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19-11-25 13:44 |
---|
签到天数: 12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签到九年
|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1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经济学中,“智猪博弈”(Pigs’payoffs)是一个著名博弈论例子。
2 v: {9 `4 X$ {1 v5 U9 F5 ~/ v0 L8 e- K M- e( {% K
这个例子讲的是: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另一半残羹。' K! R$ y) b( l" J& k5 H' u
# P$ q* e0 c+ |6 {$ J2 @" j 那么,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答案是:小猪将选择“搭便车”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 [) }/ L" [) L" n0 B
6 J% J: k# } p9 ]6 @ 原因何在?因为,小猪踩踏板将一无所获,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踩动踏板,不踩踏板总是好的选择。反观大猪,已明知小猪是不会去踩动踏板的,自己亲自去踩踏板总比不踩强吧,所以只好亲历亲为了。 2 e. g2 \4 v# x" C! ?' K0 J; {
6 b2 v6 ?* c) N
“小猪躺着大猪跑”的现象是由于故事中的游戏规则所导致的。规则的核心指标是:每次落下的事物数量和踏板与投食口之间的距离。 ) _* k2 P) a8 c- [) d: v
4 r0 G8 h& t( a% P
如果改变一下核心指标,猪圈里还会出现同样的“小猪躺着大猪跑”的景象吗?试试看。 * x8 v5 q3 h/ P; C; h
6 Z8 ~) r- {+ q' ?
改变方案一:减量方案。投食仅原来的一半分量。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不去踩踏板了。小猪去踩,大猪将会把食物吃完;大猪去踩,小猪将也会把食物吃完。谁去踩踏板,就意味着为对方贡献食物,所以谁也不会有踩踏板的动力了。
7 m5 I' ?9 Z7 f6 O Q; r
+ r7 k: W* F) @. H" k8 Y 如果目的是想让猪们去多踩踏板,这个游戏规则的设计显然是失败的。
3 q4 v. y1 b# v8 I3 D4 M. U0 \1 ]- A* U% }7 \
改变方案二:增量方案。投食为原来的一倍分量。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会去踩踏板。谁想吃,谁就会去踩踏板。反正对方不会一次把食物吃完。小猪和大猪相当于生活在物质相对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以竞争意识却不会很强。
$ H0 z$ ]: b5 D" ? s
) `1 E5 i! ^0 ~+ @3 K1 B) L& P, M 对于游戏规则的设计者来说,这个规则的成本相当高(每次提供双份的食物);而且因为竞争不强烈,想让猪们去多踩踏板的效果并不好。
/ P+ U. y# f/ R) m# c* v2 R' a8 D5 W9 l
改变方案三:减量加移位方案。投食仅原来的一半分量,但同时将投食口移到踏板附近。结果呢,小猪和大猪都在拼命地抢着踩踏板。等待者不得食,而多劳者多得。每次的收获刚好消费完。 6 K! h, f9 C: f' N- b
8 r6 T1 {, k9 ?" z# U$ J* {
对于游戏设计者,这是一个最好的方案。成本不高,但收获最大。
6 q3 O# X* \+ D4 y5 h H1 d" s+ A, c# i
原版的“智猪博弈”故事给了竞争中的弱者(小猪)以等待为最佳策略的启发。但是对于社会而言,因为小猪未能参与竞争,小猪搭便车时的社会资源配置的并不是最佳状态。为使资源最有效配置,规则的设计者是不愿看见有人搭便车的,政府如此,公司的老板也是如此。而能否完全杜绝“搭便车”现象,就要看游戏规则的核心指标设置是否合适了。
+ Y- {3 Q5 ]9 c
" e1 S9 A- D9 o' e 比如,公司的激励制度设计,奖励力度太大,又是持股,又是期权,公司职员个个都成了百万富翁,成本高不说,员工的积极性并不一定很高。这相当于“智猪博弈”
& q! {6 X+ v* C- E& B2 B
& k( k# q% V a 增量方案所描述的情形。但是如果奖励力度不大,而且见者有份(不劳动的“小猪”也有),一度十分努力的大猪也不会有动力了----就象“智猪博弈”减量方案一所描述的情形。最好的激励机制设计就象改变方案三----减量加移位的办法,奖励并非人人有份,而是直接针对个人(如业务按比例提成),既节约了成本(对公司而言),又消除了“搭便车”现象,能实现有效的激励。
# {# W" H ?4 k/ |2 m
1 w, O0 ~) D4 i. G 许多人并未读过“智猪博弈”的故事,但是却在自觉地使用小猪的策略。股市上等待庄家抬轿的散户;等待产业市场中出现具有赢利能力新产品、继而大举仿制牟取暴利的游资;公司里不创造效益但分享成果的人,等等。因此,对于制订各种经济管理的游戏规则的人,必须深谙“智猪博弈”指标改变的个中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