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帖子
楼主: 蝴蝶梦

[其他类] 美文共享之水煮火文化!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5-14 08:38
  • 签到天数: 4475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煮火文化之十二·火柴&打火机的前世今生(下篇)
    0 F* Q" ^# D1 o" Z+ D7 C( i! m8 ~/ w; f( A$ [& j  X$ S# ^9 K5 t
    下篇 打火机的“曲折人生”
    ) F$ {0 b$ u: B( h4 I
    & B5 j" m: [# S8 R9 w  O- C上篇中我们说到火柴好不容易历经千辛万苦熬成了打火工具中的SUPER STAR,但它万万没想到,板凳还没坐热,就被打火机一脚踹下了神坛。7 e3 E9 Y# x- K3 S- b

    + m# k$ F- u5 G- _4 Q; r有争议的雏形" x8 P* i( l3 X- ?7 z' n$ O5 W

    ( Y+ p9 r& J8 h一般认为,类似打火机的图绘早在1505年便出现了——在德国纽伦堡地区,贵族马丁拥有的手卷中记录着它的身影。这种打火装置有一个铁制的转轮,使用弹簧驱动旋转,让有粗糙纹路的轮面跟一片黄铁矿石摩擦而产生火花。
    8 N' C# {. E% Q3 I3 G$ o& u
    ; L; [; T: {. ^& D0 R; M5 @7 ~4 g# o有意思的是,在稍早的时候,德国德雷斯登地区还出现过一种名为僧侣之枪的手炮,其击发机构是一片边缘呈齿状可滑动的铁片,用手拉动摩擦一块固定燧石就可以产生火花。可惜的是,其发明者将这种机械打火装置装在枪上做为了击发装置,而并未想到用它点一支烟抽抽,否则打火机就跟他姓了。
    5 }' ]5 C, J9 U: t" J
    7 j2 J0 C, Y6 c5 T除此之外,有人认为打火装置也有可能出自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之手,因为在他的手卷中也有类似机械的图绘。但由于无法确定绘制时间(可能在1500-1519年之间),所以难以确认达芬奇是不是发明者。近年来,又有学者发现,达芬奇在公元1490年或更早时候就发明了部分零件。
      u' g) d8 E) V) ~: M% Y( c
    : v0 k/ ~8 f8 P7 w; P6 K2 i/ U& q, v不过,无论发明者是谁,机械打火装置在14世纪初诞生已是不争的事实。从14、15世纪到19世纪初,撞击式点火器都非常流行。其间还出现了一种带有火绒和硫磺火柴的“图林根点火器”和“导火索点火器”等。但严格来说,这些打火装置都只能算是打火机的雏形。
    % m& [, Y' k+ B' ]- G6 K' c2 o& G+ r; E$ `3 d; |) W9 j
    不完美的诞生- x  l6 G0 g. {6 Y! S0 X+ O
    % i& I6 M7 [9 ]+ |  H% K( u6 x
    1823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在实验室发现:氢气遇到铂棉会起火。这一发现引发了他试制打火机的念头。他用一只小玻璃筒盛上适量的稀硫酸,筒内装一内管,内管中装入锌片。然后盖上有喷嘴、铂棉和开关的顶盖。内管中锌片与硫酸“亲密接触”后生成氢气,随之产生的压力就将内管中的硫酸排入玻璃筒内。当人打开开关时,内管的氢气就冲到铂棉上引起火来。而当内管与玻璃筒内的压力重新平衡时,硫酸就再次进入内管,与锌片反应又产生氢气……世界上第一只真正的打火机就此宣告诞生,比沃克发明摩擦火柴早了三年。
    1 G5 s  D$ T( }6 c. d6 X8 d
    9 x6 F1 `+ |2 c你或许要问:既然打火机出现在前,那为何一度被火柴骑在头上呢?原来,德贝莱纳的打火机虽然方便,但是体型巨大,不便于随身携带。而且此产品的玻璃壳易碎,里面的硫酸溢出会烧伤到人。抱着如此危险的打火机上街,恐怕还没来得及点上一支烟就会被当作恐怖分子给抓起来了。所以,这种打火机没能推广。: b$ g) l; Z& L; B. {7 u( c
    # P9 ^8 J" {, t# F" F5 n) k4 r
    后来,有一种灯芯式打火机风靡一时。它是1920年在法国首先出现的。这种打火机的灯芯用硝石粉浸过。众所周知硝石是制造火药的原料,在被火花点燃后,火苗就立即活蹦乱跳。如果不马上关上开口,保不齐火苗就会蹿上使用者精心保护着的大胡子。后来,又有人将其改进,将灯芯浸在苯中以免火势过旺,因此又称“苯打火机”。但这种打火机有时会漏燃料,而且要经常更换灯芯,十分麻烦,叫“笨打火机”还来得更贴切。7 c0 v; X( o8 e! ~5 i! g$ W* p. {4 O

    / `( x$ S1 ^) t& Y9 s+ W打仗打出来的创意
    # D% w: J+ t# ^+ n7 A4 s
    4 ?1 a7 L) k$ k  @; D( a哥哥打火机如此不争气,弟弟火柴就趁机跳出来抢走了市场。这一占就是近百年。转机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才出现。- m, p; M1 c0 l' T) g, S* R! n* h
    1 L( g3 i, H! I* J2 L' ~, a
    在一战末期,英国一些烟草商店门口出现了一张奇怪的招贴画:一位士兵嘴里叼着卷烟,一手握着来福枪,另一只手里却捏着个会冒火的东东。不明就里的人看了,还以为英军又推出了什么新式武器。其实,那不过是个打火机。
    ) r. c9 y) Q1 p1 M+ Y# j
    7 {; \* c( ~1 a/ ^) |打火机怎么会与军队扯上关系呢?原来,当时的士兵长期穿梭在战壕里风吹雨淋,为了消乏提神,许多人都对香烟产生了迷恋。可是,战场上不方便点火,他们只能用一种又粗又大且能长时间燃烧的火柴去点燃香烟。可一到阴雨天,这种火柴就没了用武之地。而且,更多的时候,火柴发出的刺眼亮光还出卖了抽烟者隐蔽的位置——战争双方有许多烟鬼为抽上一口烟而变成枪下冤鬼。真乃是“生命诚可贵,香烟价更高”,可悲可叹。- V( i- l! W* a$ w* ]
    6 b5 m3 g2 F3 J. S+ m
    这时候,英国的商业达人艾尔弗雷德·登喜路听说此事后,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他立即开始用各种空盒进行试验,终于在1917 年发明了一种方便实用的打火机。这样,士兵们就可以一手拿枪射击,一手拿打火机点烟,比小马哥还潇洒。但遗憾的是,当这种打火机改进后大量投入生产时已是1924年,大多数前线的烟民们还没有来得及享受,一战就已经结束。
    7 A  m) r. r! f6 M* B" N5 \( U# Z& U* T& v3 U" O
    不过,无论如何,打火机此役成功PK掉了火柴,开始进入无数喜欢喷云吐雾者的口袋,登喜路也成为了行销至今的经典打火机品牌。二战后,出现了今天广为使用的气体燃料打火机。很快,打火机成为了热卖的人气商品。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的火柴工业江河日下。果然应了那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呀。
    % q- D$ D; |! o9 N" s$ L
    ; T9 i; }5 V+ e5 a  F; RZIPPO,打火机中的战斗机- T& K1 J) o' R" {; @7 M- l) ~

    4 R, Z3 B, W' A+ s* n$ }如今,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打火机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单纯的点火工具——有的打火机演变成新型的广告媒体,一些精美另类的打火机则成了收藏品,更有甚者还被摆在珠宝店里销售。毫不夸张地说,打火机早已成为全世界男人们最喜爱的玩具之一。6 I( h' C: f" G3 H$ G; V
    0 W  a3 B  K+ s5 S( M  i  E
    在五光十色的各种打火机中,地球人都知道,最牛的无疑就是ZIPPO。男人们对它的爱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7 a0 g6 d" L) `7 X$ H9 L

    $ n% t. ~! p# _这个奇迹般存在的诞生,要追溯到1932年。那时候与我们今天的情况相似,正处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在一个雾气蒙蒙的夏夜,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布拉福的乡村俱乐部里,乔治·布雷斯代与朋友们吹牛聊天。他看到一个朋友笨拙地用廉价的奥地利产打火机点烟——拔下铜盖子就可点火,很方便,但却很丑陋。
    * g" j3 \" U8 V7 C7 F
    8 V# Z$ S8 u8 B, f% x% [; E5 C) b发现人们对这种打火机又爱又恨,布雷斯代就决定自己设计一种中看又中用的打火机。他买下奥地利打火机在美国的分销权,然后将其改进,形状也变成长方块盒,握着很合手。同时,他在火芯周围加上了专为防风设计的带孔防风墙。就这样,史上首只集偶像派与实力派于一身的打火机横空出世。受当时另一个伟大发明———拉链(ZIPPER)的启发,这种新打火机就被称为ZIPPO。
    " j4 d# n, q# N3 f0 y- l
    ; s1 S4 c7 [5 M6 e, s1 e自第一只ZIPPO面世,人气和销量就不断看涨。二战爆发后,美国政府停止了很多消费品的生产,却没有停产ZIPPO,足见其影响力。ZIPPO在当时的美国军队中也十分流行,许多人都随身携带。据说有一名美国士兵胸部中枪,子弹恰巧射中的是他怀中揣着的ZIPPO,他也因此幸免于难。不管这个故事是真实还是虚构,已然成了ZIPPO最好的广告。
    " M( v! r$ k$ g# ]# m) w
    ( b9 J) F7 G8 i( Z7 f至今,世界上已有三亿多只ZIPPO,若把它们平放,足以将一个足球场铺满12.8厘米厚的一层,那是相当壮观。一个有趣的事实是,一般的ZIPPO用户都有6只以上的ZIPPO,ZIPPO丰富多彩的造型和设计是吸引他们不断购买的原因,而他们中的很多人是不吸烟的。* @2 D! k4 w4 c* a

    # A% Y# }: d0 `7 s    显然,在男人们的眼中,ZIPPO早已超出了打火机的范畴,俨然成了时尚和品味的代名词。一只打火机能活到这份上,值了。
    回复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5-14 08:38
  • 签到天数: 4475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煮火文化之十三:社火,春日的狂欢
    & k! V8 \: S$ A2 H4 C$ E# [3 s5 l9 Y0 m+ _& ], I
    春天,是中国人的狂欢节,而正月社火,则把每年的迎春活动推向高潮。这种诞生于北方的民间娱乐形式,是人们表达春之祝福的最直接奔放的Free Style。
    # x4 Z# H* C. h& b& K! p( k% N5 [* S- G; g. f) y5 P, z
    狂欢的快乐,不需要理由。
    3 E; i* _1 v/ \" y0 z$ C& R7 `8 k2 x1 \' p  N. }
    尚火,跨越千年的流行
    8 u1 \/ c7 m) ^
    0 t6 \# |- a3 p不少学者认为,“社”古指土地神,“火”即传说中的火神,社火最初的含义就是祭祀土地和火神的仪式。, v. |2 a/ K- U) Q
    ; Z  E, C1 l- _. ~  G1 `
    社火发根于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原始歌舞。远古时代,火的出现终结了人类茹毛饮血的荒蛮生活,大家自然就成了“火”的铁杆粉丝。另外,传说那个靠头撞不周山走红的水神共工有个不成器的儿子,死后变成了瘟疫鬼,到处散布瘟疫。这家伙和著名的怪兽年类似,啥都不怕,就怕响器烟火,所以人们就燃放烟火来对付他,后来这就融入到了社火等消灾祈福的民俗中。《风俗通义》中记载,那时候人们为了祈福消灾、驱恶避邪,就“击器而歌,拊掌而舞,祈于天地,以其吉也”,这应该便是社火的“试玩版”。
    ; N% `6 M% z% J& u* S( W* ~/ \, e
    ( ?' W- M5 G* N5 x( F( G陕西宝鸡被称为“社火之乡”,几乎乡乡村村都有社火队,逢年过节都要举行社火表演,其内容大都与火有关。还有些直接以炎帝传说中的“战神蚩尤”、“火神”等为内容。除此之外,宝鸡人对火的崇拜还表现在举办各种形式的花灯会、火龙会、焰火会,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最为热烈,满城尽挂红灯笼,通宵达旦。他们不仅把火作为一种文化娱乐,还用到庆典和消灾祛邪治病中去。比如打火花,就是以火花四溅的多少,来庆贺粮食丰收和预示来年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甚至小孩有病,也要用火点着麦草秸再撒把盐以祛邪……真乃居家旅行之必备良品。% k1 n8 o  E% ~/ |" [) Q9 }
    3 v, b4 K2 U9 V& W: z; X  S8 I8 b
    包罗万象的大杂烩
    - C, d8 F- @1 s2 Y' U1 A2 S( U7 k- [' o- A, L8 L. r' j. _6 p+ `
    社火一词始见于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就记载,二郎庙前露台上设乐棚,有“社火呈于露台之上”,由祭祀、巫术、乐舞、民间杂耍等组成。每逢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村社便组织举办使节庆、迎神赛会,进行社火表演。那火爆的阵仗,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山寨春晚”。2 v7 F: Q+ @6 G5 l
    & o1 L7 y4 H6 W+ G, d+ y2 G6 V
    社火都是以民间传说和戏剧故事为题材,通过一个或一组人物展现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即为一转社火。人物要画社火脸谱,穿社火服装,持社火把杖。社火游演一般是探马在前,后面跟着社火会旗、火铳队(炮队)、旗队、社火队,最后是锣鼓队。9 |9 M: C, x4 w
    ( O5 ?0 X3 o3 N& j# L/ O  J# ]
    根据表演形式,社火可分为造型社火和表演社火两类,一静一动:造型社火主要展示人物造型和工艺;表演社火主要在场院进行斗打表演,也称“武社火”。如此“文武双全”的表演不受人迷恋才是怪事。
    ; W6 t8 {( _1 x" O
    6 x/ o: Y7 O: t/ {6 \7 N在众多社火表演中,陕西宝鸡县赤沙镇的血社火最为特别。它是全国唯一保留的一个社火种类,以武松杀西门庆为武大报仇的故事为题材,表演内容主要以斧子、铡刀、剪刀等凶器刺入西门庆和其他坏人头部为主,内容血腥且十分逼真,所以才叫“血社火”。这项表演是赤沙镇的绝活,每逢闰年表演一次。据说化妆现场是保密的,而且有人看守,版权意识那是相当地强。
    + D* W! |. m. ^! V- ~* C* }  V6 k' e
    脸谱,社火的灵魂
    0 F; s/ T2 u( x2 j1 ?4 R5 f
    / M- i6 g4 \& n6 S! P) a社火还常被人们称为“看戏”,即哑剧。这是为什么呢?
    + ?4 g8 e6 g6 C2 F
    4 j. M& H3 R. W4 C0 G3 f. M原来,社火角色的表演者都是以舞台亮相的形式进行游展,没有对白,观众对扮相角色的辨认靠的便是脸谱。社火脸谱以日月纹、火纹、旋涡纹、蛙纹等纹饰的不同组合表现人物的性格,以颜色来标志忠奸、善恶、美丑,并有口诀:“红为忠,白为奸,绿侠野,草莽蓝,黑为真,青勇敢,金银二色鬼审判。”这与戏曲脸谱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你是什么货色,全些脸上了。) j) f5 R; Y4 p- Z0 K

    # p: A% r5 S$ D% h* Y; c2 o不仅如此,人们还将社火脸谱绘制在各种民间生活用具上面,尤其是绘在曲面的马勺上,使社火马勺成为了社火脸谱的新代名词。
    ! [' G" J6 y+ i* T/ q( ?  {
    & R; D, }8 t; r4 {* M关于社火脸谱的由来,也有一个传说。据说周武王率兵伐纣,大军行至麒麟山下,被驻守山下的闻太师挡住了去路。姜子牙计上心头,让士兵戴上面具上阵叫骂,个个凶神恶煞,好似天兵下凡。见此阵仗,闻太师当场吓得脚底抹油开溜了。有姜太公这样的名人作活广告,画脸谱逐鬼自然变成了广大人民群众追捧的习俗,并逐渐融入到社火中。9 z" W( r( o& D7 }$ R4 h+ ~
    ' u3 q% \% p' }( }0 y; ^
    不过,这样明显侮辱闻太师智商的传说拍成玄幻电视剧还可以,但却当不得真。学术界普遍认为,脸谱起源于商周时期的傩舞。社火脸谱的纹饰完整继承了五六千年前彩陶上的原始符号。正因如此,社火脸谱也被很多研究者称为商周纹饰的活化石。1 C4 \4 N9 w( B. k( T
    % Z' e; E8 T9 `, ^
    所谓“傩”,本指一种传说中的神鸟,后被人格化,成为一种祭祀表演,也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驱鬼逐疫的原始舞蹈,它最明显的特征便是戴假面歌舞。这可比西方人的假面舞会早多了,牛吧?
    6 y( Q& N/ g  w! j" o
    4 y0 f$ I: [( X; ]$ K5 h1 I0 y& @江湖上有庄王的传说
    " m+ x# `% b+ N  ~: w$ U( }  E$ @" ~/ s; [% G9 l( g7 O
    有人的地方就有民俗,有民俗的地方就有传说。/ _$ D: Z  x; g+ q! M$ w
    5 k4 M3 F& i- ?! X3 `6 y5 p* \
    和所有民俗一样,社火也有着自己的传说。
    ! S+ z2 N, d& Y& q3 \' n8 M% J/ I* }$ A2 S7 G, o( M/ f0 z& g# ^# g4 j
    时间当然是很久很久以前,男主角是个叫庄王的清官。' l' G5 Z4 e- s- X1 t3 u
    * Y# w- j8 B( P* q* I) J, j
    和所有的清官一样,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但却是奸臣的眼中钉。
    & ]5 p* D/ |0 `6 g& J9 f( J% ~7 m, w% \
    和所有的清官故事也一样,奸臣都是得势的,皇帝都是昏庸的。
    , \# d/ H% x4 _% b! l) V0 _2 `3 R1 l( O1 ]: r
    于是,在一个奸臣诬陷庄王聚众谋反后,皇上就降旨要将庄王满门“喀嚓”。老百姓获悉后,就出谋划策打算营救庄王全家。N个臭皮匠,不知能顶多少个诸葛亮。很快,办法就有了。
    - ~% n( h- ~/ b$ K* Z7 H) N) z) k) ?: J/ C! r2 g
    此时正值正月十五闹元宵。老百姓们就把庄王一家全部精心“包装”了一番。庄王扮成卖膏药的,男眷化装成鼓子,女眷化装成拉花,儿童化装成小和尚,其他杂役化装成傻公子、丑婆子、大头和尚等,混杂在百姓中上演了一出胜利大逃亡。庄王由此得救,也留下了每年春节办社火的风俗。+ S' F/ T+ n/ A( `# m* ?9 v, d

    . v9 R! z2 l  w这个不知从哪个旮旯冒出来的庄王就这么成了江湖上的传说。而在一些地方,或许是嫌“清官”的身份还不够牛,庄王摇身一变成了皇帝。
    9 A' L, M7 M. b* n7 q+ C9 N- \2 W" @3 _; o1 U4 H4 ~
    既然成了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那当然不可能遭奸臣所害。于是,更强大的敌人出现了:敌国的千军万马将庄王围困在了自己的都城。庄王招集大臣商议一番,想出了对策——让两位大臣扮成财主,两位率兵大将跟在其后,再跟上若干背打小鼓的人,整得声势不凡。庄王则反穿羊皮袄,画成鬼脸跟在后面,一手提墨水瓶,一手拿一支毛笔。那形象要多雷人就有多雷人,打死也不会让人想到这是国家领导人。皇帝如此,有身孕的皇后自然也顾不得形象,COS成了麻脸大肚婆。待敌兵赶来,两个“财主”首先被抓。敌兵想当然地以为其中必有庄王,便下班领奖金去了。而真正的庄王呢,早就又蹦又跳地逃出了城。& w  q# }# V+ U$ b0 X( C: n/ W
    9 Q& G  t( E3 p: B& g4 C
    这救了皇帝一命的COSPLAY就此流行开来,名曰社火。传说中的各色人物也就都成了社火表演中的各个角色。因此,社火队奉庄王为祖师,开闹叫“出身子”,全体敬拜庄王;闹毕,就叫“卸身子”,也要全体谢庄王。, U4 ?; N; ?" P( Y3 M  p
    ! X5 e) C$ K# r- T
    在另一些传说中,主角“庄王”更是升级成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楚庄王,并增加了社火中“身子”的由来。相传有一天,楚庄王外出回城途中遭到敌军包围,形势危急。一位臣子献计,以“活享一品俸禄,死封庙祭的灯官”为重赏,雇了个与楚庄王面貌相似的放羊人作替身趁机突围。而楚庄王在逃命时又装成了哑巴,这也就是耍社火的人们称社火中哑巴是最大的“身子”的原因。后来,楚庄王感念放羊人舍身救主之忠,便制定了年年出灯官、耍社火的惯例,流传至今。
    0 L8 c% q* h- B1 m
    / M/ ^: I# M& o- C当然,如果你要问怎么那么容易找到一个像皇帝的放羊人呢?我只能说,剧情需要。
    回复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5-14 08:38
  • 签到天数: 4475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煮火文化之十四:当虎遇上火
    + i! y( o' t6 i8 `1 k6 B- {0 P. i, g9 t: @8 W0 [+ w
    2010年,我们迎来了庚寅虎年。
    3 e5 g) ~, {* i& M0 F9 J
    1 h+ w! U1 O6 E: }3 i0 S1 S5 U$ `虎为寅属木,根据五行生克有添木壮火之说,可见这虎年与火还真有不解之缘。红红火火,虎虎生威啊。6 e% j+ j* }; N0 a3 A, y4 j
    1 e: I' A( |4 l5 \% {6 H
    可事实上,当虎遇上火,更多时候就是一个字:惨。4 w% Q  U3 J+ _5 {( w; r
      u8 Q' G% k, n; R. _; O
    “火”“虎”不分酿“杯具”: x- r" J4 J' n* ?& j& ^
    ; p3 s( x8 O- Y. R+ M8 b% Z7 x
    每个人或许都崇拜过英雄,但很少有人愿意成为英雄。  z' b4 J! j3 `  c' f2 r2 k* t

    9 V, x- A0 u$ d; T6 t为什么呢?3 F: Q8 R4 I# f8 W7 e. q: a9 {/ q

    , P3 L# J& @9 k3 W: L3 C9 k, O. x3 K6 E因为英雄的人生就像是一个茶几,摆满了炫目的杯具。$ T/ r: r6 w2 a3 q" ^+ f" |6 h: m

    , y5 U( X0 L2 C- Z: q比如打虎英雄。最著名的打虎英雄武松自打虎走红后,运势就像股市崩盘,一泻千里——哥哥被杀,自己杀人,进局子,被陷害,又杀人,逼上梁山,被方腊断臂……很惨,很“杯具”。
    4 w. ]+ y7 l  P' p% \( |* Q; S5 e6 k8 [. T! M; K; A5 e* x
    而下面我们要讲到的另一个打虎英雄冯妇,更是“杯具”中的极品——武松固然惨,但最后毕竟得到了官方认可,还在寺庙中逍遥过完一生,完成了从“杯具”到“洗具”的成功转型,但这个冯妇,却连小命都玩没了,“杯具”到底。0 [1 Y4 a- H4 V7 F4 o

    2 [( [3 ~1 H! _, l! H冯妇的故事出自明初国师刘伯温的《郁离子·冯妇》。传说东瓯(今浙江南部沿海一带)人对“火”的称呼听起来和“虎”几乎没什么差别,很容易混淆。这个国家的人民喜欢用茅草盖房子,经常发生火灾,老百姓都苦恼不已。某天,一个商人到晋国去,听说该国有个叫冯妇的擅长捕虎,所到之处虎都已经绝迹了。商人误以为冯妇是个灭火专家,赶紧回国将此特大喜讯上报给政府。东瓯君可乐坏了,心想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呀,于是赶紧让商人去高薪礼聘冯妇。
    : }1 ]; N. y0 F2 V" j, Q8 I4 }- K; S( p: G
    冯妇就这样被无数粉丝簇拥着踏上了东瓯的土地。东瓯君还亲自到国门外迎接他,又一起乘车进入宾馆,让他享受了最高级别的明星待遇。/ Q4 n* t0 v. X" }+ y  S4 ?4 {

    , n9 |/ J, S9 `被捧得晕乎乎的冯妇信心爆棚,屁股还没坐热,就卷起袖子就跟着人们赶赴出事地点。可哪儿有老虎的影子?冯妇望着眼前着火的房子正纳闷呢,身后的围观群众却紧张了。眼见大火就要蔓延到宫殿,大家就赶紧把冯妇推到火势最猛的地方。冯妇虽然还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但也肯定发现不对劲。他想跑啊,可自己陷入了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哪里挣脱得了?1 E4 l$ Q1 O" x+ C1 g/ k  o

    " X+ L* A$ b9 L' \8 x  ~) w. |悲剧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一代打虎英雄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挂了,至死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 S; H. Y2 u  D$ v0 q+ o8 }
    " |6 C% k% z" l东瓯君获悉噩耗,以为商人忽悠自己,龙颜大怒,立刻把他给“喀嚓”了。) A9 Y8 C: s, Z" ?2 O+ J7 h- G0 }
    - S. T+ b5 J! ?8 ^" V& e5 g# E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多掌握一门方言是多么重要。
    0 f6 k% _' o8 K1 ]# u+ J' T: c- K* ^+ V7 O+ K! r5 l$ H& N
    老虎屁股也敢烧
      J0 x/ I; }2 {- Y6 o
    . G& M7 Y* K2 k2 e0 N有句俗话叫“老虎的屁股摸不得”。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打虎英雄,这话似乎对所有人都适用。% H( \$ {* N$ b2 F1 ~- ~
    4 l8 O6 F5 `0 n1 }6 _
    不过,在我国淮河流域,却有一个沿袭至今以虎为主角的民俗舞蹈,不仅敢摸老虎的屁股,还敢烧。这就是传说中的火老虎。
    6 W" e0 q$ ^6 f3 }+ n# r( v: r; C
    & p$ v2 t# u; u. N6 `8 G6 _什么是火老虎?顾名思义,就是着火的老虎。它的由来源自一个传说: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与南唐争夺淮南,激战寿春(今名寿县)。后周将领,也就是后来的大宋集团CEO赵匡胤率领数万精兵攻来,南唐将领余洪被迫逃到八公山篼笼冲,玩起了躲猫猫。追赶而来的后周名将刘金定也不是吃素的,当即下令手下放火烧山。很快,八公山树木及淮河岸边的芦苇都燃了起来。凶猛的山火烧得林中的老虎也赶紧逃下山来。多才多艺的当地人由此激发灵感,创编了火老虎的舞蹈。
    , k& r+ z  X% ^/ h* z- V
    - v! G4 M' Y6 p火老虎的制作相当有技术含量:先用竹篾扎成虎头的骨架,缀上用六寸长的青麻扎成束,并在硫磺粉里滚过的捻子,用以引火。然后将二十一块泡桐板用细铁丝或细麻绳连接起来用作虎皮,按等距钻十二个小孔,再将制好的捻子安进小孔里。最后再用一根近三米的桑树条做成虎尾,弯成上翘的形状后,再安上捻子并缀一束小鞭炮。这样,一只火老虎才算诞生。* S% ?& C" P( r0 q2 i* L- G
    . d  I8 e; {  k/ i0 O! P
    舞虎者头戴老头帽护住头和脖子,只露眼睛,身穿紧身衣,披上湿麻袋,戴手套,可谓武装到了牙齿。在确保安全后,他才将虎皮、头、尾捆在身上,两手各拿一根约60厘米的棍子作前爪。上场前,先要在场外点燃一堆大火,由另外数人同时点燃火老虎身上的捻子。于是,一头浑身闪着火光的火老虎便从大火堆上跃蹿而出,张牙舞爪,摆足POSE隆重登场了。
    . U2 h1 W. Z: M. {: P
    $ Y/ O( `. w* l7 e9 p4 @( L' y. I+ L舞蹈情节很简单,说的是老虎带火奔下山,仗着火这一“外挂”,不可一世。很快,它遇到一对狮子,雌狮刚产下狮崽。按说老虎和狮子井水不犯河水,可这只火老虎估计是个美食家,一见小狮崽就流口水,想尝尝烤乳狮的味道。狮子夫妇当然不干,非和火老虎拼命不可——整个舞蹈就把狮子产崽时嬉戏、爱抚的情趣和狮虎搏斗时的激烈场面交织在一起,火星四溅,妙趣横生。最终,狮子夫妇“双剑合璧”,爆发出最强小宇宙,把火老虎打得落花流水。慌不择路的火老虎最后掉进水塘,这既表示它的失败,也让舞虎者趁机将全身火捻扑灭。不过,火老虎一般是在春节表演,此时的河水冰冷刺骨,这“冰火两重天”的非一般感觉,显然不是常人敢体验的。
    # F0 G. _: P9 Z9 d' w& f; K3 A3 R/ A: ]/ X1 ?! t
    在有的地方,火老虎的舞蹈又演绎为打虎人手提火棒与火老虎“搏斗”。但无论是与狮斗还是与人斗,无论火老虎怎么折腾蹦跶,都改变不了自己作为反角的失败宿命。
    6 x0 a+ h* F' q  k  f9 ^' D
    ( [( m3 W5 i' Y9 l2 U$ H/ O7 U虎火赛跑,遭遇黑哨) y3 B: ]1 v$ x* y

    $ t5 X! j+ \8 n" P- S8 q9 s- X3 z4 ~火老虎够衰了吧?但是,没有最衰,只有更衰。6 R0 c, J$ N  O% X
    5 v3 u5 K6 X$ V; ]3 v
    下面这只脑袋短路,发神经想与火赛跑的老虎就是典型,它来自于云南少数民族独龙族人流传的寓言故事。
    % ]; E) _# \) R' U( t+ O: P1 [2 V0 [% O$ F0 ?
    传说深山里住着一只热爱体育运动的老虎,以为自己十项全能,天下无敌。一天,它来到山坡上,发现了一堆火。不知怎的,老虎突发奇想,要火跟它比赛跑。火同意了,但却一动也不动。老虎便问:“你怎么还不跑?”火趁机提出建议,说等大风一吹,比赛就开始。
    " h, E+ A/ B) S! u6 R+ X% X8 s& i* H) T( \5 Q% v/ ~& i
    老虎满口答应,它压根儿不相信火能跑过自己,便吹吹胡须,躺在草丛里享受阳光浴了。显然,这个自大的家伙没有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
    * {6 Y3 V! D# j0 d
      Y- u7 l0 E5 M3 c, u5 C" v这时,山坡上突然刮来一阵大风,裁判先生闪亮登场了。老虎见裁判发号施令,精神大振,爬起来就跑。
    : ~1 p: s* L; @3 s2 ?0 Z, z- m, y3 B+ X4 N, t
    可百兽之王万万没想到,先前一直按兵不动的火居然乘着风势,一会儿就窜到了前方,将老虎严严实实地包围起来。, N# u3 p  M" |: c0 B) h
    * X1 `9 }' R/ K; O( ^
    在熊熊烈火中,老虎的眼睛一睁一闭,一辈子就这么冤屈地过去了。
    ! X6 L6 P6 |+ O; F7 r2 m0 n  R( M0 v
    这个寓言的本意,是要表达出人们对火的敬畏。但从老虎的角度看,它吃了没文化的亏,我们必须得为它的失败鸣不平:那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大风显然是个十足的黑哨。
    % r. f9 ]! m& p" h. e7 A  g& p! ?* M2 Z0 e. o  X: J( Y) }
    珍爱生命,远离黑哨。
    回复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5-14 08:38
  • 签到天数: 4475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我们迎来了庚寅虎年。$ @4 y1 z: N1 L. f9 a* Y" f
    ; B; \$ p5 E1 T& t5 G
    虎为寅属木,根据五行生克有添木壮火之说,可见这虎年与火还真有不解之缘。红红火火,虎虎生威啊。; O: R6 l( `8 A) _( u4 _
    * K! F5 y: D- F4 v) b0 j0 d4 t2 }
    可事实上,当虎遇上火,更多时候就是一个字:惨。
    : G6 e( |  G# h  ?  Y; n  J5 Z( C- v8 o# U7 O7 [+ r
    “火”“虎”不分酿“杯具”
    + L$ l- C  c/ {, c2 v& ~! e
    1 B5 \: q( E5 L9 _. C& [7 `每个人或许都崇拜过英雄,但很少有人愿意成为英雄。! e6 \  X1 G0 V
    0 ]) x5 B  Q  y$ _9 `
    为什么呢?
    8 a; R' s" ?. @  D
    - ~: M: S8 @# o; S因为英雄的人生就像是一个茶几,摆满了炫目的杯具。
    5 k% C9 G% [& J9 D
    ! _( u/ b6 a0 ]比如打虎英雄。最著名的打虎英雄武松自打虎走红后,运势就像股市崩盘,一泻千里——哥哥被杀,自己杀人,进局子,被陷害,又杀人,逼上梁山,被方腊断臂……很惨,很“杯具”。) a, |- Q  F0 t% I
    * C# g  y& S! y. b( |
    而下面我们要讲到的另一个打虎英雄冯妇,更是“杯具”中的极品——武松固然惨,但最后毕竟得到了官方认可,还在寺庙中逍遥过完一生,完成了从“杯具”到“洗具”的成功转型,但这个冯妇,却连小命都玩没了,“杯具”到底。1 ^0 `+ X/ {+ `" ?" v5 M
    ; U% I) _4 R2 K  I! q* N
    冯妇的故事出自明初国师刘伯温的《郁离子·冯妇》。传说东瓯(今浙江南部沿海一带)人对“火”的称呼听起来和“虎”几乎没什么差别,很容易混淆。这个国家的人民喜欢用茅草盖房子,经常发生火灾,老百姓都苦恼不已。某天,一个商人到晋国去,听说该国有个叫冯妇的擅长捕虎,所到之处虎都已经绝迹了。商人误以为冯妇是个灭火专家,赶紧回国将此特大喜讯上报给政府。东瓯君可乐坏了,心想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呀,于是赶紧让商人去高薪礼聘冯妇。
    / u, ^5 G& J' F; ~) R1 t6 E( X0 l9 l
    0 M8 E4 _' A, m- u' f$ \4 y冯妇就这样被无数粉丝簇拥着踏上了东瓯的土地。东瓯君还亲自到国门外迎接他,又一起乘车进入宾馆,让他享受了最高级别的明星待遇。! O1 b3 r6 j, v6 s. h4 t' E
    4 x7 ~3 ]) r" Z: T) Y
    被捧得晕乎乎的冯妇信心爆棚,屁股还没坐热,就卷起袖子就跟着人们赶赴出事地点。可哪儿有老虎的影子?冯妇望着眼前着火的房子正纳闷呢,身后的围观群众却紧张了。眼见大火就要蔓延到宫殿,大家就赶紧把冯妇推到火势最猛的地方。冯妇虽然还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但也肯定发现不对劲。他想跑啊,可自己陷入了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哪里挣脱得了?& b6 i/ {; N& ~0 E: a* c2 N1 [

    4 X* B3 u. ^1 p2 c# |+ u% q  t悲剧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一代打虎英雄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挂了,至死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8 M) @  U! q( y! ~6 g8 p9 I3 H
    7 n6 ~; u! X  N2 l6 V
    东瓯君获悉噩耗,以为商人忽悠自己,龙颜大怒,立刻把他给“喀嚓”了。
    2 V7 T# B! C4 S( v% ]% e% X* @- P' k# l  \4 i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多掌握一门方言是多么重要。
    0 b% W# C* m' _$ d# A0 m  r0 D9 k9 Q1 k# `
    老虎屁股也敢烧( r5 d* A- |5 j$ H6 q

    0 V& {- F. C3 B% ^有句俗话叫“老虎的屁股摸不得”。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打虎英雄,这话似乎对所有人都适用。
    % q* ]' n; ?3 s$ Q5 X0 I/ X6 p8 r: [7 G8 F0 y4 j3 Q; A0 J
    不过,在我国淮河流域,却有一个沿袭至今以虎为主角的民俗舞蹈,不仅敢摸老虎的屁股,还敢烧。这就是传说中的火老虎。
      Z% G  o1 D- M7 O7 R" I2 I, p; t2 d% R0 k; s# \
    什么是火老虎?顾名思义,就是着火的老虎。它的由来源自一个传说: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与南唐争夺淮南,激战寿春(今名寿县)。后周将领,也就是后来的大宋集团CEO赵匡胤率领数万精兵攻来,南唐将领余洪被迫逃到八公山篼笼冲,玩起了躲猫猫。追赶而来的后周名将刘金定也不是吃素的,当即下令手下放火烧山。很快,八公山树木及淮河岸边的芦苇都燃了起来。凶猛的山火烧得林中的老虎也赶紧逃下山来。多才多艺的当地人由此激发灵感,创编了火老虎的舞蹈。$ x! w- Z& @' @. E# [. G  U; B

    9 A- W: G: g1 u+ N& N. A- Q0 s0 }火老虎的制作相当有技术含量:先用竹篾扎成虎头的骨架,缀上用六寸长的青麻扎成束,并在硫磺粉里滚过的捻子,用以引火。然后将二十一块泡桐板用细铁丝或细麻绳连接起来用作虎皮,按等距钻十二个小孔,再将制好的捻子安进小孔里。最后再用一根近三米的桑树条做成虎尾,弯成上翘的形状后,再安上捻子并缀一束小鞭炮。这样,一只火老虎才算诞生。
    & P6 n7 a2 V& ]
    1 l; I. Z8 g7 V9 K舞虎者头戴老头帽护住头和脖子,只露眼睛,身穿紧身衣,披上湿麻袋,戴手套,可谓武装到了牙齿。在确保安全后,他才将虎皮、头、尾捆在身上,两手各拿一根约60厘米的棍子作前爪。上场前,先要在场外点燃一堆大火,由另外数人同时点燃火老虎身上的捻子。于是,一头浑身闪着火光的火老虎便从大火堆上跃蹿而出,张牙舞爪,摆足POSE隆重登场了。$ i5 e, p! j  d% b

    5 `# s% U1 Q1 ~% E! L' b# o舞蹈情节很简单,说的是老虎带火奔下山,仗着火这一“外挂”,不可一世。很快,它遇到一对狮子,雌狮刚产下狮崽。按说老虎和狮子井水不犯河水,可这只火老虎估计是个美食家,一见小狮崽就流口水,想尝尝烤乳狮的味道。狮子夫妇当然不干,非和火老虎拼命不可——整个舞蹈就把狮子产崽时嬉戏、爱抚的情趣和狮虎搏斗时的激烈场面交织在一起,火星四溅,妙趣横生。最终,狮子夫妇“双剑合璧”,爆发出最强小宇宙,把火老虎打得落花流水。慌不择路的火老虎最后掉进水塘,这既表示它的失败,也让舞虎者趁机将全身火捻扑灭。不过,火老虎一般是在春节表演,此时的河水冰冷刺骨,这“冰火两重天”的非一般感觉,显然不是常人敢体验的。
    ' d& q" A. s+ b- `, [1 p  Q
    ! u# P& Y2 F) A, c* C在有的地方,火老虎的舞蹈又演绎为打虎人手提火棒与火老虎“搏斗”。但无论是与狮斗还是与人斗,无论火老虎怎么折腾蹦跶,都改变不了自己作为反角的失败宿命。& b6 n. S6 f, z( {9 p
    / g+ D8 S% P3 o  E! [
    虎火赛跑,遭遇黑哨4 F3 C, Z7 d* R- h
    , i, W- v' L2 F2 ?2 D6 m5 X
    火老虎够衰了吧?但是,没有最衰,只有更衰。
    ( u8 o8 ^2 j9 x' m* p! i. C& I2 M) e' A
    下面这只脑袋短路,发神经想与火赛跑的老虎就是典型,它来自于云南少数民族独龙族人流传的寓言故事。
    7 P2 T; x+ h9 j( d2 x$ L1 |3 e1 ?* B- S4 j2 l1 k+ x
    传说深山里住着一只热爱体育运动的老虎,以为自己十项全能,天下无敌。一天,它来到山坡上,发现了一堆火。不知怎的,老虎突发奇想,要火跟它比赛跑。火同意了,但却一动也不动。老虎便问:“你怎么还不跑?”火趁机提出建议,说等大风一吹,比赛就开始。5 e0 F4 k0 m$ j& ], w0 ?# o

      n0 n  x) \! t老虎满口答应,它压根儿不相信火能跑过自己,便吹吹胡须,躺在草丛里享受阳光浴了。显然,这个自大的家伙没有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 ?% K( J/ ^* D9 S. H

    4 ~$ t( F4 ?3 g2 y& g这时,山坡上突然刮来一阵大风,裁判先生闪亮登场了。老虎见裁判发号施令,精神大振,爬起来就跑。
    , P* J+ H2 N5 d
    2 ^2 G% d  w# O/ _& c可百兽之王万万没想到,先前一直按兵不动的火居然乘着风势,一会儿就窜到了前方,将老虎严严实实地包围起来。
    - A# a( I- E; d% p" B4 F, [) i7 S7 W9 Z5 e; i
    在熊熊烈火中,老虎的眼睛一睁一闭,一辈子就这么冤屈地过去了。
    * \# a; s3 D0 K. L4 U
    7 @  }/ s# ~! h& R( {9 R* i这个寓言的本意,是要表达出人们对火的敬畏。但从老虎的角度看,它吃了没文化的亏,我们必须得为它的失败鸣不平:那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大风显然是个十足的黑哨。
    # b; m$ k) ?3 E0 F* X1 O- v4 A* l) M. @' i( P, }: m
    珍爱生命,远离黑哨。
    回复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5-14 13:20
  • 签到天数: 4997 天

    连续签到: 15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发表于 2010-5-27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留给自己实践或回味。
    回复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4-13 14:23
  • 签到天数: 108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6]签到五年

    发表于 2010-5-27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大概的看完了~观后感,一个字:牛!
    回复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9-7 15:31
  • 签到天数: 1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签到六年

    发表于 2010-5-28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回复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28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下 增长下见识
    回复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1-8 08:47
  • 签到天数: 74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6]签到五年

    发表于 2014-10-25 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火,可以再早些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好手网

    GMT+8, 2025-5-14 17: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9 - 2025 haoh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tarted 5779 days (15.8 years) ag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