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19-11-25 13:44 |
---|
签到天数: 12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
食补也不能随心所欲$ j1 m. x. f: W, K0 `& z
食补,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食物来补益强壮身体,调整体质。
3 O) |$ b) w* H# O# i( @+ d
! K1 l6 V1 P: H' v: c' f俗话说,药食同源,大部分食物象中药一样,也有其性味归经,也有一定的特殊功效,食补可以让人们消除“良药苦口”的恐惧,而且方便持久,毕竟人人都要一日三餐呀。
( H5 ~, S* x5 @$ z4 I
X; O6 B' Q' a; m' m: e2 q2 |6 [补虚有多种方法,药补和食补是最常用的两种方法,中医也分别称为“药养”和“食养”,两者各有不同。
* C1 c( S8 K# P! _& S3 q9 S8 t+ {& d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就体现了饮食是维护健康的根本。通过食补补养虚衰之体,补充人体缺乏的某些营养成分,达到祛病延年、养生益寿的目的,是古今中外人们普遍的愿望。- v; d1 u' a' T+ v5 J/ r( h/ \) Y
4 P0 {0 X- v- ?' l* h( N食补在民间也有许多讲究,如按地域特点,中国南、北方有各自的风俗习惯。各民族也有各自的食补方法。一年四季也各有不同,如冬季气候寒冷,阳气内藏,阴气内守,北方注重补肾养精以助阳,多用温补以预防寒症,多食用动物性补品,中医也叫作“血肉有情”之品,。不同的体质和疾病,如手术后、孕产妇、大病初愈等,也有不同的补法。食补经常利用当地的特产发挥作用,如延边的狗肉,宁夏的枸杞,山东的大枣,吉林的山蛙等。
4 h4 Q. |. S7 k- P+ Q
$ Y" R1 l# I5 {食补贵在持久,一次进补量不可过大,妙在少量,中医称之谓:少火生气,不应急于求成,造成“生痰助热”的后果。不要以为是食补就可以随心所欲了,不考虑个体体质差异过量食补照样可以补出问题来,到了那种程度,可真是花钱找罪受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