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5-9-9 07:42 |
---|
签到天数: 4554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Master]十年《功德圆满》
|
楼主 |
发表于 2010-5-27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我们迎来了庚寅虎年。
/ } a+ m6 n& r0 S+ E- Z$ Q5 C$ Z6 N5 k) Q8 `
虎为寅属木,根据五行生克有添木壮火之说,可见这虎年与火还真有不解之缘。红红火火,虎虎生威啊。% ?- o3 @; P7 w3 }' X/ I3 A
; w, R. @0 }; }2 Z/ l" r5 d可事实上,当虎遇上火,更多时候就是一个字:惨。
V2 _) `% }- j7 B3 A$ L
9 X. a! P* A. M+ z1 i“火”“虎”不分酿“杯具”( j: X( D+ T* V* r" }0 m& g6 F
y6 H) r" R' p每个人或许都崇拜过英雄,但很少有人愿意成为英雄。5 i# Q, `5 n, V
; P6 f1 l' y0 i, |& B( a0 R为什么呢?
4 F6 j: e: n+ q! U7 F( q9 X/ a+ A
3 P1 N P9 W; o: p4 W# P* _! D- O1 w& l因为英雄的人生就像是一个茶几,摆满了炫目的杯具。
" D& L; Z8 v, C: b
; P) l; m. n2 X) G比如打虎英雄。最著名的打虎英雄武松自打虎走红后,运势就像股市崩盘,一泻千里——哥哥被杀,自己杀人,进局子,被陷害,又杀人,逼上梁山,被方腊断臂……很惨,很“杯具”。
1 D/ `( o/ F; Q7 ~0 t: J; e8 h9 I4 m b
而下面我们要讲到的另一个打虎英雄冯妇,更是“杯具”中的极品——武松固然惨,但最后毕竟得到了官方认可,还在寺庙中逍遥过完一生,完成了从“杯具”到“洗具”的成功转型,但这个冯妇,却连小命都玩没了,“杯具”到底。8 w4 w- c3 C3 J! r$ L) S9 a
, N# |! v2 C: r: ^3 X C8 b. T0 z
冯妇的故事出自明初国师刘伯温的《郁离子·冯妇》。传说东瓯(今浙江南部沿海一带)人对“火”的称呼听起来和“虎”几乎没什么差别,很容易混淆。这个国家的人民喜欢用茅草盖房子,经常发生火灾,老百姓都苦恼不已。某天,一个商人到晋国去,听说该国有个叫冯妇的擅长捕虎,所到之处虎都已经绝迹了。商人误以为冯妇是个灭火专家,赶紧回国将此特大喜讯上报给政府。东瓯君可乐坏了,心想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呀,于是赶紧让商人去高薪礼聘冯妇。
. `; p+ p4 v+ M" e2 E! V: R0 m3 s9 {
) x8 d; g! A, J冯妇就这样被无数粉丝簇拥着踏上了东瓯的土地。东瓯君还亲自到国门外迎接他,又一起乘车进入宾馆,让他享受了最高级别的明星待遇。! I$ _) S$ _! O" B6 n
7 `3 ?1 d# [0 G- s
被捧得晕乎乎的冯妇信心爆棚,屁股还没坐热,就卷起袖子就跟着人们赶赴出事地点。可哪儿有老虎的影子?冯妇望着眼前着火的房子正纳闷呢,身后的围观群众却紧张了。眼见大火就要蔓延到宫殿,大家就赶紧把冯妇推到火势最猛的地方。冯妇虽然还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但也肯定发现不对劲。他想跑啊,可自己陷入了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哪里挣脱得了?
5 ]' J: a4 G: E2 o: H* p" t' M+ H! A V3 A2 l8 q& h) [
悲剧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一代打虎英雄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挂了,至死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4 Y, u, J/ i4 e4 ?$ o. R- C4 n; ]) O4 K- X5 n8 ~+ ^& M
东瓯君获悉噩耗,以为商人忽悠自己,龙颜大怒,立刻把他给“喀嚓”了。5 B' @9 m7 I: j: H% V
5 B3 w4 \( J) n" a; o: ?0 T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多掌握一门方言是多么重要。
1 C0 [. Y: P: _
) u2 f4 {% ~! W+ H' I& Z+ A老虎屁股也敢烧
7 Q4 g+ s+ F3 B" ` i! F; V2 L! A6 j/ }0 u+ E$ i$ A6 `
有句俗话叫“老虎的屁股摸不得”。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打虎英雄,这话似乎对所有人都适用。, ]% \& s6 k) E; y4 {
$ m' h2 X5 p! {9 E- N' c9 H9 h4 J% t不过,在我国淮河流域,却有一个沿袭至今以虎为主角的民俗舞蹈,不仅敢摸老虎的屁股,还敢烧。这就是传说中的火老虎。$ L2 L3 p. i+ |7 z1 h, A
. D0 C" X, @+ r0 m6 e
什么是火老虎?顾名思义,就是着火的老虎。它的由来源自一个传说: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与南唐争夺淮南,激战寿春(今名寿县)。后周将领,也就是后来的大宋集团CEO赵匡胤率领数万精兵攻来,南唐将领余洪被迫逃到八公山篼笼冲,玩起了躲猫猫。追赶而来的后周名将刘金定也不是吃素的,当即下令手下放火烧山。很快,八公山树木及淮河岸边的芦苇都燃了起来。凶猛的山火烧得林中的老虎也赶紧逃下山来。多才多艺的当地人由此激发灵感,创编了火老虎的舞蹈。: d% U0 l+ y' G( f
) h+ K- l1 o# G火老虎的制作相当有技术含量:先用竹篾扎成虎头的骨架,缀上用六寸长的青麻扎成束,并在硫磺粉里滚过的捻子,用以引火。然后将二十一块泡桐板用细铁丝或细麻绳连接起来用作虎皮,按等距钻十二个小孔,再将制好的捻子安进小孔里。最后再用一根近三米的桑树条做成虎尾,弯成上翘的形状后,再安上捻子并缀一束小鞭炮。这样,一只火老虎才算诞生。 h$ k0 t; C8 Z. q J
}+ S& _% ?2 |' X+ f8 ~9 Q舞虎者头戴老头帽护住头和脖子,只露眼睛,身穿紧身衣,披上湿麻袋,戴手套,可谓武装到了牙齿。在确保安全后,他才将虎皮、头、尾捆在身上,两手各拿一根约60厘米的棍子作前爪。上场前,先要在场外点燃一堆大火,由另外数人同时点燃火老虎身上的捻子。于是,一头浑身闪着火光的火老虎便从大火堆上跃蹿而出,张牙舞爪,摆足POSE隆重登场了。5 H, w. G: h8 j" m
8 \3 P5 B% w' N5 z& m舞蹈情节很简单,说的是老虎带火奔下山,仗着火这一“外挂”,不可一世。很快,它遇到一对狮子,雌狮刚产下狮崽。按说老虎和狮子井水不犯河水,可这只火老虎估计是个美食家,一见小狮崽就流口水,想尝尝烤乳狮的味道。狮子夫妇当然不干,非和火老虎拼命不可——整个舞蹈就把狮子产崽时嬉戏、爱抚的情趣和狮虎搏斗时的激烈场面交织在一起,火星四溅,妙趣横生。最终,狮子夫妇“双剑合璧”,爆发出最强小宇宙,把火老虎打得落花流水。慌不择路的火老虎最后掉进水塘,这既表示它的失败,也让舞虎者趁机将全身火捻扑灭。不过,火老虎一般是在春节表演,此时的河水冰冷刺骨,这“冰火两重天”的非一般感觉,显然不是常人敢体验的。
( Z& j) f" \/ O1 b8 _ `. o r% h7 [$ r C
在有的地方,火老虎的舞蹈又演绎为打虎人手提火棒与火老虎“搏斗”。但无论是与狮斗还是与人斗,无论火老虎怎么折腾蹦跶,都改变不了自己作为反角的失败宿命。
! \( K4 B( h$ h, \7 m5 ]
; `3 S& k0 C# ]1 _虎火赛跑,遭遇黑哨
; Z" e" C# z, i/ X& {1 A% ?0 ?% B
火老虎够衰了吧?但是,没有最衰,只有更衰。1 h; Q' A( J' ^9 Z! u4 X
4 y1 V& M9 u5 w! i1 M8 R2 U, Y% }; E
下面这只脑袋短路,发神经想与火赛跑的老虎就是典型,它来自于云南少数民族独龙族人流传的寓言故事。
: x3 j; ^0 U' n, H5 w+ _
& X' `, ` U# c' H* O" s传说深山里住着一只热爱体育运动的老虎,以为自己十项全能,天下无敌。一天,它来到山坡上,发现了一堆火。不知怎的,老虎突发奇想,要火跟它比赛跑。火同意了,但却一动也不动。老虎便问:“你怎么还不跑?”火趁机提出建议,说等大风一吹,比赛就开始。
E/ y K$ D+ Y+ k' b) b8 {
. E8 b, _) L7 F b9 j3 S7 W& |; K老虎满口答应,它压根儿不相信火能跑过自己,便吹吹胡须,躺在草丛里享受阳光浴了。显然,这个自大的家伙没有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
! O/ x9 C$ q( [* K# }6 y, g* f- I+ G% e4 a2 |% x# q9 h$ @
这时,山坡上突然刮来一阵大风,裁判先生闪亮登场了。老虎见裁判发号施令,精神大振,爬起来就跑。 P5 m9 j" J- L( x- ~& p+ G) T
) b- U% y7 Z j1 v9 x' T可百兽之王万万没想到,先前一直按兵不动的火居然乘着风势,一会儿就窜到了前方,将老虎严严实实地包围起来。
7 q" A9 D: K9 Z, G' p; @* P3 n
' w/ H) _3 L7 g9 i% v; w1 R在熊熊烈火中,老虎的眼睛一睁一闭,一辈子就这么冤屈地过去了。9 @( S4 n- r% n" @' ^
. _3 z5 ^! v q. d; A" I. D9 q7 y* N
这个寓言的本意,是要表达出人们对火的敬畏。但从老虎的角度看,它吃了没文化的亏,我们必须得为它的失败鸣不平:那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大风显然是个十足的黑哨。4 D+ F) m+ y$ e5 r9 H
8 M# }) m! `/ Y; S! N
珍爱生命,远离黑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