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71|回复: 0

[其他] 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10-28 07:14
  • 签到天数: 4595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发表于 2022-12-30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B# c9 P3 S+ \% w% s' q

    ) O0 j1 O2 o" B$ p8 @# |1948年,金庸从数千人中脱颖而出,到《大公报》做英语翻译。不久便被派往香港。第二年,8岁的黄湛森跟随父母移民赴港。黄湛森不像金庸那么幸运,出身书香门第。他自幼在市井,听着黄段子长大。6 K" K' Y* n* g4 Q/ V$ p

    8 ^$ d& ~. S6 h黄湛森父亲是管苦力的,每天拿各种粗话训人。他也学到了精髓。经常在打架时脏话连篇,以起到震慑作用。黄湛森中学入读喇沙书院,学校出了很多名人。比如李小龙和许冠文。湛森少年时代最显赫的战绩,就是跟李小龙打架。因弟弟被欺负,他跑去找李,结果被摁在地上摩擦,几乎破相。, v% W. b& i% a4 p$ D. u. N4 c

    5 }: N" B8 J: I为了报仇,黄找了一帮人去厕所堵李小龙,把李小龙的裤子给扒了。7 f8 q) x7 Y" ]8 U; [3 h1 M5 e
    ! f8 }, I' l' }6 f
    要不是请对方吃了干炒牛河,黄湛森恐怕要被年轻气盛的李小龙活活打死。多年后,黄湛森改名黄霑。他恐怕也想不到,自己会跟李小龙的大嫂搞在一起。
    4 P0 j: Z# y! f) D5 q/ E
    & ^  P% i; [+ G. u: d8 c& ^# _* v1 b# W 63ecf906a117447882d0c317c656f6c3~noop.png
    + h1 W! ^; S6 X" j$ ?" M0 F
    6 \) C  \( P, o" I「年轻时的黄霑和李小龙」! I, s0 d5 E# N6 N8 {9 h
    9 B. z& I: s1 T2 F2 Z
    读中学时,黄霑就表现出音乐天赋。加入校口琴队,勇夺5个冠军。1958年,邵老六入港,邵氏电影成立。老师推荐他去给邵氏做配乐。就在邵氏成立前一年,一个叫倪聪的人,从上海逃到了香港。
    8 N9 C, m$ U; [; }% c, _/ M: }) ~; C" e# E  B5 V
    倪聪自幼博览群书,但不爱学习。16岁逃课上街,偶然撞见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招生,就好奇加入。去了才知,这不是什么大学,而是去抓反革命。第一次看枪毙地主,把倪聪魂都吓没了。被分配到内蒙劳改场后,因冬天太冷,他把一座桥劈了来烧,被判了个恶意毁坏交通,被关进小黑屋(最近,也有人传是桥塌,导致有人坠河死了,但这个说法不可考,没有任何实际证据)。在友人相助下,才脱身跑回上海。亲戚见状,赶忙凑钱送他到香港。% F% l7 o5 Z: V: i& w

    1 i9 I7 g1 I4 s1 a. b. E入港后,倪聪没有文凭,只能在工地搬砖。偶然见工友看报,瞅一眼,觉得上面文章写得很烂,自己写了篇《活埋》投给报社,从此引起报界注意。彼时正值香港报业黄金时代,倪聪左手社论、右手影评,还写起了武侠小说,在《新报》上开出“黑女侠木兰花”专栏。1959年,金庸创办《明报》,为了保证销量,需要大量通俗小说,就这么找到了倪聪。9 w* {$ O$ y4 ~* {* w! O  e) C
    8 U2 |& i+ w" U9 ?5 g* K4 o
    这时的倪聪,已经改名为倪匡。# `& y; z7 z1 h0 w
    8 P/ @9 r9 S) G" E/ l; m  }
    c505c5786abc4166b15ada49c4e19f64~noop.jpg 9 W! u$ F& x$ e3 x% S( @

    7 j# B0 g: T9 M- @3 l「年轻时的倪匡」& _% A) @/ A. H5 ~" L1 G
    / Y) L/ E0 H! I
    1962年,在金庸的鼓动下,倪匡开始写“卫斯理”。第二年,黄霑从港大毕业,这个满嘴脏话、放荡不羁的青年,居然跑去做了人民教师。同年,为邵氏担任驻日经理的蔡澜回港,做起了邵氏电影的监制。9 B' A# O. `/ \& ^- t

    * N7 Q2 E& a; k9 }4 E- P  c蔡家和邵氏,算是世交。早年邵老六在南洋开辟院线,年幼的蔡澜就经常在邵氏影院里乱窜。他从小痴迷电影,对古今诸多佳片如数家珍。十几岁,就写起了影评。18岁那年,蔡澜赴日读电影编导科。回港后,与邵氏演员来往甚密。其中有一个叫岳华的,1963年加入了邵氏南国训练班。而后,岳华又跟亦舒拍拖。亦舒原名倪亦舒,正是倪匡的妹妹。3 e' Q3 F, x. J. w1 b

    ; Y5 \" V$ y  n0 ?3 P一来二去,倪匡就跟蔡澜认识了,还介绍他到《明报》,为金庸撰稿。那时,蔡澜已做到金牌监制。电影需要配乐,正好黄霑能做,就请他来帮忙。两人因此结识。工作之余,趣味相投,一聊就是一个通宵。
    $ d; ?. n! u) d3 A7 {
    ) p0 y% d( i1 \! }9 c a51806a4ec0a4117acf1a28822be5476~noop.jpg ! _; y' ^; _: w- |+ T6 B/ S
    3 P. a6 }* o2 ~5 n2 i
    「年轻时的蔡澜」* K2 d4 W/ [/ r. e. I5 t* O
    * O! e, q$ ?7 @4 Y$ K& a' C9 P
    1972年,黄霑第一次与倪匡见面。同年,倪匡正巧给回到香港发展的李小龙写了个剧本。剧本的名字,叫做《精武门》。( b# F1 F! c: L( M. y* C
    5 c. t- Q6 g; j* P) N2 u1 I0 u
    黄霑、倪匡、蔡澜三人,就是这么互相认识的。在之后的岁月里,三位灵魂不羁的男子,为香港留下了诸多风流韵事。2 X4 G5 y# x& `& m7 X8 o/ [
    # \4 X" _1 l- f1 C" E' T4 g
    02.
    & G/ _0 ]. U3 K0 T' D, n: {
    / _& k: `, _- f香港电影史上,曾发生过两件大事。其中一件发生在1964年,电懋老板陆运涛飞机失事,邵逸夫从此失去最大敌手,一统江湖。8 a2 f% J* e# A5 I
    % I# K( o& F6 ^, `& f# T1 p
    陆运涛死时,邵老六本该很高兴。然而一个月后,他手上的王牌演员林黛开煤气自杀。邵氏黄梅戏电影,从此走向下坡。
    ( M! O6 w) a4 A3 @6 ?- b8 f" E; j. A( ]$ ~4 T
    突然,张彻出现了。3 B7 S8 \" ~" D( p  x
    3 m! \  l- L5 N2 p
    张彻早年在台湾文化部做官,拍过一部《阿里山风云》。那句“阿里山的姑娘美如画呀…”就是他的杰作。赴港后,张彻以笔名何观写影评,经常跟一个叫“岳川”的影评人打笔仗。岳川每次都把何观骂得狗血淋头。5 x5 g" o8 Y- Y+ O/ U" b

    , W. g4 |1 F9 R. H, H+ S% l岳川,就是倪匡写影评的笔名。) |3 B- X! _6 b* G2 b% s3 w, o
    7 a4 @" T, I) a1 }
    1967年,张彻要拍电影,跑去找倪匡,说你给我写个剧本。倪匡说你们邵氏那么多人才,轮得到我来?再说我只会写小说,不会写剧本。张彻放下面子,苦苦相求:) `& [3 O' l8 v5 N
    3 W( }! x, R4 W/ L" C
    “你就照着小说写,写好了我再给你改。”
    % z& W+ I- M5 X( v0 e( F7 ^8 L! g: \' W/ |
    张彻找倪匡,并非心血来潮。倪匡在业内混,就靠“快”和“奇”取胜。早年《真报》连载司马翎的小说,他帮忙续了几期,反响比原作还好。司马翎得知后,夸他写得还可以,倪匡说:“什么叫还可以?明明胜过你!”
    ) e9 I1 G2 m4 m1 C; c
    " m4 b, y! f: z& n* }" }- L1 Y e560f7195fc14d1e8b1998a955434bd3~noop.jpg 7 g( u. W6 _" y1 b- m' n6 c& }# m

    2 v- R) }6 _0 s. ~2 g「倪匡和张彻」" x, O) [8 h  F1 S. h0 k/ w

    $ S; f2 m: r$ e) ~; H( g为了多挣稿费,倪匡四天写一本书,一个月出八个系列。笔下故事过分离奇,看得读者欲罢不能。有两年,倪匡每天写近两万字,一个月写12份连载。书桌前12个夹子夹稿,用绳子吊起来,写完一份写下一份。10万字的长篇,他10天搞定。吊打业内所有人。
    2 }  y7 z' r/ [: W( s5 K" w1 S# W  r0 R5 B" z& T/ y% T
    张彻知道他一肚子离奇想法,能够化套路为神奇,才不计恩怨找上门。7 k7 S2 `* [2 N2 t# j, o
    2 Z3 ^3 J) W5 Z7 |( P
    果然,倪匡三两下写了个《独臂刀》。张彻拿去一拍,开创香港新派武侠,票房过百万,从此在片场横着走。倪匡就此踏上编剧之路。
    ( m1 V0 D" C- T# W6 {" \
    ! }  [) q! P  {9 e2年后,他在报上翻新闻,翻出霍元甲有个大弟子,就给李小龙写《精武门》,一手虚构出那个大名鼎鼎的的抗日英雄,陈真。8 p+ j0 ?. H: l- b

    1 g* P5 O9 A2 F8 e5 D( c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给邵氏写剧本,倪匡才思泉涌,三天出一个作品。《小李飞刀》的编剧陈文贵进邵氏时,听说倪匡桌子有八个抽屉,一个抽屉里一个剧本,每天一个抽屉写一小时,写完就去找朋友喝酒。' n- \9 y  v+ m  F( S
    / Q. q2 m% k" N- `
    后来粗略统计,自《独臂刀》算起,邵氏400多部武侠剧本,有261部是倪匡一人撰写。加上未成片的,竟多达561部。
      r3 v  u( U* f5 |/ @) ]! [$ n- t) Y5 D) h0 c9 k/ U
    从速度上看,倪匡堪称剧本界的“火云邪神”。
    0 q9 D" N( e- T  p4 ~
    + ~+ F6 a: p; o8 a+ f8 p6 k2 E3 g2 x03.
    $ X6 W  ^5 y) x; I
    - f+ T+ W0 M1 {* O) @3 ]' N1 D( h! X香港影坛第二件大事,是1970年邹文怀出走邵氏,把李小龙从美国拽回来收入麾下,从此与邵氏分庭抗礼。李小龙回港,跟邹文怀合拍《唐山大兄》。当时给电影做配乐的,正是黄霑的老搭档,顾嘉辉。
    $ A& X2 C; C* Q( l& M
      n1 G$ O: s: O' g5 V0 H9 v严格说来,顾嘉辉算是黄霑的老师。黄霑读港大时,跑去夜总会,听顾嘉辉弹琴,当时就跪了。邵老六听了,直接出钱让顾去美国深造,然后回港给邵氏做配乐。顾嘉辉在邵氏发光时,黄霑还在广告公司谋生计。( B" A6 o/ S/ O9 @; @# T
    4 B1 [5 f% f: J1 a" S$ j1 B5 c  i1 _8 B
    1970年,黄霑不做人民园丁,去华美广告做创作总监。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叫林振彬,“可口可乐”四个字就是他翻译的。在林手下,黄霑写出“人头马一开,好运自然来”的金句,还拿到广告界的克里奥奖。( N3 _! X" ~  F3 z) l. ^

    & k+ J: A/ |% p. g5 A. n在顾嘉辉的影响下,黄霑终于还是搞起了词曲创作。2年后,便出任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理事,一步步走向词坛宗师的宝座。
    6 m) q" E, ?+ E9 h$ D2 D
    : P+ O3 s4 ~! T7 `" T3 {2 `; l a09869484ede4d659a9d80db8a241d2a~noop.png
    " F4 a' k, g6 L
    + p: b* v( D; M" S, e6 N  g$ ?「黄霑和顾嘉辉」
      g! r( I$ v3 M# m8 X' [' ]+ `7 n6 {) H+ P( h* B6 L: e, Q, m
    像什么在电话里20分钟写出《上海滩》,看日本教科书抹去侵华罪行写出《我的中国心》这两大骚操作,就不必多说了。
    . C0 ]1 T% z% C" C# r! J
    ) P, W& A0 @' K; G" }8 E! A  I黄霑一生金曲巅峰,都是被徐老怪逼的:- F( l+ \+ x2 F4 |( F, X
    7 \3 t' T1 n. j% U" Y: N3 N5 G
    “我跟徐克合作,从头吵到尾。如果杀人不犯法,施南生早当寡妇了。”
    ; F0 K1 P% l6 n& m9 I6 [7 d! A. X5 e9 e8 G! D7 Q
    1979年,在“港片教父”吴思远的支持下,徐克拍了《蝶变》。拿到放映厅,很多人都觉得狗屁不是。只有黄霑对吴大佬说,这特么是个人才!经吴大佬介绍,两人一见如故。徐克的好基友吴宇森拍《英雄本色》,黄霑出马,写了一首《当年情》,勇夺金像奖。拍《倩女幽魂》时,徐克又找黄霑作曲填词,为张国荣写出了那句“人生路,美梦似路长…”
      Q+ ?$ I% u- h& j( o# U* k2 r1 Y3 U6 y9 g
    1988年,徐克拍《笑傲江湖》。剧中两大高手隐退江湖,要奏一曲。徐克又请黄霑出手。毕竟这是中国影史上最经典一幕,别人都搞不定。黄霑接活,前后写了6稿,徐克均不满意。气恼之下,黄霑翻出《中国音乐思想批判》,看到“大乐必易”四个字,扭头把宫商角徵羽倒过来一弹,竟奇美无比。# }9 U% _8 u: _9 ^& a0 l7 x8 b- Z
    " K: w$ k/ A/ T3 Y# I
    填完词后,黄霑在稿上画了个不可描述的玩意儿,传真给徐克:
    # w5 E+ w+ a) k1 Q. @+ I. G; a% I0 ]: L  |/ ?
    “爱要不要,不要另请高明!”
    8 \. V" i- G  A7 q1 ]) p8 L2 r6 }$ v& V  a# j+ G0 R2 R
    后来影片在台湾上映,每次映完,观众都要起身合唱《沧海一声笑》。# u3 m: R' G; F2 Y

    : [& d# i- M! q1 o/ f" T5 w3 J) V9 m 839b4ce0437942b8a1bad1bebb3f5168~noop.png
    9 {- p0 f: r5 W1 J4 ]# P$ r4 R5 P# Z7 }0 U4 W6 g
    「黄霑和徐克」
    # h3 ?- s7 h8 I$ A% ]8 w* G: f. s. w
    7 |* ?( n8 r5 O  ^+ P1991年,徐克筹拍《黄飞鸿》,又来折磨黄霑。说这电影气魄雄伟,要表现我大中华男儿豪气。黄霑一琢磨,托人到台湾找了两个月,找到了古曲《将军令》的总谱,又连续听了两个月,把五百多拍的戏曲长调,浓缩在百拍之内。然后再填上一段激荡万千的“傲气面对万重浪,热血像那红日光…”/ U2 d' ?, \/ M* [' ~) P5 D. \
      Y8 [! [/ p1 U# h. U( |
    这就有了传世之作,《男儿当自强》。
    ( f: x$ V. H; Y: V- g4 u0 M- k) W/ P" U, Y
    黄与顾嘉辉搭档,纵横香港乐坛20年,留下太多经典。像《一生有意义》《世间始终你好》《两忘烟水里》这些武侠金曲,随便拎一首,便足够穿越时光。更别提被誉为香港市歌的《狮子山下》,曾让多少港人涕泪。8 [7 L# w  q; N, ?& q
    , j7 C3 i1 _! F" p) n% |+ m( z4 a) \
    2003年,SARS袭港,香港人心惶惶。黄霑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带头在红馆开“狮子山下”演唱会,一大票实力唱将前来为港人打气,成为香港历史上的抗疫佳话。5 }& U. j" a4 y3 g

    # u0 g$ G( c" u$ H这等号召力,找不出第二人。7 `; o1 f* [7 d4 B! J1 I
    ; n' g1 ]9 x2 U
    04.0 w+ [4 Z5 @2 o" y& [) W

    ) p& t- O$ m, D2 F% S; J& Q1973年,香港影坛又出事了。李小龙猝死丁佩家中。有恶意媒体揣测,布鲁斯李死于“马上风”。丁佩的星途,从此一落千丈。3年后,她嫁给了一个非常有实力的男人,名叫向华强。《唐伯虎点秋香》里,黄霑演华太师,演他老婆的郑佩佩对周星驰说:
    2 _7 {. c& J+ K: P; m
    6 w, L, m6 ?8 i7 K2 Y- M5 ]$ k6 O“不如你就叫‘画圣’吧!”( D( R' `6 g% L( i- w: ~

    ' W* S5 p, [7 @吓得周星驰帽子差点飞起。
    9 L3 A- l, r6 F0 |- E6 N
    + P# b6 b/ E" A  @# H- i' y画圣的谐音,正对永盛电影老板“向华胜”的名字。公司另一位创始人,就是他哥哥向华强。星爷胆子很大,敢拿老板开玩笑。
    , j" B' x' K9 g% }" y$ j- o, |0 {4 y6 \3 B( r7 w$ ]1 P( I* _
    李小龙一死,幸好许冠文、许冠杰两兄弟顶上,弄出《鬼马双星》,才为嘉禾续命。许冠文是黄霑校友,许冠杰是粤语流行歌开山鼻祖,初代歌神。前段时间,他在网上开“同舟共济演唱会”,再唱《狮子山下》《沧海一声笑》,一天之内225万人观看,相当于204场红馆演唱会场场爆满。, D( A9 {8 E! ~. P6 |! @( ?
    7 w& K7 _; W- `" e* o
    这特别像2003年的黄霑。
    - p0 b1 v0 z% j
    8 g! F9 l0 [8 @/ i1 x 2f778bfe761a4dca8f66d6268d96a8a4~noop.jpg 8 p, Z" D" J' I
    3 F) q" _5 {8 X  p9 Y* r
    「黄霑和周星驰」6 Y8 B8 F- h. m( v, |4 I  K; M

    & [( }% z/ l6 |李小龙死后,香港导演苦苦寻找接班人。找来找去,找到一个成龙。经吴思远调教,成龙走向功夫喜剧,签约嘉禾。当时,蔡澜离开邵氏,成为嘉禾金牌监制。成龙的《快餐车》《龙兄虎弟》《福星高照》《城市猎人》,都是他监制的。当年成龙被黑社会威胁,义父何冠昌要把他送出香港避一避。
    6 l, b7 F! k8 P9 R  a* l7 i3 x/ ^9 O9 n2 Y
    蔡澜英语好、见识广,就委托他照顾。
    6 U' |3 C# s2 X6 d% @6 l7 U4 v  r8 f$ u; y5 _4 b+ s
    在拉斯拉夫拍《龙兄虎弟》,成龙差点撒手人寰,蔡澜亲眼见证此事。当时拍戏很累,成龙途中还去宣传《龙的心》,更加疲惫。回来一场戏,要跳过悬崖抓对面的树枝。成龙不要替身,荡过去一失手,十五米高啊,直接掉下去,脑袋砸出个洞。要不是有外国名医救场,大哥当时就危险了。, l% l! ?/ W8 H' |6 a
    7 a3 G1 U# A! t* T; y! m
    成龙大哥不但没死,还越赚越多。后来名表、名车也不买了,喜欢上收藏,一口气买了几个古院。收藏的引路人,就是蔡澜。! k0 _- J% i! m% Y0 a1 i8 X% K% Q6 A

    ) l$ \# ^- N$ e  m f52454cf2a9c41969bea6a004cfa4002~noop.jpg , |8 l5 V9 m9 p  |3 M/ p' i: G

    * d3 N4 `5 ?9 k/ h$ @8 [「年轻时的蔡澜和成龙」% j- \. }: h5 p4 j

    2 G" Z* U. E+ b: |, b蔡澜在邵氏,干得很不满意。邵逸夫一心赚钱,可他想拍《天堂电影院》那种文艺片。他问邵,能不能十部商业片,一部文艺片。邵说,我能赚十部的钱为什么要赔一部?万一把之前十部的钱都赔进去怎么办?
      V, @9 Z8 w* u4 y9 }9 b7 Y' d( N& |% [) ^
    8 b8 @' y+ r+ _0 C* u2 B后来去嘉禾,蔡澜越发厌倦。张罗外景、摘选演员、控制预算,很烦。唯一乐趣,就是拍电影时成了一个杂家,考据各种文化,酒怎么喝、菜怎么吃,花怎么赏、鱼怎么养,门儿清。这期间,他便开始撰文。后经倪匡引荐,在《明报》写豆腐块文章。
    7 }2 X& p1 x6 g# L4 P) d7 t8 p" R2 F" X3 E1 T, N
    开了个专栏,名叫“草草不工”。
    $ [9 I0 [0 u( e) W
    , |7 I3 G- q9 q% M" y% F生平游历见闻、名人轶事、生活情味,他都用锱铢必较的功夫一一写下。4 u0 a8 K  o/ C, |
    * ~9 v, {1 c! x! b5 O
    连咱们金大侠都夸他:
    " E4 Z2 i9 G: s: g: t9 B
    ; \; K. M5 }( Q3 A“见识广博,琴棋书画、酒色财气、吃喝嫖赌、文学电影,什么都懂。于电影、诗词、书法、金石、饮食之道,是第一流的通达。”
    7 B9 C& Y  T9 c7 c6 o5 M
    & v+ _4 I  i) e. k6 \. C7 L0 Z8 n 97557d0361a94913ac77cd844cb1af32~noop.jpg 4 c. ~5 m  a( I8 D0 e
    ; b" p) P' |- ~
    「金庸和蔡澜」5 m: U" B8 K. B7 b& X
    2 h0 V' a/ d  V; h! e' E
    有一次,他老父亲来港吃茶,等了半天没位置,还被服务员奚落。蔡澜气不过,回去写了篇文章,收到奇响。从此他就跟美食干上,挨家挨户去吃,挨家挨户地写。香港大小餐馆都爱挂他笑起来的照片,但他从不吃白食。" m/ N/ D+ z2 M6 v( F! m
    7 P# I0 n2 H5 w2 o# d
    “否则读者觉得你不公正。”! E% E4 p" G) U0 t) F5 G/ |6 e* g
    : r! J$ @' n7 t& |/ P1 N* B) w0 _
    1998年,蔡澜在在无线推出《蔡澜叹世界》,此后主持了十多档美食节目,成为港人下饭谈资、寻觅美食的必备攻略。
    9 `+ U; N4 S: T# }9 B+ ^. l% x
    $ G( U( G5 m  o6 p《射雕英雄传》里,金庸写过一道菜,名字叫“二十四桥明月夜”:
    3 ^4 Z1 h4 F6 ?  e0 i9 `
    * _, Y5 F5 e& p* T% ]9 O% c“那豆腐却是非同小可,先把一只火腿剖开,挖了廿四个圆孔,将豆腐削成廿四个小球分别放入孔内,扎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鲜味已全到了豆腐之中,火腿却弃去不食。洪七公一尝,自然大为倾倒。”
    7 B" E9 @2 V- h4 H; f# L# W( k. f& ~( A& g7 s& n0 ?
    不过一个杜撰,蔡澜却当回事,找名厨把一整只金华火腿锯开。三分一当盖,剩下的肉上挖24个洞,再用雪糕器舀出圆形的豆腐,一一盛入其中,猛蒸八小时,愣是把这道“二十四桥明月夜”从书里搬到了现实里。  c; ?1 V, {5 W" k8 H, \% Z

      C% G  R* _) s: y难怪能做《舌尖上的中国》的总顾问。
    2 \9 _5 G: l# y2 \, ~
    ; n0 }/ T; s# t" w05.1 U' Y2 a! \# l, G1 A! l- X

    ! t4 b! b3 i/ m( W) k/ p倪匡诸多朋友里,最铁之一,当属古龙。古龙小说在台湾受排挤,倪匡读到后,替《明报》向其约稿《绝代双骄》,从此成为挚友。. m* r8 H* }! _5 }2 f# Y* F' a! K

    ' o2 ^' }/ J8 @, K3 p5 C7 |8 s1967年,金庸因故离开香港,想找一个高手来顶替他在副刊上《倚天屠龙记》的位置。古龙因此写下《流星·蝴蝶·剑》。1972年,金庸封笔,他又写出“陆小凤”,爆得空前大名。这都缘起于倪匡力荐。0 e7 e" _$ O$ c7 {0 s- g

    % V+ q7 z# y. H9 s# b0 X古龙一生,混黑道、爱女人,花钱不眨眼,喝酒如饮水,是个彻头彻尾的浪子。一生三大爱好,朋友、女人和酒,永远不能少。每次拿了稿费,第一件事就是买酒。通过喝酒,和倪匡、林清玄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传闻他和朋友去桃园酒家饮酒,遇见黑道,对方跟他拼酒,说赢了你就是我兄弟。
    & P2 b1 U# m# z2 z* A3 w0 G; m
    ' u6 A- w3 @  H! Z8 r3 q古龙一听,立马叫了24瓶乌梅酒,全部倒入缸中,端起来一饮而尽。" n) T* s7 `' C/ W* f" h

    " d( G4 Q5 g! h: A/ X# k当初林清玄找他约稿,他说稿子可以写,先喝。6瓶酒,倒在脸盆里。倪匡常说,古龙那不叫喝,应该叫往喉咙里倒。每次约倪匡喝酒,一人至少一瓶。两人相识甚欢之际,喝了一个通宵,第二天被送去医院打吊瓶。; ~% @% l1 Z3 Q; r  [& g

      ~% k' ~9 V! y3 v- n5 ^. F对倪匡的情谊,古龙看得很重,曾言:
    ' |: P7 A$ ^8 ~- p. E, S, m
    ) \* [. ~5 l$ D, T“若有人要拿刀来杀倪匡,全天下能为他挡刀的,只有我一人。”* }& \8 e$ U% W$ C2 O
    5 Q. u+ ~2 v) Y
    2f778bfe761a4dca8f66d6268d96a8a4~noop.jpg
    , Z8 G$ `" A% R5 H9 v8 v: r ) w. H1 f- F) D0 g- t
    「古龙和倪匡」9 ^6 D7 X( ^: y, `4 {: g

    / B, t5 Q8 _# F- l% D6 V3 r( J! B后来,因“吟松阁”事件,古龙误输肝炎血液,导致身体恶化,整个人形销骨立,不久与世长别,不过48岁。这时,古龙的狐朋狗友瞬间消失,只有倪匡赶到台湾,为他筹办葬礼。倪匡写下300字讣告,说这是一辈子写过的最好的文章。葬礼上,他和三毛失声痛哭,买了四十八瓶XO,伴古龙下葬。) _0 b' c3 O% v0 V5 b$ ]" |

    . H# L" }2 j' ^5 u. x多少年后,谈及古龙,倪匡仍心疼不已。: ^0 q/ i% V- w* |9 p+ v) c" m

    % p2 B! b% W7 o  o0 X古龙来自一个破碎家庭,生性放浪,骨子里又寂寞。第一个女人,便是舞女。之后又与诸多女子逢场作戏,出入繁华场所,为红粉一掷千金。他拿钱买酒,拿酒交友,拿朋友来填补寂寞,像极了自己笔下的人。2 }9 ~* I  [5 ~9 P( p

    ; n) O$ t$ n8 X& T% z5 A- r倪匡45岁前,也常流连脂粉。当年蔡澜拍电影,让倪匡去客串,演个作家,说来了可以喝路易十三。演得不错,又找他演嫖客。结果还没开拍,倪匡就喝得酩酊大醉。洪金宝只好扛着他上场。电影上映,有人找到倪匡老婆李果珍,说一个大作家演嫖客,实在不雅。
    ' X) A( a  ~- B$ e1 z1 K: W% w  O6 l3 k, p" p. ?
    倪匡的太太来了一句:" s1 _+ i2 N- _% u" P) [/ z2 g
    4 Y; O; V# p1 U
    “作家、嫖客,都是本色出演。”3 Y. O; t0 L& M
    & W! I% _% I+ O" y/ Y" O3 ~# S
    97557d0361a94913ac77cd844cb1af32~noop.jpg
    # U5 q; v& s, P/ Q/ W4 S
    2 z! O0 Q! ?  T9 I, x- H「金庸、倪匡、张彻等人」
    1 A5 F6 G7 e1 v4 j5 r7 D, f  i# R/ J1 a2 ]
    年纪大了,倪匡逐渐收心。他儿子倪震,却继承他的花心。追到周慧敏之前,追过李嘉欣,先后跟陈法蓉、姚乐碧、傅颖等人传绯闻。2008年还爆出一个激吻门。周小姐学她婆婆学得好,一点都没往心里去。
    ( j" e" e4 d/ k+ w2 q3 e# \+ N" n/ a) }3 M) ~- Q( w. I
    倪匡大半生做事,全凭随性。当年金庸跑去欧洲,把《天龙八部》交给他连载,他不喜欢阿紫,就把她眼睛写瞎掉。金庸回来,不得不给阿紫和庄聚贤续写一段孽情。在《明报》连载时,他让卫斯理掉到南极,杀了一头北极熊。读者骂他没有常识,他直接停载一期,专门用大字体只写了两句话狡辩:你说得很对,南极没有北极熊,可世界上也没有卫斯理。
    9 X6 Q- f2 q. z9 t5 ]% Y' T: {  K6 f- M9 K3 m+ h
    是的,就是这么明目张胆地无赖。
    2 m0 h% W0 @  J* b& [- w4 k% Q/ t% I; a5 y( l* a8 \. y. w2 W8 @
    虽被港人称为才子,还被冠以“科幻鼻祖”,但倪匡说那都是外界的误会。自己写小说,完全是冲稿费去的。跟文坛开会,他大方承认,自己只有中学学历,写故事一旦卡壳,就去翻《中国少儿百科全书》找灵感。/ D! m1 N. J- W7 b- [0 s4 V% j, @

    / }7 d/ Y. H3 S/ \真是一点偶像包袱都没有。
    / M7 ~% v0 x7 p  t' o% R$ t* s- M' O/ W4 b. ^% q! f5 R! I1 ?, z
    曾有文学青年向倪匡请教,问如何才能像他一样倚马千言。倪匡笑了笑说:
    & n# c- v) f" \0 T; e! x- ]7 U
    / e$ N; v" M! ?  N1 X- X4 g/ B“简单,你多写点废话。”
    * ^1 b, a5 f! b/ Q
    ' r, j+ O9 W8 E: m' I. \06.( B5 Q  T. O: c+ F4 |# ?! v* \2 g2 v
    . u/ v! [8 D4 {
    相比于倪匡这种没溜的“文学前辈”,被称为“一代词宗”的黄霑,行为更是出格。他明明精于传统,雅趣甚高,一生中卖得最好的一本书,却是收集了无数黄色笑话的《不文集》,前后居然印了60多版。2 Y6 P5 x5 S6 Y8 v9 I6 X. t

    7 U* x' Y) A# ~! p7 Q: s# [面对杨澜的采访,他还很有道理:“没人愿意拿自己招牌写这种书,但是我敢,说实话,有些人做的事,恐怕比我写的事要龌龊一百倍,但他们整天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中国人在性方面就是这么虚伪。”
    8 T' v0 H$ V6 @  H& k6 }$ |
    % [" m) S$ }: o/ x. s* t" @2 \想当年,黄霑也曾尝试写武侠,实在写不好,于是偷偷写了几本色情小说。据说星爷他妈凌宝儿看了,非常喜欢,爱不释手。1992年,他又参演了一部非常高雅的电影。
    2 S3 \! X; q+ L" t& u$ ?2 [  V  E4 ~6 L9 c* j
    名字一听就很雅,叫《带你嫖韩日》。, X6 E- K, E$ ^) e

    & g& U7 J3 g5 E. C2 S* t; [& m 63ecf906a117447882d0c317c656f6c3~noop.png
    ! Z& s6 n3 H: W, U# t4 l% |
    + d7 x3 q+ D! Z# }5 X+ x 「黄霑和王祖贤、林青霞」. k( `1 k2 {) {0 r

    8 @/ c! s7 s) q. ?: h8 @+ v平日里,黄老邪总爱干些疯疯癫癫的事。跟林青霞出去吃饭,差点烧了餐厅。醉酒遇见成龙,冲人家撒尿,气得洪金宝要将他抡翻在地。酒醒后,拿着啤酒跑去找成龙,说要“饮尿赔罪”,成龙还当真了。每次遇到张国荣,就要冲上去打啵儿。后来有记者问张国荣,这算怎么个意思。哥哥笑说:  a; e' E2 I- P# p
    : }% t4 a, \/ A* T; o. M0 \
    “每次黄霑想亲我,我总想着他身边的林燕妮,就没提防着。”
    6 N" o+ [# N6 F$ ^
    4 l$ s; \" q0 U7 P" V9 ^林燕妮是香港才女之一,跟亦舒、李碧华齐名的人物。最著名的文章,就是《一见杨过误终身》。他还有个弟弟,名叫林振强。与黄霑、林敏聪并称香港词坛“二林一黄”。陈慧娴那首著名的《千千阙歌》,由他填词。
    - y, N' D1 E$ Q) _) g1 t# c0 A1 q% i! @3 h7 y; o& |9 ~) w# T5 F4 x
    一个叫梁伟文的向他致敬,把笔名改姓林,叫做林夕。林夕也就读于喇沙书院,跟倪匡之子倪震是挚友。去倪匡家玩,倪匡要给他介绍女友。林夕很有礼貌地说:2 j4 G% c" m+ O+ @9 C
    $ `/ B0 @5 V* k$ X* T
    “不必了,倪叔叔,我是基的。”
    - n9 k2 o# i  h
    & S' D- ~, V- R5 Z* i李小龙在喇沙书院跟黄霑打完架后,又打了别人。他老子怕他惹事,就把他送去了美国。在美国,他遇到老乡林燕妮,一见倾心,试图追求。林燕妮看他没啥文化,根本没放在眼里。没想到回港后,嫁给了他哥哥李忠琛。这段感情没持续多久就散了。随后,林与黄霑相遇,被其才情倾倒。0 c) {% z7 o6 W1 a

    ) n) [, z( n1 M6 `当时,黄霑是有家室的男人。
    0 e, j' ]6 K" X: d' _, v; J( R. [  h7 b9 M8 O' v! H
    a51806a4ec0a4117acf1a28822be5476~noop.jpg
    7 h- [/ k( V5 H+ c ! P9 B0 L* m  @+ e+ N. J
    「黄霑和林燕妮」
    ( A, |! |% O7 m* F& _9 z& \9 Q4 N, Z' l/ M7 g
    黄老邪一生嬉笑怒骂,没个正形,虽成就了华语词坛上难以企及的高度,但在婚姻这件事上,“渣男”的名号,实在躲不过去。* j% \6 b2 A! R0 P
    ; k% [# s: F) N3 f8 w3 s
    1975年,林燕妮离开TVB,黄霑对其展开追求。明明原配华娃有孕在身,黄宗师还是心一硬,选择离婚,非要跟林才女在一起创造爱情。两人合开广告公司,甜蜜了一段时间,偏偏没有名分。黄霑为此很着急。
    . d+ K: d# A! E+ j% M" n( f7 Z$ @5 j0 B5 c# x6 @! s4 g
    为让才女落户,1988年金庸的饭局上,黄霑下跪求婚。金大侠做证婚人,赠联“黄鸟栖燕巢与子偕老,林花霑朝雨共君永年”。结果第二天,林燕妮反悔,说不算数。+ P; ?  y/ e& q; f0 q

    ! F0 n! l% V  s1 Y1991年,黄霑拿到“金针奖”,当众跟林燕妮表白,要把将奖杯送给佳人。没多久,林燕妮就抓到了他出轨秘书的证据,转身走人。后来那几年,黄霑一直走背运,拍电影赔钱,广告公司欠债,词作也失去了市场。' G& t5 t2 K9 Z. y% h% I

    ; N# d2 ]3 U; ~* _他曾对蔡澜忏悔,说自己一生最最对不起的人,就是原配夫人华娃。  |( b' @3 {- y# ]5 U, J0 T* G
    4 u5 P# z6 n; }) F0 z# v
    c505c5786abc4166b15ada49c4e19f64~noop.jpg
    , ^/ _# P9 |8 v+ C/ c3 S7 c# f! O3 y9 o& Z
    「金庸、黄霑和林燕妮等人」) x/ W# w. ?2 I. i. w

    7 ^- j1 F4 J4 Y9 V3 W这听起来,特别像同样风流的流氓北野武。
    ( k7 ?. O- l. H8 g
    & i2 m+ O! ^1 ~5 _1 [* t7 w9 r( b为了跟新欢重造爱巢,北大师净身出户,把13亿财产给了前妻。结果钱没了,朋友一个个联系不上,不久后,情妇也不知去向。0 Q1 g% Y6 ^2 q3 H# I$ X/ P+ J
    - m4 O2 g7 L0 Z3 x3 i$ l- N- z, I, h
    到头来,北野武大爷只好感叹:
    ) N9 |& b! R% a8 \( B& p4 {. `0 c3 O% G
    “早知这么难,不如跟前妻在一起。”
    7 n) j! f& n' m) Q3 x- z1 _- D( L& H5 X( v: d0 U! D
    07.
    9 e1 m% v( c# O+ y+ l, K8 E$ N) B# |7 C7 S: h8 d
    1989年,倪匡、黄霑、蔡澜三人,一起搞了个节目。起因是倪匡看上一位妈妈桑,三人常去夜总会给那些女孩儿讲笑话。结果妈妈桑没追到,钱还打了水漂。倪匡很伤心,黄霑就说,与其为她们花钱,不如我们自己做节目讲笑话赚钱。说完就去电视台找人,做出了大名鼎鼎的《今夜不设防》。
    : r( m6 E! s7 g6 E: I# m6 R) v5 c+ s
    节目里,三个男人毫不避讳,抽烟的抽烟喝酒的喝酒,时不时用黄色笑话助兴。请来的嘉宾阵容,包括张国荣、林青霞、周润发、成龙、王祖贤、张曼玉、关之琳、钟楚红、吴宇森、黄百鸣…无一不是香港巨星。节目话题,无所不包,八卦自爆,口无遮拦。* U( O# S( r2 @: ~
    + u0 z6 i2 ]; p# Y
    e560f7195fc14d1e8b1998a955434bd3~noop.jpg
    & w7 s( t3 A# L9 U( W+ Y9 X2 K3 T" w; Q) s, v( R
    「《今夜不设防》上的张国荣」
    % H# f4 K/ A8 x- m' H. c. v
    2 u# ]2 O! [8 \& [譬如张国荣聊自己追女孩儿时起了“色心”,林青霞大方说出和秦汉的情史,关之琳自认插足“没那么多顾虑”,周润发聊起很怂的过往,王祖贤说主动向齐秦索吻,张曼玉声称进入演艺圈完全是贪慕虚荣…3 |- i2 L' j" c0 }( r8 T6 ?

    + U8 r* H# M1 q+ @" |1 q1 ~* m2 X& p话题没有预设,聊到哪儿算哪儿,只为一剖心迹。黄霑见到林青霞,说早对她有非分之想,见到施南生,不顾徐克,直接就上去亲。
    ! W, J/ I* w3 }6 r( u8 }0 O- s
    # ?) g( V% w+ c9 ^- B* f5 r& `周润发上节目时对三人说:& {0 k/ [3 R' ?5 R7 }) v
    - p1 C" ^7 q8 a8 l0 J, U
    “听说你们这不叫清谈,应该叫扯淡。”' F+ y2 ~  w) e9 t

    * i5 z4 t: `( B6 _8 k三个不正经,深刻挖出了资本主义娱乐圈的腐朽一面。但每一期节目,观众们都看得很开心,屡屡创下收视纪录。其实某个层面上,它成为了香港黄金时代娱乐圈的最好注脚。做节目时,张国荣、王祖贤、林青霞、成龙等人正如日中天,一个个都正满怀诚挚地向世人贡献着一生最灿烂的作品。# A. {& h  ^+ e% j; j' v8 H, r
      ^. u4 p5 Y# \! |; F0 L% O7 x
    那也是香港最灿烂的日子。
    ; n# ~1 d0 J8 k6 k& Z9 A3 d6 V
    ! m* r% ^( R0 R- m- x f52454cf2a9c41969bea6a004cfa4002~noop.jpg , J( M: S" M0 p! ]

    8 u% M7 ~5 X8 W 「《今夜不设防》上的张曼玉」. \. [( F. w  V* T; }

    ) g" ]9 _; j7 Q节目做了两年。1992年,倪匡去美国生活,留下一纸声明:“我已决心淡出,自此天涯海角,闲云野鹤;醉里乾坤,壶中日月;竹里坐享,花间补读;世事无我,纷扰由他;新旧相知,若居然偶有念及,可当作早登极乐。”
      H, P4 b4 S: A+ x! x9 `3 c. m' h  ]! a4 q# l4 A# h. Z
    到美国后,他做木工、养花鸟、玩贝壳,烧得一手好菜,专心享乐人生。6 }' F' ^- @$ m7 X# {

    1 l& E! |- T# T9 g- J, Z黄霑要还债,只能努力打拼。那年,“四大天王”横空出世,老一辈罗文、徐小凤等巨星相继退出,词坛渐渐失去了他们的阵地。对于偶像制造,黄老邪十分看不惯,觉得香港唱片公司气数已尽,尽包装一些根本不会唱歌的人出来,不像话。刘天王转型填词时,他在报上足足骂了他三年笨蛋。
    / X1 e3 }! w6 b$ j+ m
    1 l9 y" G2 f" G/ |6 }同时期,蔡澜做他的美食节目,风生水起。1 M9 b; F% s: v9 B- ^0 S! e
    ; p2 ?$ L4 B1 ]1 W
    2002年,一代新武侠巨匠张彻驾鹤西去。灵堂之上,高书“影坛宗师”四个大字。当天,王羽、吴宇森、楚原、许冠文、黄霑和蔡澜扶灵。众人哀悼万分。张彻的离去,象征着香港武侠黄金时代的彻底终结。. b: O; H9 l/ }0 p4 ?* C8 b! h5 j

    ( y: x+ ?1 ~9 ~3 G. H张彻灵堂上有一副对联,“高山传天籁,独臂树雄风”。高山指的是《高山青》这首歌,独臂说的是电影《独臂刀》。挽联由黄霑而作。写完后,黄霑特意还给倪匡打了个电话,问写得如何。倪匡大笑,说:0 Y7 L  c; r; S0 c/ i
    $ A9 x3 G% i/ E3 @
    “对得妙,改天我死了,也由你来写!”# N  Q/ X3 w2 k  Q9 f5 T% b
    ! r3 b7 a/ G3 W) ?" p$ |; _0 @- \8 n
    6a5cdb1a676b4e45ac880f2bc54de597~noop.jpg
    9 t; ?" o; s7 Q- d! ?: e6 A
      O; \/ }$ q8 ~6 N7 y9 t「张彻和他的徒弟吴宇森」
    # C7 X9 H% O" n% Q) L7 U9 P3 N2 U, {  Q% x5 o

    % p, x7 d7 c% i0 Y5 c- I' G* V没想到,2年后,黄霑肺癌恶化,抢救无效,与世长辞。听闻噩耗,倪匡三天吃不下饭,蔡澜写下“一笑西去”四个大字。
    + @8 ~- M2 R" I. N' o1 Q
    $ w! N' [: G3 `7 W黄霑家人未曾刊登讣闻,不收帛金,也不设灵堂。七日后,香港大球场举行追思会,约有一万六市民前往参加,吊唁这位词坛宗师。
    0 A7 t+ W& [" ]8 c9 l% M- g; E
    ' O, B2 V- Q# j3 Q5 K& x" {' k当天,会场里放着黄霑为《楚留香》填的词:- J- q( S/ ~( E) T# m
    2 p/ Z0 Q5 k# |$ X* U
    “聚散匆匆莫牵挂,未记风波中英雄勇,就让浮名轻抛剑外,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
    $ B# I; g+ }' H5 u4 ?
    $ e/ N% Q, z+ s5 u' @: e08.
    ' G8 l! H0 |9 M; k8 U2 ^' d( G9 N' q# y$ i1 o' {  E7 |
    倪匡隐退,岁月渐老,体重越来越大。3 F; w; |' t& ~- Z8 B7 O2 k* |
    / A8 U  a7 I+ H" @
    对于苍老,早有心理准备。他有“人生配额”一说,觉得一个人一辈子各方面的配额都有限,写小说有,喝花酒有,抽烟也有。2004年,写完一本《只限老友》,他为“卫斯理”画上句号,145本。他说写作配额已用尽。: q8 z& d2 H7 ~" B3 j

    5 i, \, H$ Y/ D5 u但他喜欢吃,爱油爱腻,胆固醇越来越高。不开心时,跟蔡澜抱怨,说香烟美酒的配额都用完了。只不过荤口不改,一次出去吃饭,吃着吃着,对在座的人感叹道:- _$ a/ C3 X2 P- |" l+ A& T* Y0 K

    & _) Q# I+ g  c3 Q) p$ q8 s“唉,这男人老了,身上最该硬的地方,都硬不起来了。”* O9 ]" e' p' Y- b
    ; C& E' T$ O$ b! W# b* A1 X
    大家蓦然一怔,倪匡笑道:# D0 Y4 o( M' p: A# m3 e! d* R
    8 [8 \3 h3 Z7 m8 W% }
    “诸位不要误会,我说的是牙齿…”
    % b3 H' @3 Y: X- j1 {
    # r0 l# x$ p; W2 D% E4 H& N后来他回香港,徐克上去给他颁终身成就奖,说自己未了夙愿,就是把他的作品拍成科幻电影,问他怎么看。倪匡听了,嘿嘿一笑:: p) I( r% q& @1 W4 R6 L
    ! }9 Z% p5 r. u7 K8 S& S7 y: V' ^
    “这个在你,我无所谓。”- Q, T1 k) `2 Q  t/ z9 J

    ' N- v9 o/ |. b& {' M老了老了,还是那熟悉的味道。
    5 D) a* @- _' b; f: z$ |# p+ U
    0 O7 m* z' W6 b4 g# t/ V# K8 R% ~ 3426047a7fce4ef2bc9eacd04ebca075~noop.jpg : y7 A, {& t- `
    & H) k: [' ]; y
    「晚年的倪匡」; N. V" Q$ L7 P* A1 X( l+ ~

    5 [# m9 ]/ B) F( O三个风流男人,一个走,一个隐,只有蔡澜,还和内地读者有联系,定期在微博上回答读者问题,用各种无厘头答案,刺激网友的神经。透过那些答案,依然可以窥见往昔的不正经。最终被网友们传为一个个段子。
    0 l8 x) I% e' ]- h" A( D
    . V6 ^& J5 Z1 ?; X: r  p2 Y- G闲暇之余,蔡澜不但顾问了《舌尖上的中国》,还经常录节目灌鸡汤,四处传播他的“人生快乐论”。大概是前半生做电影做得很不开心,后来想通了,蔡澜就该吃吃该喝喝,只顾着人生尽兴。他告诉广大读者朋友,一定要学会快乐,忧愁来了,你不要硬扛,要学会逃避。酒足饭饱、及时行乐。& l" x8 U/ w8 }$ \! U, [% G

    ; B! c/ v4 V+ _' i/ ~4 r6 }3 a拿当年TVB最时髦的那句台词就是:
    / R# t! e! ]' w) M5 B4 [2 @! y2 ~+ ?" R7 a
    “做人嘛,最重要的是开心啰。”
    5 c6 \# B; S2 l% z% M7 A9 G2 U# g* j" R" `9 g* @/ e4 P/ S
    蔡澜先生的快乐鸡汤里,有一个著名段子。后来薛兆丰上《奇葩说》还讲过。说他坐飞机时遇上气流,旁边一个老外怕死了。蔡澜却八方不动,稳如泰山。老外问蔡澜,老头你死过吗?蔡老师看着老外,微微一笑:
    & H- t1 x0 l! u4 K/ Q8 s( v% ~- h& G, @8 |1 H+ }
    “我活过。”  n4 l- u$ `8 U: o) N8 v, O

    1 v2 N5 c; o* w* i7 K5 }; I f4f82aa6789a4d8aa8f1b24c0e3ad747~noop.jpg + b# j& U$ F0 L3 [3 A# W

    8 L& |; N0 h# g 「晚年的蔡澜」
    7 X5 v! B4 }1 m! F5 c, W6 J1 ]
    / |8 ^: U, L2 {  A. S# I* c( h可惜自黄霑一笑西去,前后多年,香港传来的都是些和“死亡”有关的消息。张国荣走了,主持《欢乐今宵》的沈殿霞走了,唱《狮子山下》的罗文走了,写《千千阙歌》的林振强走了。2018年,林燕妮、金庸走了。不久后,嘉禾创始人邹文怀走了,张国荣的恩师写《万里长城永不倒》的黎小田,也走了。
    9 B3 D. F; U9 T; k6 q- H3 R
    * v* [  s0 E, x' V' u一段段风流往事,凋零在时光缝隙里。
    " ~# }/ L$ T% r( `* K# b, Y9 v, c! M
    2 r) X% s* l3 P# ]5 J+ l$ f4 w' w留下我们熟悉的人,王祖贤早已退出影坛,林青霞回归家庭,成龙变成了票房毒药,周星驰一头白发,张曼玉去搞摇滚。当年上《今夜不设防》的那些明星,邱淑贞、关之琳、钟楚红、黄百鸣,再也不会出现在大银幕上。# f6 d# X) F* C# M

    6 H$ n& c9 O6 S6 ?2 S4 Z8 {今时今日,隔山隔水,再看那节目,纷纷的岁月已过去,仿佛时间的碎壳。  l6 ?- V& t7 a" s. J
    " ^) l1 I: j! ?0 Y1 S
    那碎壳之中,曾包裹着一颗颗饱满、剔透的果实。我们曾尝过它的味道。
    ! i" K0 h# A: j5 o7 V4 y! M. x9 n: O; {% H, |1 \& j
    只是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 B7 u- V  P- a$ s! 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好手网

    GMT+8, 2025-10-29 12: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9 - haoh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tarted 0 days (0 years) ag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