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9:00

人们常为了追求幸福而倒在尘沙之中,而伊甸园就在附近
从前看童话书,有许多是关于王子和公主的故事。这种故事都是千篇一律,公主受到某种妖魔或巫婆的咒术所魅惑,变成植物、动物,或长睡、或禁制而失去了自由。王子,英俊、潇洒白马、手拿宝剑,经过重重磨难,终于把公主救了出来,故事的终结总是: “王子与公主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虽然在小时候,我们就知道那个“从此”是不太可能的,但一读到“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心里就充满一种特殊的感动,深知那不一定是个结局,却一定是个期望。

为什么说“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不是结局,却是期望呢?因为除了童话,许多卡通影片也是千篇一律的,一只弱小的动物或一个弱小的人,一开始总被强大的动物、人或者压力,整得一塌糊涂。在故事的后半段。他们总是奋力一击,获得了最后的胜利,结局也可以说是“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不幸的是,卡通影片与单产故事不同,它有续集。主角的幸福仿佛没有过多久,就要面临新的考验与压力,在挫败的角落中抗争,最后又得到一次幸福,然后,故事就周而复始地重复不已,卡通人物是不死的,所以他们的失败与压力不死,他们的幸福也总是在失落沉沦中重升。

不只童话或卡通是这样,在电视上演给大人们看的警匪。侦探、情爱的单元剧,都是。我们知道,只要这个世界不停止转动,人的挫折就不会终止,活在这世界一天, 就不可能有“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的一天。即使贵为王子与公主也不能逃出这个铁律,这是为什么我们读古代王室的历史,发现争端、纠缠、丑闻的时代总比太平的时代多得多的原因。

是的,我们骑白马拿宝剑去砍杀妖魔、破除巫术,并不能使我们进入平安的境地。

我对于王子与公主的故事于是有了新的体会,如果我们把除妖魔的行动当成是一种象征,象征了王子去砍除了心中的妖魔与纠葛,到达一个宽广、博大、慈悲、无所动摇的心境,那么他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并不是不可能。

不要说走在荆棘遍地、丑怪狰狞的地方了,就是走在地狱的炼火中,也能有清凉的甘露。佛教里有一尊地藏王菩萨,由于心地无限光明与无量慈悲,经常在地狱中救护众生,当他走过地狱燃烧的烈火,每一朵火焰都化成一朵最美丽的红莲花,来承接他的双足,这是一则多么动人的启示呀!

不记得是哪一个诗人说过:“人们常为了追求幸福而倒在尘沙之中,而伊甸园就在附近。”莎士比亚也说过:“快乐。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方向。”

幸福快乐不是一个结局,只是一个方向罢了,我们只能说一直在往那个方向走,而不能说是在朝那个结局前进。

“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从来都只是方向,所以,没有人可以看到结局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9:00

我们是不是总是这样,在得到之后,还在不停的抱怨得到的不多不好呢
天明寺的外地香客有时会和戒嗔聊聊茅山,他们会赞叹茅山的山水与环境,说这里山美水清空气洁净。

戒嗔微笑的听着施主们的评述,心中总有丝丝疑惑,这里真的有那么多优点吗?

可能是生活在山里太久了,施主们描绘的优点戒嗔很少关注过。

有时候仔细想想,茅山确有一番风味,这里人烟少,树木繁多,在正午,再强的烈日也会被绿叶消融;在山顶,再疾的风也会被枝叶打散。

这片山林,戒嗔已经待了很多年,熟悉的草木,却也常给戒嗔带来意外。

记得有一年秋天,戒尘在后山中发现一颗很高大的树,那颗树生的奇怪,枝叶形状与旁边的树木都不相同。

戒尘带了几片树叶回去寺里,问问寺里的人,即便是几位师父也不知道这树叫什么名字,其实戒尘也不是那么关注树的名字,他之所以留意到这树,是因为戒尘发现在高树的顶端上生长了一些火红的果子,戒尘最想了解的其实是,那些果子是不是能吃。

给了戒尘解答的人是戒傲,他从网上找到了答案,找到了树木的基础情况,更令戒尘兴奋的是,戒傲说,网上介绍这树生的果实不多,但是味道很好。

那天下午,戒嗔与戒傲陪着戒尘去了树的旁边,戒傲犹豫了好久,还是轻手轻脚的爬上树枝,从上面一个个的往下扔果子,戒尘很高兴的把果子塞在自己僧袍中。

虽然这种程度的攀爬对戒傲来说不算什么,但戒傲的行为也违反了师父们的规定,因为自从去年戒傲学习人猿泰山中的场景,从两棵高树中跳跃,把师父们吓的嘴巴都合不上之后,师父们便不准戒傲再去爬树了。

把果子带回寺里,和几位师兄弟一人分上几个,吃到嘴里,觉得果子的味道很是一般。

问问其他人,都觉得果子太酸涩,并没有戒傲资料上所说的美味。

去问戒傲是什么原因,戒傲说,或许是因为果子没有成熟,又或许等明年果树上也许能生出美味的果子也说不定。

不知道戒傲是不是随便说说,大家都没有放在心上,到了第二年,到了果树成熟的季节,有一天,无意中聊到那果子,戒傲说,不妨去看看,赶到去年的大树下,却不知为什么,今年的果树上居然一个果子也没有生长。

忽然怀念起去年我们曾经抱怨的酸果子,因为到了今时今日,连酸果子也不再生长了。

我们是不是总是这样,在得到之后,还在不停的抱怨得到的不多不好呢?或者只有在遗失之后,我们才能意识到曾经拥有是一种幸运!
相关新闻: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9:00

生活就是这样,它为你关闭所有门的时候,总还是悄悄留下一扇窗
一个老禅师问小和尚,如果你进一步则死,退一步则亡,你应该怎么办?

小和尚思索半晌不能回答。

老禅师微笑道,你可以往旁边去啊!

小和尚恍然大悟。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面临老禅师所说的困境,内心苍凉。面对生活向我们张开的血盆大口,我们只能像一头困兽在陷阱中绝望地嘶吼。这时,我们不妨像老禅师所说,向旁边跨一步,说不定旁退一步就会峰回路转,别有洞天。

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人生最狂妄的19岁时因病残废了双腿,终生只能和轮椅相伴。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命运的残酷无疑是致命的,前方的道路如阴暗的乌云,遮断了青春的双眸。回首来路,荆棘遍途,父亲早亡,家庭贫苦,寡母弱妹,相依为命。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子,本该担起应有的责任,可是该死的病魔却将他固定在轮椅之上。那时的史铁生经常想到死,情绪暴躁易怒,几度陷入绝望。所幸,他从困境中旁跨了一步,找到了一条通往内心的救赎之路——文学。在文字生涯中,史铁生顿悟了生死,将死亡看作是一个必然到来的节日。看透了死,就剩下好好的活。现在的史铁生更是重病缠身,由于长期的卧床和艰苦的写作,他又患上肾病,每周需要透析血液两三次。腰椎也严重弯曲,痛苦不堪。但是在史铁生的文字中我们却找不到丝毫的颓废和绝望,相反,我们总能从他的文字中获得温暖和力量。

旁跨一步,不仅让史铁生突破了生活的困境,更得到灵魂的升华。他以一副坐着轮椅的残弱之躯,用汪洋恣肆的文字为我们筑起一座精神的丰碑。

生活就是这样,它为你关闭所有门的时候,总还是悄悄留下一扇窗。当我们深陷命运的泥沟进退两难时,不妨向旁边跨上一步,去寻找生命的出口,千万不要让狭隘的心态逼我们走上绝路。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快乐的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