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5-5-12 09:37 |
---|
签到天数: 4473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其实我们一来到这个世界上,恐惧就接踵而至,首先就是害怕吵闹和跌倒,据说这二者都和安全、幸福感有关。光阴荏苒,恐惧的范围会随着岁月而扩阔。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内心挣扎,或叫做纠结。
一个孩子所恐惧的东西(例如怕黑),少年人可能认为是“相当幼稚”的事;然而少年人所惧怕的(譬如被同辈排挤),对成年人来说也“无足重轻”;老年人所恐惧的,可能是未知的疾病和怎样终老了。而当我们与恐惧纠结时,对当事人来说,无疑是非常真实和极其困扰的现实!况且这份内心挣扎会使我们经历一段特定的非常时期,其深度与强烈程度是局外人所不曾体验和揣测的。
在生命的历程中,貌似自己所关心的事情,都会或多或少使我们产生恐惧。按照心理学的解释,人的恐惧主要是源自两个因素:(1)未曾经历过的事(不是我们日常生活耳熟能详的一部分);(2)或许会发生的事但可能出现概率不高的事(例如玩T时害怕被燃烧的火焰灼伤)。
想起来多年前看过的一则笑话:
一位大腹便便的旅游者问一个饱经沧桑的渔人:“你祖父的父亲死在什么地方?”“死在海上。”“你的祖父死在什么地方?”“也死在海上。”“你的父亲还在吗?”“死了。”“死在什么地方?”“还是死在海上。”渔人平静的声音好象从来未经历过苦难,从未死过亲人。旅游者很惊讶:“那你怎么还在海上打渔呢?”
渔人平静地反问:“你的祖父的父亲死在什么地方?”“死在床上。”“你的祖父死在什么地方?”“也死在床上。”“你的父亲还在吗?”“死了。”“死在什么地方?”“还是死在床上。”旅游者得意洋洋,似乎死在床上也是一种光荣。渔人平静地说:“那你怎么每天还在床上睡觉呢?”
这似乎应该是一个笑话。我却笑不起来。
我们该如何看待渔人和旅游者的生命观呢?
如渔人一样在生命的大海中去搏击,去享受拼搏奋斗的欢乐,即使终将在奋斗中离去仍不休止?
还是像旅游者那样,在平淡和平庸中去过完无意义的一生?
我相信恐惧其实是一种骤然的情绪,它也许屏发于瞬间的心悸,它也许突然消逝在遥远的天际,但和愤怒一样,都同样的敏感,敏感于一种希望自己做得更好的心情。
其实,完美的东西有时并不在于种种情节。
就好像任何轰轰烈烈的美好,任何心头刻骨铭心的彻痛,最后都会归于同一种感觉——平淡。
恰如爱的敏感,也不应该是太多无缘的猜忌,
更不应该是太多对于可能失去的担心,不应该是其他诸如此类的种种旁枝末节!
我们的生命因为有爱,所以会希望给对方一种完美感受,让对方体察到当刻的幸福,
哪怕一切到最终,剩下的仅仅是一段无法延续的回忆。
爱的敏感,我想也不过是一种源于恐惧不能终生相伴的暗自神伤而已。
生命如舟,注定要在岁月长河里乘风破浪,且行且远。放舟天地间,一帆风顺自然是人之所愿。
可是,又岂能事事如意时时顺风。
因此,我们更要学会在顺境同逆境的对峙中,在恐惧和贪婪的对冲中,在愤怒与平和的对立中,
掌控自己!
生活处处有节奏。节奏是有秩序的律动,大至宇宙,小至人生,都生活在一种节奏之中。
即使是五指转的每分钟转数,这个老旧的话题,核心之美依旧只是旋转的节奏,而非单纯的速度!
时间有限,对存在价值的理解各不相同。
但既然我们选择了玩T,就应该精通它,让它持久燃烧,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但我们的心态呢?记得温总理在剑桥发表演讲时,面对台下的干扰和噪音,
引用了一句王湾的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而当时的总理,在我看来,彷佛一泓静水,殊不知,静水之下方有深流!
说过了,很喜欢头文字D里,黄秋生演绎的那个角色,他说:不要和别人斗,你所要战胜的,只是你自己!
而我们在这个手指极限玩法领域里所要上下求索的,
我们在这段燃情岁月里所要最终获取的,
其实不也只是一种乐在其中的平和心情么?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