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遇见一杯奶茶
/ A, y: q& Y+ t) m
朋友出了一本书,名字叫《我们就这样一起听歌长大》。这也是朋友出的第一本书,我答应她要写一篇读后感。书已经读完,甚至有些章节已经看了好几遍,但是杂乱的工作让我一直没有时间安心动笔,感觉很是不好意思。
* _( A& q: _8 X9 B/ g7 @! L
记得看的最多的那一章,名字叫做「你我都不是刘若英」,印象深刻。看着朋友的文字,仿佛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喜欢奶茶。一直觉得,喜欢奶茶的人,是因为奶茶身上的那种温婉甜糯的味道,甚至奶茶淡淡的略显暗哑的嗓音。看过文章,再仔细想想,原来不是。
$ U* h5 _% P" @9 \, a7 ]
遇见一杯奶茶!让我们一起聆听刘若英
! S/ D8 y& A( J" y' W; [6 a0 Q9 F; v8 i% E' z+ D
奶茶.乌镇
奶茶的感觉,是缺憾,是悲伤,又是美丽的。从《粉红女郎》里的方小萍,到《人间四月天》中的张幼仪,再到《她从上海来》中的张爱玲,奶茶的角色,总是离不开这些曾经的哀怨和悲伤。
3 M; r( w; L" s6 s. W+ b5 \
这就是奶茶给我的感觉,就像朋友在书中写奶茶和张爱玲的那样:贵胄出身,饱读书香,甚至连对文艺的热好,对待爱情的宿命论和悲剧感,生活中的独立和坚强……都如出一辙。
1 y/ n0 w" P Q" d+ {0 u% a
也许奶茶真的和张爱玲一样,都是这个现代都市中的临水照花人。
% ~. a8 y; V& w [! ^$ Y* F
第2页:我不能总是喊你奶吧?
# z% O' x' w j9 F& S- s" i+ B刘若英的家世显赫,她口中那个老年痴呆的祖父,民国将军,父亲则是海军舰长。高中毕业后,刘若英赴美攻读,取得古典音乐学士学位。1991年,21岁的刘若英结识陈升,随后进入陈升的新园工作室担任助理,开始了自己的音乐生涯。
v: d- n; l) W. b" G, d
刘若英的英文名叫Rene,台语里面很像“奶”,陈升说,我总不能叫你奶啊奶的,不如就叫奶茶吧。再后来,就是1995年,奶茶生命中的转折点。那一年,跟随陈升4年之久的奶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张艾嘉相中,出演了电影《少女小渔》,并拿到了亚太影展影后桂冠。
! [2 w1 H8 Q. K# K5 T' ]& ^随后,陈升为奶茶度身打造的专辑《为爱痴狂》推出,刘若英,奶茶,开始为世人熟知。
, C/ ], i' ~% D/ @( ~《世间情歌》
- K, _& D6 k# l& Z4 M. U# ]+ _这是1995年奶茶专辑《为爱痴狂》中的一首歌。关于《为爱痴狂》之前的日子,有这样的一个小故事一直被人们传来传去:1991年,工作室给歌手黄莺莺和艾敬录制专辑,因为母带没法办托运,必须派人送母带去北京录制。刘若英为了逃避感情的苦闷,自告奋勇前往。时值9月,北京秋高气爽,可刘若英的心里却下着失恋的滂沱大雨。圆满完成录制任务的那个晚上,刘若英一个人跑到录音棚附近的一个小酒馆喝了二锅头,结果喝得烂醉。她借着酒精的力量,给陈升打了长途电话,可是她依然没有勇气说出自己的爱。最终她在北京给陈升发了一个快件:“或许我永远无法和你在一起,但我的心永远追随你……”
( r3 O# F6 c; |; S' H2 T& H/ o也许,这只是人们为了编织一个美丽的爱情通话而臆想出来的故事。但是MV中的两人,却又是那样的心意相随。后来奶茶说她和师傅并不是人们传说的那样,可是我们依旧不懂。也许,在奶茶看来,陈升是一种说不清的情愫,像父亲,像兄长,像一个能够依靠的港湾。
& R: e, l( Z7 ~; u6 [" ?: j
《为爱痴狂》,陈升做了四年,花掉了三百万,这也许是陈升一辈子做过的最贵的一首歌。他,把这首歌送给了奶茶。但是从那之后,他再也没去过她的演唱会,记忆中99年的跨年演唱会,陈升把她一个人留在了舞台上,奶茶讷讷地说:他不见我,他就是不肯见我……
" s8 e& c8 ?' N& d2 Y. M6 J
那是一份眷恋。
8 s. E4 f7 \, a) _! M5 [1 ^8 S0 [第3页:只要她唱的开心他就放心
2 L, u9 y# ~) g5 f$ t! w1996年,当刘若英推出自己的第二张专辑《雨季》之后,陈升不再和奶茶合作。离开那个曾经让自己安心的港湾,奶茶要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了。奶茶想走吗?
6 r( ~3 u+ ^9 _
就像奶茶在《雨季》的文案里写道:她总把头仰得高高的 怕眼泪不小心的掉下来……但她却永远不会忘记过去4年 往返在家和录音室间每一段的心情。她的努力、用力的、必须的勇敢,勇敢面对她的工作、她的生活、她的爱 ……现在的刘若英技巧进步了,感情丰沛了,可是天真是永远回不去像蒲公英那样的童音以后再也唱不出来了
" y. A: R9 Q7 U0 w; x+ y' e《蒲公英》
; ^. b% l5 f8 d( g! S' e
拍《少女小渔》的时候,陈升坚持不让奶茶有哪怕一个裸身的镜头,甚至不惜与张艾嘉争吵,就像一个父亲在保护自己的女儿。“你一个女人,永远不要对别人和盘托出。因为你将来是要嫁人的。如果都交出去了,那么等结婚的时候,还拿什么来留给你的丈夫呢?”这是后来陈升对奶茶讲的话。但是当刘若英拿回影后的时候,看着被记者簇拥的奶茶,陈升坐进了一辆计程车,走的是那样安心。
- M, v1 }0 v0 i& k也许会觉得陈升太古板,但是他给予奶茶的,却是自由。就像一个父亲,呵护着自己的女儿,看着她长大,直到她走上一条成功的道路。然后,就默默放手,只为了自己的女儿能够走的更远,飞的更高。
% Y8 O, e8 T" \$ R2 y5 ~/ [奶茶对陈升的眷恋,多年之后依然存在。就像当她在大西北拍戏,开车几个小时找到一个电话,只是想听一听师傅的声音,就像曾经伤心的时候,只要师傅摸摸自己的头,一切都会好起来。恍如一个离家在外的小孩子,委屈和压力只敢留给家人和父母。但是奶茶也许没有想到,她就像一个断了线的风筝,在事业的天空里越飞越高。
2 ?* G T& Y% U. H) G/ h
我会在乌云来时轻轻滑落在你怀中
% q) ?7 d/ S q1 p; k) g3 Q) T
我们不知道奶茶交到陈升手中的那根线是什么,我们也不知道陈升有没有拉过那根线。也许是眷恋,也许是等待,或者是对父亲的依偎,或者像那个故事一样,是心的永远追随。我们真的不知道。
0 w# p- \ z# E, X% i就像在2000年,奶茶的“单身日记”演唱会上,毫无征兆出现的陈升,对着台下的奶茶粉丝说道:“欢迎你们来参加我女儿的婚礼”。陈升对奶茶的矜持让人动容,如果说陈升是一只风筝,那风筝那头的线,早已牵在了别人的手中。于是我们一次又一次的看到了奶茶的眷恋。
8 q. d4 J; q9 z! d第4页:我想我会一直孤单
% D$ o7 R2 U! e% _" V告别了师傅,奶茶的身边还有很多的人帮她。这个时候的奶茶有一首歌,当它的旋律响起的时候,相信你我都会会心一笑,因为它的旋律实在太熟悉了。
2 n! _: r7 L& x- B《到处乱走》
! R) o5 i2 S' ~7 t
96年年底的这张唱片中,我们没有看到一个陈升的名字。独立的奶茶也尝试着全面展示着她的音乐才华。她参与了每一首歌的创作和后期制作,包括写词,作曲,配器。没有了缠绵,没有了忧伤,奶茶的这张专辑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另一面。
% W9 K5 `5 P7 T# e( y5 H但是,奶茶也许真的相信宿命论,也许她真的是这个都市中临水照花的人。随后的专辑,奶茶再一次让我们聆听到了她的哀伤和美丽。
" i$ h7 ]9 \4 ?$ h" R' k
喜欢一个人,到了,一种程度,真的,会什么都为他想了……
# B7 P4 \ X1 N
后来刘若英回忆道,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之后,就找到了玉城千春的经纪人,并马上填了中文词交给了他。在这份热诚面前,玉城千春终于答应了奶茶。后来奶茶写到:喜欢一个人,到了,一种程度,真的,会什么都为他想了……相爱的人若不适合在一起,何不LET ME GO?互相怀念,总比互相折磨美的多!
r: X) m1 J% @1 P ^究竟怎样才算爱一个人呢?是朝夕相处形影不离?还是像奶茶唱的“舍得让你往更多幸福的地方飞去”?我忽然又想起了陈升,想起了那个奶茶被记者簇拥的夜晚,陈升独自一人离去的情景。
5 U; B* y4 A$ L. m0 q- a
也许很多时候,我们的爱,是为了自己更快乐。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因为爱而获得的快乐,却并不是面前爱人的真心感受。舍得放手,给最爱人的人一片天空,就像林夕的词里写的那样,在爱情里只有安心,才能开心。
8 J0 Z% |/ ~( L/ ?9 P奶茶的第一次演唱会
, T: x. {7 X- M; k& ^( r5 t4 {
为什么要到现在才把这首《为爱痴狂》放给大家听?你不觉得这首歌很热烈吗?1995年,那个时候的奶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我们不得而知。事隔五年,当奶茶终于迎来了人生第一次演唱会的时候,她第一个想到的嘉宾,就是陈升。
9 A, d+ y4 b4 Q% u% g. Y, c没曾想等来的却是师傅一句“难道没有我你就不能开演唱会吗?”,直至演唱会开始,刘若英都不确定自己的师傅会不会来。奶茶甚至与乐队做了约定,如果师傅来了,就要把曲调提高一度。于是,当奶茶唱到这首《为爱痴狂》时,她听到了升高的曲调。
写到这里,我发现我有些沉湎了。一个胡子一把的人,竟然会陷在这些事情里面,还不住的向下追问,向下思索。仔细体会一下这首歌,5年过去,再来听,似乎奶茶唱的已尽是追忆。
% k+ g* d( C- c3 j' I9 K- _! L
不止一次的感觉,奶茶在一份记忆里,再也出不去了。但是相信奶茶也明白,就像张信哲的歌里唱的那样“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对不对”。这让我怎能不又想起了张爱玲,想起《半生缘》里曼桢所说的那句“世钧,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 F' d" o, k* i8 f口琴响起的一刻,我TM竟然眼眶湿了
7 j( @. }9 L4 \+ u! _$ S) X, s
我相信陈升的每一个字,都是在唱给奶茶听。看着奶茶泪眼婆娑的模样,忽然一种凄凉的感觉涌了上来。就像朋友在书里写的那样,陈升有什么错呢?他已经做了一个父亲,一个师傅应该做的一切。或许奶茶太需要这样的一个男子,一个有着如山父爱和呵护自己成长的男人。
, n9 h! T9 p, B5 H ~6 F
也许,是奶茶的这份执着,让人神伤。
5 |5 I+ {. F7 Z! X似乎我能理解,陈升几乎不近人情的对着泪如雨下的奶茶说,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事情要做。你今后要去的任何地方,其实都不关我的事了,你不会找到我。
( n9 h- Y: |8 w* M- `+ `) f4 @3 K( l
就像陈升唱给奶茶的那样,你要保重,不是我不肯等,等来只是一场空,辜负着青春梦。
* Y8 S0 u4 B# c! N; q( F
第5页:我们都不是刘若英
9 N4 }7 Q0 K0 B! E8 N& U& M后来,我看到了奶茶和陈升参加的侯佩岑的一期节目,那是一个让人几乎难以忘记的访谈。奶茶从一开始的泣不成声,再到最后望着陈升的泪眼婆娑,甚至还有侯佩岑那泪光闪闪的双眼。
, C4 K" m `3 C* _1 A9 `# e
想来想去,还是把视频贴给大家吧
8 a. X; f V6 E" }+ c$ Q如果我猜奶茶真的有份情……
, G/ Z9 S% R% ~2 S6 B9 a' a
我想,奶茶你应该放手那份执着了。就像《星语心愿》里曾志伟对洋葱头说的那句:既然不回来了,就不要搞那么多事,东西又带不走的。
& z% |) ^5 C3 j. n2 E9 V3 R
如果我猜错了……
. O/ \: Z1 B4 S0 P我想,奶茶应该像你自己写的《小瑾》里那样,她消失了……就这样消失了!就像当初她是怎样真正进入我的生活,我丝毫不曾察觉一样。但是有一些习惯,一些她曾送我的小东西,都不时地在生活中提醒我,曾经,她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些我说不清的悸动……
& W) B" S; j) K2 N# _9 J. u) b女儿,终究要长大,成家。
: k) R' P; o3 g5 o% R" f奶茶说,她的初恋在十七岁
. m; W3 o# Z7 P. O: R$ z
你都如何回忆我……这些年来有没有人能让你不寂寞。这就是奶茶,一个唱着“我我想我会一直孤单,过着孤单的日子”,然后孤身一人四十岁出专辑说“我很好”的那个女子。
3 n" n" S) u5 a) V- V) J
好了,朋友电话来了,催促在这个七夕的夜晚,跑去和几个大老爷们喝酒。没什么可以做结尾的,也许,还是用奶茶自己的话最为合适吧。
; T5 {3 Y ^6 l
谢谢他丰富了我年少的空虚岁月;
谢谢他没有嫌弃我脸上的疤痕,并且忍受我那土不拉几的粉红色近视眼。
让我在这么多年以后想起他,还感受得到那质朴无邪的温暖。
谢谢他,让我在回忆的荒原中,竟保有了一片绚烂的花园。
7 w# o1 e, v7 m4 A. S《后来》—刘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