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51

“心”本来是自然的、清净的,没有造作,不染纤尘。而心的这个“本来”,被无明烦恼障蔽后,变得杂乱垢染,念念无常。我们的心,时时刻刻在领受和觉知法尘,刹那刹那变化不停。在“心”的变迁中,如果可以清楚地看到善是怎么生的,恶是怎么起的,并通过有效的训练,使心不向外追逐,便可安住于平静中。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51

有舍才有得,虽然有时舍了并不一定会得,可是不舍便永远不会有所得。有太多的人守着眼前利益不忍放手,就像沙漠中的鸟儿守着一棵孤树,却没有勇气飞出去寻找广阔的森林。所以,要想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首先要不怕错,更重要的,是不要错过机会!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51

http://res.fo.ifeng.com/attachments/2010/08/27/9eeac8efc74e11c9939b6abcb3c3e521.jpg“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睿智的典型。这种平常心带来了生活中的和谐和宽容心。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遇到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这也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智慧还是不要因为小挫折而灰心丧气,最后影响了你的人生脚步。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52

珍惜身边的一切,因为,那些能抓在手中的事物,可能在某个时刻会变成无价的宝物。最好的机会往往就像宝矿一样,永远隐藏在其貌不扬的石块中,等着有心人去发现、去珍惜。所以,把握住每一次机会,绝不轻易放弃。我们要小心翼翼地把机会握在手中,慢慢地发现蕴藏在璞石里的无价宝玉。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52

生命的幸福原来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因此,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决定的,贫困者有贫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其幸福,位尊权贵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自有其幸福。在生命里,人人都是有笑有泪;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与忧恼,这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53

收获大,再艰苦的工作也会变得惬意。收获可以使人忘却不快的往事,对前景充满信心。从失败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因而获得最宝贵的经验,这亦是工作——即劳动带来的一种收获。没有付出,便没有收获可言。世上收获最多的人,往往是付出最多的人。记住: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53

人要抱着希望才能活得好。希望是指愿意主动实现其生活,让生活更美好,更健康,更有活力。希望不是消极地期待,而是主动地创造。希望即是生命和生活的本身,而不是野心和贪婪。因此抱着希望的人,总是心怀具体的目标和理想,而非虚幻的空想。他们不断孕育新的生活,心智不断成长,因此生命也是蓬勃地发展。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53

人生大部分都在黑暗中摸索,有人眼睛雪亮,但心灵黑暗,有人虽然眼盲却心地明亮。心盲比眼盲更苦,这样的人生总在无明中,茫然不知前途,真的是苦难人生。人世间的确需要更多明眼人,来引领“心眼盲瞎”的人走对路,这很重要。我们要把握时间,建设好自己的心,打开自己的心眼,才能去引导“心眼盲瞎”的人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54

当一个过客面对千变万化的世界,期待安全感或追寻永恒的快乐是极其愚蠢的。人为了一丝快乐而努力工作,忍受苦楚。但如果人想获得永久的快乐就必须放弃易逝的享乐;若人要结束痛苦,须将私心连根拔除,并学习惜福。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54

佛法的明灯为我们在漫漫修行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内心需要充满自在与包容,不攀缘于未来,也不执着于过去,而是安住于当下,把握现在。内心充实、安祥,时时刻刻保持一颗平常心,以平常心而为道场,去实践佛法,去体悟宇宙人生的真谛。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快乐的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