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21|回复: 0

六大茶类的制造工艺简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4-13 14:23
  • 签到天数: 108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6]签到五年

    发表于 2010-4-22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大茶类的制造工艺简介:
    - y; I; M8 v9 l  S, ~
    3 U* w6 K+ v. j/ `5 a2 R& @& o' e(一)绿茶制造工艺
    ! q* _& y% O8 X: y
    $ v* }8 A, V: M' W+ Z4 R9 h4 ~4 K绿茶的加工,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9 w8 g) Y1 G& d0 G8 T# z  Q
    ! a- w4 Z# G2 D& e
    (1)杀青
    - z+ }. S' G! @2 Q  D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
    + R; E2 h% a4 P8 Z; H  @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
    8 J! ]4 z( u. g: W9 W
    ) U7 d% z; {3 n(2)揉捻
    % p8 a) z" ~' ~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5 A9 N1 J: v. ?4 K
    制绿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 S- r) k$ E+ [# l+ l3 L
    目前,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绿茶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
    + q4 F6 U6 g- Y! X! b% z- H) m( v. t9 m# a; |. F- q
    (3)干燥
    : F9 E6 r: m7 \, B  U4 @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
    6 W! ]! e& z$ I: o) \" z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9 x9 k- Q5 ?: R3 p( O* k. H0 E/ D2 t! j
    (二)红茶制造工艺% B9 T: g9 u0 a
    4 k: T6 w0 l0 r
    我国红茶包括工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其制法大同小异,都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工序。各种红茶的品质特点都是红汤红叶,色香味的形成都有类似的化学变化过程,只是变化的条件、程度上存在差异而已。下文以工夫红茶为例,简介红茶的制造工艺。" c* m+ R0 o  H
    ; K$ E3 `8 P0 A9 g
    (1)萎凋: q+ G/ l6 s6 P" M8 ]! t$ q
    萎凋是指鲜叶经过一段时间失水,使一定硬脆的梗叶成萎蔫凋谢状况的过程,是红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经过萎凋,可适当蒸发水分,叶片柔软,韧性增强,便 于造形。此外,这一过程和使青草味消失,茶叶清香欲现,是形成红茶香气的重要加工阶段。萎凋方法有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两种。自然萎凋即将茶叶薄摊在室内 或室外阳光不太强处,搁放一定的时间。萎凋槽萎凋是将鲜叶置于通气槽体中,通以热空气,以加速萎凋过程,这是目前普遍使用的萎凋方法。& F  J8 `) j5 G. N3 [3 s; H3 P
    6 S4 ~  O& |0 Z3 y  `
    (2)揉捻
    & g$ W- C- B* G/ ]# H
    : e$ P& M" A2 S( i: ^; _红茶揉捻的目的,与绿茶相同,茶叶在揉捻过程中成形并增进色香味浓度,同时,由于叶细胞被破坏,便于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必要的氧化,利于发酵的顺利进行。
    6 d7 m2 Y7 h3 Y4 B3 q3 C
    $ s) }8 Z& Q  c4 \0 h(3)发酵+ Z% E/ M. c, L0 w5 z) `: o  m* j
    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经过发酵,叶色由绿变红,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其机理是叶子在揉捻作用下,组织细胞膜结构收到破坏,透性增大,使 多酚类物质与氧化酶充分接触,在酶促作用下产生氧化聚合作用,其它化学成分亦相应发生深刻变化,使绿色的茶叶产生红变,形成红茶的色香味品质。目前普遍使 用发酵机控制温度和时间进行发酵。发酵适度,嫩叶色泽红匀,老叶红里泛青,青草气消失,具有熟果香。
    " P9 d- p# a3 o1 @4 S
    / \; R9 X# F# N1 N(4)干燥+ m; u$ c& m9 b
    干燥是将发酵好的茶坯,采用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达到保质干度的过程。其目的有三:利用高温迅速钝化酶的活性,停止发酵;蒸发水分,缩小体积,固 定外形,保持干度以防霉变;散发大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获得红茶特有的甜香。
    8 V) G& `8 t0 C4 T! i( {) x7 J9 b
    + D; j% R, z+ n$ Y, |5 x# T(三)乌龙茶的制作工艺
    , B4 g* d2 ~; O& V4 l0 V+ w) w
    , {. o$ M  k7 y. H6 W$ E% y乌龙茶的制造,其工序概括起来可分为: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其中做青是形成乌龙茶特有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是奠定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基础。5 q; K, D( b! b! g! r$ e! K, |/ f

    ' j1 R: ^3 ]2 K0 S& @# ^(1)萎凋
    $ N. [9 q* z* c: t萎凋即是乌龙茶区所指的凉青、晒青。通过萎凋散发部分水分,提高叶子韧性,便于后续工序进行;同时伴随着失水过程,酶的活性增强,散发部分青草气,利于香气透露。
    , I. K" g& f/ F& x乌龙茶萎凋的特殊性,区别于红茶制造的萎凋。红茶萎凋不仅失水程度大,而且萎凋、揉捻、发酵工序分开进行,而乌龙茶的萎凋和发酵工序不分开,两者相互 配合进行。通过萎凋,以水分的变化,控制叶片内物质适度转化,达到适宜的发酵程度。萎凋方法有四种:凉青(室内自然萎凋)、晒青(日光萎凋)、烘青(加温 萎凋)、人控条件萎凋。  i% K! V' O# T0 j( k

    4 f& ]( D9 r7 ^4 q(2)做青
    * `2 W6 e7 M$ E" s" c4 u  i做青是乌龙茶制作的重要工序,特殊的香气和绿叶红镶边就是做青中形成的。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动,叶片互相碰撞,擦伤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 化作用。摇动后,叶片由软变硬。再静置一段时间,氧化作用相对减缓,使叶柄叶脉中的水分慢慢扩散至叶片,此时鲜叶又逐渐膨胀,恢复弹性,叶子变软。经过如 此有规律的熟悉动与静的过程,茶叶发生了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叶缘细胞的破坏,发生轻度氧化,叶片边缘呈现红色。叶片中央部分,叶色由暗绿转变为黄绿,即 所谓的“绿叶红镶边”;同时水分的蒸发和运转,有利于香气、滋味的发展。7 T& ~! ^. b: X; J. ~8 g

    ; y2 r3 u( x5 w2 b4 [/ R(3)炒青
    & }" E7 l) A9 Z% D6 S% P乌龙茶的内质已在做青阶段基本形成,炒青是承上启下的转折工序,它象绿茶的杀青一样,主要是抑制鲜叶中的酶的活性,控制氧化进程,防止叶子继续红变, 固定做青形成的品质。其次,是低沸点青草气挥发和转化,形成馥郁的茶香。同时通过湿热作用破坏部分叶绿素,使叶片黄绿而亮。此外,还可挥发一部分水分,使 叶子柔软,便于揉捻。. V- T, a8 I' h4 j9 }

    2 t9 |& Q; i# V4 r7 W9 n! d+ F1 Q(4)揉捻
    ' k) v3 M+ S* }+ M- ~$ a其作用同于绿茶
    ' s' W7 S# H$ m% n, _/ w+ t/ f1 A! x; P0 j% g$ ]& X
    (5)干燥6 `# H4 r/ ^  w; a
    干燥可抑制酶性氧化,蒸发水分和软化叶子,并起热化作用,消除苦涩味,促进滋味醇厚。% f7 G9 L: w% K$ t& H8 L, e
    & L. ~3 G+ Z. ?! d0 A2 U* b0 s
    (四)白茶制造工艺
    & h- p' _# l, ~) c  t* w
    5 C- Y% s  z9 E, i白茶是我国特产,主产于福建省。白茶的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其品质特征的形成,一是采摘多毫的幼嫩芽叶制成,二是制法上采取不炒不揉的晾晒烘干工艺。+ N8 t" b6 `  u; Y) l# _1 ~$ x4 p( p
    目前白茶种类不多,有芽茶(白毫银针)、叶茶(如贡眉)之分,制作工艺简单。" ^5 C: I, @% {! [, C" [

    , x: T% l) j5 y& w+ i白毫银针制作工序为:茶芽、萎凋、烘焙、筛拣、复火、装箱。
    ' H% \1 [& y* W5 r4 e, w5 E' v白牡丹、贡眉工艺为:鲜叶、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或筛拣)、复火、装箱。
    2 ?) n; @2 g6 ~1 B- q/ G$ |. B1 t- F
    - w% s) J1 E: Q' X(五)黄茶制作工艺
    & `0 g8 W6 m2 ?/ Z& ^% B4 o0 U$ F: Q  F$ L1 ~- ~4 f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制法特点主要是闷黄过程,利用高温杀青破坏酶的活性,其后多酚物质的氧化作用则是由于湿热作用引起,并产生一些有色物质。变色程度较轻的,是黄茶,程度重的,则形成了黑茶。
    ! s) S! K$ H$ l! G其典型工艺流程是杀青、闷黄、干燥,揉捻不是黄茶必不可少的工艺。9 y% u1 k. P+ O- S. t

    4 v( g6 B; H: T# s" h. R# l(1)杀青
    - {3 J$ p! a& y黄茶通过杀青,以破坏酶的活性,蒸发一部分水分,散发青草气,对香味的形成有重要作用。0 [4 ]6 Z; S; R; P2 \4 Q

    7 ?! u5 ?3 z" I: ](2)闷黄
    5 j, S0 P4 P9 d. _闷黄是黄茶类制造工艺的特点,是形成黄色黄汤的关键工序。从杀青到干燥结束,都可以为茶叶的黄变创造适当的湿热工艺条件,但作为一个制茶工序,有的茶 在杀青后闷黄,有的则在毛火后闷黄,有的闷炒交替进行。针对不同茶叶品质,方法不一,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形成良好的黄色黄汤品质特征。+ c9 @. b. ^: m
    影响闷黄的因素主要有茶叶的含水量和叶温。含水量多,叶问愈高,则湿热条件下的黄变过程也愈快。
    , Z- Z2 I; |+ F3 Q- z/ J( r! ?6 R; E) u( P9 o& C
    (3)干燥( ]1 n/ O- i4 h
    黄茶的干燥一般分几次进行,温度也比其它茶类偏低。
    ; t! ^# u3 ]) L8 G
    $ I- l3 o( `& }% ]+ `' l0 g(六)黑茶的制造工艺
    7 ?1 M+ t. ~; d4 r
    # z) n: Q+ c0 g3 n4 t- W黑茶的制造工艺为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其中渥堆是黑茶制造的特有工序,也是形成黑茶品质的关键工序。3 Z0 X# W9 ?) Z( {9 D' S

    4 Q1 L1 _2 d0 g6 f(1)杀青# s) ]" k7 P+ s
    由于黑茶采摘的叶子粗老,含水量低,需高温快炒,翻动快匀,呈暗绿色即可。; F% A2 P8 H" o' b
    & [- x% F, x$ ?8 @$ \( [
    (2)揉捻7 T# \2 b- W0 w+ _& L! _
    杀青叶出锅后,立即趁热揉捻,易于塑造良好外形。揉捻方法与一般红、绿茶相同。
    ( l) G% n, w4 m0 E6 H
    ( q, A  I* U& t7 A% B(3)渥堆
    3 f7 Z6 Z5 q. K揉捻后的叶子,堆方在篾垫上,厚15~25厘米,上盖湿布,并加盖物,以保湿保温,进行渥堆过程。渥堆进行中,应根据堆温变化,适时翻动1~2次。; t% [: l. ^% P4 o2 z$ q1 Z4 e/ g+ V5 e
    关于渥堆的化学变化实质,目前尚未有定论,目前茶学界有酶促作用、微生物作用和湿热作用三种学说,但一般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是水热作用,与黄茶的闷黄过程类似。
    . K0 r$ s! Z$ W' m6 w, a9 c4 }9 s  G3 C& R- F+ f. L- d* Z
    (4)干燥& z& p. f- D5 A6 Z
    有烘焙法、晒干法,以固定品质,防止变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好手网

    GMT+8, 2025-11-21 07: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9 - haoh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tarted 0 days (0 years) ag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