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0-4-6 08:15 |
---|
签到天数: 610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签到八年
|
楼主 |
发表于 2014-7-1 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事业单位实行合同制 3100多万职工告别“铁饭碗”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明天起实施,条例明确要求,“事业单位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建立工资增长机制;事业单位及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放心保)。9 i5 W1 [8 K: V0 v% I+ u
”这意味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铁饭碗”即将全面打破,我国现有事业单位111万个,事业编制超过3100万人,他们的命运将受到什么影响?
4 ?' N% X, ~+ N s4 R; T, W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此次改革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改变,是事业单位和工作人员的关系确定为“合同关系”,逐步实现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目标。自2002年至今,通过推行聘用制度,全国90%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已经签订了聘用合同。5 ?1 E x% ~9 R8 y
尹蔚民:我们也要看到,聘用合同签订工作还有“死角”,不少单位的合同管理流于形式、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聘用合同还没有充分体现行业、岗位特点,要继续扩大聘用制度的推行面,做到聘用合同应签尽签,消除制度推行的死角。
% _3 P/ W$ a! D 此次大改革,有几点特别值得关注:
* r" e. z7 i4 @ 一,工资待遇。
# i+ Z# M6 ~/ {5 m- a4 K8 @9 C 《条例》中明确提出“事业单位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这,会是涨工资的前奏吗?
: z9 V2 D0 X2 O7 `' A1 n, o3 \4 h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表示,这是一种工资改革的大思路,但不能简单理解为“涨工资”。
1 Y7 m* L: \' S) {- h6 u$ G 吴江:过去什么决定事业单位的工资增长?过去是财政有钱,工资才能涨。今后的增长是要和市场、绩效、平均工资、物价联系在一起。所谓正常,就是市场机制在发挥作用,原来是政府决定,现在是市场决定。! V2 K. Y! B# R) J+ `, k& U
吴江指出,要实现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首先要建立国家统一的调查比较制度,根据各地情况具体测算。
( r2 x! ]; d' v4 a9 P 吴江:比如北京怎么涨,是和北京的企业同工龄、同职位、同学历进行比较,没有调查比较,正常增长就没有来源。物价到底今年涨了多少,通过调查比较测算,最后才能知道北京地区应该不应该涨,所以不是全国,是每个地区都可能有差异。
, A( S0 }2 L. A* o1 }( K9 m$ [$ i+ s6 R 二,养老金。
' `6 j$ r3 ?2 q X( w1 R 原本,事业单位人员并没有纳入社会养老保险的统筹体系,他们的养老金待遇和企业职工相比,优势大,这是一直受到社会诟病的问题。这次《条例》明确提出“事业单位及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这是不是表明,养老金并轨已经箭在弦上?
: K9 |5 g) g7 K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认为,新条例虽然并未作出具体规定,但指出了改革的方向: b+ n+ W- }2 _9 N1 L! K2 `$ `* ?
吴江: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是和国家的统一制定的保险制度一并来实施的,条例只做了一些方向性的规定,下一步还要等待推动,等待统一对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的制度进行推行改革,(条例)没有具体说,留下了很大的改革空间。! H% Z! O8 E8 l6 O) {
对于养老保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接受中国之声专访时表示:机关事业单位应该实行与企业目前实行大体一致的模式,也就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 G0 |8 C+ e0 ^; x a% L2 @4 P3 k 胡晓义:实行单位和个人双方缴费制度,建立起社会统筹的基金和个人账户的基金,这样就可以实行资金的统筹安排和调剂使用。改革养老金的计发办法,把现在按退休前最后工资的一定比例来计发退休费,改成按照缴费年限的长短,缴费多少,来计发退休费。6 L( Q. q+ O* b
为了合理解决待遇差的问题,胡晓义明确提到,机关事业单位要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不过,养老金双轨制并轨目前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 G4 Q+ _. C8 h: e/ O4 ~"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打破终身制下狠招,值得点赞。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能否增强忧患意识,努力做行业中的佼佼者,还需要时间的检验,还需要严格的考核制度和监管体制来保障整个过程顺利进行。(记者车丽) + M# p. I0 T, P! _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明天起实施,条例明确要求,“事业单位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建立工资增长机制;事业单位及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 _5 }2 g8 r& Y" ^. n4 R9 N
”这意味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铁饭碗”即将全面打破,我国现有事业单位111万个,事业编制超过3100万人,他们的命运将受到什么影响?' w0 S# X K$ F8 m' L |9 d+ t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此次改革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改变,是事业单位和工作人员的关系确定为“合同关系”,逐步实现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目标。自2002年至今,通过推行聘用制度,全国90%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已经签订了聘用合同。/ P% B5 m. A2 Q/ L
尹蔚民:我们也要看到,聘用合同签订工作还有“死角”,不少单位的合同管理流于形式、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聘用合同还没有充分体现行业、岗位特点,要继续扩大聘用制度的推行面,做到聘用合同应签尽签,消除制度推行的死角。0 K- G3 F) E5 U+ [2 T" B6 D
此次大改革,有几点特别值得关注:1 m) u, o# I* C
一,工资待遇。) O: Q. W( _2 [4 u! |" U
《条例》中明确提出“事业单位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这,会是涨工资的前奏吗?
m% x) u) i# |* j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表示,这是一种工资改革的大思路,但不能简单理解为“涨工资”。! j4 z% m# g* J4 P9 Z
吴江:过去什么决定事业单位的工资增长?过去是财政有钱,工资才能涨。今后的增长是要和市场、绩效、平均工资、物价联系在一起。所谓正常,就是市场机制在发挥作用,原来是政府决定,现在是市场决定。( O, _4 P7 q/ c# Z2 }: M
吴江指出,要实现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首先要建立国家统一的调查比较制度,根据各地情况具体测算。% M+ i" J, ]$ j
吴江:比如北京怎么涨,是和北京的企业同工龄、同职位、同学历进行比较,没有调查比较,正常增长就没有来源。物价到底今年涨了多少,通过调查比较测算,最后才能知道北京地区应该不应该涨,所以不是全国,是每个地区都可能有差异。
. x# P# t7 U( q' `( k! R 二,养老金。
2 Z0 p8 `2 K, @& V1 K 原本,事业单位人员并没有纳入社会养老保险的统筹体系,他们的养老金待遇和企业职工相比,优势大,这是一直受到社会诟病的问题。这次《条例》明确提出“事业单位及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这是不是表明,养老金并轨已经箭在弦上? _' V* \/ u' J- }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认为,新条例虽然并未作出具体规定,但指出了改革的方向:
5 F9 [9 }/ l- M/ T0 d: x 吴江: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是和国家的统一制定的保险制度一并来实施的,条例只做了一些方向性的规定,下一步还要等待推动,等待统一对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的制度进行推行改革,(条例)没有具体说,留下了很大的改革空间。
# ?8 y9 Z5 T l0 u t 对于养老保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接受中国之声专访时表示:机关事业单位应该实行与企业目前实行大体一致的模式,也就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d) v& j8 m" m
胡晓义:实行单位和个人双方缴费制度,建立起社会统筹的基金和个人账户的基金,这样就可以实行资金的统筹安排和调剂使用。改革养老金的计发办法,把现在按退休前最后工资的一定比例来计发退休费,改成按照缴费年限的长短,缴费多少,来计发退休费。+ ~- {. e! F% v& V% g
为了合理解决待遇差的问题,胡晓义明确提到,机关事业单位要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不过,养老金双轨制并轨目前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Y7 ]) i$ ]' O9 c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打破终身制下狠招,值得点赞。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能否增强忧患意识,努力做行业中的佼佼者,还需要时间的检验,还需要严格的考核制度和监管体制来保障整个过程顺利进行。(记者车丽)
. ` r7 {7 w* x8 ~' f3 S7 T2 j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明天起实施,条例明确要求,“事业单位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建立工资增长机制;事业单位及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
' ?# ?5 n+ v& P! p9 Y- g$ y; o1 g+ ? ”这意味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铁饭碗”即将全面打破,我国现有事业单位111万个,事业编制超过3100万人,他们的命运将受到什么影响?5 ]- T. K3 p9 d e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此次改革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改变,是事业单位和工作人员的关系确定为“合同关系”,逐步实现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目标。自2002年至今,通过推行聘用制度,全国90%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已经签订了聘用合同。& n; w2 z0 ` n
尹蔚民:我们也要看到,聘用合同签订工作还有“死角”,不少单位的合同管理流于形式、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聘用合同还没有充分体现行业、岗位特点,要继续扩大聘用制度的推行面,做到聘用合同应签尽签,消除制度推行的死角。
8 N$ U6 r3 U% _+ z3 E: y 此次大改革,有几点特别值得关注:* r- ]8 [/ ]! o
一,工资待遇。, k( l2 N1 C: f3 h- C
《条例》中明确提出“事业单位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这,会是涨工资的前奏吗?7 @ d. R; Q1 N* m2 _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表示,这是一种工资改革的大思路,但不能简单理解为“涨工资”。, y* x, g( }9 T. _) ~7 ]* F
吴江:过去什么决定事业单位的工资增长?过去是财政有钱,工资才能涨。今后的增长是要和市场、绩效、平均工资、物价联系在一起。所谓正常,就是市场机制在发挥作用,原来是政府决定,现在是市场决定。
" L; r8 @9 n% I m* d D# F! c 吴江指出,要实现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首先要建立国家统一的调查比较制度,根据各地情况具体测算。1 l1 Z+ c2 J$ ^' V. `; y$ a
吴江:比如北京怎么涨,是和北京的企业同工龄、同职位、同学历进行比较,没有调查比较,正常增长就没有来源。物价到底今年涨了多少,通过调查比较测算,最后才能知道北京地区应该不应该涨,所以不是全国,是每个地区都可能有差异。! U$ y9 x# w* \2 G) S
二,养老金。
* y( q7 e. V0 g2 | 原本,事业单位人员并没有纳入社会养老保险的统筹体系,他们的养老金待遇和企业职工相比,优势大,这是一直受到社会诟病的问题。这次《条例》明确提出“事业单位及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这是不是表明,养老金并轨已经箭在弦上?
2 Q4 U0 z, {: K* `. {; o. B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认为,新条例虽然并未作出具体规定,但指出了改革的方向:% W, ? _( S0 |& H2 Z
吴江: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是和国家的统一制定的保险制度一并来实施的,条例只做了一些方向性的规定,下一步还要等待推动,等待统一对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的制度进行推行改革,(条例)没有具体说,留下了很大的改革空间。1 C: s+ L8 \7 f* J. a4 y
对于养老保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接受中国之声专访时表示:机关事业单位应该实行与企业目前实行大体一致的模式,也就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8 V* G1 e g2 _$ I9 S# Y& w9 n: c0 ~ 胡晓义:实行单位和个人双方缴费制度,建立起社会统筹的基金和个人账户的基金,这样就可以实行资金的统筹安排和调剂使用。改革养老金的计发办法,把现在按退休前最后工资的一定比例来计发退休费,改成按照缴费年限的长短,缴费多少,来计发退休费。& f6 T/ W* c( a" q% m( K9 ]
为了合理解决待遇差的问题,胡晓义明确提到,机关事业单位要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不过,养老金双轨制并轨目前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7 s2 q0 ~, O9 A3 |' j- O0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打破终身制下狠招,值得点赞。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能否增强忧患意识,努力做行业中的佼佼者,还需要时间的检验,还需要严格的考核制度和监管体制来保障整个过程顺利进行。
1 b+ ^8 l" G. k8 b) |! y$ N)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