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8|回复: 0

小年的来历、传说和习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4-30 07:53
  • 签到天数: 446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发表于 2022-1-24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 请对玉皇进好言。"
    5 R; V: ?2 g0 c# h# `
    6 m' }6 ~. z$ [# F) k7 G  z6 y3 T 23dfa98769637a5e.jpg
    ! c0 h, Y, D$ U9 z# C: }2 T. r3 `
    猛一看,明天就到腊月二十三了,是我们这里过小年的日子。小年就是过年的前奏,意味着要更加忙碌了。以前,每到小年,集市、商场都会特别热闹起来。现在情况特殊,和平时没有什么差别。
    1 @2 d9 j' x# e
    3 R+ D2 K' T4 o1 P, o, P过小年,对孩子来说,不能就这么平平淡淡就过去了,总要在他小小的脑海里留下一些痕迹。就像我们小时候,父母带着我们一起过小年,现在印象都很深刻,每每想来都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0 |, f* `$ ~; V. J! r; q

    5 c- T9 e; e+ |/ C, w8 H过小年的时候,应该告诉孩子什么,怎么过才好呢?要给孩子讲讲小年的来历,还有些习俗,根据自己的条件真的去实践一下。- \( E. N3 T* s, u- X
    5 g4 U. P0 u; e
    给孩子讲讲小年的来历
    % K1 G, O# c* p, P* U- ]
    ' Y2 B" i: \1 E民间开始过小年,是从宋代开始。但是那时候的小年不是腊月二十三,只是有这个叫法而已。
    4 m" }  a, E4 `* h9 {) Q8 }0 {% ~- z/ o0 N5 s" w
    宋代文天祥《二十四日》:“春节前三日,江乡正小年。”4 `+ L  _" h: k# P
    7 [; D- O9 M2 t  G
    其中的春节是指立春,写诗的那一年,立春是腊月二十六,所以前三日是腊月二十四,从题目中也能看出是腊月二十四。! x( X& |( H: K) b

    9 l# g6 A/ o+ z+ q6 L$ u有文献记载,清代开始,有的地方过小年是腊月二十三。
    ! c, d8 T. Q( w" Q  m7 E) U
    ) C: m7 ^3 [# l5 h, B' w: o因为从清朝雍正年间开始,皇帝在二十三日的腊祭之日也祭祀了灶王爷,其他官员纷纷效仿,这一天过小年的习俗就慢慢传播开了。
    & T. Y3 Y# }4 B+ h" I
    $ B' s; U5 C% i" ^3 k! F也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说官府过腊月二十三日,普通民家过二十四,水上人 家过二十五日。
    ; A2 s( ^/ o( x1 `, f3 j4 w6 N- o
    / B# ]. z- i$ c2 {其实,小年在哪一天过,也是当地自古以来延续下来的习惯。我们这里是北方,一直是按照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一些地区是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 Z' m  Q+ Q0 J* ?7 l9 k) Z$ G# G; O3 i8 l$ x& T
    给孩子讲讲灶王爷的传说# R, S# h4 B2 _/ _. j
    ) X9 E; Q: n0 Q8 l0 h1 y
    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保护和监察一家。一年后要将这一家一年中发生的所有事情向玉皇大帝汇报。
    5 ?( s* N# \$ P) N! [3 C9 x5 a, k1 _- S: o
    关于灶王爷的传说有很多,下面两个流传比较广,也比较适合讲给孩子听。
      Y0 p  ^4 e/ D" K1 s, J7 ]- O% Y; e4 ?4 c( E
    第一个传说:
    + e2 Q' l2 U+ l8 O( @$ w  n/ e6 [; _9 `% @9 z
    从前有个叫张单的人,不愿种地,出门做生意,发了财,回家后嫌弃糟糠之妻,娶了一个挥霍无度的人做老婆。张单不再像以前那样勤奋,在外不务正业,家道败落。后来又遭遇大火,财产全部烧光,张单沦为乞丐。) q  g# E. s  }* ~
      o, Q; x% O! b( r
    有一年腊月二十三,要饭要到了原来妻子的家中,羞愧难当,一头钻进炉灶,被憋死。玉皇大帝为了警戒人们不要像张单那样犯错,就封他为灶王,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一家人的言行。4 |2 T' h: g: ~9 a4 y

    # h/ Z. h- T' |* ?0 _2 M第二个传说:
    ' ^& m+ S( ?* l- l. Q( K& W" G- P6 y: ^
    在某个朝代,皇帝派一个大臣到河北大平原当州官。大臣到任之后,天天到百姓家吃酒席,开始是一个人去,后来全家人、随从、家里的鸡狗也一起去。一年就吃得白白胖胖,百姓叫苦连天。2 k4 t5 W2 w1 R9 f
    3 n8 n5 R$ o# D3 K3 m/ D1 k
    有个叫“张大巴掌”的,力气很大,想教训一下州官。就谎称家里炖了“龙凤肉“,邀请州官去吃,州官毫不客气地带着人去了。到了那里,发现肉没熟,州官质问“张大巴掌”。9 R3 e+ Q, a. [+ \+ J
    ! t* i# K9 @( l1 l
    结果张大巴掌给他一顿臭骂:“你们把老百姓吃得好苦哇! 这回算跑不了啦! 今天让你们尝尝我的巴掌吧! ”
    ) M+ L: H2 h8 G3 x* p1 P+ T; s0 P0 @" M" j- T
    张大巴掌的媳妇说,“就把他们打在墙上,死后看着老百姓吃好东西!”张大巴掌真的就把他们打到灶旁上的墙上了。
    9 J8 X- k' O* C7 F' Q8 i  c
    1 ?# ?4 [6 B0 v) {9 d8 M" |! V有人提议把他们的画下来,每家都贴上一张,看到家家户户的好东西,就让他馋吧!
    ; |& j$ A3 t8 r, b$ y+ C
    # U5 I  T! Y3 e皇上知道后很生气,但也很无奈,只好贴告示说:州官两口子是皇上的“御膳厨子”,侍候皇上有功,死后封他们为灶王爷、灶王奶,家家户户画上灶王像,贴在灶旁墙上, 以流芳千古。/ e( G& q! P5 _; `1 j; W8 u
    9 l, T* q/ b/ o# U' M& ~1 u! T
    给孩子讲讲小年的习俗
    ' l% V. b: m6 a$ v% W. r# c5 {0 q
    1、祭灶王、吃糖瓜4 p; u" `0 \/ {  z' y3 }' |

    * v2 B" s9 m( o8 Q- P& i“二十三,灶上天”。过小年这一天,有一个重要的、有代表性的习俗是送灶王爷。灶王爷画像,从除夕一直贴到腊月二十三,小年的时候要送灶王爷上西天。; c$ r4 b/ O8 G/ o0 F! u

    / ^; D0 r: ^! O3 |做法就是将灶王爷画像烧掉,为了让灶王爷能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就用麦芽糖封他的嘴,用酒收买他的心。
    6 h) L. c, J" J& Z+ y# ~5 s6 D; u9 G% ?+ Q; ?$ X
    “二十三,糖瓜粘”就是这么来的,后来演化成了吃糖的习俗,现在仍然保留,但是不会再去粘灶王爷的嘴巴了。( I9 M& Y- t* C! G4 V: ?9 O  ]
    , z6 I$ u7 h. K1 l$ v& w+ |
    2、备年货
    $ V3 p" _; H% v
      i% w/ S( s, k% j# \小年后再有一周过年,时间很紧张,要忙着备年货,再不买就怕来不及了。如果有条件,最好带上孩子一起去,预热一下过年气氛。3 ?2 I, u* z% s+ u

    8 F0 E! F& J0 j" M我们这里一般会买瓜子、花生、坚果、糖果、水果干等零食,以备大年初一拜年,和之后亲戚来串门的时候使用。# r: ^+ z2 Z, ~( C! ?' D. x5 ?) H
    6 O- M4 K9 h( e4 C: f7 P
    也会买一些年夜饭、伺候亲友的食物,像各种牛羊肉、腊肉、熏肉等等,过年一般都要吃得丰盛一些。4 F  n* [7 U# b9 k5 L, p
    ' I) d. F. h9 G
    还会买一些走亲访友的年货,像烧饼、牛奶、点心、酒水等等,就等着过了初一去串门。
    ( O/ y2 m! @! \7 w/ T! U1 O& |: `
    / |( D) c0 Q7 E4 a& L0 ^3、理头发
    . U4 Q4 p/ U9 s- \4 S" ~
    # N7 n4 ]. c1 b, @- q  g  f8 s我们这里有个习俗,小孩子正月里不理发,说是会对舅舅不利。直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才能理发。虽然不一定是真的,但是大家都讲究这个。所以,年前理发非常重要。
    ! C: W& E: c' {: t
    + d) {: i# y7 j/ {1 L# ]! d7 o要是理发太早,怕坚持不到二月二。理发太晚,理发店关门,或者人太多、价格上涨。在腊月二十三理发,是个比较合适的时间。: E2 G  Q* A$ D( S6 l& k
      j% l& H- l& J( q6 f( ~; W
    4、吃饺子
    / ]# D. T9 v( x% h9 T4 B0 y- r) f+ h  Y3 L, G
    在我们北方,过小年也是吃饺子。饺子在过去被认为是最珍贵的食物,有肉、有菜、有面,营养丰富,平时都不能吃。饺子的形状又像元宝,更加显得寓意深刻。
    ( S5 [, f) ?) ]0 j% d  Y7 M
    4 t# w# ]* c6 n虽然是老生常谈的食物,离了它就像没过节一样。约定俗成的东西就是这样,也许是我们的惯性思维在作怪。
    4 E' K6 f* }7 I, h; l% ]: M, \+ L" y5 k' l, 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好手网

    GMT+8, 2025-5-2 00: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9 - haoh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tarted 0 days (0 years) ag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