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5-7-17 11:20 |
---|
签到天数: 45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
“要是它还在生产,zippo哪能这么红火。”周末的潘家园旧货市场里的摊主,指着自己摊位上的老打火机说,“全都是年轻人买,他们看到这个东西,脸色都变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已停产的国产煤油打火机,如今却变成了不少年轻人手中的爱物。 b* x0 _. G% \" f+ d/ W+ l
9 D, n% V" o, t
1 b' b2 Z4 m6 p0 p2 ` \5 F7 i 宝灵、丽光、天坛、双菱这些老牌子,许多如今年过半百的烟民还都记得,“我记得是在上世纪70年代,我在永定门外的工厂上班,那个时候买不起打火机。”于老爷子拿起打火机看了半天,最终花15元钱,买下了摊主的“双轮宝灵打火机”。9 f5 n# t9 m7 J' I" H1 c" x) H
“当时抽烟都是用火柴,便宜。早年我曾经有过一个和这个几乎一模一样的打火机,后来丢了。那个时候,丢了这样一个打火机可心疼了。”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于老爷子丢失了这个打火机,“再也没舍得买过。其实印象最深的事情,并不是这个打火机贵,而是这种打火机要用汽油或者煤油。”8 W3 W C9 ]5 ]( u1 M& \
据摊主们介绍,这些打火机,大都是曾经的百货店里剩下的存货,“和现在的zippo一个玩法,只不过,咱们自己生产的这种老打火机,盖子是能够拿下来的,做工也稍微差一点。”就像许多变得紧俏的老国货,“年轻人买它,要的就是一个‘范儿’,那新式的打火机谁都有,再贵也不算新鲜了。” i. J" g. D; S
& s/ M8 l& Q0 _6 Z6 ] ■火机厂探访/ i, I0 e" \ U n: u& f
老职工遗憾没留个纪念% R, t( J# G6 z E7 {: a
究竟国产的煤油打火机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呢?在1992年的《北京生活地图》上,记载着天坛东门南侧,有一个工厂叫做“北京打火机二厂”。记者找到了打火机厂的家属楼,在楼下巧遇了已退休多年的北京打火机二厂老工人王德福先生。1964年开始,王德福老先生来到了北京打火机二厂主管技术,“我印象里,那种煤油打火机应该是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生产的。”王老先生往后一指,不远处的东侧路旁,一座不高的楼房上写着“交通银行”四个大字,“那就是我们工厂的楼。”
Q5 s, g3 [0 Q" W) I% t" a 据老先生介绍,上世纪70年代开始,工厂里逐步开始生产煤油打火机,“印象里是1969年,刚开始工人们手工试生产过一些,后来就批量生产了。”到了1983年,打火机的技术又一次革新,燃料不易挥发的高压气体打火机逐步取代了煤油打火机。“后来,我们和一家名叫‘东海精器’的日本厂商合作,生产一次性打火机。”而日本东海集团,正是世界上首家生产一次性打火机的厂商。那时,铝壳的打火机逐渐被市场边缘化。
" n# e* e; o" Q: \* U, V 提起这当年的产品,王德福老爷子有点遗憾,由于自己并不吸烟,“在厂里干了40年,家里一个老打火机都没留下。”* B! R$ q/ v( K% L' m5 W# z2 {7 P
+ r- f) F7 S, B, J
■史料链接
1 d8 G( @4 o6 C, a4 s* H6 `# _ 据北京地方志《一轻志・二轻志》记载,上世纪70年代,北京的打火机实现了机械化生产,而在“六五”期间也就是1981年至1985年,高压气体打火机出现在了市场上,并逐渐取得主流地位,煤油打火机此时变成了淘汰品。' Q# m. _7 e1 ~: @) q& g
4 T9 l- q8 c# x! Q) `' s! K. j
来源:北京晨报
q# o( W1 e' i: b7 n6 \7 T7 P. Y$ ?5 ?3 }
" P/ p8 g5 b1 j
该贴已经同步到 蝴蝶梦的微博
, w6 ?$ N2 I) H6 N: Q
4 R0 A- E, T. M$ K& i%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