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e/ p$ V; J3 n* O
6 p8 M3 n! Y. d. T% O1 N. v6 M' F1 v人均酒量排名第一的是山东# S9 w$ q, |7 M$ c
山东人素善饮,天下皆知。但本人作为一个山东人,浪迹酒桌多年,发现山东人其实论酒量比不上内蒙古人,论饮酒的猛烈程度比不上东北人。但是,山东人酒桌上的风俗和礼节多,喝法也多。这些东西好坏搀杂,有些增进气氛,而有些则让人不喜欢,这里给各位说个一二。 先说入座。山东自古是礼仪之帮,所以酒桌上的宾主、长幼之分是不能马虎的。酒桌上,一般冲门口的位置是主人或者东家的(就是买单请客的人),酒桌上有时戏称为“庄主”;在他的对面的位置是主人一起来招待客人的,叫“主陪”。这两个位置各地叫法有点差异,但意思差不多。 人均酒量排名第三的是江苏 江苏这似乎与“嗜酒如狂”并无多大关系的地方,其实也是酒友辈出,一个比一个深藏不漏,正所谓:说走咱就走,一口两口不回头!江苏那些能喝酒的地方人儿,顿时让人有种真人都隐居深林的赶脚!第一是南京,但南京居民貌似喝的不多,都是机关单位用的多。其次是盐城,销售额稳居第二。第三就是徐州了,徐州人喝酒不是一般的厉害。 但我觉得最能喝酒的地方是徐州,盐城可能是地域大,所以销售额多。 人均酒量排名第四的是河南 河南人善饮,这是众所周知的。酒桌上的海量与风范——那自然是“相当的”豪爽。这是意料之中的收获了。但河南人之特别善劝,其劝酒的水准达致了一种艺术的高度,却是我们此行意外的发现了。不讳地说,河南人的劝酒骎骎乎已然形成一套精致而精湛的技艺了。这种技艺恐怕只有亲临河南并亲炙其中三味的人,才能窥其纤毫,并为之叹为观止。 河南人的劝酒浸染着一股艺术的性质与善良的霸气。其劝酒过程有板有眼,循循善诱,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余地,恍如软刀子杀人,于温藉融和之间,取人性命于无形。其敬酒每一杯酒都有每一杯酒的说法,每一种说法都有一套论证,人情世故,天文地理,深文周纳,无所不包,对被敬者构成了强大的论证,让人觉得不满饮此杯,简直枉披人皮。 人均酒量排名第五的是北京 北京人喝酒,讲究劝酒,一杯满上、饮下,再一杯紧接着满上,而且,北京人自己要以身作则,先仰脖一口灌下,热情恳切而不容置辩让你必须饮下。北京人喝酒,喝的就是这痛快劲儿。在家中喝酒,一般不谈利害、不涉交易,如果为利害交易,就不会设在家中。因此,在北京家宴中喝酒,能喝出北京人淳朴古老的遗风,那一份快要淡去逝去的真情、友情与纯净美好,让酒穿肠而过,滋润了干枯的心田,烧热了枯萎的精神,便是喝醉了也心甘情愿。 人均酒量排名第六的是辽宁 辽宁是东北传统的白酒消费大省,拥有十四个城市,人口4203万。酒水主要消费城市为沈阳,大连、抚顺、营口、丹东、铁岭、鞍山、本溪。 辽处在东北三省,酒文化带有浓厚的东北地域特色;但又处在华北区域边缘,其酒文化深受华北地区影响。同时,近代多次人口移民与迁徙,使辽宁的酒文化还兼具不少山东半岛的纯朴风俗。 有朋自远方来,或者旧友故友重逢,辽宁人要开怀畅饮一番。客少主多,是辽宁酒桌的一大特色。常常是来一两个客人,作陪的却有七八人,甚至一二十人。宾主坐好,菜单推来推去,先请客人点,然后按照尊卑依次点下去。席间酒水一般是白酒+啤酒,女士不能喝白酒的就来点啤酒,实在不行的先喝饮料。接着,依次斟满白酒。 人均酒量排名第七的是安徽 安徽是很有意思的地方,北方的人说到安徽会说:你们南方人啊;南方人说到安徽,一定是:你们北方人啊。让安徽人的位置就有点尴尬。是这样中庸的特点,让安徽人能够左右逢源、上下通吃。什么咸的甜的酸的辣的,安徽人就没有那么计较。特别是省会合肥,早就八方融合;生活与此的外乡人就一定蛮自在,不像在上海。这正是安徽人的优点啊。孔子说的所谓中庸,就是平衡之道。安徽人就很懂得平衡。 人均酒量排名第八的是山西 山西人待客十分讲究礼节。主客就坐后,主人执酒壶双手为客人斟酒,民间的礼节为“茶七、饭八、酒十分”,斟茶敬客忌将茶水溢满茶盅,讲究斟多半碗盅,留有余地,使客人饮时可以吹拂浮茶,又可嗅闻茶香,显得文雅;请客人吃饭,盛饭不宜太满,使客人接碗时方便,夹菜时又有余地,都是文雅端庄之意;酒席上就不同了,主人要显示热情与隆重,故以满为敬,客人要以手护盅杯表示致谢,主人劝酒,客人要端起酒杯来轻抿一口以示礼貌。席间,主人要勤劝酒菜,客人要讲究吃一口菜放一次筷子,若连续大吃,会被视为“少礼失教”、“没风水”。酒未喝完不上饭。 人均酒量排名第九的是吉林 吉林人以日均饮酒28.3毫升排在第9位。 人均酒量排名第十的是湖北 第一步:说几句客套话——起身站立——左手端起盛满酒水的杯子前伸——再两边晃晃(表示是很满的一杯酒、决不泼洒);紧接着的是第二步:双手捧住杯口——缓缓地收拢靠近嘴唇——深深地打个躬而后非常张扬地仰起脖子——一饮而尽(作无限豪爽状,有时侯加几个其它搞笑的小动作);最精彩的是第三步:翘起下巴——蠕动嘴巴——右手将杯口前仰后合地朝客人面前自右向左、自左向右——来来回回十分优雅地划几道大弧线(嘴巴上、杯子里的酒没剩一滴、干干净净),待客人遵照他的样子不得不端起杯子随之一饮而尽后,才慢慢地坐下,最后再说几句客套话。 2 G* I) G9 Y5 C& u) s: ]8 `
W* J7 @& B7 H, {, Q0 A/ [
8 n3 A/ ^: h' S# `8 B 该贴已经同步到 清若水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