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1-7-15 22:52
无论多么纠缠,终究要回到源头。这个世界什么知识都有,但只有获得终究的知识才是根本知识。人身难得,人身易逝,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我们需要明白生命无常,六道皆苦,必须出离。但很多人只看到出离的世俗维度。当你明白了终究的知识,那么,一切世俗话语和生活才会彻底改变。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1-7-15 22:53
懂得放弃才能彻悟人生在我们惯有的思维中总对永不放弃情有独钟,把不轻易放弃作为人生的固定的哲学。有很多人在面临抉择的时候总是舍不得放弃,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把握时机,保持清醒的头脑就要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只有学会选择和懂得放弃才能彻悟人生,才能拥有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1-7-15 22:54
你的心态就是你的主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却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态;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却可以改变自己。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无太大的区别,真正的区别在于心态。所以,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他的心态。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1-7-15 22:55
一日禅:慈悲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决心
慈悲不只是对受苦者表达同情心或关怀,也不只是向他表达你心中的温情,或清清楚楚地认知到他们的需要和痛苦。慈悲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决心,愿意付出一切的勇气和帮助苦难者减轻痛苦的行动。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1-7-15 22:56
很多疾病都来自不能宽恕别人很多疾病都来自于积存在我们心中的怨恨。身体不舒服时,想想你最恨谁?找出这个人后,尝试着宽恕他。如果感到很难宽恕,恰恰证明这个人是最需要你去宽恕的。你不必忧愁不知道怎样去宽恕,只要你肯放下心头的积怨,佛法自会教导你如何去做。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1-7-15 22:57
天真无邪与年龄无关儿时的无忧无虑、快乐、自在每个人都非常怀念,并且是一生的追求,但是,随着时间、年岁的增长,这些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是越来越少。为什么呢?寂天菩萨早已经说出了个中原因:“愚人欲求乐,反行痛苦因。”愚笨啊,本来寻求的是快乐的果,但所做所行却都是产生痛苦的因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1-7-15 22:58
我们不再一味地只想着自己修习善德可以改变心态。我们不再一味地只想着自己,而会开始超越“我”和“我的”。只要心中经常记着他人的苦难,记着每一个人都有追寻快乐的愿望、和拥有觉悟的可能,我们的视野就会更具超越性。这将感得和善的外在情境与喜悦安详的内心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1-7-15 22:59
一日禅:世间万物为我所用,非我所有世间万物为我所用,非我所有。这是指导我们物质生活的第一个智慧的原则。为我所用,非我所有。清风明月都能够为我所用,大地山河都能够为我所用,为什么要执着它呢?非我所有。不要执着,要随缘利物,能够为我所用,所以资源无限。非我所有,所以没有执着心,那么就能够从自私的占有到无私的奉献,就能够少欲知足。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1-7-15 23:00
“佛”的理念,人的爱情佛教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因为,人本来就是有情众生,只要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变化来看,明白“缘散则散,缘聚则聚”的道理,爱、恨便能在这一念之间转变、释怀。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1-7-15 23:02
如果不从当下去努力,明天都是妄想。人不是生活在过去,也不是生活在未来,而是生活在当下。活在当下,把握当下,才能有生命真正的现实意义。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有来,不可触摸。我们的这一念心,我们的妄想,往往不是滞后就是超前。如果不从当下去努力,明天有再好的计划,都是幻想、空想、妄想。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