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5-5-20 09:06 |
---|
签到天数: 4479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
翻开名著见真相
. i% L+ @ h; V# Q9 |6 W& ~1 y( N8 M8 B4 n) [+ H! L
你真的读懂了吗?
) y: K- ~: P+ U# V. |
, o Z/ V# F+ O; b% J1 Z1 d2 L文 | 闫红
7 i1 H- @$ h: r2 y$ _
; ?; k R6 v2 s* D9 J▍(一)$ V: i: @2 q9 S8 j2 d0 S
: N9 `4 y, ^* K, S7 i, g% A% {9 v
6 _- V+ L* T0 A d: Y' X) n: c! l a( x# {7 z+ m' o. b
前度见段宏宇老师的一篇奇文《人徒手打死老虎这件事,连常识关都过不了》,说的是武松打虎事件。他说的没错,常人别说打虎,打死一头牛都不易。但小说家言,多有夸张语,武松打虎固然不合常识,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岂不是更耸人听闻?当然我也知道段老师不是要跟施耐庵老师较这个真,不过是借这个话头,做些果壳网性质的常识普及而已。
2 x p8 A0 R. e2 T. G& k$ |: j& b# @0 F/ q: n, ~
普通人是打不了虎的,武松能打虎,说明他不是普通人。打虎是他的出场秀,艳惊四座,见者皆惊为天人。记得高中课本里就选了这一段,还是必背的段落。
/ o0 G, c& o& }# Q. z7 {1 R. b" ]( c
2 S8 } ^. }, E6 o当时有口无心的,也背了下来,许多年后重读,在英雄气概之外,倒读出些悲凉来。武松何以能打虎,要打虎?是因为他不得不如此,他上景阳冈看似偶然,实则是缘着前路一步步行来,必然地,要跟那只猛虎狭路相逢——好的写作者不生产人性,只是人性的搬运工。+ f' o- w; Y. p! Y- T7 E
+ e6 t0 J" T5 ^( G
武松原本清河县人士,酒后与人相争,以为自己打死了人,远遁他乡。后来听说那人没死,就打算回归故里。途经景阳冈,在山下店家一再告诉他山上有老虎,且等明日再过冈,武松的反应却是:“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鸟大虫唬吓我?”+ [7 Y- ?- H2 o9 v8 Y
. c' G1 L% G( x5 q这话,一半是玩笑,一半是真心,他未必认为店家要谋财害命,却不信人家对他会有这份好心。等他来到山脚下,“见一大树,刮去了皮,上面写着两行字……‘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他仍然认为这是酒家的伎俩,要赚客人在他家留宿。
" b6 ?2 @ A; `, L# r
% ?$ q% c! c6 X9 N7 K直到他来到一个破落的山神庙,看见门上贴着官府的印信榜文,才相信山上有虎。他欲待转身再回酒店,又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怕甚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6 w! E( s) p5 q- b
- c6 n1 H% c$ s3 ^" ]6 w" N这里写出武松的神威没错,却也写出武松高度的戒备与自尊心,他防范人多于防范虎,这也难怪,他之前虽然不曾见过虎,却已经懂得,人性恶于虎。$ s w, Q% k7 T# h
3 N" _3 R7 j5 ^3 N▍(二)
/ l+ e- Y/ O# {0 r) N& q& B! Z5 X) J5 d9 n M) {6 {
关于武松来历,书中未曾交代太多,单知道他曾与哥哥武大相依为命,武大卖炊饼为生,处于社会最底层,又是个侏儒,曾受不少欺负。昔年武松喝多了就跟人打架斗殴,时常吃官司,害得武大随衙听候,但也因此没人敢惹他们。可是,武松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这番好身手的,在他长大成人之前,武大保护不了他,他对世间真相多一点了解,就对人性多一些悲观。( o: R# a. h6 |- ^4 E
6 U+ z) w2 K# c" l) w* W他一出场,便是冷面冷语。当时宋江新投柴进大官人,英雄惜英雄,不免多喝了几杯,宋江起身净手,在走廊尽头,一脚踩在一只铁锨上,铁锨上却有一团炭火,拍在了躲在那里就火的大汉脸上。2 _, ^$ J0 R( ]3 i: q
) d" u$ t" R, U0 m# w% ]5 ]; Q2 E' F6 h这是一幅颇有意味的对照,当宋江与柴进在暖和的房间里,喝着酒,“各诉胸中朝夕相爱之念”时,武松缩在廊下,就着铁锨里的炭火取暖。他揪住宋江的衣领要打他,庄客忙制止道:“这位是大官人最相待的客官”。武松道:“‘客官’,‘客官’,我初来时也是‘客官’,也曾‘最相待’过,如今却听庄客搬口,便疏慢了我,正是‘人无千日好’!”5 I: A4 ^0 Q( {) U4 d* x
6 f+ ]- y+ Z% B他道出了世态炎凉,人与人初相见时,稍有投缘,彼此都会产生美好想象,放大那份好感。可惜这好感,经不起世事擦拭,若没有资源加持,很快就露出破绽来。书中说是武松性格暴躁,遭庄客在柴进面前搬口,可是若他有家底,庄客又岂敢在柴进面前说三道四,柴进又岂会因这些闲言碎语,对他冷遇至此?5 V8 x! h" T8 a: c) d/ N
2 w( {) h; f3 \9 `3 |# L* s0 `$ L, S( D1 W8 c4 ~5 G
武松出身寒微,野蛮生长,身长八尺,浑身上下有千百斤力气,算得上一个英雄好汉。只是,任你浑身铁,又能打几根钉?在这世间,纵有一双铁拳,仍然随时都有被暴击被暗算的风险,自尊自负又自知,使他常处于紧绷的状态里,养成了警醒也不无焦躁的个性。
4 U2 W* U7 Q# _9 P
0 ?# d+ V# P1 d紧绷的他,宁可与老虎死磕,也不愿遭人耻笑,明知山有虎,他也得上景阳冈。
. M5 t p1 ~# y" l2 L! N6 p6 X7 S+ r2 p; P/ d2 d
打虎不但是武松武力的一次展现,也是他内心的一次大爆发,走投无路,孤注一掷,他与老虎之间必有一死,最终是他满身血污地赢了。这是一个暗喻,也是他接下来人生的缩影,他无所依凭,必须赤手空拳地为自己打开一条血路。
, S8 }9 }( F3 K" E, s5 v7 F# ~
; L" S" t6 u$ C# P6 v" N▍(三)& h, \( }, j* \$ S7 p' g
: q9 H% o6 m. P, I7 u# ]只是在他彻底跟生活硬碰硬之前,插入了一段短暂的蜜月期,这是打虎换来的福利,他得到阳谷知县的欣赏,知县要赏他一千贯,他答曰:“小人托赖相公的福荫,偶然侥幸,打死了这个大虫,非小人之能,如何敢受用?小人闻知这众猎户,因这个大虫受了相公责罚,何不就把这一千贯散给众人去用?”
6 l. p2 v" A4 Y9 q) x2 ^0 Z0 C+ c! Q
这段话大气、厚道,谦虚,还很有分寸,与他在庄客、店家乃至宋江面前的言谈都不同,关键时候,武松还是挺擅长辞令的嘛。知县觉他忠厚仁德,当即任命他为都头。武松跪谢道:“若蒙恩相抬举,小人终身受赐。”他停下看望哥哥的脚步,安心地走马上任。8 f+ i$ s- F# Z D
4 R, @9 }( H2 N5 P巧的是,武大因为娶了潘金莲,被地痞流氓骚扰,在清河县呆不下去,也来这阳谷县谋生。几日后,他们在街上遇见,彼此大为欢喜,武大将武松带回家,兄弟二人各种亲热自不必说,更上心的是武松的嫂子潘金莲,一个劲儿撺掇他搬到家中来住。
& ?6 a" t" C# U' D# f$ ^
m1 k( E+ H3 z. q/ C我们都知道,潘金莲别有用心,但武松不知道,他觉得这主意不坏,就收拾了行李搬了过来。书中写潘金莲,“如半夜里拾金宝的一般欢喜”。拾金宝是意外之财,还是在半夜里,更显出潘金莲那舍不得与人分享的喜出望外,她很文艺地以为,她嫁给武大,只不过是为了遇到武松:“想不到这段姻缘,却在这里。”4 W3 J5 d; a4 f: m& G
; }" O F" t! H当潘金莲以一种恋爱的心情,对武松浮想联翩时,警醒如武松,居然毫无察觉。也许是他经受的风雨太多,很享受在这无序世间终于建立起的这个和谐小世界:他和哥哥嫂子同住,他能保护他们,他们也疼爱他。这几乎是他一生里的黄金时代,他终于不用那么紧绷,还特意买了彩色缎子,送给潘金莲做衣服。$ A( @& U$ \; ^3 k
- a+ a# `4 o6 c, H武松竭心尽力守护这气氛,潘金莲却在想方设法地想要突破它,她想要的不只是这些。3 \/ ~- P9 {) J# A
' `# J8 @* R) g, X5 J% H1 C机缘出现在一个下雪的中午——顺便说一句,《水浒传》写四季特别像四季,智劫生辰纲非得在那样一个着火般的夏日正午,一场大雪,让林冲夜奔,更显怆然。如果我们的道德那根弦稍稍放松一点,也许会觉得潘金莲选的这个中午,还挺有气氛。- b5 G' i" ] F1 Q& l
( I) D! i0 v. i
那之前已经下了一天的雪,第二天早晨,武大和武松各自出门,武大要做一天生意,中午,武松戴着毡笠儿踩着乱琼碎玉归来。潘金莲准备了酒肉,还簇了一盆炭火,虽然称不上“红泥小火炉,绿蚁新醅酒”,但下雪会造成一种隔绝感,世界很远,你很近,外面很冷,眼前的你让我觉得很暖,此刻,我不关心全世界,我只关心你。
0 Z# M% Q4 v6 s; c/ ?" ^1 q" G* I. D2 m' e$ \
雪天、火炉、帘子、热酒、小菜、美人、笑脸……真是很容易将人催眠啊。然而,当潘金莲将一张潋滟的笑脸凑过来,说:“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时,那温软的时光戛然而止。武松劈手夺过酒杯,泼在地上,骂道:“嫂嫂!休要恁地不知羞耻!”,将手一推,差点将潘金莲推倒,还声称:“稍有风吹草动,武二眼里认得是嫂嫂,拳头却不认得是嫂嫂。”: A! _$ s$ [# R6 k( ?5 e, K; E2 Z
5 D, I$ z# A: b+ o
+ Z3 j4 m [% t0 ~. }9 n, j& v) |这反应也太激烈了。潘金莲的做法是大有问题,但是换成一般人,不管被什么人表白,心里都会生出一种幻觉,认为是自己魅力巨大,让对方迷失,即便正色拒绝,也会有点感念这“知遇之恩”的。
. q, q& s( g% ]& |" q5 @% ?) x- q2 p7 `# Y/ q
武松的脑回路不同常人,他马上识别出,这只是潘金莲生性轻浮,她会对自己这样,也会对别人这样,他嗅出了危险的味道,需要立即警告她。他是一个不会产生幻觉的人。
% p B3 t: ~0 }' I& z: }! W: t+ F; D& Q5 p/ Z
潘金莲的撩拨击碎了武松的安全感。在他心中,哥哥和他是一体的,潘金莲欺负他哥哥,也就欺负了他内心里弱小敏感的那一部分。
* Y; K6 \6 P% F9 H- Q. e/ T6 E# s# [9 d* V/ Y% n7 H
这是一 ,其二,武松经历过长期贫穷困窘的生涯,像他这样骄傲的人,须得给自己找到几个立足点,一身功夫是其一,道德洁癖是其二,他武二纵然不曾发迹,但绝不是那种“猪狗不如”的人,潘金莲这是想什么呢。
6 y4 Y" V8 x' M( O' `1 o
$ a! U* w% c4 |第三,我们说了,武松一向活得紧绷,不能容许这个好容易建立起来的和谐小世界出现缺口。他混迹江湖多年,深知千里之堤,溃于蚁巢,必须严阵以待。疾言厉色教训完了潘金莲还不算,知县安排他出长差,他特意回到哥哥家中,叮嘱武大做好防范,要他每天迟出早归,归来便下了帘子,早闭上门。
4 Z9 _( |5 G( K1 g7 `8 B' C
. P `" E; c9 i+ o8 B2 b4 |5 `
▍(四), F7 q+ ]' ~+ v; O# B0 s
8 w7 A1 J5 c5 F- e, }+ ~
潘金莲有点伤自尊,哭闹了一场,也就算了,看武大每天果然迟出早归,下了帘子关上门,她也就依顺了他,估摸着武大快要回来时,先把帘子下了。
- ]8 i) Y c/ ~' u) p& q8 v3 g3 M: h
如果不是武松这样提防,而潘金莲又无奈地配合,那挑帘子的竿子,也许就不会不早一步,也不晚一步地打在西门庆的头上,也就没了后面的血雨腥风。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在一个无序的社会里,不管你怎样紧绷,怎样防范都没有用,没准还适得其反,越是用力,越有可能走向它的反面。这是命运对于武松的一个恶毒的嘲弄。
& P6 X" B9 ?( `/ J: ?
/ `" A. s& \: j1 ?9 K当武松远行归来,发现哥哥命丧黄泉,嫂子与人勾搭成奸,他首先想到的是走法律渠道,细心搜集证据,寻找证人。此时他好歹是个都头,才在知县面前立了功,按说能跟知县说上话了,可惜,遇到大事,真相才会水落石出,与西门庆带给知县的利益相比,他的分量很有限。
. q% k) ^& k) Z2 u+ o ` U# [% Z: @6 O
知县把他挡了回去,他瞬时间回到起点,什么交情,什么都头,什么打虎英雄的辉煌履历,统统归零,他有的,还是自己那一双赤手空拳。好在,武松从来都能平静地接受残酷,他立即转过身,准备好纸笔,铺下酒食果品,请来高邻,在他们的见证下杀嫂祭兄,再干掉西门庆,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一丝泥滞。1 a0 N0 g, }0 `' x# ]7 A
4 p0 J' y6 @; y( F I& Z
2 I! l! b7 V2 {" B# j他被刺配孟州。长路漫漫,前途茫茫,世间再无亲人,他成了一个囚犯。拟想那光景,当是无尽苍凉,但武松未见异常,相反,在两个押解他的公人面前,他都保持着支配者的姿态,依旧强势,警觉,一刻也不放松。
% _1 Q9 g4 \ H; a K- j* t& r+ |: J% }) o% H7 L2 ]1 C
在十字坡,他一眼就识出孙二娘开的黑店里大有名堂,他佯装不知,戏耍了她,然后与孙二娘夫妇不打不相识地成为朋友。听孙二娘两口子说起曾经杀过无辜之人,也完全无感,在一个丛林社会,弱肉强食天经地义,劫匪与官府,不过是不同的利益群体而已,他见得多了,见怪不怪。
y5 g# ?2 A7 J. ?
/ G; @" p) r! t! F1 Z G+ \在孟州监狱,他受到施恩精致牢房丰盛牢饭的礼遇时,不相信有无缘无故的善意,他一再要幕后者出场,听到对方是想借他一用,他简直是迫不及待了。
' L) g7 u& a1 k+ {5 |
# E" j+ Q4 h0 l* `, {礼遇他的人是施恩,听听这名字,就知道,施恩者,图报也。这位施恩黑白两道通吃,主流身份是官府监狱里的管营,闲来则在快活林里收保护费。
# b$ E" o9 v% C9 D. Y6 P% W
# R8 Z. y. r, i$ [/ B k# m这个快活林,听起来是不是跟“天上人间”有点像?那确实也是个繁华之地,“有百十处大客店,二三十处赌坊兑坊”。施恩自陈“往常时,小弟一者倚仗随身本事,二者捉着营里有八九十个拼命囚徒,去那里开着一个酒肉店,都分与众店家和赌钱兑坊里。但有过路妓女之人,到那里来时,先要来参见小弟,然后许她去趁食……每朝每日,都有闲钱,月终也有三二百两银子寻觅”。: D1 V- g7 T4 }# v) w" C
: D, i) I6 p" D7 g& A这么个赚钱买卖,被他的同事张团练觊觎,张团练弄来个诨号“蒋门神”的蒋忠,将施恩痛殴了一顿,占据要塞津,自收保护费。
9 d$ ]; Q6 I# N2 c
. |! L' a* Y( W1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