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5-5-2 17:13 |
---|
签到天数: 446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
香港最神秘的女作家:比亦舒更真实,比张爱玲更冷冽9 k# Q1 ]$ X" s! u
& n3 N2 \; [* P3 @$ s原创: 库管 Kindle电子书库; _8 I: o9 g( d( }/ c* {) R9 g j
4 i, w3 s+ J/ a# u“说的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6 m0 ]. p5 _2 K* C
8 U2 b; }6 X B& O1 I; F程蝶衣如是说,说的是执念深重,再难回头。4 m2 _4 g$ ]& W9 P% r, r
" l7 A. S# A4 Y$ Q9 q
“十二少,谢谢你还记得我,遮胭脂盒我挂了五十三年,现在还给你,我不再等了。”
5 E0 n6 r' F) @/ ]* N, W- D* \. H7 I, X) O" |
如花如是说,说的是旧情已逝,前缘不再。
H5 ?" H( ?. A7 Q' j( S4 j" ?3 y5 F+ K) o8 W
“我来到世间,为世人所误。 你们说人间有情,但情为何物? 可笑,连你们人都不知道。 等你们弄明白了,也许我会再回来。”9 Y; q& C. v0 C0 K$ y3 r
4 J; ]: z+ p0 @7 B青蛇如是说,说的是人间一梦,万事皆空。" A9 S0 P3 v- U) F
1 |2 y$ s2 T; R: x
a7 V. u- k( X; ]$ N
0 Z+ n+ H: ]% {" Y$ \! r相比电影本身的灿烂,有一个核心人物却黯淡无光,只在荧幕上留下一闪而过的名字。
. U; o* H! M. `3 m2 J$ Q7 c8 C6 u2 p8 ?6 \/ G6 l' z
但没有她,就没有这部享誉中外的电影。她就是原著、编剧——李碧华。5 W* X6 ~8 i& G6 L8 W g' ]
5 m, J& ]8 D( u6 @8 |
李碧华有一个诗意的原名,唤做李白。她出身于广东一个旧式大家族,家里做中药材生意,祖父娶了4房太太,还纳有妾侍。
& @. S) _! p6 s1 ~1 ?. z, h% A3 o
从小,她就穿梭于古旧的老房子里,在修竹满径的庭院里长大,听惯了一地鸡毛的是非,也见多了悲欢离合,这些残存的记忆为日后的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素材和灵感。
$ O( k+ w8 T' K- D* y! R' w
4 E0 W" Z; B2 b" S大了一点,父母带她搬去香港。在女子学校读书的时候,李碧华的文字就常在《幸福家庭》和《中国学生周报》上发表,毕业后,她当了一名小学老师。, a4 u) x' y$ \8 R5 ~1 j; ?2 x
6 F. M- d1 F8 r. u- a
1976年,李碧华的才华被伯乐赏识,她成了《文季月刊》的记者,主攻人物专访。她一边为《东方日报》撰写专栏,一边开始创作小说。9 n5 R8 u( t, N) X( D. F" E
$ T* y! N+ o7 o/ {6 G+ z
《霸王别姬》、《胭脂扣》、《青蛇》、《川岛芳子》、《秦俑》……这些经典之作在她的笔下诞生。
/ R! A( W, e$ W6 m0 a3 Q9 p1 h+ N, M0 k c) B: L
虽然李碧华多部作品被翻拍,在外界人看来功成名就,但是她却异常的低调,甚至有些神秘。+ `) e! s- W/ v! l0 @& y
$ G- h! D( A$ x1 H H她喜欢自由自在、来去如风的生活,不太愿意接受采访,更坚决拒绝媒体拍照曝光。: I: ^$ A4 Q, n- N5 I0 b) M" ?
( c7 Z! M( z8 w1 W8 i
至今对大众来说,她仍是容貌不详、年龄未知的存在。她是现在还活着的最神秘作家,之一都可以不要。
7 I) I8 ]9 S5 h1 i4 o- @
/ ?9 X$ O. ?0 |9 y" j0 _在传媒如此发达的年代,没有她的访问,没有她的照片,没有她出席任何活动场合的私人照,甚至听说,她没用手机。9 E5 o8 a7 N& o! L% g. C$ O
" H; p/ A# R1 m, A4 W) c) C! `她曾在一篇文章中写到:
c8 b2 q! v p. I& W# b9 ?: m+ @" G( D$ A) b; l a$ A
“别那么好奇我的面貌,我是那种摆到人群里,不容易特别被认出来的样子,没什么好描述的。和外界的人和事保持适当的距离,对我来说是好的,不老记挂着自己的影响力,不去想有多少人正在看你写的文字,不至于动不动就把自己当成苦海明灯,方才真可以潇潇洒洒地写。”: a' \" z, ]6 Q8 Y9 l! j% [
6 t4 B6 o7 _$ k [. j0 b
她对待自己的出名,波澜不惊,一切如常,始终不露真容。有次被一个编辑缠到不行,最后僵持不下,她给对方发去了一张三岁时的照片,让这个编辑哭笑不得。
+ w( W2 C* M( {) l* Y1 T. l# g- u0 @, {
有时她会偷偷跑到一些活动的宣传现场,绕一圈,发现没有人认出她来,就窃喜着离开,活像一个恶作剧得逞的孩子。
6 q- p* Y' L% F! c q6 q& ^- a3 Q7 F) X5 b9 Q! L" J- o
她从不买房,也不忌讳有人说她古怪。她住在酒店式公寓里,每天都有固定的人来为她打扫房间,收拾物品。
9 l. a, i0 [& b9 V* l# Z: T! g, T7 I& {3 i" t- V3 d
她觉得买房子没用,人终有一死,买了房给社会留下一堆垃圾,别人还得帮着收拾这堆垃圾似的遗物,这也太能搞事了。7 j# R* O6 [+ o+ p
3 M4 q# [: G f& F5 ~' [
她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一次性把房钱交到了一百岁的时候,了却无数烦恼,住得既清爽又简洁。
. x$ j' M7 m ~6 Z: g# E/ K, m8 F9 w) h* w0 o! N
生活中的李碧华,享受的是再寻常不过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没有刻骨铭心,却经得起平淡流年。! u& @* R Y( T6 ]2 A1 Q/ Q
4 u# N# X( [" n9 l: `4 T T) L! T1976年,在出版社工作的郭崇元与李碧华一起出席了一场研讨会,郭崇元对那张写着“李白”的名牌颇感兴趣,便主动与她攀谈起来。这时郭崇元才知道,这位相貌平平的女子,原来是位大作家。
$ k! S) V7 Y) x8 p6 ]2 Z% x
0 T" F: x! H6 D: H为了能再见李碧华一面,郭崇元故意打碎会场花瓶,被负责人带到办公室见李碧华。李碧华听闻,大手一挥:“算了,记我账上。”崇严一时竟忘了言谢,只顾着盯着李碧华的手,说了句:“手上无戒,必定待字闺中。”8 r3 a& A( H; |7 `* n9 i, t( W2 Y
/ K" }. A9 N l0 ]( M, S8 q李碧华那时在《东方日报》写专栏,郭每期必看,之后他也开了一个时评专栏,经常为文请教李碧华,一来二去,彼此欣赏,就这样相爱了。. j9 e" Y9 ^! Y
" y! F# y, ^% ? x" _+ n
恋爱,波澜不惊,没人见过李碧华收到鲜花,也没人见过他们卿卿我我。他们的婚礼更是平淡,证婚人是两人出版的书籍,高高厚厚的堆了一台子。( U7 B) ~* s3 R$ Z- L
6 n! G" G& p& u$ ]9 R# Z
对于她的异常低调,丈夫郭崇元曾有过不解:“干嘛把自己包裹得如此神秘,其实有人崇拜是件幸福的事。”
& _ h4 j3 t' [
4 C) S2 [# h: R2 a李碧华只是笑而不语,片刻之后,随手丢过一张自述小档案——. E; Y* y1 v2 X. o) }+ A
: ]/ ~8 p& [; m" a原名:李白 ~) t9 y9 q( x$ C+ r
艺名:李碧华
% m; c0 g: }1 ~7 J! p8 N! w洋名:Lilian Lee
6 w1 ]5 r7 C' J6 q' R @ ?星座:水瓶座
3 I5 I# J2 M4 E' J# u8 M年龄:数字太大
+ K6 l* ^% C' Z$ V2 D三围:数字太小
( v3 z* g9 c. j外貌特征:充满内在美
5 W6 |3 t3 a& z# G% h身体特征:头角峥嵘5 X# ]( x) d; ] O- a3 `" h
性格特征:忠肝义胆,一丝不挂& l8 F6 b7 G" n& a
健康状况:迈向死亡,当然
7 }$ k) ^: _8 z2 _; n读书成绩:身怀六甲# r. q- B6 }: d( U" D% ]1 _
择偶条件: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小丈夫不可一日无钱
+ v, [- T$ r7 M& N2 x A4 E# E职业:记者、编剧、专栏及小说作者
h1 i7 [' M" e工作心得:对剧中人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
( ^7 }$ T& w4 s: _# g满意作品:未写. j a+ M0 P" Q
职业特色:夸张、虚构、捏造、渲染、无中生有、惟恐天下不乱 _$ |1 e+ }% N$ ~7 S: I' ~0 X
……
0 v: S4 x' ?# ]什么时候心情最轻快:当钱包越来越沉重时8 |: P) Q Q+ V5 Y' b1 b2 Y P
愿望:不劳而获,财色兼收,醉生梦死8 Z4 f( Q% W1 O- O, H; |0 c4 ?: y
快乐美满的人生:七成饱、三分醉、十足收成;过上等生活、付中等劳力、享下等情欲
; b( S+ N" D/ \- V) m5 j- T遗憾:上述愿望终成泡影* g2 {0 e8 ^% d, T- n. D& n6 M' U; e
* m9 y4 |0 W7 ?! M& |$ V
郭崇元一针见血地调侃她,这哪里是名人小档案,简直就是懒婆自述嘛。, u% W' l5 X! {& R
' u7 _ d8 z( l: g. i9 n0 I. i
李碧华也不示弱:“人生所追求的生活不外‘自由’和‘快乐’,我虽作风低调,但活得逍遥。”1 {( y7 Z0 l7 p- n- i1 ]) y0 ^
- C" u& j6 }3 L& D/ s有人说:“李碧华,其故事之诡谲,文笔之妖娆,文风之冷冽,奇情巧思,前所未有,独一无二。”4 e/ s3 j) s! t' ^- `
, \9 J% N: ~8 a: k ]6 U, X9 B如果想真正的了解李碧华,只读她的笔下的“痴男怨女”远远不够。“文妖”的绰号不仅来自于她文字的哀感顽艳,更来自于她笔下那些读起来有点儿“诡异”的故事。
5 D/ o3 J7 e6 o0 F' s1 N/ R/ _) l
5 g" d% W$ U+ g4 l, \& h她的短篇小说集《饺子》,收录了5个与“吃”有关的故事,个个读来都令人脊背发凉。其中的主打作品《饺子》改编的电影《三更之饺子》更是斩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创下年度类型片最高票房。
6 h5 a( ?# G- ^* n
" w& ]4 @0 \! K: Y/ d深藏在香港屋村的月媚阁饺子馆,年过六十却如三十岁女人般年轻的妖妇黄月媚,吃了之后能让女人回春的馅料神秘的昂贵饺子,想要永葆青春挽回丈夫的过气女性艾菁菁。
- R. y3 S5 v3 e. C
9 M# U2 g/ X5 Q这种妖媚的精灵之气,也只会在李碧华的作品里出现。
' u8 e1 y: o2 Y- U' r; w% ^$ U/ o) z$ f- z8 n) j
《潮州巷》里远近闻名的卤水鹅的秘密,直到女儿出嫁,母亲陪嫁出一小桶47年的卤水,女儿得知其中的秘密之后,$ H- _ m5 E" S$ e" C6 D7 c* f4 U& [
6 V, u$ }3 t' W" r“我才知道母亲有多么爱父亲”。- y- V7 Y, k5 D
3 X1 v& f2 O: d7 g
写“美食”小说的李碧华,才是将自己的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的李碧华。在她那些把食物和爱情写在一起的小说里,她说:爱你就要一口一口的吃掉你。
5 I& q; y# ]# A1 ~7 ~+ a' @, l D1 {" _+ s/ Z2 d
她所有的铺垫,会让你以为在写一餐细腻刀艺精湛的美食,可这些美食里却偏偏都藏着人和痴情冷艳的爱。 i/ {9 y( Z2 Q, m# N& m) L
6 L4 v; Q* ^, @很多人经常拿亦舒和李碧华比较,因为同在香港,同是女性,同样依靠文字安身立命,但无论怎样比,她们就是不同。
1 g1 r* w) }* v; z1 `+ S; A6 ^( d3 ^5 b4 e0 h" O$ N( s
亦舒用笔给都市女人造一个梦,只要姿态足够好看,不愁无人倾慕,而李碧华不同,她会轻轻撕开一些鲜血淋漓的真相,那个过程就像吃那种尖尖的小辣椒,刺激猛烈,却让你欲罢不能。
: W6 b, }0 @0 Q& N' l; i. h, ~2 u
有人将李碧华与张爱玲相提并论,李碧华马上说:“我是张爱玲的读者,请别‘无媒苟合’。”张爱玲喜欢用“苍凉”,而李碧华喜欢用“无常”。
( w' C1 D6 W9 g( Z/ k! P/ B" i7 {, q
李碧华不像谁,也不必像谁。她的文字就像她的人一样,神秘而又通透,无常却又不寻常。9 D* m; m0 I1 L$ |1 f" Y3 H6 s
& a p" B b3 d/ O* A7 I( @她谈的是感情,剖析的却是人性。她写痴情,是为了点破,点破女人心里的那些痴念。% r8 o3 Z" k, u) ?
) ]( C. R+ ^# t3 P9 V: Q( e正如李碧华在《霸王别姬》里写的:
. p; D4 t/ f% m# z
" ~0 T- ~2 G1 l3 s4 z“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诸位听得不少。那些情情依依,恩恩爱爱,卿卿我我,都瑰丽莫名,根本不是人间颜色。人间,只是抹去了脂粉的脸。”
; |) _5 W) o2 \( v7 \2 D$ o$ K; `/ N3 e
在人间,越是简单,越是平常的爱情,才是生活最真实的样子。* S* \8 F& q9 n- t) A8 I( s* r
: c6 M3 |- J5 ^$ e
等年华流逝,光芒褪去,依然纯粹,依然相知,何其幸也。
4 T' P) W* O3 h! Y5 W- \1 ^! e+ Z; y
' ^# a( N8 e: B+ V/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