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32

看不清未来,就做好现在
我认识一个北京人,他是搞动物学的,但是他研究的是一个非常冷门的方向:蟑螂。很少有人研究这种令人恶心的生物,所以他的工作一直不被人理解,甚至家人都嫌弃他。但是他就是对蟑螂特别着迷,天天与蟑螂为伴。他职业生涯的前十五年都非常低迷,过着非常清苦的生活,出版了不少书但都没有销路,无人问津,可他从来不气馁也不后悔,他喜欢研究蟑螂,喜欢研究这种生命力顽强而又给人类造成巨大困扰的生物。

直到十几年前,北京突然开始闹蟑螂,严重的程度简直令家家谈蟑螂色变。然后突然有人发现了这么一个蟑螂专家,他出版过很多著作,讲蟑螂的习性、蟑螂的特点、如何防治和杀灭蟑螂等等。于是他突然红了,上电视,录广播,接受采访,写专著,开公司,到处有人请,所有人突然开始尊重这样一位原本人人避而远之的蟑螂学家。他职业生涯的前十几年无人问津,孤独清苦;后十几年大发其财,红透京城。现在,他统领着上百人的研究团队,主导着几十亿元规模的生物化学公司,出版了几十本著作,受到无数人的尊敬。当初他知道蟑螂会肆虐京城吗?当初他知道他将来所有的辛苦都会得到回报吗?真的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假如他当初没有坚定地做好他的研究,而是在别人的劝说下放弃了他的爱好,那么,他一定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所以,我送给大家一句我经过十几年职场打拼总结出来的话:看不清未来,就做好现在。

如果你觉得迷茫,现在就不努力,那么你终将一事无成。如果你觉得迷茫,但是坚定地做好现在的事情,那么你终将变得不再迷茫。

看不清未来,就做好现在。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32

清爽恬淡,笑对人生,也是一种高度的幸福
如果生活是海,那么欲望如潮。

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欲望,就像大海不能不涨潮一样,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假如世人都没有欲望,就会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就会缺少热情、缺少投入、缺少追求,那将是多么苍白的生活画卷。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如何把握住自己的欲望尺度。涨潮也有落潮时,不让欲望泛滥成灾,才是可取之举。

追求财富,占有金钱,本无可厚非。那么,富有到什么程度才算富有,占有多少金钱才算足够?这大概没有一个固定的统一标准。坦然的人生则要把握好欲望的“横”和“竖”兩条线。

所谓“横”线是以自己的富有程度为起点画一条水平线,可以看出高于水平线和低于水平线的都大有人在。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已经是较佳的位置了。因为生活是大海,浪高浪低纯属自然,正如人们的富有程度永远不可能都在一个水平线上一样。所谓“竖”线是以自己从前生活中的低点为起点画一条上升线,随着这条线上升可以十分清晰地表明自己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程度,应该为此感到欣慰、充实并满足。

然而,生活中有许多人不想这么做。他们从来不蓦然回首,不和自己的从前比,而是一味地和别人攀。于是,欲望的潮水只涨不落,而且一浪高过一浪。为了自己富有与享乐,不择手段地对待生活、对待他人,以至于让欲望的潮水冲开理智的大坝,危害社会,损害他人,也害了自己。

其实,世间万物都有其自身规律,如同春华秋实一样不容违背。明智的人对富有顺其自然,能让欲望的潮水有涨有落,从不越位;愚昧的人对富有带有很强的野性,总想让欲望的潮水只涨不落,从不清醒。这兩种心态的人都要在生活之树上采摘果实,有度者可能尝到多一些成功的甘甜,越位者则会尝到某些难咽的苦涩。

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欲望适度则为利,欲望过度则为害。人生在世,不应让欲望的潮水冲开理智的大坝,只有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少流悔恨的泪水。清爽恬淡,笑对人生,也是一种高度的幸福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33



人生的起点没有办法选择,但人生的终点是可以由我们自己去选择的生活中不可能存在永远完美的东西,就像你认为自己已经一切准备就绪,结果等到了机场才发现没有带身份证。

我们永远都会有追求,就我的体会而言,追求是为了增加幸福感。

说到遗憾,却总是存在的。追求了会有遗憾,不追求也会有遗憾。追求了,你没有得到会有遗憾,但还是要追求。如果每天浑浑噩噩地过去,你会发现生命没有意义。

人生的起点没有办法选择,所有人的起点都不一样,但是坦白说人生的终点是可以由我们自己去选择的。你要设计怎样的程序,打开怎样的生命界面,要看自己是怎样的系统。在这个世界永远不可能是枪指挥脑袋,是脑袋指挥枪。你能走多远,主要是看你的脑袋指挥你走了多远。

如果生活中没有痛苦,那么生命就没有了意义,同时也正是因为生命有了意义,才更加需要追求和努力。我问过李宁,为什么当世界冠军站到领奖台上的时候总是泪流满面,这应该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才对,但为什么没有人笑着拿奖?

李宁说,当站在冠军领奖台上的那一刻,感觉到自己过去十几年的汗水和伤痕都得到了承认,不由自主便留下了幸福的眼泪。

人这一辈子,痛苦和幸福是等量的,所以不要一下子就把幸福用完,要学会用慢慢来的心态,拉长你的幸福。生命中很多东西是需要慢慢等待的,爱情、成功、机会都需要等待。有人讲来世,但我始终认为要努力做到今生今世每一天都过好就好,为何要期待来世,若到了来世发现也不过如此,那还要期待再一个来世吗?耐心加上等待,同时相信每一天都会过得精彩,我们也便不再需要期待来世。

生命中需要等待,但是不能被动去等待,一定要主动。人生中有困境是不可避免的,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不要抱怨,考虑我能得到什么,这是一个主题。永远不要认为困境会一辈子跟着你,曼德拉被困了那么多年,最终还是解放了南非,成为第一位黑人总统。

运气只是一时的,任何为偶然而放弃了自己奋斗状态的人,他的人生都会荒废。我始终相信,努力+智慧就是收获。

潇洒和豁达是人生很重要的一种态度。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两个东西不会变:第一是世界运行规律不变,日出、日落是恒久的;第二就是人性不会变,人性中的自私、贪婪不会变,但是同情心和良心也不会变。不管这个社会怎么变,同情心和良心始终是做人的底线。在我的概念中,潇洒是以出世的态度来做人世的事情。我们要做到超然,这样你也就没有了怨恨。

不要等到被人爱上了再去爱别人,不要等到寂寞了才想起朋友的重要,不要等到有了好工作再去工作,不要等到拥有了很多再去和人分享。即使你什么都没有也可以分享,至少可以分享笑脸。

生命要讲过程,事业要讲结果。即使竭尽全力却没结果也没有关系,我们要学会在没有结果中去寻找收获。

有的名车之所以开得快,那是因为刹车系统好,我学会滑雪这么多年,到今天为止从来没有摔伤过,是因为我知道怎么停下来。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33

万事万物各有缘起,因果不虚、报应不爽,所谓“命”就是我们身口意的现见
刚创业那会儿,很喜欢算命,隔三差五地见见高人算一算,听的时候甚为入理入心,过后一想,嘛也没有。不过,有些事确实不是巧合,比如一位过路风水师曾说,我上两辈有位爷爷会没有男孩子,原因是盖房的时候石头没了,用泥顶的,回去一问果然如此。大师们对我的评价林林总总,但差不多总有两个字:命硬。

据说领袖人物的命都硬。类似的例子很多,约旦国王侯赛因一生遭受过12次暗杀,有一次他和爷爷同时被枪击,但胸前的一枚奖章使他幸免于难,而那名凶手则被他亲手抓获。老侯说:“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像是活在一本侦探小说里。”

命硬的男人管理世界,命硬的女人支撑家庭。有一位农村妇女先后嫁了五次,但她始终乐观向上,不辞辛苦地带大了八个孩子,其中五个都上了大学。过去有句老话:“骒马不拉车”,意思是女人不能做老大,其实哪个家庭不是女人在当家做主,母亲才是我们永远的老大。

现在世界上,确实存在一位命最硬的人物,他就是古巴的卡斯特罗!他一生中经历了638次暗杀,这些暗杀手段几乎可以写成三本厚厚的书,像雪茄炸弹、真菌潜水服等,其中有一位老情人准备毒死他,下手时发现药片融化在了她的面霜里,于是只好坦白。老卡曾跟自己的哥们儿马拉多纳说:

“奥运会要是有个项目比命硬的话,那么这块金牌非我莫属。”

大凡有点生活经历的人,一般都沾点命运色彩,这是茶余饭后最常提起的话题。佛教是反对这种说法的,万事万物各有其缘起,因果不虚、报应不爽,所谓“命”就是我们身口意的现见。与其迷信一种神我的存在,还不如现在开始:“诸善奉行、诸恶莫为、自净其意!”

在一个风雪之夜,有几位朋友遭遇到了车祸,眼见得小车像怒浪之舟一般碰撞在栏杆与大货车之间,一位朋友突然郑重而庄严地喊起“阿弥陀佛!”同行的也都是居士,在同口同心的“阿弥陀佛”佛号之中,那辆车像被一只无形的巨手托着一样,停靠在临时摆放的石块之上,所有人毫发无伤。事后,有人说他们命硬,那哥们说是“命应”:

慧命的报应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34



100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一个实干者胜过100个空想家
海伦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可是她有一个坏习惯,那就是她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抉择与准备,而不是马上行动,所以总是后悔不已。

一天,邻居告诉她史密斯家的牧场里有很好的草莓可以自由采摘,他愿意以每夸脱15美分的价格收购。海伦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坏了,谢过邻居,马上回家准备。

到了家里,她不是立刻找出篮子准备出门,而是在家里埋头计算采5夸脱草莓可以挣多少钱。她拿出一支笔和一块小木板,认真计算起来,结果是75美分。

“要是能采10夸脱呢?”她满怀希望地想着,“那我又能赚多少呢?”

“上帝呀!”她得出答案,“我能得到1美元50美分呢。我可以买回那条我向往已久的项链了,它就挂在镇上贝迪的服饰店里。”

海伦接着算下去,“要是我采了50、100、200夸脱……”她将一早上的时间都浪费在计算这些毫无意义的数字上,转眼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她只得下午再去采草莓了。

海伦吃过午饭后,急急忙忙地拿起篮子向牧场赶去,到那里时,发现大家早就把好的草莓都摘光了,只剩下一些还没有成熟的草莓。可怜的小海伦最终只采到了一夸脱小草莓,自然一切幻想都泡汤了。

如果你有一个梦想,或者决定做一件事,就应该立刻行动起来。要知道,100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一个实干者胜过100个空想家。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34



总有一段路需要别人自己去走,要珍惜在一起的这段美好时光
朋友老丁送儿子去省城上大学,按理说要第二天才能回来,没想到当天下午他就回来了。他说只送儿子上了火车,然后自己就回来了。

我说他有点不负责任,作为一个父亲,应该送儿子到学校报到。老丁笑道:“送人千里,终有一别,还是留一段路让他自己去走吧!”

我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顿时对他肃然起敬。

作为父母,也许你很疼爱自己的孩子,希望儿女们平平安安,永远幸福,但不是每个父母都能长命百岁,不是每个父母都能陪伴自己的孩子一生,总有一段路需要儿女们自己去走。

作为老师,也许你很关心自己的学生,希望学生们一个个考上名校,都有出息,但你终究只能陪伴学生走到考场外,考场内的那段煎熬还得靠学生自己去体验,试卷上的难题还得靠学生自己去解决,考上大学后的学业还得靠学生自己去完成。而且你也将会有新的学生、新的任务,你的头上迟早也会添白发,你也迟早会退休,总有一段路需要学生自己去走。

作为伴侣,也许你非常喜欢自己的另一半,希望另一半健康幸福,永远快乐。但人生路上有时有人会先走,那么自己也要学会承担。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业,不可能与伴侣时刻寸步不离,总有一段路需要伴侣自己去走。

作为朋友,也许你非常关心你的朋友,希望每一个朋友都万事如意,一帆风顺,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可能永远陪在朋友身边,总有一段路需要朋友自己去走。

所以,总有一段路需要别人自己去走,因此你不必害怕。儿女们长大了,试着让他们走出自己的视线,去开始新的生活;学生们毕业了,就让他们各自高飞,去取得新的成绩;伴侣整天陪你也不容易,就放手让他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朋友在一起是一种缘分,但不要把聚散看得太重要,相信朋友在新的地方也能实现梦想。

总有一段路需要别人自己去走,因此要珍惜在一起的这段美好时光。鼓励儿女们打造一双强劲的翅膀,无论天涯海角都不会坠落;引导学生们认准前进的路,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迷失方向;与伴侣互勉,各自取得事业的辉煌;在关键时刻向朋友伸出援助之手,让他渡过生活的难关,看到明天的希望。

总有一段路需要别人自己去走,你又何必把别人控制在自己的视线里?还是放心地留一段路给别人自己去走吧!小鸟要自己展翅才能学会飞翔,人要自己行走才会真正成长。人与人的相处不应该是相互占有,而是彼此的尊重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35

树立看得见的目标
这是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几十年前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使英美等国的经济陷入了萧条期,也使一户单亲家庭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直至陷入生存危机。于是,单亲妈妈便召集家中所有正处于发育期的孩子们,来商量如何渡过难关。只见她拿出了一个铁罐,对孩子们说:“这里面有我们家最后一笔存款,只要拿出来,就可以帮我们渡过难关。我们应该讨论一下,该不该使用这最后一笔存款。”最后,全家人达成了共识,不到最后关头,绝不动用。对这笔最后存款,孩子们充满了“信心”。后来,困难时期终于挺过去了,当年的孩子们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当年的孩子们提出应该打开罐子,看看支撑他们渡过一次次难关的“最后存款”,到底是一笔有着怎样数额的巨款。铁罐打开了。结果,罐子里面哪有什么“存款”,有的只是一叠作为填充物的旧报纸。其实,有看得见的希望便有信心,有信心便会产生动力,并以顽强的毅力和耐心去克服种种困难,最后到达胜利的彼岸。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只小白鼠放到一个装满水的水池中心。这个水池尽管很大,但依然在小白鼠游泳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

小白鼠落入水中后,并没有马上游动,而是转着圈子,发出“吱吱”的叫声。小白鼠的胡须是一个精确的方位探测器,它的叫声传到水池边沿,声波又反射回来,由此判定水池的大小以及自己所在的位置,然后它不慌不忙地朝岸边游去。

心理学家把另一只小白鼠的胡须剪掉后,同样放入水中。小白鼠又发出“吱吱”的叫声,但是由于“探测器”不复存在,它探测不到反射回来的声波。几分钟后,小白鼠沉至水底淹死了。

心理学家解释:第二只小白鼠不是因剪掉的胡须而死的,而是被“无论如何也游不出去”的意念杀死的。

人生路上,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小白鼠落入的“水池”,即逆境、困境。有些人在此时就像被剪掉胡须的小白鼠一样,以为横亘在面前的是海洋,无论如何也游不出去,更放弃了最后一搏的希望和信念,最后淹没在很浅很窄的“水池”里。

因此,这个世界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在我们周围,绝大多数人都有过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但真正达到目标,实现了理想的人却少之又少。而究其原因,是产生理想的意念与实现理想的这个目标过程太长,其间会有许多因素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走向。如果我们不能树立明确、清晰的人生目标,以至于让目标云遮雾罩、时隐时现,那么当我们向目标奋进时,便无法知道我们自己究竟向目标靠近了多少,无法体味日益抵达成功的成就感,我们的心灵就会倦怠,热情就会受挫,直至失去毅力和耐心,落得个前功尽弃。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浓雾弥漫。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塔林纳岛上,一个叫费罗伦斯?查德威克的34岁女人涉水太平洋中,开始向加州海岸游去。海上雾很大,她连护送她的船都几乎看不见。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去,她仍然在坚持。15个小时过后,她放弃了,认为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让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上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见。几十分钟之后,人们把她拉上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查德威克一生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两个月之后,她成功地游过同一个海峡。她不但是第一位游过卡塔林纳海峡的女性,而且比男子的纪录还快了大约两个小时。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查德威克一生中唯一的遗憾?是疲劳,还是寒冷?查德威克的回答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她说,都不是。她之所以半途而废,仅仅是因为她在迷雾中看不到目标。

其实,人生也是相似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在实现梦想的路上之所以会半途而废,原因就是没有“看得见”的目标,前途茫茫,希望不再,信心崩溃。

是的,比身体劳累更可怕的,是心灵的疲惫;比恶劣的处境更残酷的,是信心的绝望。而清楚地看到自己不断地向目标迈进,恰是治疗心里疲惫的良药,是一切动力的源泉。当我们雄心勃勃、踌躇满志地走向未来时,莫忘要确定具体的、可以实现的目标——让目标“看得见”。因为,只有“看得见”的目标,才能让人充满信心、满怀希望,才有可能最终到达。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35

成功需要懂得放弃
不要硬逼着自己去选择,有时成功不了,放弃反而是另一种收获。

有一个在金融界工作的朋友,立志要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研究生。三大部《中国金融史》几乎被他翻烂了,可是连考数年都未考中。然而,在这期间不断有朋友拿一些古钱向他请教,起初他还能细心解释,不厌其烦。后来,问的人实在太多了,他索性编了一册《中国历代钱币说明》。一是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一是为了给朋友提供方便。是年,他依旧没有考上研究生。但是,他的那册《中国历代钱币说明》却被一位书商看中,第一次就印了一万册,当年销售一空。现在这位朋友已经是中产阶级了。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喜欢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奋力拼搏,但却不是每个人的愿望和理想都能实现。那些搏击一世却未获得成功的人,会不会是因为他生命中真正精华的部分被自以为“不是最好的”,而从未得以展示呢?

李宇明是华中师大的年轻教授,刚结婚不久,妻子就因为患类风湿性关节炎成了卧床不起的病人。生下女儿后,妻子的病情又加重了。面对常年卧床的妻子、刚刚降生的女儿、还没开头的事业,李宇明矛盾重重,一天,他突然想到,能不能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在儿童语言的研究上呢?从此,妻子成了最佳合作伙伴,刚出生的女儿则成了最好的研究对象。家里处处都是小纸片和铅笔头,女儿一发音,他们立刻作最原始的记载,同时每周一次用录音带录下文字难以描摹的声音。就这样坚持了6年,到女儿上学时,他和妻子开创一项世界纪录:掌握了从出生到6岁之间儿童语言发展的原始资料,而国外此项记录最长的只到3岁。1991年,李宇明的《汉族儿童间句系统控微》的出版,在国内外语言界引起了震动。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成功的路径不止一个,不要循规蹈矩,更不要放弃成功的信心,此路不通,就该换条路试试。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36

众生皆平等,万物可成佛;世界无界,心容则容一个小沙弥刚学禅不久,总是爱问禅师一些问题。这天,他又来问禅师:“禅师,您曾说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普度众生。如果碰到一个坏人,他已经丧失了人性,失去了做人的资格,那还要超度他吗?”
禅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起笔来,在纸上反写了一个“佛”字,然后问小沙弥:“这是什么?”
小沙弥说:“是一个字,只不过写反了。”
“那它是什么字呢?”禅师紧追不舍。
“一个‘佛’字!”小沙弥毫不含糊地回答。
禅师又接着追问:“那反写的‘佛’字算不算‘佛’字?”
“不算!”小沙弥坚定地回答。
“既然不算,那你为什么又说它是个‘佛’字?”
“算!”小沙弥马上改口。
“既然算是个字,那你为什么又说它反了呢?”
小沙弥愣了一会儿,不知如何作答。
禅师认真地说:“正写是字,反写也是字。你说它是‘佛’字,又说那是反写的,是因为你心里有真正的‘佛’字的印象。如果你原来就不认识这个字,即使我写反了,你也无法分辨出来;如果只教给你反写的‘佛’字,那么你遇到正写的‘佛’字恐怕就要说是写反了。”
小沙弥似有所悟。
禅师又接着说:“同理而言,好人是人,坏人也是人,重要的是你能够认识人的本性。当你遇到恶人的时候,要想办法唤出他的‘本性’,本性既明,便不难度化了。”
善人需要度,恶人更需要度。越是污泥,越能长出清净的芙蓉。
哲理:透过现象看本质;众生皆平等,万物可成佛;世界无界,心容则容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36

只有和平、友爱、宽容、尊严才是人类最可贵的东西
前不久看书,读到一则这样的寓言——每个人出生时,天使都要送给他一样礼物:一种是愚蠢,一种是聪明。有位叫伊莎贝尔的女孩,接到天使给她的愚蠢的礼物时,把它扔进了垃圾箱。天使知道后,义正词严地对她说:“愚蠢是每个人都必须有的份额,只是各人在多少上有差异。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你必须拥有你的愚蠢,光靠聪明终会导致你的许多失败或不如意。”然而,伊莎贝尔根本没把天使的劝告当回事,决不让一丝一毫的愚蠢进入自己的大脑。于是,她的记忆力强过任何一个人,思维比任何一个人都敏捷。不论干什么,她的成绩都是最优秀的。

随着时光的流逝,伊莎贝尔长大了。她做任何事都是赢家,在她面前,人人都得带着失败的沮丧而归,可以说她已聪明绝顶了。渐渐地,没有一个人愿意跟伊莎贝尔共同做事了,因为在她面前,任何一个聪明人都会变得很愚蠢,没有一点施展才华的机会。到了结婚年龄,也没有一个男人敢娶她。伊莎贝尔终于醒悟了,去请求天使把当初那份愚蠢的礼物重新送给她。天使对她说:“晚啦,因为你的头脑中全是聪明和才智,连一丝儿愚蠢都放不进去了。”

无独有偶,《庄子》里也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位很善辩的人,以出色的口才击败了对手。他很得意,庄子却告诉他:“其实对你自己来说,你完全失败了。你用你的高超辩技,把别人正确的道理驳得一无是处。那人失去了尊严和面子,便对你有了嫉恨和怨愤。这不是断了自己的人缘,助长了别人的报复心吗?你要记住,该放手时应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放眼现实,我们可以有一万个工作上的伙伴、生活上的挚友,但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对手或敌手。有人为了个人私利,不惜用尽计谋,来伤害同事或邻里的和睦;有人为了虚名薄利,而机关算尽,锱铢必较,寸步不让;有人总以为只有自己最出众,便妄自尊大,目中无人……其实,如果你真的是一个常胜将军,你一定要记住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要尽力让你的每一个对手变成你的朋友,因为只有和平、友爱、宽容、尊严才是人类最可贵的东西。”所以,当你拥有无与伦比的智慧,总是把每一个为成功而付出诸多努力的对手打得落花流水时,你一定要叩问一下你的灵魂:天使给你的那份愚蠢,还在吗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快乐的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