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5-5-11 07:15 |
---|
签到天数: 4472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
一万次旅行也拯救不了平庸的你!
/ M P, q& n* t2 ?' \4 W
9 l7 q+ j. J; E8 R* ~6 A来源:庞门正道6 j: Z" n4 `3 ?- O8 [: b
) Z; W9 x1 P3 k4 _作者:妙途
5 V/ j1 ~2 P% M3 J
E7 f0 q' s% e& y* W
$ }2 i) ~- j, S/ P$ |' B, H3 q
* m8 l) A8 G: b' f. \记得有一年的八月份,公司邀请来一位旅行摄影师给我们讲述他的旅行经历,和他所认为的理想的旅行方式。他说,他曾受到众多的杂志、网站邀请,在25岁前就去过了三十个国家,他的护照上敲满了钢戳,他拍了十万张的照片,泡了各国的妹纸,吃各国的食物上各国的厕所,而且还赚得盆满钵满。但他咬牙切切地说,这一切都毫无意义。9 N8 h" X6 L% B3 `0 f$ o
3 ~6 I& g. M+ m4 a" A" I他开始有点激动,说现在的旅游行业所作的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事情。“旅行社做的事情就是一场骗局,他们收了钱,卖给你们一个根本抓不到的梦。”他愤愤地说:“当然,你们还觉得物超所值。”
, I: a( A# ^( s; ~ t( V6 `% p
6 g" | i1 d0 t! E8 v他说,我们都声称自己热爱旅行,时不时有着放弃学业和工作去旅行的念头,但却从来没问过自己为什么要去旅行。在他的理念世界中,所有旅行社的客服,所有的导游都应该是心理学家,因为“人们去旅行应该是为了获得安慰与力量,受到陌生世界的治愈。”9 S, K0 I) C. x# Z2 f4 T* Z* ~
\7 Z8 x3 z1 |2 H3 `; R可是,当你看到人山人海的长城与故宫,当你排队几小时登上黄山泰山雁荡山,当你在曼谷大皇宫的宫殿内着急寻找着厕所,这种旅行并不会改变你。“我们应该找到与自己契合的旅游路线,找到能与自己深层次交流的旅行同伴,然后,把自己抛在脑后,用心感受,享受陌生与遥远带来的新奇与魔力。) e0 ]# z! s! L: x. z& p
' k% X) t, [' H& ]2 {% U9 w/ E, ]“比如,”他说:“佛教徒应该去日本京都和泰国清迈,脱掉鞋子向每一尊佛像、每一位僧人表示敬意;不愿出门的宅男应该去每个城市的酒吧与游乐园,在那里找到人生的刺激点;出入耸立在雾霾之中的巨型写字楼的白领们,应该去无人走过的田野与村庄,应该尽情在大草地上打滚。”* o6 h* q' z1 N
% s9 @8 L j4 e& n0 d2 g9 R8 V
“甚至野战也行。”他笑笑:“也许这样,你才会觉得心里缺失的那一片灵魂,被补齐了。”3 l) ^. [8 N! d0 [# Z: C$ U
. Z4 m% v2 L9 d; G! x
这其实并不算是多么新鲜的言论,我见过太多人,一年去两个国家,却照样谈吐无聊,头脑僵硬。太多的人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或飞机,排队在当地地标前花三小时拍一张自拍照,分享到朋友圈以供炫耀。太多的人,在出发前兴奋难耐,却在到达目的地后情绪一落千丈,在酒店里吃泡面,换个地方继续宅着。而这些,怎么可能改变一个人,怎么可能带给人力量?2 R. J- ~7 N0 u" Q! u; F
f* @! X0 W1 [3 L- o U) ~
你说你想去卢浮宫的金字塔博物馆,看到了达芬奇、梵高、毕加索的画作,可你对欧洲艺术又有多少了解?你说,你想去布达拉宫拨动转经轮,可是你并没有任何信仰,你觉得你去了西藏真的会受到心灵的洗礼?
- L& z9 E+ u% j9 H) U+ `, F* I; @& c* T
你可能会说:我一年加班那么多天,又没攒到钱,出去旅行一次还要受到这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还要被你泼冷水,拜托,我只是想出去走走而已,别上升到哲学的层次。8 n6 @4 H! g" l& Z( a% M. Y
* m. S7 z% V4 u& [- p
我只能说,这一切都没有错,出去走走,看美景,吃美食,来一场疯狂的购物与代购,如果你觉得满足,你的辛苦钱花的值得,一切都没有关系。但是,抛开一切因素,你真的有想过你为什么要旅行吗?要知道,一万元钱的旅行经费,你可以买三个iphone,看五百次电影,买1000个套套。! a; `8 G/ J# {
1 t1 y( V% r: w2 x5 T旅行,真的是一个能让所有人激动的点子。我用攒了两年的积蓄去了一趟日本、泰国和柬埔寨。我半夜起来抢亚航的廉价机票,为了签证能否成功而惶惶不安,花一个小时去研究一个酒店是否值得预定,看攻略,换外币,学外语,替人罗列购物清单,信用卡开始透支~~天呐,一想起来我经历了这么多琐碎无聊的事情,我就真心佩服自己的牛逼,居然一次次遭罪还乐此不疲。, G" z3 E+ x5 c/ l' E' u3 k+ {; h5 a
: R( t: b2 B: k8 ]6 \/ ~/ ~ U
当一切搞定,我前往日本、泰国之后,我懵了。所有那些在互联网上被形容成仙境的地方,却满是人山人海,而且几乎每分钟都能听到中文的大声叫嚷。我以最慢的速度排队进入个大热门的景区,架起三脚架想拍照却发现几乎无可能,我想去阅读每一尊雕像上镌刻的文字,却一次次被带着小红帽的中老年旅行团冲散。
, g Z Q1 a( J6 e
4 `1 [: |: ?+ Z4 q# A# T我甚至觉得,这个建筑,还没有我老家县城的漂亮;这个湖,还没有母校里的清澈,我就这样开始抱怨,然后回到酒店,一个人看着陌生的电视节目。
; d9 J; z, M; G1 Z! H' u/ d1 v- v1 [/ @8 |% A
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我也曾跟随旅行团去欧洲,坐着大巴,上车睡觉,下车拍照,除了午夜在酒店里和陌生人玩三国杀,完全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地方。是的,我看到了卢浮宫,我看到了蒙娜丽莎,但我又得到了什么?我不知道。我问了许多同行的伙伴,他们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完成了家人给他们的代购清单。
+ e$ ~* m( C4 N8 h$ e& c( M% |5 p9 ^4 u
大家赚钱都不容易,真的就心甘情愿送钱给大使馆,酒店和航空公司?我们真的情愿用蜷缩在经济舱内僵硬的双腿换来朋友圈的十几个赞?我回想我的旅行,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那些我记忆最清楚的镜头,却没有出现在任何一个旅行攻略网站和旅行图书上:那是同行伙伴的依靠与依赖,那是在旅游地点与那里的人与物的共鸣。( t! Y+ n: n! N5 P4 M; F, C( y
7 b* `! Y {* D+ V! V1 j我追求的旅行,应该是独具个性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我实在无法忍受旅行社提供的批量流水线上的旅行套餐,旅行应该是一种精神体验,批量同质化的旅行线路其实就是一种精神的洗脑,它不但没法让我们找到自己,却让自己迷失的越来越远。
7 f$ v' ], _) h+ g, ^0 r$ ~
; f2 p" n$ l' K当然旅行更应该是充满意外的,这就如同生活,我们永远没法按照既定的人生路线生活。如果我们真的能适应变化的旅行,那我们为什么无法接受生活中的跌宕起伏,如果我们喜欢这些未知,那又何必在生活中谨小慎微,步步维艰,企图控制一切?
( @5 }9 |. A& r$ O: o+ m) X g$ C" }* |
不要欺骗自己,旅行不是万能药,尤其是那些千篇一律的旅行,它们所带来的只是更多的伤害。今天的杭州下着雨,我没法出门,在房间里看书写作,听音乐,训练冥想;其实有的时候,我觉得,这种生活和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的旅行相比,它更能带给我帮助。
0 q4 ?! b" f- Y# _- |: W* Y6 R% f: Y* ]5 H1 R: }
当然,我反对的只是那种枯燥的旅行。但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太多地方,值得我们去走走,我们其实可以随时开始一次无限时间的旅行。) N; S; }: K" v2 I
3 F/ u1 o+ Y3 \如果你生活在杭州,你真的去过杭州的每一个展览馆吗?你真的看过苏东坡的每一份真迹吗?你能读懂苏东坡笔墨背后的深长意味吗?你有会去杭州收藏品市场淘些好玩的小物件吗?你会去坐下来,在孩儿巷的弄堂里和民国出生的老人聊聊历史吗?你会去南山路的酒吧和咖啡吧里与陌生的人聊天吗?你会在吴山广场上,和晨练的老人一起写大字吗?你会在清晨醒来,骑车环绕还未苏醒的西湖吗?你其实能做的很多,其实你一点不寂寞。
) J7 S9 m' R/ p5 ^) F6 ]% A4 V
如果你要往外走,你能不能为自己定制一条最适合的线路?能不能拒绝打卡式的拍照?能不能在出发前多读点当地文化历史的书?能不能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旅行伴侣?能不能把一切烦恼抛在脑后,能不能将全部的内心,投入到未知的探索之中?
6 Z9 X$ K0 T$ g* B6 {( G6 k
1 ]' H) Q6 x# \# t# Y6 S/ C真的,这才是有意义的旅行。
5 r4 m; b2 O5 e( d* ~
; C: @' p3 G [" m7 M% ]7 A+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