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1-9-7 23:47

http://res.img.ifeng.com/12117b19e6faaefd/2011/0610/rdn_4df1742b3b1f5.jpg禅茶:轻安滋味妙无穷佛教崇尚饮茶,有“茶禅一味”之说。“禅”是“禅那”略称,意为“静虑”、“修心”。禅宗自南朝宋末达摩在中国创立,至六世分南北两宗,而南宗慧能的顿悟说较北宗神秀的渐悟说更近禅旨,得以承继五祖弘忍衣钵,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风流所及,宗派纷纭,于南宋传入日本。茶之作为饮食在寺院里盛行,起始是因为形而下的健胃和提神。禅僧礼佛前必先吃茶,而且学禅务于不寐,不餐食,唯许饮茶。如此修心悟性,以追求形而上的心灵净化,对自然的感悟和回归,在静思默想中,达到真我的境界。禅的意境多少和茶的精神意趣相通,茶的清净淡泊、朴素自然、韵味隽永,恰是禅所要求的天真、自然的人性归宿。
品茶的环境宜清、宜静、宜闲、宜空,而不宜过雅。徐渭说:“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霄丌坐,松月下,花鸟间,清白石,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飘烟。”这里青藤讲的是文人雅士的品茗环境,似乎过于雅致,而难达禅宗论道“自心是佛”的空灵之境。我以为陈继儒强调的“一人得神”和张源讲的“独啜曰神”更近茶道之道。
什么是禅味?就是得到禅定的快乐,得到轻安的滋味。这种滋味奥妙无穷,不可以心思,不可言议,借助茶的帮助,身历其境的人才能体会,才能领受。好像如人饮茶,冷暖自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各位想要知道这种禅味是甜是苦,要努力参禅,到了相当境界时,自然晓得其中滋味,所以要参,参到水落石出时,就得到禅味。禅不是说的,而是参的,所以禅宗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
参禅的人,参到火候到的时候绝对不发脾气,不与人争论,到了无争三昧的境界。也不求名,也不求利,看富贵为花间露水,看功名为瓦上霜片,顷刻就消逝无踪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1-9-12 05:37

http://res.img.ifeng.com/3877dc1c721689e6/2011/0908/rdn_4e681aa25ec3a.jpg茶器相依 有爱方有香茗朋友来我家的时候,送给我一盒茶,是极品的乌龙。前几天下班回家,想喝热茶,便随手抓起那盒茶来,胡乱塞进茶壶,泡了水,倒过来便喝。喝的时候心想,极品的乌龙啊,一定味道上乘吧……可一喝之下,深感不然。那茶要香不香,味道怪怪的。唉,原来只是号称的“极品”。现在人们为了赚钱,还真是什么招牌都敢用,听一个做茶的朋友说,卖茶的地方往往也卖包装,管他内容是什么,衣服总是穿得漂亮时尚。所以品茶绝对不能相信包装,就像女人,也许长得妖娆魅惑,但是这心里是什么样的,你永远也不知道。
一日在家,整理房间打扫院子,忙碌了大半日,累了。决定犒劳一下自己,于是打算沏上一壶香茗,好好休息。这次搬出来一套上乘的茶具,是搬家的时候在广州的妹妹送的,价格不菲。拿出茶具来,便将头探进茶柜里张望,在心里盘算该喝哪一款茶叶,看了半天,目光便落在那“极品乌龙”上,上次打开了一小包,觉得不好喝,于是剩下半包来便那么搁着。
本不想再喝那茶了,但想想也是朋友的一片心意,就这么扔掉,也太浪费了。这么一来,便伸手拿起那小半包剩下的茶叶,泡进那只巧致的茶壶里。端起那只极小的品茶杯放到唇边,喝第一口,没感觉什么,再喝第二口,第三口……这茶居然是越喝越醇的,几杯过后,口中已有暗香袅袅徐来。果然是好茶!原来第一次那么的不尽人意,却不是茶不好,而是所用茶具太差,喝茶的心情也太粗。
不由得想起上次的联想,女人如茶,男人如茶具。极品好茶若未能匹配到极品的茶具,而只是放进一只粗糙的茶壶里,泡出来的茶味也便会非常不和谐。上次未识得好茶,只是妄自菲薄,都是以貌取人,这好茶必须配上好茶具,而好女人也要碰到赏识懂得她的男人。只可惜,有许多的好女人,她们的人生就如同这“极品乌龙”一般,被泡进一只粗糙的茶壶里,在粗糙的日子里度过一生。
反过来说好茶具就一定能泡出好茶吗?这也不一定,就像茶叶审评一定要用洁白的瓷器,才能凸显茶的特点,滋味鲜醇当然越泡越香,若是内质平淡,就是请出上好的紫砂珍品冲泡,也是枉然。
想来男女间总是互相指责,恶性循环世间便有了很多不幸。殊不知唇亡齿寒,这茶和器互相依存,如同男人女人间,有爱才能泡出香茗。

蝴蝶梦 发表于 2011-9-12 10:26

江湖归梦, 从此忘机。
喜欢这句话,不过对茶没什么欲望和需求,喝亦可,不喝也可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1-9-17 17:13

http://res.img.ifeng.com/3877dc1c721689e6/2011/0915/rdn_4e71521618e67.jpg茶中岁月 三分意趣七分福记得余光中在《寻李白》中唱道:“酒入愁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看这酒中裹挟的豪气与侠骨,令我十分追慕。我不善饮酒,却从茶里尝出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味。不知从何时起,爱上了喝茶,茶有健身、解渴、疗疾之效,又富欣赏情趣,还可陶冶情操,是五花八门的洋饮料所无法比拟的。
独坐时,我会好好地沏上一杯茶,看着袅袅升起的热气,不由自主地将手中的茶移近鼻尖,张开鼻翼深深呼吸,不放过一丝的香气,再端到唇边呷上一小口,任清清浅浅的苦涩在舌间荡漾开来,充溢齿颊,心头的思绪便随着那丰醇的滋味吞咽而下,心情异常轻松、平静;闲来没事,邀上三两朋友,坐在一起,拿出讲究些的茶具,煮开一壶水,徐徐注入加了茶叶的茶壶,在“嗤嗤”声中,看着细碎的芽叶在壶中浮动翻飞,幽香扑面,可以不必说话,但彼此心灵早已沟通。
古人云:“独啜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饮茶时人不需要太多,煮茗叙旧、品茶抒情,是最理想的情形。但也有例外,那就是中秋月明星稀之时。记得去年中秋,我们一行十多人在酒足饭饱之后,浩浩荡荡进入古色古香的阳明祠,阳明祠依山而立,翠树环绕,风动婆娑起舞,沙沙有声,亭廊相接,芳草相伴,在这样的环境中品茶岂不意趣盎然?
对于茶叶的种类,我的习惯是夏日喝浅翠碧清的都匀毛尖、龙井;春秋两季喝汤色黄橙艳丽的铁观音;冬天则喝香浓醇厚、深红色的普洱,有一种在寺庙里修行的幻觉。
至于喝茶的器具,因人而异,只要自己喜欢便好,质地有紫砂、玻璃、白瓷、青瓷等等。我有一个极其喜欢的白瓷茶杯,上书两行绿色的小诗:“悠闲生活笔数支,逍遥岁月茶一壶”,这是我崇尚的生活方式,我觉得人若能过上几年这样的日子也不枉此生。
鲁迅曾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饮茶的艺术注重甘、清、活、闲,人的心境通过这种领悟的过程变得空灵而飘逸,饮茶的哲学在于让人轻松、宁静、自在,既可自得其乐,亦可与人分享,借一杯清茗作心灵的沟通。
在我们今天这个喧嚣繁杂的尘世中,我们都需要一杯好茶,来洗涤心上的烦恼与尘埃,抚慰我们的心灵。捧一杯茶在手,听一首好的音乐,看一本好书,在平淡的生活中享受生活的乐趣,这便是我的所求。也许茶尚未入口,我早已醉了。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1-9-17 17:14

http://res.img.ifeng.com/3877dc1c721689e6/2011/0914/rdn_4e70015890ecd.jpg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古人为了获得更大的品饮乐趣,对茶具非常讲究。精美雅致的各种材质的茶具,蕴含文人之灵气,吸收香茗之精华,由大到小,由繁到简,由瑰丽到清丽,一代代传承于品茶之人的双手,融合进爱茶之人的血脉。它已从单纯的器具,繁衍而成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艺术价值大大升华,成为中国源远流长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具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感受茶之韵味,也增加了品茶时的感官享受。让眼、口、心,得到温馨的统一。制作优良精致的茶具,古人们还人给它们取上颇有意蕴的名子。例如:煮茶罐称为“鸣泉”;茶壶称为“注春”;茶匙称为“撩云”;茶碗称为“啜香”;竹扫帚称为“归洁”,甚至抹布也被冠以“受污”的雅称等等。茶具的雅名或指代、或相关、或拟人、或喻物,使得单纯实用的普通器物被赋予灵动悠远的非凡气质,散发出浓重的茶文化气息,增进了品饮香茗的雅和闲情。
康熙年间盖碗茶具的兴起是清代茶具的一大革新。从朝廷王公到大家贵族,再到民间茶馆,都开始使用这种新奇独特的茶具,延续至今,未有间断,深受人们的喜欢。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好水、好茶、好茶具、好环境,必定让你在茶香缭绕、口舌生津、清甘幽长的同时:以一颗清心,让你面对生活中的贫寒与平淡;以一颗平常心,让你面对生活中的拥有和失去;以一颗静心,让你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以颗智慧心,让你面对生活中的复杂和多变;以一颗禅心,让你面对金钱和财富……

小唐ヽ 发表于 2011-9-17 18:41

改天累了希望能和飘姐一起喝杯茶~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1-9-18 14:18

小唐ヽ 发表于 2011-9-17 18: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改天累了希望能和飘姐一起喝杯茶~

嗯,这个可以有
累了就喝杯茶
让自己放个假(赞)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1-9-20 21:26



五泡茶味人生五阶段
我时常一个人坐着喝茶,同一泡茶,在第一泡时苦涩,第二泡甘香,第三泡浓沉,第四泡清冽,第五泡清淡,再好的茶,过了第五泡就失去味道了。这泡茶的过程令我想起人生,青涩的年少,香醇的青春,沉重的中年,回香的壮年,以及愈走愈淡、逐渐失去人生之味的老年。

我也时常与人对饮,最好的对饮是什么话都不说,只是轻轻地品茶;次好的是三言两语,再次好的是五言八句,说着生活的近事;末好的是九嘴十舌,言不及义;最坏的是乱说一通,道别人是非。

与人对饮时常令我想起,生命的境界确是超越言句的,在有情的心灵中不需要说话,也可以互相印证。喝茶中有水深波静、流水喧喧、花红柳绿、众鸟喧哗、车水马龙种种境界。

我最喜欢的喝茶,是在寒风冷肃的冬季,夜深到众音沉默之际,独自在清静中品茗,一饮而净,两手握着已空的杯子,还感觉到茶在杯中的热度,热,迅速地传到心底。

犹如人生苍凉历尽之后,中夜观心,看见,并且感觉,少年时沸腾的热血,仍在心口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累了,就请喝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