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5-5-2 17:13 |
---|
签到天数: 446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
一个人成才与否,与周边人对待他的态度有极大的关系,周顗带动朋友圈里的人重视王羲之,等于给了王羲之一个积极开朗的成长环境。所以说,在公开场合给孩子尊敬和荣耀,是极其重要的。
; }$ r( Q) x+ F
2 P3 U5 v) b# N1 W7 k: x2 d% o* `$ F+ ]
王羲之,这个名字几乎成了中国书法的代名词。梁武帝说他的书法“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唐太宗更是膜拜得不得了,“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心里所仰慕的,手里所模仿的,都是王羲之老师,其他书法家,他根本没放在眼里。9 P* g4 M# f* y
h& U& l) U& k2 R) Q7 y1 w1 D: ^$ T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 t3 U" N5 t. n* v3 S
1 j" z- E& h( b. T+ m# {
1 s* x8 {. z; {+ R% `( c2 l其实,王羲之这位文艺青年,不仅在书法上,在其他方面也很有情怀。他有他的迷茫、他的悲伤,这不奇怪,一个能将书法演绎得那么出神入化的人,怎么可能不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呢?
! L! ] m; o X0 `4 o
. @& |7 | [/ H% u王羲之是山东琅琊人,“琅琊”一词现在因为一部电视剧火了,其实汉晋时期,经常有“琅琊王”这个封号,读这一段史书,“琅琊”会时不时蹦到眼前来。
3 ]9 V s! N/ @ p$ s2 ?8 s+ E% ?* E( v2 K1 i
+ ?. j. n8 i- x; n王羲之是个高富帅,他的祖先对东晋的建立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他老爸王旷是淮南太守,这个职位不出奇,出奇的是如果没有王爸爸,东晋可能就没有了。# |5 k5 f% O1 h
0 l9 C( o' x5 M
3 T0 i3 k4 @2 c
王羲之爸爸早在西晋时期就看出中原地区的战乱苗头,一早带着王氏家族南渡,避将来的“五胡之乱”。他不仅为一家着想,也为整个晋王朝着想。早在西晋王朝在北方撑不住的时候,他就提议司马睿迁到江淮以南去,在南方安置晋政权,“元帝之过江也,旷首创其议”。司马睿就是晋元帝。# V) P, } j0 e
, I+ F' z5 A, _. e/ [. o, ~
' t4 h- F Z# h/ T3 `王羲之的堂伯父王导、王敦都是响当当的大人物,这个不用细说了。然而,这么优秀的基因,到王羲之这里,似乎有中断的苗头,为什么呢?原来这孩子自小有点傻傻的,也不是说智力有问题,而是不善言辞,“幼讷于言,人未之奇”,人们都不看好他。这在以清谈为风尚的东晋,作为一个高富帅,想要进入社会主流朋友圈,恐怕是拿不到门票的。1 h. [4 }+ O/ ^! i3 |
0 [3 c; g) L3 r
9 e. J) l4 v* g0 R; r c
对于这样的笨小孩,有什么好的教育方法呢?最好的办法是积极的心理暗示,古人在这方面似乎颇有研究。王羲之13岁那年,有一回去拜访东晋的一位名叫周顗的高官。周长辈觉得王羲之小朋友还是有料的,只是没有被发掘出来,决定试一试。当时东晋有一道很高大上的菜,叫做“牛心炙”,牛心做的,一般人吃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常有一些菜不是平常人能吃的,例如西晋初期,因为物资紧张,猪颈肉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吃,其他人吃是犯法的。当然,老百姓当时也没有条件能吃到。
( H4 A. F3 M. \, b2 \" i Z% \, i0 W* } X- D" s7 u5 K
9 i3 G$ H) K3 r% g/ F! f) L宴会上,周顗当着各位宾客的面,要人将牛心炙割了一份端给王羲之,然后说:王羲之同学,今天这道菜就是你的了。在场的人目瞪口呆,王羲之更是受宠若惊,吃了一份牛心炙,从此王郎是牛人。3 X8 i& D0 k5 U1 u+ K
' c* _" r5 g' d; B* H9 }
: R0 B' b0 y0 c6 h- K这事在社会上、在朋友圈里传开来,大家都纷纷认为,能吃到周顗家牛心炙的,将来必定是牛人,这孩子有前途,于是,王羲之出名了。一个人成才与否,与周边人对待他的态度有极大的关系,周顗带动朋友圈里的人重视王羲之,等于给了王羲之一个积极开朗的成长环境。所以说,在公开场合给孩子尊敬和荣耀,是极其重要的。" c( }" h& T/ M4 N. @* l6 b7 x
& j- ^$ ^" Q9 i
& ^2 S3 @1 G3 p4 m' r对王羲之而言,这一份牛心炙,等于一碗正能量鸡汤,扫除了他心中的阴霾,让他从此重视自己、看得起自己。王羲之后来坦腹东床的坦然,或许也跟这份牛心炙的能量分不开。 l3 I$ G: a( N: N$ i. x" E
* p1 U- W% G3 J5 D2 F5 c
情怀* B% y) y3 p+ l$ \
: Q0 _/ Z! R" D. u% p: G
不隐藏自己的情绪
: @9 k) A, ]5 g' j7 _ 喜怒哀乐都很直率( V" {! h# N* T
+ l* [; } f! k4 l
+ j4 [$ J5 x9 `9 b' v# d
艺术家的情怀当然是易感的,既能乐天命,又容易感伤,一点点小清新的情绪也会跃然笔端,王羲之老师就是这么一位。看看他的《快雪时晴帖》,这是书法上的神帖,行草开头,行楷结尾,笔法雍容古雅,圆润而又娇媚自不必说,这短短28字的作品,更将王羲之率真的性格坦露无遗。
) D! J+ K* ~) x+ ?8 I+ R6 r$ I1 r1 P" ^7 C2 d% ^0 A
& x' t2 m: H3 B% x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王羲之拜上,一场快雪很快就晴了,真好。想必阁下还挺好的吧。有件事还没结果,搁在心里头,蛮郁闷的。王羲之拜止,山阴张侯启。)6 }2 g" y! U9 U' f
. r b; }8 V' h7 T
/ N# Z, ~0 Y9 f3 ^9 s这其实相当于一条朋友圈里的信息,在那时候而言,相当于一张便条。到底下了一场多大的雪?山阴的那位张先生到底是何人?王羲之心里想的是何事?这些问题都已经成了谜。然而,那场急匆匆的大雪在王羲之心里引发的情绪波动,却是真实可感的。
' o i, l5 w5 |
, g9 u" f. A" l! ~" a, U- `. F3 e( ^5 [( L
首先,外部景物在视觉上引发的观感是可喜的,正面的,一个“快”字,一个“晴”字,虽然是对客观事物的客观描写,然而心情跃然纸上,不只是雪“快”,也是心情痛快,不只是天气晴,更是胸怀晴朗,客观词汇后面涌动着主观的心情。接下来,在“快”和“晴”的基础上,一个“佳”字,正好将心情传递出来。两句话,五个字,由天气到心情,一气呵成。! U1 F8 |9 Q6 v$ j5 p( v3 K
. y, I0 l8 ^5 w4 c. R: O5 [& q3 z0 `" P/ u) S8 N
其次,欢喜痛快的同时,马上涌现情绪的波折,问好对方之后,又有点小郁闷,有件事情还没出来结果,心里郁结着呢。事情已不可具体去推测,但心情却可以具体感受到,小小的纠结,其实不会破坏雪晴时的美感,反而有助于展现场景的真实性。艺术节奏掌握得好,不开心也能变成一种小清新。不足三十个字,有情有景有波折,又不失整体感,加上书法的登峰造极,成为神贴也是理所当然的了。7 t/ X, {, d2 O
" v1 j2 j6 n. D6 y( K
, r% |, S1 t5 P再如《丧乱帖》,也是情真意切。王羲之是山东琅琊人,后来因为战乱迁居浙江山阴,也就是今天的绍兴,当时北方战乱,人不宁居,连坟墓都不得安宁。王羲之的祖坟曾遭破坏,后来被修复,王羲之听说,悲从中来,写下《丧乱帖》,此文可见他的真性情。王羲之并没有从国家兴亡的角度去说大道理,而是一发不可收拾地表达自己的悲哀和沉痛,“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不见说理,惟见抒情,情之所至,字字沉痛。这和魏晋南朝时期的审美风格有很大关系,竹林七贤任性放诞,连严谨如诸葛亮,写《出师表》的时候也“临表涕零”。那时候为人的境界最受认可的是“性情中人”,王羲之在这里展现了性情中人的一面。
0 S2 ~" O7 l- U) w4 ~7 i
! ~; B6 x3 y2 L: z4 G" R! N7 Z! ]7 q/ Z+ ^. v7 _4 {6 h
再读《兰亭集序》中的“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一个感性的王羲之更加立体化地展现在眼前。
: w# G/ q3 i3 X' F8 i h
5 p; c* B4 p( W- n8 a+ a智谋
9 o$ W, i+ f: a4 w: @ 上书制止7 m2 r% `7 I% r8 P- M
殷浩北伐
6 }1 T/ @( B" C2 \4 n" n1 A Z7 ]9 h2 a
& J9 t9 ]6 q# L$ \/ W) u) @
王羲之不只是一个有情怀的文艺青年,同时也是具有相当治军智慧的能人。
- C& Q' a3 X1 }9 O* j- }
& M. ^! S9 `2 D4 G( ~# F' c8 U% }( ^- w1 M; C3 R
当时的大臣殷浩打算北伐,在艺术世界里徜徉的王羲之老师,却敏锐地感觉到这次大规模的北伐会以失败告终,于是写信给殷浩,强烈要求他停止此次军事行动,“及浩将北伐,羲之以为必败,以书止之,言甚切至”。王羲之言辞恳切,但殷浩却觉得他的话不靠谱,没有听从,结果不出王羲之所料,殷浩北伐失败。殷浩不服输,打算二度北伐,王羲之又给他泼冷水,说现在“军破于外,资竭于内”,根本没法打,正确的战略应该是老老实实保住长江以南防线,“莫过还保长江”。结果,再一次如王羲之所料。" d3 c# X) ]5 `) z. u* h! k% g
6 }$ H; G6 ]+ z2 n7 }& h s y% b
c3 r9 C6 i/ X! v% V' n0 w魏晋南北朝是个多男神的时代,例如第一美男子潘安就是那个时代的,那时的男神不只长得帅,同时在文学等诸多方面也有两把刷子,王羲之正是如此
" p9 D- b8 \5 S! u7 J, H% |& d% B" L# r1 R+ p
; N* L3 k, a W$ z3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