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26|回复: 3

12:33立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25 13:44
  • 签到天数: 12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发表于 2011-2-4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在春秋时期,立春就作为一个节气出现了。在先秦文献中已有关于迎春礼的描述。到东汉时正式产生了迎春的礼俗和民间的饮食服饰习俗。在唐宋时,这些礼俗和习俗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明清两代是立春文化的鼎盛时期。辛亥革命以后,立春的官方礼俗骤然消亡,而民间的习俗也逐渐式微。现在,立春只作为一个节气而存在,相应的民间习俗只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或者说通过春节的喜庆延续着。因此,关于立春的礼俗和民俗对许多人来说可能是相当陌生的了。 $ o( ~/ o, g# v! q- w" N, y4 |

    3 H0 S' G# m" h5 x; T/ o0 S  民间在立春时的饮食很有讲究。比如,人们生吃水红萝卜,谓之“咬春”。
    $ E. k' o2 J- m0 T6 {9 c0 o0 O' }% _, w) q$ |3 t: ~, y
      萝卜古时叫芦菔。苏东坡的诗中说:“芦菔根尚含晓露,秋来霜雪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清代吴其著有《植物名实图录》,其中说:将芦菔“以蔓箐同为羹,固可胜酥酪,至槌根烂煮,研米为糁,宽胸助胃,不必以味胜矣。”这里说到了萝卜粥有理气助消化的功能。李时珍对萝卜更是赞誉有加,认为它“根叶皆可生,可熟,可酱,可豉,可醋,可糖,可腊,可饭,乃蔬中之最有利益者。”您看,李时珍开出了一串萝卜的食谱。而且,萝卜还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它可祛痰、通气、止咳,甚至解酒、解毒、补脾胃、御风寒。由此可见,吃萝卜表面看来仅是一种风俗,实际上它是古人关于营养、健身、祛病的经验之谈。 5 z9 r9 E" l2 E: x
    7 u, {/ p7 S; x
      北方吃萝卜,南方吃生菜与吃萝卜有同样的意义。同时,在立春时,还有春宴用的春盘。春盘有专用萝卜做的,也有用五种辛辣蔬菜做的五辛盘。五辛的一种解释是葱、蒜、椒、姜、芥。实际上,食五辛不仅可以驱寒,还可以杀菌,也是古人的养生健身之道。
    3 s. c5 k) v0 Y
    / a  f( H7 z: s, o7 p3 _9 E  立春时,春盘是副食。主食吃什么呢?那就是春饼。春饼用小麦面制作,烙制而成。单吃面饼不够味。于是人们又有了面饼加火腿肉、鸡肉、菜心,甚至辅以柿饼、黑枣、胡桃仁、糖、豆沙,做成馅,油炸而成。这种春饼味美可口,大大超出洋人的比萨饼了。 ; e  y) E6 Q3 q' `

    * a& s. m5 T. g/ O* O  办春宴,除了主食、副食以外,必须要有酒,这就是春酒。喝酒能烘托喜庆气氛。有时人们吃得十分尽兴,往往相互拜访、宴请,一下就吃到元宵节了。
    7 F$ c# y& E' k8 b. i4 c' g3 a  `6 Y% `4 A( h- p# b) M+ u' L
      立春时的穿着也是有讲究的。官方迎春穿青衣,戴青色头巾。清代官员要穿吉服或者朝服。老百姓穿什么呢?那就花样繁多了。 . `3 L- I* `8 j$ w; T) b# \& e
    . p/ q- y  z9 r. b/ Y+ b
      青年妇女头戴彩花,称为春花。孩子则除了穿花衣以外还要放炮。儿歌说:“新年到,新年到,闺女要花儿要炮”。除春花外,还有春燕、春蝶和春蛾,这些纸做的饰物都一起上了少女的头。燕子是春天的象征,也是吉祥的象征。如果谁家有燕子来做窝,不仅象征吉祥,而且还象征多子多福。古时,人们把多子多福看成是门第兴旺的表现,没有计划生育这回事。 ( S. Y8 K1 u& d# K

    2 M/ ^9 F: S1 M! q+ E  孩子不光放鞭炮,也得穿戴点什么。于是布做的春鸡和春娃就上了孩子的帽子和衣服。“鸡”与“吉”谐音,因而也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迎春礼中的春杖也被妇女微缩后戴在头上。真正的春杖是官方鞭春用的,没有老百姓的份儿。百姓便把微缩的春杖戴在头上,也就算是重在参与了。朝廷迎春时旗帜为青色,老百姓也就把青色的小旗戴在头上了。
    5 e9 h$ Q( ?  f3 F7 X: c% A: t  i7 r, w
      人在立春时要打扮,房屋也不能亏待了。于是有人写了“宜春”二字,贴于房门之上。再发展一下,“春”字、“福”字、“寿”字也都上了门。直到现在,元旦春节期间仍然“福”字满天飞,还要倒贴,告诉人们“福到了”。
    - e" l+ {- D; O0 b2 b7 H( _  J) \4 V# Z" [2 u3 w) D
      人打扮了,房屋打扮了,于是牛也跟着打扮起来,马也沾了光。牛角、马耳上有了红布,或者用红绿色搽牛角。古人认为,红色不仅象征吉祥,而且可以驱邪避灾。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25 13:44
  • 签到天数: 12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打春牛4 r3 T3 S8 q" U

    . ]( o. I* x; H2 X0 r; h  据清嘉庆本《澄海县志》载:每年的立春日,官府必须率人马到郊外举行迎春大典,然后举行“鞭春牛”活动。4 D0 d% Z& ?9 E/ H4 L! m9 t

    : w+ B5 {" V! ~, d, d: ]. D/ W  早在周朝时,就有立春日鞭春牛的活动。每年立春节前,各州府事先制好泥塑芒神和;土牛。到了立春这一天,官府带着迎春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东郊八里处事先准备好的芒神亭和土牛台。迎春队伍中的人一律穿青色衣服,用青色车子,擎青色旗帜,人们吹着牛角号,唱着“青阳、曲”,舞动羽毛仪仗,跳着云翘舞;隆重举行迎春仪式。这仪式发展到了明清,更是隆重,据清人的《燕京岁时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至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 M& c2 \% ]" X
    打春牛意在策励农耕。潮汕地处韩江三角洲,土壤肥沃;农业甚发达,因而与劝农有关的这一习俗得以在潮汕地区保留下来。但具体事像已有所改变,不一定要打牛了。  F; J: a. X- s+ A% y! h- N' z' Y

    ' B2 _; }/ V( D* \7 {  二、抬春色。) v- ]6 G0 @1 H7 ]. S# Z+ c
    2 f+ |  r9 \6 |. b3 t
      据《粤游小志》载,清朝时,潮汕地区还有一种称为“抬春色”的活动。在立春日的游行队伍中,必有装饰过的台阁,上坐歌妓,由两个人抬着走。嘉应梅州地区还有高春、矮春的分别:矮春为一人坐台上;高春则用两人:一人立在台上,然后扎着一根直木,隐藏在那个人的长衣中,与这人的肩平齐。然后再横扎一根木棍在直木上端,这横木隐藏在宽袖中,横木上再站一个人。为保险起见,将两脚牢牢扎在横木上,两个人装扮成某个故事中的人物。另有一个人持缠着布条的长棍子叉支在上面的那个人胁下,随着迎春队伍游行。如路上遇到障碍,则由持长棍子的人用棍子拨开障碍物。
    7 ^% X; R# h$ I! \/ k9 e$ _1 W, L* H2 ^; R2 I9 K' E
      三、吃春饼、春卷
    6 Z$ y' ^; Q  e0 `# }$ v
    ! z2 b2 v% T4 [  U/ Q  立春这一天,潮汕民间还有吃春饼、春卷一俗。据《四时宝鉴)说:“立春日春饼、生菜,号春盘。”春饼是以麦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饼,以豆芽、韭黄、粉丝等炒:成的合菜作馅儿包着食用。春饼的特点是薄而软,形状根据各人的喜好可大可小。元朝时契丹人耶律楚材曾就此俗作诗一首曰:“昨朝春日偶然忘;试作春盘我一尝。木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匀和碗豆搡葱白,细剪萎蒿点韭黄。也与何曾同是饱,区区何必待膏粱。”现在潮汕人立春日吃春饼,配料已是十分讲究了。除了传统的豆芽炒韭菜之外,还有肉丝、蛋丝、香菇等等高级佐料。春卷盛行于宋元,宋朝时称为“春玺”或“探春玺”,元时称为“卷煎饼”。元·韩弈《易牙遗意》载:“饼与薄饼同,用羊肉二斤,羊脂一斤,或猪肉亦可。大概如馒头馅,须多以葱白或笋干之类,装在饼内;卷作一条,两头以面糊粘住。浮油煎,令红焦色。”潮汕地区少羊,故现在人们所吃到的多用猪肉作料,也有一种是甜的,用干果、芝麻、花生等佐料碾碎作馅,香甜可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25 13:44
  • 签到天数: 12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煎肉丝春饼
    ) x5 k7 I9 h5 X8 l5 x. F# N" @2 G3 C
      原料配方 面粉1千克 清水800克 猪瘦肉丝400克 猪肥肉丝200克 叉烧肉丝200克 冬菇丝100克 韭黄300克 银芽(绿豆芽掐去两头)800克 精盐、酱油、白糖、鲜汤、淀粉、香油、料酒、胡椒粉、味精、猪油、花生油适量 白矾少洗5 b. ]& c/ `; q
    ' k* X* t; X0 L7 u# k
      制作方法
    & \  L# C3 K" Z7 g+ t# V
    ' Q5 `/ L2 ]6 a, {  1.将面粉加少许精盐和白矾、分次加入清水,边加水边用手搅匀,用手抓起面团反复甩打上劲,直至清水加完,面团甩到不粘手不粘盆为止。
      Z0 ^2 F4 e2 q0 ~9 ?- u1 C2 m9 K
    / r" ]  d3 p2 n" |  }" D2 Z  2.把平锅烧热擦干净,再稍擦点花生油,用右手抓起一块面,在平锅内摊成直径约10厘米的圆薄片(面贴锅时,手将面块转一圈圈提起来即可),待皮周围翘起来,表面已干时取出,即成春饼皮。1 \* U; g/ n! k2 m$ A( ^
    2 G. o' R7 J% G" y
      3.将韭黄洗净切成3厘米长的段:银芽用开水汆一下捞出控净水;瘦肉丝用淀粉和清水上好浆,入温油锅(锅内加花生油烧热)内,划散滑透,倒入漏勺控净油。2 e0 q4 r- G: l: d: k; Q
    & W! ]* _5 b( W8 {! h# w
      4.炒勺上火,加入猪油烧热,放入肥肉丝、叉烧肉丝、冬菇丝炒匀,再放入滑好的肉丝、料油、盐、酱油、白糖、胡椒粉、香油、鲜汤、味精等,烧开后用淀粉着腻炒匀,出锅晾凉,尔后加入韭黄、银芽搅匀,即成春饼馅。+ X4 V# C0 h8 V- m1 W1 m' s
    + ^, ?$ c; {% J% S# s- L
      5.把春饼皮平铺在案板上,放入春饼馅,包成长条扁形,封口处用稀面糊粘住封紧。
    4 I7 |9 ^& o: F) x4 q, j$ X( a' m  K! z7 h7 z; L- ]
      6.把平锅烧热淋入花生油,将春饼放入锅内用中火煎至两面呈金黄色便成。
    * p& S/ u7 _2 S" K8 {. }, t/ |( c. Y+ h
      产品特点 皮薄馅多,酥香不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10-8 21:50
  • 签到天数: 722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9]签到八年

    发表于 2011-2-4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见吃的就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好手网

    GMT+8, 2025-5-22 19: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9 - haoh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tarted 0 days (0 years) ag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