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19-11-25 13:44 |
---|
签到天数: 12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
艺术家的习惯
! L z0 g" V% _' j1 w3 ` 艺术家遣词论辩总是与常人不同,因为创造丰富多彩的形象以表达同一层意思本来就是他们的职业。 2 M3 H% I6 G. o# U
19世纪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罗西尼,对自己的创作,非常严肃认真,非常注意独创性。对那些模仿、抄袭行为深恶痛绝。
) c. k/ ?- w1 h* X" C4 w 有一次,一位作曲家演奏自己的新作,特意请罗西尼去听他的演奏。
1 {/ W9 C3 C# u 罗西尼坐在前排,兴趣勃勃地听着,开始听得蛮入神,继而有点不安,而再脸上出现不快的神色。
$ n, `( D- u# C5 e4 Y, D) l/ h 演奏按其章节继续演下去,罗西尼边听边不时把帽子脱下又戴上,过一会,又把帽子脱下,又戴上,这样,脱下戴上,戴上又脱下,接连好几次……
+ ~* Y4 {5 T7 x& W( r, H 那位作曲家也注意到了罗西尼的这个奇怪的动作和表情,就问他,这里的演出条件不好,是不是太热了,“不,”罗西尼说,“我有一见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里,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频频脱帽了。” ; Y$ v6 }' H! N" t9 K
对音乐家来说,闻其声,如见其人。
1 x, ]! ?: g" h8 s) }& _- `/ b 也有一个故事说,有一天,一位年轻人来到某编辑部,将自己一篇抄袭的作品送给编辑看。编辑看了以后问他:“这篇小说是你自己写的吗?” / h. {! y5 Z' \$ ^
“是我自己写的,我构思了一个月的时间,整整坐了两天才写出来啊!写作真苦!”
# l9 E8 a4 y: D; n2 [ “啊!伟大的契诃夫先生,您什么时候复活了啊!” ; B* Z( @& l- C0 Q- E
听了编辑的话,那青年满面羞愧,十分内疚地离开了编辑部。 1 k! |; P9 J8 s
对于从事文学的人来说,见其字,如见其人。 T* V' J/ l- Y8 |8 P
中国古代有个窃诗自辩的故事,也很有意思:说的是有个叫魏周辅的人,送诗给陈亚看,其中抄袭了古人两句诗,陈亚对他很不客气。魏周辅又送上一首绝句说:“无所用心叫‘饱食’,怎胜窗下作新词?文章大都相抄袭,我被人说是偷诗。” ) F- j# [- @& K* @/ N' S" h
陈亚按照他的原韵和了一首说:“以前贤人该加罪,不敢说你爱偷诗。可恨古人太狡猾,预先偷了你的诗。” / O0 t* d- H: c/ q
古人偷窃后人诗,那绝对是诗人的想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