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藤蔚 于 2011-6-19 01:45 编辑 1 K2 Q) q% C. J2 Q7 c' V
5 ?; ?. F+ n0 ^
9日,受邀出席加泰罗尼亚国际奖颁奖仪式的作家村上春树先生的获奖演讲原稿全文如下。 7 ?8 e' f! V6 G) D' L2 j
“作为非现实的梦想家”
1 ?9 \: A8 K* M! J) o _& F 我上次拜访巴塞罗那还是两年前的事。开签售会的时候,令人惊讶的聚集了很多读者。排着很长的队伍,花了一个半小时也未能全部签完。要说为什么了花了那么多时间,因为很多女性读者都想吻我。这样就花费了很多时间。
[+ j; _8 f! q7 G 我此前在很多城市都开过签售会,但被女性读者索吻还只在巴塞罗那出现过。仅从这点来说就能知道巴塞罗那是个多么美好的都市。能再一次回到这个拥有悠久历史和高度文明的美丽城市我觉得非常幸福。 ; M3 r1 ]) E' N+ @* c& O6 c
遗憾的是,今天我要说的不是亲吻,而是更加严肃的话题。 % G, D) X! `5 }! v! C9 f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3月11日午后2点46分巨大的地震袭击了日本的东北部。这是一次使地球自转稍微加速,一天时间缩短百万分之1.8秒规模的大地震。 ' e# h4 l6 _3 E# k7 a
地震带来的破坏是巨大的,但之后袭过来的海啸在日本留下了巨大的爪痕。有的地方的海啸甚至高达39米。39米的话,就算跑到普通大厦的十层也无法获救。住在海岸附近的人们没能完全逃离,将近2万4千人牺牲,其中将近9千人下落不明。被冲破提防的海浪卷走,至今没找到遗体。恐怕很多人都沉没在冰冷的海底了吧。想象下如果自己处于那个立场的话,胸口就像被紧紧揪住一样无法平静。幸存下来的人们也失去了亲戚朋友,失去了房屋与财产,失去了家园,失去了生活的根基。也有失去了根基的集落。大概还有很多被剥夺了生存希望的人们。 ( l5 F" U" z+ a4 L- h' ^% |0 G9 k' r
说到日本人似乎就意味着伴随着灾害活下去。日本国土的大部分从夏天都秋天都是台风的通道,每年必定会严重受灾,许多人失去生命。各地都有活火山活动,不用说还有地震,日本列岛位于亚欧大陆的东侧,就像坐在四个巨大的版块上一样,处于极度危险的位置。用我们的话来说,就好像生活在地震的巢穴之上。 . p1 P* o1 E ~: k5 r2 v( G" V, f
台风来的日子台风经过的途径能在某种程度上预测到,但地震无法预测。唯一知道的是,这还不是终结,在不久的将来肯定还会发生别的大地震。很多学者预测恐怕在这20到30年间,东京周边地域还会遭受里氏8级得大地震。说不定是十年后也说不定就在明天下午。如果纵向地震袭击东京这种人口密集的巨大都市的话,会带来多大的破坏,谁也说不清。
- t, r7 W6 c e" O( H$ P& b1 p 尽管如此,东京都内三千万人现在还过着“普通”的日常生活。人们还是一成不变的坐满员电车上班,在高楼大厦中工作。并没有听到这次地震过后东京的人口减少的传言。 v+ i! \& K% {6 m% E) F: V6 ^
为什么?你也许会这么问。为什么在那么恐怖的地方,人们还能理所当然的生活着?是因太过恐怖头脑秀逗了吗?
* E$ P- a# ~" T0 f 日语中有“无常”这一词汇。就是说一直持续下去的状态并不等于一个常态而存在。存在于这个世上的一切物事总有一天会消失毁灭。一切都在毫不停留持续变化迁移着。任何地方都没有永远的安定或应该依赖的东西。这是从佛教中得出来的世界观,但“无常”的思考方式与宗教有少许差异,被日本人的精神性打上了强大的烙印。作为国民性被基本不变的继承下来了。
; i/ u! H* F$ A5 O1 G3 P “一切都会过去”的视点,是所谓放弃的世界观。是人类就算与自然对抗也无用的思考方式。可是日本人就在这种放弃中积极的探寻美好的事物。 * ~' s& i# X; t5 x0 _
就自然而言,我们在春天爱樱花,夏天爱萤火虫,秋天爱红叶。而且集团性的习惯性的就像这么做是不言自明的一样热心观赏它们。赏樱的名所,赏萤火虫的名所,赏红叶的名所,一到季节就游人如织,预约旅店也会变困难。
9 s/ F9 k4 [( r D' G2 l 为什么? 3 f# X. @' T9 K5 h
因为樱花也好萤火虫也好红叶也好,在甚短的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失去美丽。我们为了捕捉到那一刹那的芳华,去到很远的地方。而且那些并不仅仅是为美丽而去,看到它们如梦幻般在眼前飘散,失去微弱的光亮,鲜艳的颜色被剥夺,不如说松了一口气。反而从美艳盛放之后的消逝中找到了安心。
. u7 y. a2 f5 H& |$ Y0 M4 z
. v- F# c1 b- n6 f+ B/ T* l 该贴已经同步到 夏藤蔚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