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92|回复: 1

朱晓玫与哥德堡变奏曲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5-11 07:15
  • 签到天数: 4472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发表于 2014-12-12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I6 |* J) c3 m/ A7 j/ e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5-11 07:15
  • 签到天数: 4472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独奏音乐会门票48小时售罄,加演场门票10分钟即被抢空 神秘钢琴家朱晓玫为何这么火
    3 P1 S9 }( i$ R; ~* t/ m' C/ J* T6 I) ^0 Y% R5 ~. T
      近期上海的音乐会,大概没有一场能像朱晓玫将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办的钢琴独奏音乐会这样受到各方关注的了。首场音乐会门票48小时售罄,加演一场的门票更是短短10分钟即被一抢而空。这个出生在上海、旅居巴黎的钢琴家从照片上来看与这个时代似乎是脱节的,而在很多人看来,朱晓玫似乎是突然之间爆红,火爆得不可思议。1 C/ s# I! w* R( H

    9 m- m* t% A$ X/ U% a3 ?% Z  
    7 {# d+ Z: g: M
    ( T! Y2 n, I" r- J/ g+ F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 S* z! f( c( m! j
    . w8 K/ b5 s; @5 p  说起朱晓玫独奏音乐会票房火爆的原因,无论是主办方还是几位接受采访的乐评人,都认为她的传奇经历是原因之一。关于朱晓玫的经历,网上除了她的内地巡演经纪人张克新在2011年元旦的博客“寻找朱晓玫”之外,几乎很难再找到什么具体的内容,百度百科关于“朱晓玫”的词条也语焉不详。朱晓玫的出生年份,主办方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小钱是在记者的要求下辗转从一位看过朱晓玫自传的人士处得到确认的——朱晓玫出生于1949年。而“寻找朱晓玫”一文中仅提到彼时朱晓玫“60多岁”。接受采访的几位沪上乐评人也只能根据朱晓玫的经历,猜测她已年过花甲。乐评人李严欢称朱晓玫是“一个神秘的钢琴家”。1 k6 m6 h% Z$ n; l

    * n* X% w1 }( o  张克新在“寻找朱晓玫”中提到,朱晓玫出生于上海,“小时候就显示出极高的天赋,8岁已经在电台和电视上演奏了。”“文革”中断了朱晓玫的学业,即便身在农村劳动,“她也总是找各种机会偷偷练习钢琴。”“‘文革’结束后,她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1979年,在周广仁的帮助下前往美国深造。”1985年,朱晓玫又从美国前往巴黎。从“寻找朱晓玫”一文看,朱晓玫的求学过程相当艰苦,而她在巴黎的成功也相当突然,“1994年,在塞纳河对岸的巴黎城市剧院邀请她开独奏音乐会,这也是她第一次在巴黎公开演奏。”“从第一场音乐会开始,场场都爆满。”
    8 f6 i, j3 G# n4 P9 D0 D* O/ z7 Q( j& l" S( j
      1994年开首场音乐会时,朱晓玫已45岁了,是实实在在的“大器晚成”。沪上乐评人任海杰认为,朱晓玫的这种经历堪称“奇特”。特别是从网上可以查到的有限资料看,朱晓玫在美国和法国求学时的生活相当困顿,甚至曾去乐手家里打扫卫生以换取弹琴的机会。在法国成名之后,她也保持着极为简单的生活,在网上可以看到的朱晓玫的资料照片以及介绍她的纪录片中,这位传奇钢琴家的穿着打扮极为朴素。特别在纪录片中,面带沧桑的朱晓玫安静地坐在钢琴前,手指温柔地“触碰”着琴键,音乐在她手指下宁静流淌,的确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
    & M8 A! L1 U9 _# Q5 ?" f# ]* G4 u- V! X8 d" k9 j
      
    1 L( t/ a; }3 p. R: W) I" O( D4 t/ A' P: o
    成名曲目意义特殊
    # H3 Y" P# ~7 g" l+ u/ }
    ' g& _7 L; e3 S' [- ~/ i  作为一个出版过多张唱片的钢琴家,朱晓玫弹过的曲目很多,但她赖以成名、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是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这也是她将在上海音乐会上演奏的曲目。任海杰告诉记者,《哥德堡变奏曲》是历史上第一首里程碑式的变奏曲,但也是一支不太合适在音乐会上演奏的曲子,包括主题、30段变奏和主题反复。0 H* f# M( q# o# D) U' z
    + I8 F& X" H/ c2 C1 }1 H; Y( d
      任海杰告诉记者,这个曲子在音乐会现场弹得很少,因为很难抓住观众,而朱晓玫却恰恰是以弹奏这支曲子成名的。
    . L$ C/ g8 y. i% v  {. I5 J! A. W6 D, B' @& m
      资料显示,《哥德堡变奏曲》是巴赫作于1741至1742年间的作品。当时巴赫的学生哥德堡是侍奉驻在德累斯顿的俄国使臣凯塞林克伯爵的年轻演奏家。伯爵得了失眠症,失眠时就要哥德堡为他演奏,因而哥德堡求巴赫创作了这首曲子。该曲以巴赫1725年为妻子所作的小曲集中的一首萨拉班德舞曲为主题,发展成30段变奏。任海杰认为,虽然不能因此认为《哥德堡变奏曲》就是一支“催眠曲”,但创作这支曲子最初的确是为了让人的心情安静下来。
    1 `9 J: W3 B- `; `( l; k. [5 b1 ]
    - f) G2 I4 u' K* d8 _  而对于朱晓玫,《哥德堡变奏曲》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她在纪录片中表示:“《哥德堡变奏曲》是巴赫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三十年来,它伴随着我的生命,就像一个与我一起生活的人,它已成为我的一部分。”任海杰认为,朱晓玫如此沉浸于这首曲子可能与她相当坎坷的经历有关,她是为自己弹琴,与有些音乐家“仅仅为了表演而弹不一样”。也正是因为听了朱晓玫在一次家庭音乐会上弹《哥德堡变奏曲》,一位老太太被深深感动,决定把自己在塞纳河畔的一处公寓以极低的租金租给她,让她在巴黎有了一个理想的安身之处。" e2 a6 L( E- m; F/ b) x7 K6 G

    # z0 `) b: g+ z" v  0 a, H6 U) z/ b( a

    ! G; I8 M  V! t现场聆听让人期待
    , S& a/ b: c. _4 N2 E3 q9 G, [4 x7 C  V. f" g- s. l) p7 _! o& w
      李严欢告诉记者,虽然最初的确是朱晓玫的传奇经历让她引人注目,但自己在听了她的一些唱片后觉得,“这确实是一个以音乐来说话的钢琴家,她的演奏是有说服力的,不只是神秘色彩,她的演奏完全是第一流的,我个人对她的欣赏从之前的神秘感转向更理性。”李严欢认为,“能让乐迷有这样的转变也是因为她的实力。”他表示,上海乐迷之前都是在唱片中了解朱晓玫,而朱晓玫的诸多唱片中也只有一张是现场录音。“我们自始至终还没有听过她的现场音乐,现场的聆听对于评判一个钢琴家是至关重要的。”李严欢表示,这也是很多乐迷想去现场聆听的一个原因。
    ( Q& z% o# G/ c# v5 F' G1 @9 ?1 \2 f9 K# F' w/ I
      不过李严欢也坦言,虽然这次朱晓玫音乐会的售票速度相当惊人,但也没必要把朱晓玫过于神化,因为这次音乐会是在上交的小厅,一场音乐会只有500张票,两场全满也只有1000张票,而郎朗在可容纳5000人的阿尔伯特音乐厅也照样全满。“我一直提醒,这不是神话,她不是一个神话般的钢琴家,是一个神秘的钢琴家。”另一方面,李严欢认为,就艺术水准而言,“达到她这样水准的,放眼国际舞台也不在少数。”他举例说,就在9日朱晓玫音乐会前一天,将在上交音乐厅亮相的钢琴家穆雷·佩拉亚“也是一个伟大的钢琴家,艺术水准决不在朱晓玫之下。”. W* w. f% x: ^1 `

    . r8 E* i- ~" ^' F, v6 V  此外,任海杰表示,《哥德堡变奏曲》长达六七十分钟,基本上没有什么炫技的地方,重在内涵,是一首“弹也难,听也难”的曲子,“不是一下子能打动你的”,如果有跟风者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或为了听技巧去听这场音乐会可能会失望。任海杰认为,去听这场音乐会恐怕还需要听众做做功课、调整好心情。
    / G5 ~4 Z$ e7 B6 e
    - B6 Q; c2 u, ^0 s# e* C  而李严欢也告诉记者,今年6月奥地利钢琴家约尔格·德慕斯曾在上海音乐厅演奏过这首曲子,但把反复的部分都删掉了,只用半小时就弹完了此曲。而另一位法国钢琴家皮埃尔虽然曾在上海一场音乐会只弹一支《哥德堡变奏曲》,但那是面对钢琴国际大师班专业观众的一场音乐会。因而朱晓玫这次音乐会现场究竟会如何,尚无法预料,“我认同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钢琴家、音乐家。”李严欢说,但“现场音乐会也是最残酷的”,钢琴家和观众会不会产生一种共鸣、一种气场,只有到了现场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好手网

    GMT+8, 2025-5-11 09: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9 - haoh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tarted 0 days (0 years) ag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