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5-8-19 16:39 |
---|
签到天数: 4540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
小小火柴的千年传奇
$ n1 N; c. t! l* K0 m3 A, ]) g! n- X- S: d
作者:成都 赖飞1 H7 p3 e$ H& |1 G! r: D7 l% V
1 c' @( r' _ u9 v+ N8 a
jpg
. k1 x- U$ T, B) `4 z! ~. p0 t2 u
8 R, I: Z& s4 g! ~3 ?5 G( h
说起火柴,上了年纪的人或许都非常清楚它在中国的另一个名字——洋火。
* ]$ m; L! \1 @/ y) I
# d- k& p* |/ o- Z' ?这个名字源于清道光年间,当时火柴由英国外交官当作供品献给了皇帝。那年月,但凡老外的新鲜玩意儿都得加个“洋”字,以示高端时尚,火柴自然不例外。清末一些追逐时尚的公子哥儿还常在闹市街头当着众人“唰”地擦燃一根火柴,显摆阔绰——这与上世纪90年代大哥大刚进入中国时暴发户们捧个“砖机”招摇过市的装逼行为真有异曲同工之“妙”。6 A0 i3 @9 R' U$ L5 t
. n: o; ]4 b' d# g
在那个狗撵摩托不懂科学的年代,国人自然不知火柴生火的原理,觉得相当稀奇,一度还称其为“自来火”。流沙河先生就曾写过这样一个趣事:清朝有个叫丁柔克的洋务派,算来还是当时的文化精英,居然如此这般介绍老外造火柴:“洋人先是看见地上阴火,挖开看是人骨,悟到人骨能够燃火。于是广为挖掘,遍采人骨,熬成膏剂。又用硫磺配合,造成火柴,行销世界。奈何人骨资源有限,所以售价极昂。洋人不断研究,又熬牛羊猪狗之骨,以代人骨,发现同样奏效。从此不必到处挖了,只需广为收购不值钱的畜骨就行了。”如此认识实在雷得人外焦里嫩。
8 n; e* I% b; n X+ s* Q/ G) C: c, |
笑过之余,我们不难看出,火柴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从史料中我们更能发现,直到1877年,上海才诞生了第一家国产火柴厂。然而,近年来,却意外地冒出了这样一种声音——
8 t% o* A5 | ~2 i" W& S0 L* d
c# k: v7 H( [中国人发明火柴?
" `# d: J% l0 H i
1 e* C5 z- u6 c5 a4 ^: W这一切,都源于1986年英国人坦普尔在其大作《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中的一个结论:“世界上第一根火柴是由中国人于公元577年发明的。”他指出,当时的北齐腹背受敌,物资短缺。尤其缺少火种,连烧饭都成了问题。于是,一群宫女站了出来,神奇地发明了“火柴”。
! @$ q9 |, l' E( D, ^" m
5 ~0 p0 w$ K+ d# k/ r宫女,说白了就是宫廷服务员。她们居然变身科学家搞发明,还成功了?这听来确实很无厘头。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坦普尔立论的根据——元末明初学者陶宗仪的《辍耕录》。陶宗仪在此书的《发烛》条目提到了北齐的这件事。所谓发烛,又称“取灯”,是在弯弯的木片尖上粘些硫磺,然后在火种处引火,也就是坦普尔所说的“火柴”。从此文中可以看出,陶老师只是说宫女们亡国后穷得摆地摊卖发烛,而不是说她们是发明者。这一点,在《资治通鉴》中也得到了印证。 Z; T6 n5 G) U! J. ^# O
4 J$ d3 n0 Y. n# j, m% a- H! R其实,早在公元前2世纪时,发烛就在西汉淮南王手下的术士们手中诞生了。那么,能不能就此说火柴是中国人发明的呢?老实说,发烛虽然是利用化学物质,很方便地把“暗火”变成“明火”,但它却无法自擦自燃,仍需借助火种才能点火。说白了它只是个引火工具,要说是火柴实在牵强。否则,原始人击石取火,岂不也成了打火机的发明者?
3 b. I! x+ p$ Y9 l' ]$ W1 {' E
, T) c1 V) o$ [. [6 z6 s3 Y尿?硫酸?让你想不到的开始
; T6 ~* J ]: J7 @' l# k# i7 u9 ]& w, e6 S8 n) Y0 W5 V$ X
传说,发烛在元代被世界著名驴友马可·波罗“走私”去了欧洲。后来,欧洲人就在这此基础上发明了现代火柴。当然,这或许只是传说。# v- `+ }) w+ f) N7 l
3 B" c: l7 c9 A R
得到广泛认可的一种说法是,17世纪后期,德国汉堡商人波兰特(此人还拥有包括炼金术士在内的多种身份,相当神秘)听说从尿里可以提炼出黄金,便立刻与尿开始了长期的亲密接触。最终,金子没得到,却炼出了磷。后来,他将制磷方法卖给富商克莱德,赚了1000英镑,总算抚慰了一下在多年尿熏中受创的心灵。1677年,克莱德将磷带到英国,交给了著名化学家波义尔。三年后,波义尔发现,用顶端涂有硫磺的小木棍蘸上磷可以引火,由此发明了“取火棒”。遗憾的是,由于当时制磷成本太高,“取火棒”未能推广使用。3 c5 \9 U$ E; a4 a) k) W2 Z0 P
+ O; D- A# ~7 H0 A* p/ T
到了18世纪,意大利威尼斯出现了一种巨型火柴,看上去很像敲鼓的棒子。槌头沾上一团由氯酸钾、糖、阿拉伯树胶调和而成的药剂。只要把这棒槌似的火柴浸到浓硫酸中,它就会燃烧起来。在当时,这种更像火炬的巨无霸火柴价格高昂,一般都是好几户人合买一根。1805年,法国人钱斯尔对其进行改良,将木槌缩小为小木棍,价格随之大幅降低。他的产品在巴黎上市后,一时成为市民争相抢购的热卖人气商品。不过,必须要说明的是,这种时尚用品使用并不方便,而且很危险——因为你必须同时带上一瓶浓硫酸。
5 U% {. {1 i9 ~, x& W: _* ~/ N& H
9 y2 v( Z& L8 y& w“有毒火柴”也疯狂! d! H0 Y% N3 _/ i+ b
& U0 ?7 T* H# X& L
显然,没人希望出现“满城尽是硫酸瓶”的局面。于是,又有人想到了新方法。1826年,英国药剂师约翰·沃克将膏状的硫化锑和氯化钾用树胶粘在小木棒端部作火柴头,然后在砂纸上用力擦划,便产生出了火——这才是流传至今的摩擦火柴。* U+ s: V1 }3 n$ }) O* G& T
# k1 k( j9 E8 a. P8 ]+ q" I/ Z
沃克不仅懂科学,而且还是个营销大师。据说他在叫卖自己这一创新产品时,居然推出了买一赠一的推销策略:每购买一盒火柴,就送一块砂皮纸,相当有才。( f* D/ F7 L1 R& h
( N2 [3 x( I- v! q, p' ?
1833年,瑞典的贝里亚城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家火柴厂。这种火柴上涂有硫磺,再覆以黄磷、树胶、二氧化锰等的混合物。划火柴时只要在墙上、砖头上一擦,火就燃起来了。在脍炙人口的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卖的就是这种火柴——童话写于1848年,当时摩擦火柴发明不过十几年的功夫。有意思的是,安徒生在1835年还写过童话《打火匣》,讲述一个关于神奇火石的故事。无形间,两则童话记录下了当时取火方法交替的现实缩影。 u) d2 X8 z/ g/ \* z/ D Z* y
6 |, j& D5 f5 P0 F然而,尽管新式火柴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仍无法规避其致命缺陷:黄磷遇热易自燃,而且燃烧时会放出毒烟,长期接触会导致磷毒性颌骨坏死,甚至死亡——名副其实的很黄很暴力,难怪人称“有毒火柴”。
: K: D# b: F& P$ y+ B/ Z9 H5 C+ Q- ?* J) J3 ?' S& ]/ c
红磷划出火柴天堂
7 E6 v U& }6 ?1 M
) q" t( l0 q0 d+ `0 D% N% N在“有毒火柴”大行其道的时代,一度有法国人塞芬和卡亨改进配方,用三硫化四磷代替黄磷作发火剂。然而,这种火柴尽管无毒,但它只要在粗糙固体表面摩擦就能起火,甚至放在衣袋里稍一摩擦也可能自燃。除了魔术师,恐怕没人喜欢这样的火柴。( ~7 x/ z1 l+ n7 U+ p+ q B' W
# u; |- Q' ~, l, r
1845年,德国人施罗托将黄磷隔绝空气在250~300℃下加热,制成了红磷。红磷不仅燃点高,也没有毒性。于是,人们就想到用它来制造火柴。不过,红磷一冒火,后果很严重——虽然它单靠摩擦无法起火,但与氯酸钾混合后却很容易燃烧,甚至爆炸。许多人在试验中都发生过事故。* w8 K6 Y* Q+ A8 X1 a
+ q! S) B5 I( _6 w$ j19世纪50年代中期,瑞典人伦德斯特罗姆终于研究出了一种巧妙而简单的办法。他没有像别人那样用预先配好的混和物作引火剂,而是把引火剂分成了两部分:将氯酸钾和硫磺等混合物蘸在火柴头上,红磷药料涂到纸条上贴在火柴盒两侧。火柴头只有在磷层上擦划时才会点着。
9 Q/ Y- [6 R/ I" I0 _6 |6 D2 j, w6 `# r
这种火柴既无毒又不容易引起火灾,真是居家旅行之必备良品。也因此,它被人们称为“安全火柴”,问世后不久便称霸了全球。
& m1 f3 g7 Q3 w1 `4 h s+ B8 e) [- l: I2 l# [& ?
4 w/ h" K9 R( C& m* O4 v- |
/ b! b: l+ {' z j& t; P$ G
火柴就此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一度成为人类取火工具中的NO1。
: V8 ` g6 ~( G. K5 ^+ x' s( u' ~' c/ ~5 r
然而,道路是曲折的,前途却是灰暗的。突然之间,一个叫打火机的家伙小宇宙大爆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走了人们对火柴的万千宠爱。
! V, E3 l) G; v) p( W. {/ D0 t& ~, P+ L( b! z
如今的火柴早已退居二线。不过,有一点它还可以聊以自慰:人类说,它所产生的火焰颜色是最美的。
9 A+ O: i9 @6 I# X# T4 v8 @
! ~; a3 M9 ]$ r P+ o至于将火柴打入万丈深渊的打火机的故事,且听下回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