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79|回复: 3

五四运动 民国军警跪地哀求学生别游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10-8 08:50
  • 签到天数: 12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3]签到两年

    发表于 2012-7-7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历史上,读书人的地位向来较高。晚晴时节,士兵们不敢轻易进学堂生事;进入民国之后,军警怕学生,尊学生为老爷。五四运动期间,学生殴打政府高官时,全副武装的军警束手无策、不敢打学生,甚至不愿意出来指证学生;军警为求学生不要游行,甚至有跪地哀求者。
    ' u& ]3 z3 W; a8 n* _+ Q( \8 f% y2 h, T5 S6 V- n
    军警怕学生 称其为老爷% Z$ j' v2 d! ~$ z% W

    , u0 e9 `: f1 j# ^$ [* @/ W  e2 e据作者杨超撰文记载,中国历史上,读书人的地位向来较高,有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说,读书人也常被称为“学老爷”。张鸣在《北洋裂变》中有如是论述:晚晴时节,士兵们就不敢轻易进学堂生事,哪怕这个学堂里有革命党需要搜查。进入民国之后,这种军警怕学生的状况,并没有消除。即使有上方的命令,军警在学生面前依然缩手缩脚,怕三怕四。他们尊学生为老爷,说我们是丘八,你们是丘九,比我们大一辈。  \8 J! _  ~' r, B

    0 i( Y& J; }! d& i. ]在风起云涌的学生运动下,连大总统徐世昌最后也服软了,面对被捕的学生,徐世昌只得派官员前去道歉,不过学生不买单。第二天,步兵统领衙门和警察所又派人道歉,学生才肯出来。到后来,简单的道歉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了,甚至预备汽车燃放鞭炮也不能把这帮大爷们请走,于是当时的总务处长只好向学生作揖恳求说:“各位先生已经成名,赶快上车吧!”在如此待遇下,学生们才选择昂然回到学校,享受英雄归来的荣耀。' Q9 b/ M3 U; ^  s: P  W- n
    . L9 ?& ?) @* Y  t/ o' k) j
    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刘仁静与张国焘这二位先生,他们是中共的创始人,可谓特别能战斗的典型,而且是典型的一碰即碎的人物。军警面对这样的大爷,能不头疼么?要让他们回学校,光叫老爷那真是不够的。& T/ O- ?- [; X  Z2 c

    & @* `6 J5 K* N! L/ i政府高官被打 军警无动于衷
    ; M% P- ^2 x0 }$ @1 n% V+ s; M1 f- Q0 k9 I+ v: s' a; k: e
    据当时记者报导,五四当天,步兵统领李长泰劝聚集在天安门的学生散去,有学生骂他是“卖国者”,他回答:“你们有爱国心,难道我们做官的就不爱国,就要把地方让给别人么?”并表示愿意为学生传达意见,但恳请学生不要用野蛮的方式,当学生回答自己极为文明后,这位长官便坐车扬长而去。- \, v, s# n# H5 p. o8 W' P- d

    / G! r2 _( K$ ^% u' g5 Y事实上,当学生闯入赵家楼,放火烧房时,全副武装的军警都不为所动。其时,章宗祥遭学生毒打,全身50多处受伤,而在场的几十个带枪军警竟然束手无策,他身边有人向警察呼救,巡警回答说:“我们未奉上官命令,不敢打(学生)。”
    ' J. U! u8 ]/ r# U& Q3 ~( m" z* z. Z+ j+ y% m0 O5 m0 c6 v
    当时李长泰抓住了几个掉队学生应付差事,当需要指正时,这些在场军警无人愿意出来指正。甚至是那些被学生打伤的军警,也不愿意出来指正学生,他们声称当时学生人数多至数千人,“当场既未看清,事后亦无法证明”。
    1 X& \# H5 w' s& R- j) \
    * R4 G1 [2 U# f2 O被人打了都不敢指责,这得怕到什么程度?5 @7 A; W  p- E3 ~2 b9 u2 G

    6 K1 f+ j+ ~6 b军警跪地哀求学生不要游行5 Q/ h3 e; @6 o3 n; P

    , O9 I3 c* N. \, r+ M- C2 @  {. a: B在五四之时,军警为求学生不要游行,甚至有跪地哀求者。
    0 P- M0 t+ p' V4 b9 s# `2 ^
    % K+ d; a$ ?1 _8 L5 ^) o, b6 L7 X据张鸣《北洋裂变》一书介绍,当时北洋政府面临着极为尴尬的境界,他们一方面不得不承认学生的爱国热情,称他们“纯本天良”,另一方面又想控制学生,把运动平息下去,这必然导致所谓的镇压不力。
    ( o% u; _: j0 K) V- i) u" d. C) j; d) Q$ F3 _- }
    1919年5月25日,大总统徐世昌颁布命令,要求对上街的学生“依法逮办,以遏乱萌”,但学生不为所动,依然上街游行抵制日货。据当时的学生领袖匡互生回忆,军警不仅不再抓捕学生,而是极力苦劝学生不要外出演讲,“甚至有跪地哀求者”。: s: E8 B; q( }$ s( |& B: x, ~4 e

    # E+ i0 _1 S1 I其时的军警也很为难,要维持秩序又不敢下手,结果只能窝窝囊囊,被动的接受学生的进攻。
    9 q2 y/ P: A: J/ J
    " O  v2 w# E2 [参加过五四运动的老人回忆,当时学生聚集在新华门和中南海,要求见大总统徐世昌,但徐世昌避而不见,这时警察总监吴炳湘出来奉劝学生:“总统不在,可以把请愿书留下;时间已经很晚,希望学生回校休息,政府自有答覆。”但学生坚决不肯,一直耗着,接着开始有民众加入到情愿行列,最令人感动的是一些洋车工人,他们甚至把一天做工的血汗钱都拿出来给学生买烧饼、茶水。' V+ y1 e5 w1 x: ~* S. W

    & E% w0 p* s, m另据《档案春秋》文章,学生在与军警对峙的过程中,处于完全进攻的态势,警察想维持秩序,而学生想办法挑事。/ n6 J. G2 w# a7 t  R
    ! z7 _5 |$ n# t) I/ L5 S& [5 v
    这时警察总监吴炳湘又出面奉劝学生,态度可说相当人道,吴说,待会天气要热了,大家还是早点回去睡午觉吧。学生的回答更调皮,说,大人您年高,也要注意身体哦。吴回答说,客气客气。在得知学生只是为了宣示爱国之情,为外交作后援后,这位秩序的维护者就放心地走了。
    ( p" t) r% I7 V; A7 B' T* c+ Q
    / O& q, X& I( f! u5 U  f-----------------------------------------------------转自 华声论坛8 Y( i* e& x; W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10-8 08:50
  • 签到天数: 12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3]签到两年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完后觉得与历史课上描述可谓大相径庭,根据所述资料出处,遂查询 《档案春秋》2010年第04期  作者:陈占彪。
    " _# f8 x% K! ^& Y. z: F别的也不再说什么了,也无需再说,更是不敢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9-8 23:25
  • 签到天数: 42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5]签到四年

    发表于 2012-7-8 00: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者说,学生也随着通货膨胀贬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5-15 08:50
  • 签到天数: 4476 天

    连续签到: 7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发表于 2012-7-8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是一场永不落幕的演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演员,只不过,有的人顺从自己,有的人取悦观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好手网

    GMT+8, 2025-5-16 19: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9 - haoh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tarted 0 days (0 years) ag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