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28|回复: 5

泰坦尼克号上的所有真实故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5-18 07:41
  • 签到天数: 447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发表于 2010-10-13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真实的史密斯船长
    # Y4 @1 p& m4 t: A
    # T7 p# o8 @: K/ q& Y# W$ Y; ?

    jpg

    jpg
    ; X! _: Q- M. h7 b/ ]

    ' J3 `5 U+ H" z, ?9 G9 C“泰坦尼克号”的名字取自希腊神话中的巨人“泰坦”。泰坦向代表神秘自然力量的宙斯神挑战,结果失败,被打入了比十八层地狱还深多少倍的大西洋底。因而有人说,“泰坦尼克号”这个名字不吉利,开始就预示了悲剧结局。
    0 M) L8 T6 p; @# l/ X4 _8 _- z0 o2 X$ _% r7 P
    但这艘巨轮和神话中的泰坦不同的是,它沉没在海底的只是那些铁板、铆钉和人的肉体,它的灵魂没有被征服。或者说,“泰坦尼克号”和1,500多条生命沉下去了,但人的精神,一种不可战胜的人类文明,仍然存在,而且“永不会沉没”。
    ' W* s9 k# o& E  i. M! z* V* M4 N) p- n* W: H1 g3 u2 ~
    八位音乐家在最后的时刻一直沉著平静地演奏乐曲,那飞翔的音符,体现了至死不向自然界的凶恶低头的人类尊严和高贵。正如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写到的: “人,不是生来就可以被打败的。你可以打败他的肉体,但征服不了他的灵魂。那些追逐的鲨鱼可以把那个老渔夫船上拖著的那条大鱼啃噬得只剩下骨头,但啃噬不掉这个水手不可战胜的精神,这是人的灵魂和意志熔铸的火焰,整个大海也无法把它熄灭。”
    7 ?5 r2 E6 M& P0 O$ e) ]' t& ~7 X' `7 d- W
    直到 9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还是惊叹,那些“泰坦尼克号”的乐手和船员,在面对即将灭顶的海水,面对汹涌而至的死亡,怎么能有那么巨大的勇气,不奔不逃,坚守职责;怎么能有那样高尚的人道情操,把救生艇让给孩子和妇女,把最后的时刻留给自己。事后的统计,船员有76%遇难,这个死亡比例超过了船上头等舱、二等舱和三等舱所有房舱的乘客死亡比例。船员在船上,比乘客更有条件逃生,但他们却把机会给了别人,把无望留给了自己。而且不是一个船员、两个水手这样做,而是全部900多名船员、服务员、烧火员以至厨师都是这样选择的;这么大的一个群体,能做到如此这般,今天看来,像那条巨船神秘地沉下去一样,这种永远高扬水面的人的精神,简直是个奇迹!

    jpg

    jpg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5-18 07:41
  • 签到天数: 447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后来的调查,当时只有六号和二号救生艇有船员跳了进去,但马上被那里负责的官员发现,叫他们出来,他们没说什么,便服从命令回到甲板上。! k3 h6 x* Q' s0 J8 W  h% k! \
    & v6 F1 }8 J! }" }. W! F2 y! W+ u  E
    《永不沉没》一书的作者丹尼.阿兰巴特勒对此感叹道:“这是因为他们生下来就被教育这样的理想:责任比其他的考虑更重要,责任和纪律性是同义词,在泰坦尼克号沉没前的几小时中,这种责任和纪律的理想,被证明是难以被侵蚀的最有力量的气质。”
    4 \3 }  ]+ g% V& t( i# n% q9 Q! Z% d$ w# s. ]7 {9 @- s
    正是这种责任的意识,使消防员法尔曼.卡维尔在感到自己可能离开得早了一点的时候,又回到四号锅炉室,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锅炉工困在那里;正是这种责任的意识,使信号员罗恩一直在甲板上发射信号弹,摇动摩斯信号灯,不管它看起来多么没有希望;正是这种责任的意识,使被分配到救生艇做划浆员的锅炉工亨明,把这个机会给了别人,自己留在甲板上,到最后的时刻还在放卸帆布小艇;正是这种责任的意识,使报务员菲利普斯和布赖德在报务室坚守到最后一分钟,船长史密斯告诉他们可以弃船了,他们仍然不走,继续敲击键盘,敲击著生命终结的秒数,发送电讯和最后的希望;正是这种责任的意识,使总工程师贝尔和全部的工程师一直埋头苦干在机房,即使知道他们已没有时间登上甲板,失去任何逃生的机会;正是这种责任的意识,使乐队领班亨利.哈特利和其他的乐手演奏著轻快的爵士乐和庄严的宗教圣歌“上帝和我们同在”,直到海水把他们的生命和歌声一起带到大西洋底……
    % p7 o5 N( O4 G* T4 d7 j" Y! e# G6 f6 b4 n
    这一切,仅仅用一句“勇敢”是无法全部解释的。西谚有云:“即使是一个英雄,在绝境中也会变成懦夫。”但“泰坦尼克号”却把无数普通人变成了英雄!责任意识举起了人的价值、人的高贵、人的美丽。; w' V, @1 f9 f9 o
    " \# o  ~$ f$ w/ N: p0 U
    当 “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回到纽约时,大家讨论谁生还、谁遇难了,由于幸存的女人孩子远比男人多,人们都认为是海上规则“妇孺优先”这一神话的胜利。但泰坦尼克号所属的“白星轮船公司”对媒体表示:没有所谓的“海上规则”要求男人们做出那么大的牺牲,他们那么做了只能说是一种强者对弱者的关照,这不管在陆地还是在海上都是一样的。这是他们的个人选择,不是任何规章制度、航海规矩可以要求达到的。他们坚守住的是古老却永远年轻的人类价值。

    jpg

    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5-18 07:41
  • 签到天数: 447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jpg

    jpg
    ) h# U9 d/ o1 K" U

    + i2 S8 ~; A* B% c% H当时,亿万富翁约翰.雅各布.阿斯德问负责救生艇的官员,他可否陪同正怀著身孕的妻子马德琳上艇,那个船员说了一句“妇孺先上”之后,他就像一个真正的绅士一样,回到甲板,安静地坐在那里,直到轮船沉没,船上倒下的大烟囱把他砸进大西洋中。阿斯德当时已有资产8千7百多万美元,加上他那些发明专利,身价达一亿美元以上,是“泰坦尼克号”上唯一的亿万富翁,也是全世界最富的人之一,他的资产,可以建造11艘“泰坦尼克号”巨轮。
    ( w* p7 {. a1 _" w, ?, q2 F% t8 T3 A; @$ u# J- Z
    据史家的撰述,在“泰坦尼克号”要沉没之际,阿斯德搀扶著马德琳到了四号救生艇旁边,对船员解释说,他妻子身体很弱,可不可以和她一起上艇照顾一下。船员回答说:“不行,先生,除非所有女士都先上了艇,否则不许男子上。”阿斯德没有多说一句话,脱下手套抛给了妻子,然后就退到甲板上,目送著五个月身孕的年轻妻子上了小艇。当小艇飘飘悠悠地向远方划走时,他站在甲板上,点燃了一支雪茄。幸存的船上理发师奥古斯特.韦科曼后来回忆,当时他曾和阿斯德先生在甲板上呆了一会儿,他们聊的都是只有在理发椅上才谈的小事情。临别时,韦科曼问阿斯德:“你是不是介意我和你握个手?”阿斯德说:“我很高兴。”这是乘客们听到的这个亿万富翁的最后一句话。
    * t) D: b* X7 L' N# x. O% s% |" E# u1 r2 h- T' E6 [4 A
    “泰坦尼克号”船长史密斯和几乎所有船上的富豪都有著很好的个人关系,很多也是他的好朋友,包括阿斯德。但阿斯德根本没有去找史密斯船长走走“后门”,通融一下,让他上艇。如果他去找船长,也有充分的理由,他的妻子正怀著五个月的身孕。但阿斯德没有这样做,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想到应该这样做,那是一个没有“后门”观念的时代,是一个讲究君子风度,做真正男人的时代。: U4 e/ F/ P) |
    ' h6 z) S. a! ?' r
    几天之后,在“泰坦尼克号”沉没的那段大西洋海面上,人们发现了约翰.雅各布.阿斯德的尸体,浑身都是煤烟,而且已被砸扁了。人们猜测可能他被船上倒下的大烟囱砸著了。在他的上衣兜里,还揣著2,500美元现金兑现支票。这2,500美元,对于船员来说是天文数字,当时船上一个水手的月薪还不到20美元。但阿斯德没有用这些钱去贿赂任何船员以上艇逃生。而即使他那么做,大概也不会有水手接受。+ ?7 ^4 w; |6 Y2 L
    ' J- M( Q% Q! {; Y$ S
    “泰坦尼克号”上另一个财富仅次于阿斯特的是美国“梅西百货公司”创始人斯特劳斯,他和妻子也在这条船上。发生海难94年后的今天,“梅西百货公司”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百货公司,座落在纽约曼哈顿第六大道上。* I8 C2 U! r2 _+ \% L

      Y- U2 A! b6 n/ M9 h: ~斯特劳斯夫妇也是自己带了十几个侍从和服务生,以备船上的服务员不够用,或不方便。可想而知他们富有的程度和气派。“泰坦尼克号”撞了冰山之后,斯特劳斯夫人几乎上了八号救生艇,但脚刚要踩到边,她突然改变了主意,又回来和斯特劳斯先生在一起,说“这么多年来,我们都生活在一起,你去的地方,我也去!”她把自己在艇里的位置给了一个年轻的女佣,还把自己的毛皮大衣也甩给了这个女佣,说“我再也用不著它了!”' j# W' n5 Z* \3 y, C
    . {' z' _- y' x0 m2 O. d4 k
    当有人向67岁的斯特劳斯先生提出,“我保险不会有人反对像您这样的老先生上小艇……”斯特劳斯坚定地回答,“我绝不会在别的男人之前上救生艇。”然后挽著 63岁的太太艾达的手臂,一对老夫妇蹒姗地走到甲板的藤椅坐下,像一对鸳鸯一样安祥地栖息在那里,静静地等待著最后的时刻。& @4 I( _  c1 Q6 w; J2 w* f
    6 q# z* H9 E! o) j  R
    当知道自己没有获救的机会时,世界著名的管道大亨本杰明.古根海姆穿上了最华丽的晚礼服,他说:“我要死得体面,像一个绅士。”他给太太留下的纸条写着:“这条船不会有任何一个女性因为我抢占了救生艇的位置,而剩在甲板上。我不会死得像一个畜生,会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2 o3 l4 T- t2 ]. X

    3 k6 D$ r) {0 [( t2 k+ _7 K

    jpg

    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5-18 07:41
  • 签到天数: 447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船上第三号最高管理者、造船师安德鲁斯,毫无逃生的意念,他在最后的时刻,还痛悔地对一个女服务员说:“孩子,我没有给你造一条不会沉没的船。”虽然他并不是设计师,沉船并不是他的责任。但面对那么多妇女儿童和船员要随着“泰坦尼克号”沉入海底,作为一个男人,一个具有拯救责任的男子汉,他无法再活下去,他要用生命这样巨大的代价,表达他的痛悔,他的尊严,他的负责到底的人道情怀。
    ( a7 h& e8 B5 g2 Q' K$ [- P8 o& G4 y, L8 v5 L0 _) W. I
    同样体现了男子汉精神的有船长史密斯,一副默多克以及许许多多的官员、水手,普通的员工,以及服务员……对于这么大的群体都能如此纪律分明,坚守岗位,富于自我牺牲精神,《永不沉没》的作者丹尼.阿兰巴特勒分析说,很大的原因是船上的领导者临危不“逃”,以身作则,这种表率作用产生了号召力,使人们跟从、效仿那些做了正确、高贵、美好事情的真正男子汉们,在这样做的同时,他们自己也成为正确、高贵、美好的一部分。
    + v) g6 o: j. Y& w0 v, A' ^0 l4 e: x! x: G
    电影《泰坦尼克号》上映近十年以来,之所以风靡美国、欧洲,香港、台湾、大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部电影形象地再现了当年的人类文明:世界第一艘最大的巨轮沉没了,但人类的美德、人道情操、人性的善良却没有沉没,它在这场世纪大灾难中放射了光芒!这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精神文明,在今天的高科技的现代社会,这种文明价值更显得宝贵,因为它更加缺乏。因此,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观众,才在电影《泰坦尼克号》的银幕下一起感叹,一起缅怀,一起向往那个时代,那个文明的梦想、那些伟大的男人,伟大的女性,那些海水永远淹不灭、永不沉没的人性辉煌。

    jpg

    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5-18 07:41
  • 签到天数: 447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又发枪击案了,密苏里州一枪手血洗教堂。报纸拿到手上时瞟了一眼标题,这种事情在美国不算太罕见,离自己也很远,基本上不为所动,还比不得“湖南凤凰大桥垮塌”的题目,看了至少让人冷笑一声。所以枪击案的内文也只是略扫一下,扫过其中一句话时觉得有异,赶紧又扫一遍,没错,持三支手枪、致三人死亡、十人受伤的冷血杀手,开枪之前“命令所有儿童离开教堂”!
    ( s& A, }8 x; Q    ; S. ^! n/ a) N# p, {0 V+ Z8 D
    ——“帕替·曼多扎的一名朋友出席了礼拜。现年35岁的曼多扎告诉美联社记者,出席礼拜的大约有50人,有小孩,也有老人。祷告期间,一名持枪男子闯进来,先命令所有儿童离开教堂,随后开枪射击。当地pol.ice局长戴夫·麦克拉肯说,行凶者持有两把小口径手枪和一把口径为9毫米的半自动手枪。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援引当地官方说法报道,枪击事件导致3人死亡,另有10人受伤,其中5人伤势很轻。”7 X1 ~7 Y& B( b/ p* E
        2 D3 k' o$ x( ^" i6 B
    杀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一个决意在教堂这种清净之地大开杀戒,也知道自己基本上必死无疑的枪手,开枪之前不忘记让儿童离开,而且是等所有儿童离开,然后才扳动枪机,这让人不由得产生了一种有点不是滋味的敬意。不知“所有儿童”是多少儿童,而且多大年龄以下者被列入儿童范畴,总之我们知道,没有儿童在枪击案中伤亡,他们甚至没有被迫近距离目睹一场杀戮,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抹不掉记忆中若干血肉横飞的画面。
    % N9 a4 Z" Y8 B* r% J. ?5 |- B    * m" `! k2 [; h+ c* n1 T
    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在船开始沉没而救生艇只够一半人使用的情况下,身强力壮的男人们没有去争先恐后地抢座位,而是让妇女和儿童依次上艇。当然也有极少数不地道的,比如有个家伙像我们挤公汽一样去抢着上艇,结果被大副击毙。而露丝的未婚夫,那个钢铁巨头的儿子得以生还,是因为他冒充家长抱起了一个陌生的小女孩。男人让给了妇孺,女人自己还又会让给孩子。中学英文课本里的埃文斯小姐,已经无比幸运地上了救生艇,听到艇上一个小孩的母亲在船上哭喊时,让母亲坐了自己的位置,自己则回到泰坦尼克号上,与巨轮一同沉入冰冷的大西洋底。她认为自己可以死去的理由是:我还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而那个母亲不能死的理由是,只有她上了小艇,那孩子才更有存活下去的可能性。电影是美国人拍的,姑且当它是宣传,戏说,而中学课本的内容可是经过中国人层层编审的,应该不会有假吧。
    / K# J5 n' S; F5 w  j    6 `" b  W$ {% H/ V# X7 I: I+ P* s
    生的希望,要留给孩子。这是文明社会的共识。巨轮上的全体乘客没有开会研究,教堂里的死伤者也不用向枪手哀求恩准。一种理念、一种行为规范如果已经被社会成员内化,就已经深植入他们的血脉里,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但中国自有国情,一些貌似人类社会共同价值的东西适不适用于这里,说实在的,还不一定。1994年的克拉玛依大火烧死325人,其中288人是学生,在死亡人数中比例占到了惊人的88.6%,而坐在前排,据说离起火位置最近,离出口最远的市领导、教委官员几十人都全身而退,更有不知是哪个奴才喊出一句足以成为中国官场万世经典的话:学生不要动,让领导先走!
    3 m4 i. c# z' g4 c/ F    3 y; i9 K  S+ `& S+ w% H# f
    学生们静如处子,有的在大火中活活烧死、有的倒在地上被大人们的高跟鞋踩出血窟窿,领导们动若脱兔,有的一头钻进小汽车直奔医院,有的躲进厕所把门死死抵住任凭外面的孩子置身炼狱。几百个孩子死了,几十个舍命救出多个学生最后自己身亡的老师也死了,然而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几十个领导悠然生活到如今。如果密苏里的教堂中换了他们,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抱起一个压根不认识的儿童对枪手说,这是我的孩子,你得让我一起走?然而儿童数量有限,他们是不是按官阶顺序,位高权重的自然可以先抱一个离开?可是又总有豁出去了的人,干脆一拳把领导撂倒,抱起一个孩子夺路狂奔?这样的剧本看似荒诞,可出场的演员如果是这些官员们,我得说,一切都有可能。) E$ @: v7 Q7 Z! w
        
    6 M5 d$ o& H) x2 G5 L( c水火无情人有情。泰坦尼克上的孩子们遇上了无情的水,也遇上了有情的大人们,于是很多都活下来了;密苏里教堂里的孩子们遇上了无情的FIRE(火,枪击),也遇上了有情的杀手,于是全部都活下来了;克拉玛依的孩子们遇上了无情的火,却遇上了一群官员,没有遇上几个有情人,所以288个孩子葬身火海,文化宫变成修罗场。5 N, @6 q# g7 j. `) \

    * `' ~7 o+ f& z3 D& i可怜的中国孩子们,你们大概还没有来得及看一篇叫《动物庄园》的小说,里面讲了,所有的动物一律平等,但有的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在有些地方,“更平等的动物”是儿童,而在中国,“更平等的动物”,他们的名字叫领导。
    " i# O' U# c" ]# Q# N3 m' r  W6 {3 @: k( H7 ^
    据说,后来在一家学校门口的横行道旁边,立着一个广告公司的广告牌,很旧了,但是一直没有更换,上面写着几个大字:让孩子先走。可能是一些有良心的广告人做的吧,在克拉玛依待的时间太短,一场大火,没有留下任何的东西作为回忆。 8 d. U, u. [# v- O; ^  O

    6 E# I2 ^4 w: B" P) G) s十年前那场大火至今回响着一句话:“学生们不要动,让领导先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10-8 21:50
  • 签到天数: 722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9]签到八年

    发表于 2010-10-13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句话的经典程度 等同于现在的 首先要感谢国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好手网

    GMT+8, 2025-5-18 08: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9 - haoh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tarted 0 days (0 years) ag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