
    2 |4 b. ~+ z& b: ^4 l8 z6 ~
    是的,坚持。这个清瘦的女子,内心似一片深海,铁马冰河,波澜不惊,却藏着一股巨大的能量。面对华南虎事件,面对学术造假,面对上海倒楼,她以一名新闻记者的良知和正义,剥丝去茧。待一层层伪饰的泡沫退去,冰山一角还一个真相。亦有温情的时候。汶川大地震,她去现场。没有对现场抢救的报道,也没有救死扶伤的呼吁。一个叫做“杨柳坪”的受灾村庄中,和灾民一起生活。《杨柳坪的七日》中,灾民说着家中的灾情,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昏暗中,她捧着一截烛头,无话,所有的力量和言语都淌在脸颊了。   $ v+ a6 j! \( e# R) ?- Z" ?. r
    ' q: a3 p# ?' w9 I2 O# G- |: M7 S3 o
    网上有她的照片,不多,眼眸清亮。极爱系围巾,红的,蓝的,黑的。依然一个人,背着大包穿着平底鞋跑现场。依然安静寂寞,读书,多年不改对文字的热爱。最近一次访谈中,她以莱蒙托夫的一首诗表达当前的状态:“一只船孤独地航行在海上,它既不寻求幸福,也不逃避幸福。它只是向前航行,底下是沉静碧蓝的大海,而头顶是金色的太阳。”     X; k1 E9 w; K/ y! w! \
    5 `1 L& a( V$ L, f6 r/ w, s) d
    她是柴静。   
    4 {4 _% W4 X9 [' A1 e
    ( G, R- R& a$ S; G当热烈包围世界,她以冷静的姿态飞渡。内心有海量,她亦是一片海。( r: ~+ T8 T$ u, k
    $ w; S) J( X) W5 S
    心怀有梦,俯身为蓝,总向着最蓝的那片海域飞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10-8 21:50
  • 签到天数: 722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9]签到八年

    发表于 2011-1-6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跟柴大官人有关系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28 08:24
  • 签到天数: 2021 天

    连续签到: 8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发表于 2011-1-6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lyttonz119 的帖子

    都是中国人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4-1 14:48
  • 签到天数: 6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签到八年

    发表于 2011-1-7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2-4-15 11:46
  • 签到天数: 17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4]签到三年

    发表于 2011-1-7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静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4-1 14:48
  • 签到天数: 6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签到八年

    发表于 2011-1-7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maker 的帖子

    哈哈哈~~maker斑竹叫这么亲切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好手网

    GMT+8, 2025-5-21 14: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9 - haoh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tarted 0 days (0 years) ag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