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犹太父亲带他的儿子去澡堂。他们跳进池子,孩子冻得发抖,不由地大叫:“哎呀,爸爸,哎呀。”
5 d5 f) P/ }4 G5 ~6 |
5 P! L) `- V0 H
于是父亲把他抱出来,用毛巾擦干水,给他穿上衣服。 ' O+ W1 C2 z" z0 G0 t
“啊哈,爸爸,啊哈。”小家伙愉快地叫着,身子暖洋洋地蜷缩在毛巾被里。
' y: f7 D( g. E) v. |
“艾什卡,”父亲深思着说道,“你知道冷水浴和犯罪之间的距离吗?”
- i4 G* z9 [* x5 G1 d: P+ U
“当你跳进冷水池的时候,你发出的第一个声音是‘哎呀’,接着才是‘啊哈’。但当你犯罪的时候,你发出的第一个声音是‘啊哈’,然后就是‘哎呀’了。”
! \) u" S& g& |2 M- o; W2 \" E
犹太人对小孩的美德教育,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而且寓道理于比喻中,形象、简单、活泼,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记忆犹新。就像上述故事中的父亲,他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不要犯罪,而是用冷水浴比喻犯罪,告诉孩子犯罪开始的感觉是“啊哈”——高兴坏了,而最后的感觉就是“哎呀”——难受死了,从而启发孩子不要犯罪。
) a) I4 d- {4 E5 o, B. v ^' o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食品奇缺,托马斯·曼家的食品是按数学方法平分给四个孩子的,而且精确无比,连豌豆也要按粒分,任何人都不能多吃多占。有一天,家中仅剩下一个无花果,按托马斯·曼的妻子和四个孩子的想法,肯定要平分这个无花果。结果呢,托马斯·曼把无花果塞给艾丽卡,并让她一个人吃。艾丽卡狼吞虎咽地吃掉了无花果,其他三个姐妹惊讶地瞪圆眼睛。托马斯·曼郑重其事地说:“孩子们,世界从来就是不公平的,你们要早早适应这种待遇。”这句话在四个孩子的心中同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们在任何不公平的时候也能保持平衡的心态。
) j( ^, i, q0 k
# o8 Q) K) f+ a# d E
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也是一名犹太人。九岁时,有一天,他在商店的橱窗中看到一双边缘有皮毛的皮鞋,他非常喜欢,吵着让大人给他买下。他父亲不同意买,认为这双鞋不适合他穿。李嘉图哭闹着,执意要买,父亲同意了,但有一个条件,买了就必须穿。穿上皮鞋后,李嘉图发现这是一双木鞋,穿着在街上走起来“咔嗒咔嗒”直响,惹得所有的行人都回头盯着他瞧。本想穿一双独特的皮鞋,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结果却穿着木鞋每天去丢脸。为了摆脱这双鞋子,他真愿意付出一切代价,但他又没有别的鞋子可穿。任何人都无法想象他穿着这双鞋有多痛苦,他每次走路都要小心翼翼,以免发出那丢人的“咔嗒”声。从此,李嘉图再也不敢任性和贪图虚荣了,这对他日后的成长起了重要作用。 5 B/ q& e" u3 g5 g" w: |
可见,家教的方法很重要,方法得当,可以收到奇妙的效果。
. E: K- W( a0 K8 r, K
(文 / 贺雄飞 )
# m- t2 o2 n" L- N* J- z# T' x: q+ u* j
(摘自《四十一级台阶——犹太人的家教 》) / l* y6 T8 K0 R/ C g0 c# ^2 t' p
+ A9 ^. h! J+ ?$ E+ V6 ]* Z" }3 O
7 Y$ {0 e: d9 Y2 H! F; \ 该贴已经同步到 蝴蝶梦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