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90|回复: 7

你为什么不快乐?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4-13 14:23
  • 签到天数: 108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6]签到五年

    发表于 2010-4-19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人意料,去年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名叫泰勒·本-沙哈尔。 
    . @) G2 x. z- Y3 E6 p4 Y4 E0 j! V! a" Q' H) I. Z$ T9 [

    % w: J; }& Z9 D- |8 |' x' T* Z! e( p9 u7 H% U6 R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 t7 _) F' O- w6 x9 d* h& `
    8 a- M. O$ o( W7 t
      本-沙哈尔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 e. t' j- w/ M* i2 Y$ C3 U9 S9 i4 N+ F8 J
      “人们衡量商业成就时,标准是钱。用钱去评估资产和债务、利润和亏损,所有与钱无关的都不会被考虑进去,金钱是最高的财富。但是我认为,人生与商业一样,也有盈利和亏损。 
    6 _# [) ]9 D8 k# ^! \# \  z4 D: I: k& K3 P9 @
      “具体地说,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可以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把正面情绪当作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 * M" m* ^# E& p$ ?5 e
    % x- I8 q: ]2 m0 W, ]
      长期的抑郁,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情感破产’。整个社会,也有可能面临这种问题,如果个体的问题不断增长,焦虑和压力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就正在走向幸福的‘大萧条’。” 7 r3 D$ I8 z7 N1 k  A
    , W% M5 v% j4 }4 l
      一项有关“幸福”的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3个因素:“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而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活得更快乐、更充实。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 7 y2 n" A# K* B4 A
    ! L, F) h1 R1 i" y+ o" e
      本-沙哈尔说:“我知道它是可行的,因为,它已深深地帮助了我。” & E% A; z# g" m& o2 a

    ; ~! Z) i$ x8 {' X9 ~  我们的很多课,都在教学生如何更好地思考、更好地阅读、更好地写作,可是为什么就不该有人教学生更好地生活呢?把艰深的积极心理学学术成果简约化、实用化,教学生懂得自我帮助,这是本-沙哈尔开设“幸福课”的初衷。$ h2 }: L% K" c/ Q) o
    : t. h, l5 q& m  ^/ v) r

    6 S  P& U( Y8 p# m- I4 u" Q- `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 y5 E4 p2 }# r5 z; r) e- k5 H; p
    ( k6 G- G$ F& D9 n0 Z  让本-沙哈尔对幸福的理解,发生根本转变的起因,是他早年的一次重要经历。   B  d  K/ _4 z! J
    & W% Z" `* T' i& O
      16岁那年,在以色列长大的本-沙哈尔,获得了全国壁球赛的冠军。在长达5年的训练中,空虚感如影相伴,他一直觉得生命中缺少了什么。虽为此闷闷不乐,但他仍坚信:无论身体或心理都要坚强,才能最终取胜;而胜利,一定会带来充实感,也能让自己最终幸福。 - j) e8 I) ~7 B7 @) X4 A

      @: L& Q" d( p  终于,本-沙哈尔如愿以偿,夺冠后的他欣喜若狂,和家人、朋友举行了隆重的庆贺。那时,他对自己的理念更加深信不疑:成功可以带来快乐,过去所受的种种苦痛,都是值得的。 . r8 [+ o0 P; H

    ! d) r# O/ D$ m: K: ~  “可就在那天晚上,睡前我坐在床上,试着再回味一下无限的快感。可是突然间,那种胜利的感觉,那种梦想成真的喜悦,所有的快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的内心,忽然又变得很空虚,只有迷惘和恐惧。泪水涌出,不再是喜极而泣,而是伤心难过。在如此顺意的情况下,尚不能感到幸福的话,那我将到何处,去寻找我人生的幸福?” 
    ) Y- Z0 g( I' |6 ]7 j% t* u( x/ V& S7 B+ n* X! b7 Y! E
      他极力让自己镇定,并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神经过敏。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仍没有找回快乐;相反,内心的空虚感越来越重。慢慢地他发现:胜利,并没为他带来任何幸福,他所依赖的逻辑彻底被打破。“从那时起,我开始对一个问题非常着迷: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 L( V, p! {$ l5 K) a3 @8 A

    2 C  Q0 o+ _8 E- N; \  本-沙哈尔注意观察周围的人,谁看起来幸福,他就向谁请教。他读有关幸福的书,从亚里士多德到孔子,从古代哲学到现代心理学,从学术研究到自助书籍等等。最后他决定去大学主修哲学和心理学。 
    4 @, J$ V$ i4 a5 t
    # D  u6 ~+ a3 Z/ n' H  他的幸福观,逐渐清晰起来: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2 B* j5 f2 I: ^/ o: W2 \8 K
    1 q) [- q4 p! u  “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 X& R  c* p' y
    - X  x* p: L  r" m! j! O( I; H0 K
      本-沙哈尔竟然从汉堡里,总结出了4种人生模式。 * y& K$ Q. z$ d' E
    " s1 i4 T- o2 A. \
      当年,为了准备重要赛事,除了苦练外,他须严格节制饮食。开赛前一个月,只能吃最瘦的肉类,全麦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他曾暗中发誓,一旦赛事完了,一定要大吃两天“垃圾食品”。比赛一结束,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到自己喜爱的汉堡店,一口气买下4只汉堡。当他急不可待地撕开纸包,把汉堡放在嘴边的刹那,却停住了。因为他意识到,上个月,因为健康的饮食,自己体能充沛。如果享受了眼前汉堡的美味,很可能会后悔,并影响自己的健康。望着眼前的汉堡,他突然发现,它们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可以说,代表着4种不同的人生模式。 8 p3 X5 g, C+ P2 e( l9 ?. d

    # L  m! u0 c3 K3 a- i4 Y  第一种汉堡,就是他最先抓起的那只,口味诱人,但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是享受眼前的快乐,但同时也埋下未来的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时享乐,出卖未来幸福的人生,即“享乐主义型”;第二种汉堡,口味很差,里边全是蔬菜和有机食物,吃了可以使人日后更健康,但会吃得很痛苦。牺牲眼前的幸福,为的是追求未来的目标,他称之为“忙碌奔波型”;第三种汉堡,是最糟糕的,既不美味,吃了还会影响日后的健康。与此相似的人,对生活丧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对未来抱期许,是“虚无主义型”;会不会还有一种汉堡,又好吃,又健康呢?那就是第四种“幸福型”汉堡。一个幸福的人,是即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又可以获得更美满的未来。 
    : N% [" b! u9 V/ [' H/ x) E/ d- I4 q& U1 V% l
      不幸的是,据本-沙哈尔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属于“忙碌奔波型”。
    & Z' V3 Q" E5 d* s+ _* j. U3 E! a
    - x3 }: b7 V/ J, o8 T人们习惯性地去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 " _; T2 Q3 `- e5 _

    * o+ F. g1 ^( w' z  本-沙哈尔经常讲“蒂姆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晃动着许多人熟悉的影子。 
    $ L+ @! Y# s" ^; @% p- e1 H) Z9 B/ t0 U
      蒂姆小时候,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但自打上小学那天起,他忙碌奔波的人生就开始了。父母和老师总告诫他,上学的目的,就是取得好成绩,这样长大后,才能找到好工作。没人告诉他,学校,可以是个获得快乐的地方,学习,可以是件令人开心的事。因为害怕考试考不好,担心作文写错字,蒂姆背负着焦虑和压力。他天天盼望的,就是下课和放学。他的精神寄托就是每年的假期。 
    + A* w% v- \9 m0 f0 j3 }9 `' W& F7 h/ a
      渐渐地,蒂姆接受了大人的价值观。虽然他不喜欢学校,但还是努力学习。成绩好时,父母和老师都夸他,同学们也羡慕他。到高中时,蒂姆已对此深信不疑:牺牲现在,是为了换取未来的幸福;没有痛苦,就不会有收获。当压力大到无法承受时,他安慰自己:一旦上了大学,一切就会变好。  ' S3 g# f0 d# L6 e- t( k, N
    / p) t5 C, S: |# Y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蒂姆激动得落泪。他长长舒了一口气:现在,可以开心地生活了。但没过几天,那熟悉的焦虑又卷土重来。他担心在和大学同学的竞争中,自己不能取胜。如果不能打败他们,自己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 
    , e; O: U1 y  G3 r1 v( w( _" l: m( A
      大学4年,蒂姆依旧奔忙着,极力为自己的履历表增光添彩。他成立学生社团、做义工,参加多种运动项目,小心翼翼地选修课程,但这一切完全不是出于兴趣,而是这些科目,可以保证他获得好成绩。 
    % }; g# |" [1 f; V, b3 U2 W% I
    % P  @( h+ D5 O- H5 y  大四那年,蒂姆被一家著名的公司录用了。他又一次兴奋地告诉自己,这回终于可以享受生活了。可他很快就感觉到,这份每周需要工作84小时的高薪工作,充满压力。他又说服自己:没关系,这样干,今后的职位才会更稳固,才能更快地升职。当然,他也有开心的时刻,在加薪、拿到奖金或升职时。但这些满足感,很快就消退了。  ) e+ [' P' @  K, ]' b# w0 |0 Y

    / p' u# {! n8 U6 a  Z  经过多年的打拼,蒂姆成了公司合伙人。他曾多么渴望这一天。可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他却没觉得多快乐。蒂姆拥有了豪宅、名牌跑车。他的存款一辈子都用不完。 
    " e, R0 Z$ b" {+ `8 c9 X
    8 D$ o8 D8 ?6 @! Q6 k0 f  他被身边的人认定为成功的典型。朋友拿他当偶像,来教育自己的小孩。可是蒂姆呢,由于无法在盲目的追求中找到幸福,他干脆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眼下,用酗酒、吸毒来麻醉自己。他尽可能延长假期,在阳光下的海滩一呆就是几个钟头,享受着毫无目的的人生,再也不去担心明天的事。起初,他快活极了,但很快,他又感到了厌倦。 
    / f! i& q8 T- m# y* R6 H
    & R- N$ |8 @+ P' L& i+ m  做“忙碌奔波型”并不快乐,做“享乐主义型”也不开心,因为找不到出路,蒂姆决定向命运投降,听天由命。但他的孩子们怎么办呢?他该引导他们过怎样的一种人生呢?蒂姆为此深感痛苦。 
    " I- o3 S; w* w/ t% {3 p8 V! M; g0 o. j0 f& P; k  }. n

    , b" f7 J5 m# l- Z  p3 f. g- Y9 F
    1 T; t8 j& p- m; a) G* ~4 F+ T  为什么当今社会有那么多“忙碌奔波型”的人呢?本-沙哈尔这样解释:因为人们常常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 
    6 A9 J! w  A. w. h: t' L1 V& F/ d0 h  J- B
      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是这样的:假如孩子成绩全优,家长就会给奖励;如果员工工作出色,老板就会发给奖金。人们习惯性地去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最后,导致终生的盲目追求。 & h" N- d# `- R" }

    $ l& @5 r% E$ [  B  然而一旦目标达成后,人们常把放松的心情,解释为幸福。好像事情越难做,成功后的幸福感就越强。不可否认,这种解脱,让我们感到真实的快乐,但它绝不等同于“幸福”。它只是“幸福的假象”。 
    : d6 T6 B! F9 ?1 c) Q4 N
    4 f, x$ A1 ~6 D' W+ H  这就好比一个人头痛好了之后,他会为头不痛而高兴,这是由于这种喜悦,来自于痛苦的前因。“忙碌奔波型”的人,错误地认为成功就是幸福,坚信目标实现后的放松和解脱,就是幸福。因此,他们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 
    + l9 q$ D% B( e6 Z7 D2 V8 l* g; U' W4 j: _$ q
      在本-沙哈尔看来,寻找真正能让自己快乐而有意义的目标,才是获得幸福的关键。 * v( `; e+ N- w1 u

    & K" A$ c' f4 l3 Z% ~8 u; U4 E/ k* ~$ m! r" f( \
    他们把物质与财富,放在了快乐和意义之上 2 U/ b. W. o7 [" O& m% u; M
    % b% x$ T8 T& V$ w9 V+ d  t  J! @
      在课堂上,本-沙哈尔不断地向听讲者发问: 
    0 _1 i& o1 k5 [" `2 v- w4 q' Q0 ~: R* b% _0 s
      我们可以不停地追问“为什么”,来反思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可以是大房子、升职或任何其他的目标。看看要问多少个“为什么”,才能落到“幸福”的追求上?问问自己,我做的事情,对我有意义吗?它们给我带来了乐趣吗?我的内心,是否鼓励我去做不同的尝试?是不是在提醒我,需要彻底改变目前的生活? 
    ; j) o5 f2 N( j& r4 o
    5 p. C1 N) \0 E  本-沙哈尔的哲学老师在他毕业时,给了他一点忠告:“生命很短暂,在选择道路前,先确定自己能做的事。其中,做那些你想做的。然后再细化,找出你真正想做的。最后,对于那些真正、真正想做的事,付诸行动。” 
    * M# G4 V5 a- |7 E* D. f
    ( i& p: u2 F1 N+ q1 e4 T# }  本-沙哈尔也这样教他的学生,如何寻找能发挥自己优势和热情的工作。 
    ) e1 `0 t/ u* {; P4 i
    0 Z# ?& A. [0 h+ W  用以下3个关键问题,先来问问自己:一,什么带给我意义?二,什么带给我快乐?三,我的优势是什么?并且要注意顺序。然后看一下答案,找出这其中的交集点,那个工作,就是最能使你感到幸福的工作了。 
    - P( b- {) i3 z8 p* p4 G
    . @% `. ~) b! {: x6 m. k1 W2 T  10多年前,本-沙哈尔遇到过一个年轻人。他是一名律师,在纽约一家知名公司上班,并即将成为合伙人。坐在他的高级公寓里,中央公园的美景一览无余。年轻人非常努力地工作,一周至少干60个小时。早上,他挣扎着起床,把自己拖到办公室,与客户和同事的会议、法律报告与合约事项,占据了他的每一天。当本-沙哈尔问他,在一个理想世界里还想做什么时,这名律师说,最想去一家画廊工作。 
      `# d1 m. O) Z9 Z  U) u8 |# O2 G; R- }4 L
      “难道说,现实世界里找不到画廊的工作吗?”年轻人说不是的。但如果在画廊工作,收入会少许多,生活水平也会下降。他虽对律师楼很反感,但觉得没其他选择。 
    9 a5 c2 y* x) B+ z
    . G6 }) s' z  F9 ]8 V) K  因为被一个不喜欢的工作所捆绑,所以他每天并不开心。在美国,有50%的人对自己的工作不甚满意。但本-沙哈尔认为,这些人之所以不开心,并不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而是他们的决定,让他们不开心。因为他们把物质与财富,放在了快乐和意义之上。 
    / S: y* ^$ w; s
    + S8 j4 a" p2 W$ |+ m5 y1 e  “金钱和幸福,都是生存的必需品,并非互相排斥。”他说。 7 E* A: d, K; V0 G

    . t' _: _. o9 f3 T; {  他进一步说,通常在越感兴趣的事情里,人就越能发挥自己的天赋,越能做得持久。人一旦有了热情,不但动机坚定,连做事效率也会提高。举例讲,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享受创造的愉悦,而这快乐的成果,还可以帮他取得好成绩,助其获得未来的幸福。在亲密关系中也一样,两个人共享着爱情的美好,并促进彼此的成长和发展。 
    4 G  A% E# Q8 i6 p2 b6 _7 k9 E1 ~2 o# e9 u) P) f- ]
      许多研究表明,一个幸福的人,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上都会很成功,包括婚姻、友谊、收入、工作表现以及健康。幸福与成功,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无论是工作上还是感情上的成功,可以带来幸福;而幸福本身,也能带来更多的成功。 
    4 x; `% V  x% y6 [, j4 w" ?
    , v0 ]* e- ^' b3 y, E  本-沙哈尔总结出这样3种工作境界:赚钱谋生、事业、使命感。 
    , x, V8 X% p! l2 |4 B& R
    ; \. j$ k4 H" q  如果只把工作当成任务和赚钱的手段,就没有任何的个人实现。这样每天去上班,只是必须而不是想去,他所期盼的,除了薪水,就是节假日了;把工作当事业的人,除了注重财富的积累外,还会关注事业的发展,如权力和声望等。他们会关心下一个升职的机会,期望从副教授到终身教授、从教师到校长、从职员到主管、从编辑到总编辑;假如,把工作当成使命,那工作本身就是目标了。薪水、职位固然重要,但他们工作,是因为他们想要做这份工作,动力源自内心。工作是一种恩典,而不是为人打工。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在工作中自我实现,获得充实感。他们的目标,正是自我和谐的目标。 
    ( H& S& _2 X" T9 l. Q( g# Z( E1 B+ X8 J6 f, `- o
      有一项研究,是针对医院清洁工的。一组人觉得自己的清洁工作很无聊,没啥意义;但另一组人,觉得很有意义,做得很投入。他们与护士、病人以及家属交谈,想办法让医院员工、病人舒适。他们看待工作的角度更高,并在其中找到了意义:我不仅仅是个倒垃圾和洗衣服的人,正是我的工作,让医院正常运转,帮助病人更快地康复。 & Z) D/ W3 _' F$ ?3 G2 T( q9 E
    % c: C1 n- t; e
      就像第二组人,由于在日常工作中找到了使命感,因而从中也得到了更多的意义和快乐,他们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也不再是简单的金钱关系。有时候,人们并没有换工作,或改变工作环境,他们所做的,只是赋予了工作本身更多的意义,从中发现乐趣,因而也提升了幸福感。 ! z/ w' P5 F1 D: ]0 A# o/ V/ y& ?
    9 |  j. _) e' @' N& E% D8 M
      可以想像,一个因为家长的压力而学法律的人,是无法在其中找到长久快乐的;相反,如果是基于对法律的热爱而成为律师的话,那他在维护公义的同时,也会觉得很幸福。 
    $ a7 T" f# M. @7 T4 ?# O4 F! K: P
      “一个在工作中找到意义与快乐的投资家,一个出于正确动机的商人,绝对要比一个心不在焉的和尚,高尚和有意义得多。”本-沙哈尔笃定地说。 
    1 w5 @$ Q, N+ E- \4 q9 w( {2 H/ X/ P: |. {
      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事里找到意义。如创业、当义工、抚养子女、行医、甚至是打家具。重要的是,选择目标时,必须确定它符合自己的价值观、爱好,符合自己内心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满足社会标准,或是迎合他人的期待。“真我的呼唤”,就是使命感。 5 t! V" G: F* T) q' U3 W3 y

    ( Q8 A" c+ q; D0 a  “那真是神奇的时刻。”本-沙哈尔用一段话,描述这种美妙的体验:我甚至形成了一种迷信,世上确实有看不见的力量在帮我。只要你追随自己的天赋和内心,你就会发现,生命的轨迹原已存在,正期待你的光临,你所经历的,正是你应拥有的生活。当你能够感觉到自己正行走在命运的轨道上,你会发现,周围的人,开始源源不断地带给你新的机会。(这段有些诡异,但也许这就是教会存在并得以发展的本因吧)   q9 j+ C4 A+ B; `3 ~; p5 U

    : M" r" D4 S# c1 b# S7 u7 `
    2 e/ }" }* p& \& f) v- j+ W
    % X- S8 |) ^- D5 y  ]4 P  “在追求有意义而又快乐的目标时,我们不再是消磨光阴,而是在让时间,闪闪发光。” 3 Y3 v  |2 [0 a9 A0 u* L
    ' T$ v: @$ F& a& g
    0 u% u$ a+ Z( F8 ^% C: Y8 D9 r' U

    + i' _9 i% w! I" E4 w) p我也有不快乐的时刻,因为我们是人 $ j4 L7 \6 e) R' z9 ~

    " H) s, j% y% g7 `+ y8 \& A6 B1 K: W' n) g2 k

    ; U7 ^# {* B2 j5 t8 O( _  一天,在哈佛的食堂,有个学生走到本-沙哈尔面前,问他:你就是那个教人如何快活的老师吧。学生接着又说:你要小心,我的室友选了你的课,如果哪天我发现你并不快乐,我就要告诉他,别再上你的课。本-沙哈尔看着这个学生,笑着道:没关系,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我也有不快乐的时刻,因为我们是人。 
    % i: o7 V6 o' |6 m, o1 e  e- H) @6 m# V; `2 `# t. v3 m
      “总有人问我,你能帮我消除痛苦吗?可是为什么要用这种态度来对待痛苦。痛苦,是我们的人生经验,会让我们从中学到很多。人生的成长和飞跃,经常发生在你觉得非常痛苦的时刻。” & L4 R8 Z( N7 X" S# V0 D3 p5 |
    " W4 H3 {! r/ D  ^6 D( j. X
      漫漫人生,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悲伤的时刻,比如经历失败或失去,但我们依然可以活得幸福。事实上,期盼无时无刻的快乐,只会带来失望和不满,并最终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 1 L' L4 u6 M! i  ^; J- p

    7 o) M& L9 z$ o& ~+ D5 s5 y  一个幸福的人,也会有情绪上的起伏,但整体上,能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他经常被积极的情绪推动着,如欢乐和爱;很少被愤怒或内疚,这些负面情绪所控制。快乐是常态,而痛苦都是小插曲。 
    ( z( _" x. \  o& c4 s5 R) z  b. l" r. ^8 H1 b# {5 p* @1 {
      刚开始讲“幸福课”时,本-沙哈尔很想扮演一个无所不知、幽默的人,一个完美的导师,为此,他特地跑到喜剧演员培训班学习。但他不是那种能开激烈的玩笑,做夸张表演的人。无论怎么学,他也达不到想要的戏剧效果。 
    , |5 C4 I+ O$ I# w' D) U9 S( a
    % B5 |* z$ W3 p5 U  想让自己当一个完美的老师,他发现这样即害了自己,也害了学生。“每次都很紧张,怕被发现面具下真实的样子,结果把自己搞得很累。这样不仅害了我自己,也伤害了学生,等于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完人’典型,告诉学生走一条永远走不通、错误的路。打开自己,袒露真实的人性,会唤起学生真实的人性。在学生面前做一个自然的人,反而会更受尊重。” : ~9 i$ `8 v) I/ ^6 f" B

    0 s% |3 z4 H- w  本-沙哈尔希望他的学生,学会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拥有的独特性;要摆脱“完美主义”,要“学会失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4-13 14:23
  • 签到天数: 108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6]签到五年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更好地记住“幸福课”的要点,本-沙哈尔还为学生简化出10条小贴士: $ S/ ?; u" q6 a( N

      d6 `9 A3 X. C, k0 ~' Q  1.遵从你内心的热情。选择对你有意义并且能让你快乐的课,不要只是为了轻松地拿一个A而选课,或选你朋友上的课,或是别人认为你应该上的课。  4 |& X/ D1 g1 D" `) M
    1 D! o8 B) N+ a8 _( X3 o6 Y
      2.多和朋友们在一起。不要被日常工作缠身,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你幸福感的信号,最有可能为你带来幸福。 
    " v8 b$ y& e/ e% `
    ! ?; l9 c: J1 ?* |  3.学会失败。成功没有捷径,历史上有成就的人,总是敢于行动,也会经常失败。不要让对失败的恐惧,绊住你尝试新事物的脚步。  9 O+ Y. {: v- @5 q8 \
    8 y2 Y7 _- L! A
      4.接受自己全然为人。失望、烦乱、悲伤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纳这些,并把它们当成自然之事,允许自己偶尔的失落和伤感。然后问问自己,能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感觉好过一点。  + ^# `- [& d3 t4 p, r

    3 m9 q: a7 b( e* J2 X/ U+ M0 h- c' E+ W  5.简化生活。更多并不总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不一定有利。你选了太多的课吗?参加了太多的活动吗?应求精而不在多。 
    ) @$ c, R- ?  I* Y. k1 t$ [# r; ~2 L& {. ?- u2 R  N! p
      6.有规律地锻炼。体育运动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每周只要3次,每次只要30分钟,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 G+ X+ D. [& b/ C
    2 w# {* Y" I0 m' C+ v  7.睡眠。虽然有时“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到9小时的睡眠是一笔非常棒的投资。这样,在醒着的时候,你会更有效率、更有创造力,也会更开心。 
    , {: H( Q" p/ p. b
    ( z* m6 w1 I0 V/ |/ {7 S, ^  8.慷慨。现在,你的钱包里可能没有太多钱,你也没有太多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无法助人。“给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两个面。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也在帮助自己;当我们帮助自己时,也是在间接地帮助他人。 
    4 m* t5 ?, E5 N# g: w2 }; H) U6 q5 t4 w" R) H( P
      9.勇敢。勇气并不是不恐惧,而是心怀恐惧,仍依然向前。 
    ; H4 S- K. [4 o% H. M% m4 S$ {+ G% Q
      10.  表达感激。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它们都是你回味无穷的礼物。记录他人的点滴恩惠,始终保持感恩之心。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请你把它们记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1-4-9 22:38
  • 签到天数: 29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4]签到三年

    发表于 2010-4-19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夏MM好认真啊~内容也很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4-13 14:23
  • 签到天数: 108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6]签到五年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暮歌 于 2010-4-19 23:07:00 发表8 F7 A; o" [$ Y4 }1 w: H
    小夏MM好认真啊~内容也很赞!

    2 j  ?& w9 L" R5 O+ ]* T
      j3 z3 `; Z% E9 x4 B. J* v* v' G..........我现在每天的生活就在上课....找帖.....发帖....睡觉中度过.....:x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1-12-15 01:04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3]签到两年

    发表于 2010-4-19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帖子不错,题目不错,我可以想想为什么我不快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4-20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4-20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4-20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帖子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好手网

    GMT+8, 2025-5-5 15: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9 - haoh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tarted 0 days (0 years) ag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