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19-11-25 13:44 |
---|
签到天数: 12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
爱:0 D- T; b0 b- F
8 H& h4 m F V( v8 \
在说文解字当中,繁体的“愛”是由“爪”(爫)、“秃宝盖”(冖)、“心”、“友”四部分组成。 U2 W, S4 I7 D9 v
2 |2 N) `: z7 e0 A1 q6 @
要想明白“愛”的本意就要从“爪”、“秃宝盖”、“心”、“友”四个组成部分之分别所包含的意义进行分析、解释:5 e+ a9 k8 O+ s1 F9 ?& U/ r
/ W% i; n0 e) K& n! A, ~一、“爪”字的解释:
/ l3 A) l6 r0 }
2 B/ e; {* p! X3 h. U ^0 N1、“爪”字是个象形字。5 K+ B/ B3 j. k& l$ ?8 K$ K* S. F
4 G; _3 i w* x: W8 V/ t
⑴、在甲骨文中就像一只指尖朝下的“爪”形。7 L' |( ]5 ]0 ~6 H& ~
; u+ D4 P3 l2 j! O⑵、在金文中的形体与甲骨文相反,是指尖朝上。0 n9 W" q/ e5 |# L2 s
* [7 {4 v9 }$ G* {5 w. I⑶、在小篆中的形体,已接近现代楷书的形体,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7 Y- _/ F6 |- m3 @9 b6 u# \/ C4 z
/ D, W$ N" [- M3 U. X# k⑷、“爪”是现代楷书的写法,与小篆的形体相似。# f. D7 L5 e& \3 C" G
; l9 t1 ]& \+ r- _, A# r+ `
“爪”字本为鸟兽的脚趾,如虎爪、猫爪等。
" F+ D3 ]% v8 I
5 i5 g0 z, L9 W: B3 n2、“爪”字的本义为手爪。
# O; b' M0 D2 w7 F8 |5 H
9 d# U( f; w1 U" {; e. G& g6 K, w如汉代五言古诗《上山采蘼芜》:“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R S9 N$ P' d" C
9 ]% R* { W; H. ?
3、由手爪引申为手脚指甲的通称。
4 G) n3 s1 M: `- G7 i5 r$ A
5 C* P4 q3 f! `+ W/ G如《列子·天瑞》:“皮肤爪发,随世随落。”—皮肤、指甲、毛发之类的东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脱落。
8 B, x& J# J: S/ Z. u! h I1 E M$ H- ~, n( Y/ z
4、“爪”字本为名词,又可以引申为动词。
' b* G" P( i, i3 Y7 z5 T" W/ B- Q i3 k" @
如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意思是:抓下一块树皮,以察其死后。+ {$ x1 O% q3 R* J* O
5 F- F* ]5 d5 Y$ \7 G1 C! f- m这里的“爪”实际上就是动词“抓”。
0 A& O* S" t5 _1 ^& l/ P' c4 W2 D% `; U: e$ D
5、“爪”字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由“爪”组成的字大都与手或的动作有关,且大都出现在一个字的上部,写作“爫”。6 ]: P- `- ?! L! L8 h
8 s7 e& L3 r" L7 X: q
如“采”、“孚”、“妥”、“受”等等。
1 B ]5 v8 e" U( L }( x, c3 u( J/ `+ o9 O" g0 A) F4 ?
【古人曰:“仰手曰掌,覆手曰爪。”】
4 k$ ?4 o, G0 c y2 {0 p% M& s, C! V& r( Q$ D! x+ X# g
二、“冖”字的解释:
; S( ~3 i: T+ N) ?8 V1 X$ a
+ r3 {2 D9 }4 q- a, c+ c1、“冖”字(读作mì),是个象形字。
5 Q* b# o% p& K* d
& Q2 E1 o, S" d⑴、在甲骨文中就像覆盖东西的幕布或大巾之形。
& ]5 _% |7 }- ~7 W5 g
' ^, w* T# }8 A& ~2 B* ?⑵、在金文中的形体与甲骨文大体差不多。
5 K" h9 [: s8 N f0 h% y1 E/ }' |$ j
4 h" y/ u: d; v6 z! K⑶、在小篆中的形体与甲骨文、金文相似。
5 `; g5 e5 k x% @4 a5 y; v s6 L+ f6 e3 P
⑷、“冖”是现代楷书的写法,即所谓的“秃宝盖”。: \8 u) H, V2 Z) X, D' a
7 {0 a# X4 i) B' Y
2、“冖”字的本义是覆盖,其形体为“一”的两端下垂行。1 U9 S' S3 p Q
: X8 Q5 k9 [+ b《说文》:“冖,覆也。从一下垂也。”
9 b6 x: D, d4 ~9 G4 y7 v+ W5 R0 s& W
+ ?# c& {* i1 ~3 c$ j# h# X9 y* q- T- j3、“冖”字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由“冖”组成的字大都有“覆盖”之义。
4 ~5 F5 @0 i6 b4 b0 G, Q' `& L' e$ s- \* J4 R* @
如“冠”、“冥”、“幂”等等。8 y$ C& P4 D9 S2 K! u6 O
/ o) O' n0 U; d8 p三、“心”字的解释:+ _$ M' u; T9 E
; }9 P3 a$ [& S
1、“心”字是个象形字。
/ U6 F5 N& |6 q6 d- }7 G' a* O f. I
, M4 `4 l; Q `) C: F⑴、在甲骨文中就像一颗心的形状。
% ?& K1 j( y/ O" N5 P5 }6 B: l
# c3 V3 \: @! u8 x2 S6 r⑵、在金文中的形体略有变化,但仍像心的形状。
. u, c* j- E- y& W- U, V5 s7 {+ q( Z% ~5 I- _* D* O0 o `+ q
⑶、在小篆中的形体却变得不太像心的形状了。9 \: R7 E6 y( y V
1 z. _6 u$ p% G* S& k⑷、“心”是现代楷书的写法。
6 o+ z' Y. |4 a) L
0 t: p, o: U. |( u- E/ D& _2、“心”字的本义就是心脏。
- A! o% j# Y0 l8 t) u* D
" m* _; C5 p2 T0 t, @《说文》:“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 `% t7 t7 ^8 T3 R
# Y% c* F6 a J/ Y ]8 W9 {3、又可以引申为“心思”、“心意”。' P Y; A, q% _. g' ?2 z, c
) K$ _- N4 _' l4 p/ c) ]2 \
如《诗经》:“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 k5 e8 n9 D2 J( g. e: P$ B' T" g! }0 x* `$ N+ f
4、心脏在人的胸部中间,故又可以引申为“中心”、“中央”之义。8 h" y8 P( w0 b c
4 u3 ^0 a5 N7 w3 t如李白《送麴十少府》:“流水折江心。”这个“折江心”就是弯曲于江流之中央。
! f$ {$ z& v2 F, B8 {2 R o! N! |: H/ p8 `- P9 @/ n; h% ^. Z
5、“心”字是个部首字。在汉字楷书中,当“心”出现在一个字的左边时,写作“忄”;当“心”出现在一个字的下部时,写作“心”。凡由“心”组成的字大都与内心的活动有关。9 G; `3 }& F4 d! ? P% v& x6 [! d0 [
+ p3 m6 r! U# Q) W3 R
如“忆”、“惕”、“怀”、“忧”、“愁”、“思”、“想”、“念”等等。' F( ?$ V, v8 }" M* @- q' n* t
% n0 v$ ]3 x* K$ `/ r: a四、“友”字的解释:
5 J' f- ?* S: N5 }+ J* u1 l! x+ S' @3 |1 j: l) }2 K: u3 p# F
1、“友”字是个象形字。% j5 z( m) ~3 s* H# P) a
! e' u% s) `1 t" y1 U3 R/ h ^: o/ a! C⑴、在甲骨文中是两只右手靠在一起的形状。(就像现在的旧友重逢,二人都伸出右手,紧紧相握,表示友谊。)
/ U7 C \7 [, o7 ^0 B0 M) X# V+ _& p. `3 M5 v2 E0 _; p* P+ N
⑵、在金文中仍是两只右手靠在一起的形状。
$ c; V2 ]6 F( F( A2 ]* X: I8 @4 h$ ~
0 k, O3 D2 S! ^9 V3 [2 b⑶、在小篆中却是两只右手一上一下的靠在一起的形状。
: n5 {# c! w" s. D3 l3 A, c; Z9 T9 @7 }# j, Z* ?' u
⑷、在现代楷书中的写法,却是把小篆上部的右手变成了一只左手,这样书写方便,形体美观。
+ R- T* q6 Z) A1 t
- {* B' y5 }; }5 B0 [* ? F2、“友”字的本义就是“朋友”、“友好”。; J) J: Z, a0 w: C2 g
- t% Y8 c! C- D) W2 X如《荀子·性恶》:“择良友而友之。” O4 {" w* v1 v. ~
4 ^- r" ?' K. ]9 u这句话中的两个“友”字词性是不同的,前一个“友”字是名词,当“朋友”讲;后一个“友”字是动词,当“友好”讲。
@( v1 Q+ S- a1 ?& b( t" k) q# _, m8 G1 S8 r g2 G9 I6 ~
3、凡“友好”,大都互相亲近,因此“友”字从“友好”之义又可以引申为“相亲近”。5 B3 y6 m4 _+ ?7 H
$ e/ w' p7 W( ]
如《三国志·蜀志·先王传》:“瓒深与先生相友。”( c7 h" [1 K' l6 w0 ?3 O$ m
2 O# Q; }# {) t& g4、在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
6 N6 |6 n( H" g2 d L' U: c; _; U' T+ D
“同门曰朋”,即师从同一个老师的人称为“朋”;. A' W D) E4 @3 ~& ]4 u* T
' O3 ]9 G+ d; ?; b) }% j* G5 a“同志曰友”,即志同道合之人称为“友”。* x" y: G3 p9 [$ B8 s) ^
- R& [8 H% b1 H+ o+ B综上所述,“爱”的字义就是要抓住“朋友”的“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