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无奸商,只有笨顾客!
我有个朋友,做廉价衣服批发的,现在混得不错,有房子有车子,算是小康了。那天我陪他去买布料,发现他挑了很多比较便宜但对皮肤不太好的,那些又舒服又不伤皮肤的布料其实也就是贵一点点,如果算在一件衣服的成本,也就增加了5%。我朋友告诉我:“拿好的布料,根本不可能赚钱。”
我问他:“整个市场都在做垃圾,为什么你不做一些质量好一点的?”
他说:“我一开始也是和你一个想法,想做最好质量的衣服,用最好的布料去做,但成本就增加了5%,所以卖出去就要贵一点,大概每一件衣服贵¥2~¥3元,结果谁都不愿意到我这里拿货,我亏得很惨。后来我和他们一样,哪种便宜做哪种,生意就好了。我也很不明白,大家都宁愿省那三五元买个垃圾回家。”
后来带我到仓库,给我看看两种款式相同质量不同的衣服:“便宜的,就是那种看上去很光鲜但穿在身上硬硬的,成本¥23元,批发价¥26元;质量好的,就是穿上去舒服,不伤皮肤,不会有汗臭的那种布料,成本¥27元,批发价¥30元。利润都一样,但质量好一点的没人买,或者说,质量好的,没有中国人愿意买。”
我说:“那些贵的,你卖给外国人吗?”
朋友:“嗯,主要卖给韩国人,我每件衣服¥31元卖给韩国人。比卖给中国人贵¥1元,而且要一次订50件以上才愿意出货。可惜,人家识货,愿意买贵的。”
我说:“还好,赚了韩国人的钱”
朋友:“别傻了,韩国人在衣服上面贴个标签,卖给中国人,零售价是批发价250%的价钱。你赚了他¥1元,人家转手就赚我们几十元。终端客户宁愿多花几十元在外国人手里买中国人制造的衣服,都不愿意多花几元在中国人手里买中国人制造的衣服。”
另一个雷似的故事。。
两年前,我公司开发一个“打地鼠掌上游戏”钥匙扣,我负责声音部分。我的设计是这样的,每只地鼠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叫声,弹出来的时候是随机出现的滑动效果音,被打中会有独特音效,叫声分别有:狂野、害羞、搞笑、愤怒、悲伤、痛苦、抓狂、嘲讽、崩溃、惊慌、挑引、恐吓,12种,让玩家感觉每只地鼠都是不同的,有自己的性格。
这个构思最后被老板否决了,因为这样很浪费芯片空间,喇叭也要用稍贵的,如果要达到这种效果,成本要多花¥1.2元。老板宁愿用更多的成本花在包装上,尽管这些包装只会变成垃圾,污染环境。但老板是对的,包装好一点,销量真的好一点,而且市场调查数据表明,另一家公司的打地鼠玩具声音质量比我们的好,价钱和我们的一样,销量却和我们差不多,没有因为声音质量好一点而更受欢迎。就是说,我那个的“有性格的地鼠”设计对于销量是没有意义的。
相信大家也玩过打地鼠,在市场上买到的打地鼠游戏的声音都是很烂很单调的,没办法,就因为省了¥1.2元。 原本是“无尖不成商”,可到了现在却变成了“无奸不成商”。
无尖的“尖”来源于古代用来度量的斗,
古代的米商做生意,除了要将斗装满之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尖儿。
在那个时代,商人的胸襟不能宽阔到这种境界,敦厚达不到如此程度,就不够资格称做商人 想想还是觉得用饭票 那个年代好... 奸商也是顾客培养出来的,在商言商。
我从事商品销售也已数年,在经营的过程中也在观察分析,确实顾客为省几块钱甚至一块钱跟我讨价还价,早先还进一些质量好的,后来什么垃圾进什么,我接触的学生顾客很多,学生顾客有句口头禅“我是学生没有钱”“我们都是花父母的钱”“给我省个雪糕钱吧”“给我省个车费吧”来乞求便宜,好像这句话是从淘宝蔓延到实体的,没钱不是商家的错,没钱不是砍价的理由啊,以自己是一个学生身份来要求商家给予照顾,我真不理解这些学生把尊严放在什么位置,这与“嗟来之食”有什么不同。
所以我教育我的女儿,砍价要学习砍价的技巧,从材质做工以及款式等方面讲价,不允许说是“学生没钱”等那些丢人的话。 丢了西瓜,捡芝麻……… 商标很关键~~ 呵呵~~
这是现在普遍的消费观 貌似国人都这样? :xx 楼上名副其实的尖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