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92|回复: 4

去寺庙拜佛有什么禁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25 13:44
  • 签到天数: 12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发表于 2014-2-2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忌称呼不当 对寺庙的僧人应尊称为“师”或“法师”,对主持僧人称其为“长老”、“方丈”、“禅师”。喇嘛庙中的僧人称其“喇嘛”,即“上师”意,忌直称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污辱性称呼。1 N5 x9 P) `- E! l
      二忌礼节失当 与僧人见面,通常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等不当之礼节,至于摸僧人头部等则为不文明礼貌行为。
    # Y* Z' z9 a  j# c, K  三忌谈吐不当 与僧侣、道人交谈,最好避免提及杀戮之辞、婚配之事,也切莫随意打听食用腥荤之类事宜,否则徒引起对方反感,自己没趣。, G6 d& m" ?# |9 u* b) m3 C. {
      四忌行为举止失当 游历寺庙,不可大声喧哗,妄加指点议论,也不要随便乱窜,乱动寺庙之物,尤禁乱摸乱刻神像,如遇上佛事活动,可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若是你带上了小宝贝,则要照看好他(她),以免因其年幼无知而做出不礼貌的事。
    0 H2 q4 S) ]" O; U0 e6 Y& h我知道的还有,不能踩门槛,要一步迈过去,不管多宽的门槛,都是一步迈过去!" E7 X$ t' l* C9 T1 T: ?" f

    $ ?5 b: k1 F8 G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25 13:44
  • 签到天数: 12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楼主| 发表于 2014-2-2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寺庙烧香拜佛的讲究. `7 P& Y+ q/ F+ r! `) m9 B/ F
    0 I' g# i5 c9 O: [+ `
    1.不是必须上午去 全天什么时间都可以3 S5 f) Z" m# K0 b
    3 _, P% ?8 z6 m4 [
    2.烧香 :( \3 _, h! j. n- S9 u2 k0 e

    * M% i$ x# l4 t) y9 h/ U# h上三炷香 带者恭敬心 至诚心" T4 T# i, j$ r" o, L# G, t7 ~' e

    - z5 d3 S, ^: M7 l' k! c  ?3.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 烧香的含义有四个方面:5 s% s. q& D  q& p4 E

    2 _& w$ E& d* j/ t" c1 O1、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
    ( _+ m" m# a4 w: a- b  X  t
    ! F5 y$ K1 ]" b$ {2、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
      [' y, N/ _. O! ?
    # U& j; h, b2 J% B$ a9 x( B3、表示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门弟子无私奉献。5 e& s9 w" f4 ]. _" M
    ) c. C+ v0 C$ x6 r, v- |! v0 v) I
    4、表示点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喧、痴”意,佛并不嗜好世间大香贵香,但却喜欢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 e! ?- M) \, Q  t. T
    ' L7 T* s) L2 E( L上香以三支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烧香供养。上香不在多少,贵在心诚,所谓“烧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诚心”。一般在大雄宝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 }# W+ s4 l+ b! u% |1 g

    , I+ [6 ]% j* i8 q把香点燃后应插在香炉中间,第一支香插在中间,心中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边,心中默念:供养僧,净而不染。 佛教的香) _9 |0 e  Y9 c2 l( |2 J

    3 B) z7 c8 q* p$ _& s6 |佛家认为香与圆满的智慧相通。
    5 x& f7 y8 M& U5 v: H9 `2 O( @5 b9 g: e  z" ^" b, Z
    佛家认为,香于人的智慧、德性有特殊的关系,妙香与圆满的智慧相通相契,修行有成的贤圣,甚至能够散发出特殊的香气。+ k( v; |2 A9 Y- D

    . B  c" M: L0 J0 Y! c佛家认为香能沟通凡圣,为最殊胜的供品 。
    6 K- _! t1 K, e8 D4 S( a8 s, S& }, R# M; ^6 {& ]
    佛陀住世时,弟子们就以香为供养。佛家认为“香为佛使”,“香为信心之使”,所以焚香上香几乎是所有佛事中必有的内容。从日常的诵经打坐,到盛大的浴佛法会、水陆法会、佛像开光、传戒、放生等等佛事活动,都少不了香。特别是法会活动,必以隆重的上香仪式作为序幕。 佛家用香辅助修持 。
    7 {5 B& o& x+ N% R/ s
    # f  B8 T9 `" W8 B佛家认为香对人身心有直接的影响。好香不仅芬芳,使人心生欢喜,而且能助人达到沉静、空净、灵动的境界,于心旷神怡之中达于正定,证得自性如来。而且好香的气息对人有潜移默化的熏陶,可培扶人的身心根性向正与善的方向发展。好香如正气,若能亲近多闻,则大为受益。所以,佛家把香看作是修道的助缘。1 G( w/ V: m& x; N* l* Y
    * n5 _5 l7 O! d6 P
    4.参观游览寺庙要懂规矩
    5 G5 T0 w8 J0 E2 h' f1 c1 ^" D! ~4 S& E! `. Q  q
    名寺名庙,分布较广,它们是旅游者颇爱光顾游览的重点,但旅游者在游历寺庙时有四忌需牢记心头,以免引起争执和不快。
    ; s/ j/ @, g+ R, e, v
    3 L, o; ~3 J$ d* v4 c( r9 W一忌称呼不当
    2 _! R, j0 F: \* d
    1 Q" r8 }1 J9 W8 v( O7 E' L, K' X对寺庙的僧人、道人应尊称为“师”或“法师”,对主持僧人称其为“长老”、“方丈”、“禅师”。喇嘛庙中的僧人称其“喇嘛”,即“上师”意,忌直称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污辱性称呼。 二忌礼节失当- [; w$ ~5 r0 F; A7 a0 z- q

    / ~' H* r8 P0 h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不当之礼节。
    - g9 H  A0 ^# |% U1 w, J. u4 n
    & f6 ~3 n! Q0 e$ Q8 P; ?9 y三忌谈吐不当6 ^" b. j7 c3 F9 M# z& [/ a

    , k1 V- q1 y* Q& v与僧人道人交谈,不应提及杀戮之辞、婚配之事,以及提起食用腥荤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 Z! m9 b  X- |" O" H9 X: M% A' o% L5 x7 n% j; M* V% T. }
    四忌行为举止失当8 p4 o- i0 K$ O" ^/ Q9 U)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25 13:44
  • 签到天数: 12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楼主| 发表于 2014-2-2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5.应怎样拜佛
    2 t1 V8 C  D- f4 D# M1 t4 |
    9 |* T) c  W0 M7 ^  E9 z6 H一般人拜佛总喜欢站在佛前中间的位置上,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丛林(寺院)里的规矩只有住持和纠察才可以在中间的位置上礼拜。其他人应该站在左右两边才对。
    ; U7 m( Z& A7 [  i  H2 ~- e/ k3 j( A+ k4 }9 {# _) M# K, i
    拜佛时应先于佛垫前边站好,两脚距离应前八后二(寸)为宜,两手当胸合掌,然后问询,问询时背与腰的角度应在90º与120º为宜,两手作弥陀印(左手掌与右手背相叠)或观音印(左手背与右手掌相叠),头部抬起时,两食指相对呈一定角度,两拇指并齐至于两食指中间,两食指向上置于眉心为宜,然后放下,合掌,并开始礼佛。
    + w  f7 [8 ^1 S3 s0 ~- l: ]8 W4 @; Q$ N
    礼佛时上身要慢慢靠向拜垫,两腿渐渐向下弯曲,先将右手按住拜垫中间,待左手伸至前方后再将右手移至右前方,此时两膝自然置于拜垫边缘,头部也自然置于两手之间,既所谓五体投地也。五体投地后,两手翻掌向上,并稍微伸出头部1-2寸,表示蒙引之意。
    8 l& Z3 T/ V4 m+ ~
    4 ~8 {4 ]% F& q9 G9 m% a直立时应先将两手翻掌向下,再移右手至拜垫中间,左手离开拜垫后当胸作半合状,腿徐徐直立,然后右手离开拜垫与左手作合掌状并站直身体。如是三拜后,再行问询,算是跟佛菩萨告别再见之意,这样整个拜佛仪轨才算圆满。
    ( x  y8 }* j2 O
    $ L) C* i1 ]( t! g) w! J2 v其实,拜佛不是目的,学佛才是目的,心中敬佛才是真正的拜佛,我们拜佛就是要学习佛的无限慈悲心,学佛身处烦恼而常具有的清静心,学佛为救度众生而宁下地狱,常住庄严的地狱大无畏牺牲精神,所以当我们置身佛前准备拜佛时,口中就要默念佛菩萨,脑里观想佛菩萨形象,此所谓身、口、意三业相应。这样拜佛的功德才算圆满,才能起到“礼拜一拜,罪灭沙河”之功效。
    # k+ U, `! f  t0 Z2 H; ?( M0 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2-12 10:45
  • 签到天数: 5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签到八年

    发表于 2014-2-2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去灵隐寺,去了没烧香,回来就大病一场感冒发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4-4-11 20:02
  • 签到天数: 1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签到两年

    发表于 2014-2-2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敬香敬三年
    : U* k3 `" C& o$ C- q$ k4 W  v' v! c: {) }/ z
    不超过3年不可中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好手网

    GMT+8, 2025-5-15 02: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9 - haoh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tarted 0 days (0 years) ag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