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5-7-3 08:34 |
---|
签到天数: 4505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
& M9 w S1 D% r0 s/ l
4 V3 e7 u" l% V% `3 ~0 o" K2 M她原本是人生赢家的“四月天”,却无端成了人们口中的“民国绯闻女王”。她与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的感情,成了人们了解她的最大来源。连我都曾那般认为。
! f% p& L4 A; g9 }" z但是如果真正走近她,了解她的生活、她的思想、她的选择,会发现她是一个真正有人格的女子,她的选择是超脱那个时代的……( b* z9 |( c1 H6 u9 ?% [
她是时代新女性,婚姻自由做主。她选定梁思成的事实,恰能证明她不虚浮、不傲慢。也许,女人在“择夫”上的表现,关乎一生。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林徽因婚姻上的选择。$ B- D0 E5 h( K: c" I
- s% X' j& r/ |7 p- q% X% N
01 长辈心中有丘壑,子女眼前易见山川( A% s; g c' R# B' K
; S" |1 w+ J* h8 x$ Q) j! `
世界上也许有很多种夫妻,我觉得最好的关系应该是这两种:
* H% {6 D0 P6 B. ], u- B一种是性情相近,趣味相投,或者聊些柴米油盐或者共读琴棋书画,如钱钟书和杨绛;
* W* i8 ^3 z( }4 f- u' |# n4 H4 Z7 k一种是性格迥异,相互迁就或相互学习。如金庸笔下的黄蓉与郭靖;+ ]) h% p/ t/ B0 f& M" S
民国时期的林徽因和梁思成。这样的结合,有时候不禁令人感概,看起来好像是南辕北辙的人居然能如此和谐。
0 @/ ?5 N8 _6 }9 _2 u金庸笔下的黄蓉与郭靖,女的聪慧机敏,男的憨厚稳重,是最有烟火气息的“神仙侠侣”。
3 \2 |- h4 n8 e: z另一对林徽因和梁思成,是行走在“建筑界的一对侠侣”。他们诠释了互补型爱情的最佳状态,他们互相包容谦让。" A: T+ {/ f' O! H+ T
9 X O2 S i/ b! @' f
1916年,全家由上海迁居北平。林徽因12岁,入教会学校培华女中就读。' X/ B9 [# ^8 r( e
后来,梁思成曾诙谐地对朋友说:& e' X: P w! O9 q
“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q4 _1 E+ S! j( e7 S4 k* I3 X
可见,梁思成给予她爱之深。- X: X4 d' ~! T, D( A+ H
其实,民国女子有才有貌者不乏,如张爱玲,萧红等,但是才气比林徽因要大得多的张爱玲或萧红的婚姻却是失败的,而林徽因的婚姻却是令人生羡慕的。
' X2 o {1 w$ c; X! n/ L% r2 n+ ?说到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婚姻,就不得不提及林徽因的公公梁启超。这位大名鼎鼎的民国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9 c8 Z2 C& y: a( T
7 w4 s2 ~; C! s' b( |/ o在林徽因十五岁时,梁启超和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就为两位小儿女订下婚约,当时梁思成也只有十八岁。
" {3 m" W' \; Q9 B& B" Z不过,梁启超跟他们说得很清楚,尽管双方父亲都赞同这门亲事,但最后的决定还是在于他们自己。
9 Z* M5 y1 o( M在那个时代能说出这般话,已经是超开明的爸爸了。- x I5 X) S2 i" o; R. T. E+ _$ M% G
; S& N {* h& O7 e8 [* L6 A1 V0 a4 ?1920年随父亲林长民游历欧洲,并立下攻读建筑学的志向。: a2 Y# @: y, `
而且梁启超是个十分注意引导孩子的父亲,同时又十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志愿。他对每个孩子的未来都有周到的考虑和安排,却不强求他们一定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办。" J: j# ~8 j1 z8 A% u7 ^, y" A
梁启超曾给在海外求学的五个子女写了大量信件,叫他们“大宝贝思顺”、“小宝贝庄庄”、“好乖乖”、“对岸的一大群孩子们”,这种没大没小的亲热,当代的很多爸爸也做不到。
( L- e3 `5 y' D$ W0 r毫无疑问,林徽因也感受到“梁式教育”的温暖。
% f: `" w) J8 G m
! a. K9 o) @2 H9 s! u1 ^0 {当林徽因和梁思成在美国留学时,林徽因在父亲林长民去世后断了经济来源,一度打算回国谋生或者在美国打工挣学费。梁启超坚决不允许,他在信中说:
0 O* r% J8 G [5 X8 b“学费不成问题,就算我多一个女儿在外留学便了。”
u: g" D ]. k3 ^2 o E9 d梁启超支持她继续求学,并且鼓励她度过苦境,鼓起勇气,将来能为中国的艺术界做出贡献。
2 s6 d# k8 V3 h! E这样语重心长支持你求学,鼓励你的长辈,试问哪个二十来岁的姑娘,不去尊敬和爱戴呢?' u. f: Q, I" y1 x* Q
尤其是像林徽因这样的女子,她追求婚姻自由,她不愿被封建礼教所束缚,她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审美能力和广博智力的女子,她的内心有想要追寻的研究,才更需要真正开明有眼界的长辈。" D5 c! J1 ?$ K2 @2 B& r# j8 }6 [
" Z' m: o% J6 ?; ?. z6 L1928年3月,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加拿大结婚。婚纱是林徽因自己设计的。# I w: l' w& ]( t3 Y5 |9 X
而梁启超就是这样一位有广阔格局和博学才华的父亲,他也理解孩子们所追寻的梦想。这样的一位父亲,他的心中有丘壑,作为他的子女就更容易见到山川。. _. R1 L7 o% v. d
山川,是林徽因一直追寻的。% r* i; B3 [& d' V
$ |0 f9 V$ R; E4 Z0 J; C# G( N
02 寻找愿意陪伴你一生的人' o# c$ d; y! W5 O d
* p2 W! {5 O$ i& m. ^8 i) a; \
这世上有太多比林徽因漂亮的女子,然而没有几个可以像她这般有才,比她有才的女子又不如她这般漂亮。
9 c; \! u0 i( ~林徽因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的“才”体现在这四件事情上:
# Q. k8 Q6 r6 h1 @9 x: b+ O2 g# q一、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7 L. t y2 b3 c j; Q1 u8 G" E
二、她改造了传统景泰蓝。
" H# V- Y5 I7 t三、她参与了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并且她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 \2 o9 L- S/ r+ T x3 M/ N1 E四、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9 z- l W1 c j& Y1 B y( F: v! M
而最让人敬佩的是,她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女性所稀有的独立精神和现代气质。
2 y2 W6 P1 [) n& F9 G7 r3 [1 Z# _! u& w
林徽因自小并不是所谓的“富二代”,她的母亲因父亲娶了妾而失去了所有的宠爱。小妾性情乖巧很讨父亲喜欢,后来又生了几个儿子,从此得了林长民欢心。0 o0 W4 t2 b2 N& s# R6 h* w. P
而林徽因的母亲从此就被遗忘在冷僻的后院,整天以泪洗面。林徽因偶尔去前院找异母的弟弟妹妹玩,回来就会被母亲狠狠数落半日。
3 z4 g& y! v+ _6 y那几年,跟着母亲住的林徽因,活得抑郁而黑暗。0 P3 @' J6 }4 v2 O( u2 F! V5 W
从小目睹了母亲的悲惨遭遇,也令她更加坚定的去选择自己想要的婚姻和人生。0 Y7 k& V H) l6 ~# v
林徽因的追求和自主选择,无不暗示着,她寻找的另一半也应是有担当之人。4 _% D d) C1 I/ l
+ w& S; y& r, M$ c& i6 P6 c& s4 K
% U6 ?: W7 t: i+ a# B! T+ I
( f8 O7 M& Q- G( e! Q. g$ n1931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北平参加营造学社
( T3 ` ^& x( c9 z& I! n8 ~
$ q" {+ D2 K5 E7 F/ c2 b在梁思成遇见林徽因之前,他早已是清华大学的风云人物,钢琴小提琴他都会,管乐团团长、足球健将,最大的爱好就是钢笔画。
M2 c! W; L1 t& p! `9 j# n林徽因曾建议梁思成学习建筑,后来,梁思成才选择了建筑学专业。他们俩个虽然性格迥异,但是彼此间有着最大的迁就和包容。
x7 r; A6 V* f- x4 E# s1 K' o4 Y, p此后,梁思成和林徽因一起,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他绘制的中国古代建筑图,详尽清晰。
7 _& @2 j8 h, j# r; P在爱情和婚姻里,除了浪漫,还有更重要的是,与尔同行。梁思成一直用陪伴去支持林徽因觉得对的事。2 u2 `2 T1 @ k- J' x$ A
如《小王子》里所说,最好的爱情,并不是终日互相对视,而是共同眺望远方,相伴而行。他们眺望着的,始终是同一个方向。
6 r' U2 `4 W& F7 N- s% H; E t- c$ y3 x {8 r7 p9 [# W6 y9 F
林徽因曾说,梁思成是个慢性子,愿意一次只做一件事。他不擅长处理任何乱七八糟的事,不管是家务事还是感情,他做的永远是给对方选择,给予尊重,给予支持。/ a9 j0 q+ D0 x
梁思成也体现出了男子汉应有的坚实的臂膀。唯这种男人,才能担起女人一生的幸福。
* J9 O! U" Q: L( R抗战期间,梁思成固守在贫穷的李庄,林徽因不畏艰难紧紧相随。那时,梁思成的脊椎病使他必须穿上铁马甲才能坐直,体重也从70公斤下降到47公斤。2 F9 C. j! b; ^
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居然笔耕不辍。林徽因曾劝过梁思成,然而未果。
6 @/ C/ e5 c" A: e, y后来,林徽因也被梁思成的精神感动了,就与梁思成一道投入到了著述中。在简陋的、破烂不堪的李庄,两人每天几乎都要伏案工作到深夜。到抗战胜利时,他们写出了11万字的《中国建筑史》。
. O, W4 w3 z% w也就是在这段日子,有外国友人邀请他们去美国,梁思成却拒绝了。他说:% w- |* ^; \2 D& I, k( O: x
“中国在受难,要与自己的祖国一起受苦。” ; I( S- ?3 z2 B3 V& D+ C
回顾梁思成的一生,他不仅仅是对妻子儿女的担当,更是对世界文明对人类进步的担当。7 L% I4 Z8 V! D" h/ a; g/ C2 n
事实证明,林徽因的选择没有错。
$ E9 [" S, x6 b! T& d/ I) N+ ?; j8 R3 |
在婚姻里,长久的陪伴才是最长情。你要找的另一半,必须是懂你,爱你,愿意花时间陪你的人。
}# c9 U+ E- p0 S& t/ T林徽因知道梁思成便是这样的人。
9 a9 q; Q% g6 R9 n& a/ o他用爱陪伴了她一生,直至她离开人世间。
6 C) y% ]& ?% m. u
' T4 g9 A, B+ Y9 ^03 最好的选择,其实是自身独立人格的选择
/ @% Z7 w7 ~5 X/ S
3 v) Q6 x* j6 \7 z1 @; K8 h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20岁的林徽因参加了接待工作。左一梁思成、左三林长民,右一徐志摩、右二林徽因,右三泰戈尔。
5 \& ~, [/ `, L7 p说到林徽因在婚姻上的选择,自然是要说到徐志摩。! Q" h5 q9 C/ ]* w( k, f
少女情怀总是诗。身为一个十几岁的少女,林徽因显然也曾被徐志摩的性格和满腔的热忱打动了。2 o' l, g7 G% H, h( O. d3 A
她爱慕他,也景仰他,却从未想过破坏他的婚姻。而徐志摩在对待原配妻子的态度和冷漠,也令林徽因心寒。0 T# e) r, ] t, ]
当我们为爱披荆斩棘,奋不顾身的时候,千万不要被爱蒙蔽了双眼,至少你爱的他要是个真正懂爱,懂婚姻的人。选择一个人,是选择对方的人品。显然,徐志摩确实过于薄情。
2 L) Z0 D) g& j& }% G这样的一个男子,就如同她曾经的父亲。她肯定不愿重蹈覆辙。面对诗人的求婚,林徽因退却了。
) R8 m5 T1 {/ r7 U8 X虽然还只有十几岁,她已经显示出一种和年龄并不相称的理智。她尊重爱情,尊重婚姻,所以在每一次选择上更显得珍贵。她懂得爱是一种修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m; ?& b6 L5 Y% ?% d: y2 K& T0 f$ A9 O: Y" \) d
林徽因的选择,告诉世人,爱情并不是盲目的追求,当你选择爱情,选择婚姻的时候,要明白,真正的好伴侣,不仅仅是爱你年轻时的容貌,而是对你体贴入微,富有责任心,知道尊重对方。
F8 _* @+ u6 P4 y8 [当然,林徽因最好的选择其实是自身独立人格的选择。+ y P7 [7 x/ K- Z X# ]7 x! e) C9 U
8 _" F3 ~$ ]; c
她同梁思成一样,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中国的建筑事业。
( i& \. ^! T) d. {梁思成曾说,“我要感谢我的妻子、同事和旧日同窗林徽因……没有她的合作和启迪,我对中国建筑的任何一项研究,都是不能成功的。”
K; i t2 A8 K# d: M. F2 p她和他曾携手走过一百九十个县,考察了两千七百多处古建筑。爬梁上柱,凡是男子能爬上去的,她就准能爬上去。
) S* c; y/ v1 ^9 |5 |# |( A- K无论何时,她都不曾附庸于男人。她的才情,她的精神上的独立,都值得被岁月温柔以待。
5 i. ~/ U- ?( R( |* r4 k
+ `( E5 \5 t( z2 k9 w2 S
, d5 R- W% v$ X8 D
" S( v, i3 \. k$ u( N* @7 P/ f1934年林徽因在汾阳小相村灵岩寺(梁思成摄)$ s* z4 [/ p2 |7 T) x
2 R- h. T$ ~$ Q; }7 u' Y& g* W6 N& ^一个人,只有选择经济和精神上的独立,才会有更好的人生选项。" k) c5 F4 ?% x2 l F/ A6 [% R
, m9 M/ W0 [$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