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45
有时,我们确实需要紧逼的力量,让生命之树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有一个人捡到一只小鸟,就将这只小鸟带回家里,给他的孩子玩耍,孩子将小鸟放在家里与小鸡一块饲养。慢慢地,小鸟长大了,人们才发现,这只小鸟原来是一只鹰。虽然这只鹰和鸡群相处得很好。但总有人家里丢鸡,人们就怀疑是这只鹰吃了鸡。强烈要求主人将这只鹰处死,这家主人舍不得,但迫于大家的压力,他决定放生这只鹰。但是,不管人将它放到什么地方,它总能回到村手里来。有一个人说他有办法,批将鹰带到了一个悬崖边上。他将鹰向深询里扔去,那只鹰一开始,就像是一块石头掉下悬崖,直直地向下坠落,眼看就要到崖底了,鹰突然展开了翅膀,竞然奇迹般地了飞起来,而且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再也没有回来。鹰本来是有翅膀的。能飞很高很远,但是,在一群鸡的世界里,它已经被同化了。没有经过锻炼,又贪恋温暖舒适的鸡窝,渐渐地,也就失去了翱翔蓝天的勇气和信心。要是没有人将它扔下悬崖,它永远不可能飞上蓝天,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
很多时候,我们却不敢面对这样的悬崖。
美国有一个作曲家乔治·格什温。他从来没有写过交响曲,而当时美国最著名的斯坎德爵士乐团的。名指挥家,却对他十分赏识。邀请他为交响乐团写一部交响曲,但是,固执的格什温声称自己对交响乐一窍不通,不肯从命。这位指挥家竟然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说二十天后,音乐厅将上演格什温的交响乐《蓝色狂想曲》。格什温看到广告,大惊失色,质问指挥家为何令他出丑,指挥家微笑着说,反正,垒城人都知道了,你看着办吧。格什温没办法,只好将自己关在屋子里,硬是用两周的时间,完成了这部作品。谁知首场演出竞大获成功。格什温的名气也遗速传遍美国。
有些时候,我们确实需要紧逼的力量。使自己获得重生,让生命之树开出更加绚烂的花。
人总是对现有的东西不忍放弃,对舒适平稳的生活恋恋不舍。但是,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人生有所突破,就必须明白,在关键的时刻,应该把自己带到人生的悬崖边上,在看似深渊的边缘,才有可能获得另一片蓝天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45
我有一个秘密,我知道人生有多美
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民。42岁才开始学唱歌。凭着对音乐的痴迷,他唱到了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如今,他的名字家喻户晓,他叫刘仁喜。
那天,在《艺术人生》的现场,主持人问他:“成名后打算怎么发展?”他说:“我就想开一场个人演唱会,录成碟,等下雨天不能干农活儿的时候。在家里放着自己看。”
这是一个农民的梦想,朴实,本真。他知道梦想有多美,这大半生里,一直为梦想努力。
那天,一位老太太来找我。她拿着一沓稿纸,虔诚得像个小学生:“作家先生,能帮我看看稿子吗?”她63岁才开始正式学习写作。我接过那摞稿纸,厚厚的。她说:“我就想有一本书,写着我的名字。”
那一刻,这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令我肃然起敬。
曾在一篇文章看到一句话:我有一个秘密,我知道人生有多美。对于他们,这句话也可以改成:我有一个秘密,我知道梦想有多美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46
一生都要努力的功课
有一次在网上随意浏览,看到几米的一幅漫画,名字叫《露露的功课》。画得很简洁,一个小女孩带着一只小鸭子在走。画的下面是几米配的稚拙的文字:“露露不会游泳、不会飞,她的小鸭子也是。露露带着小鸭子,天天到池塘边看别人怎么游泳、怎么飞,”网页上的文字浏览到这里就没有了,再往下翻,竟变成另外的内容。当时我只是想:咦,怎么会以一个逗号结束呢?是点错了标点,还是丢掉了文字?管它哩。
可是后来,我发现自己忘不了那幅漫画和那些稚拙的文字。我想,如果后面还有文字,它应该是什么呢?我试着去补充:“后来,露露和她的小鸭子学会了游泳,她和它还想学飞。”不好!倒不如这样续写:“后来,露露学会了游泳,小鸭子学会了飞,她和它开心极了。”还是不好,根本就违反了几米的风格嘛。看来,后面可能真的没有文字了。需要更正的,仅仅是那个逗号而已。
一日,我去书店为一个朋友选书,一眼就看见了精装本的《听几米唱歌》。毅然买下,想用这本“成人漫画”去博取一个优秀成人的微笑。翻开书页,映入眼帘的居然是《露露的功课》!我急切地去看那最下面的一行文字——噢!在“……天天到池塘边看别人怎么游泳、怎么飞”的后面果然还有一句话,一句关键的话,一句让我读了茅塞顿开的话,一句让我今生都不敢忘记的话——“日子一样很快乐”。
自己不曾拥有,就快乐地欣赏别人的拥有,不让日子沦于黯淡,不让心绪陷于灰暗,这是我们一生都需要努力去做的功课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46
善待失意 用智慧跳出自己从记事开始。我们便在得意与失意之间生活。求学时,一次考试败北。是失意;工作时,事业元成,是爽意;求爱时,遭到拒绝,是失意……一次失意,就如同品尝一次人生的痛苦;一次失意,就是对人生的一次考验。尝过一回苦,历经一次考验,你便跨过人生的一个坎,你便做到一次自我超越。
失意,会使你冷静地反思自责,使你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和弱项。努力克服不足,从而驾驭生命的航船,乘风破浪。失意,会使人细细品味人生,反复咀嚼苦辣。培养自身悟性,不断完善自己,失意而不失志,痛定思痛,重创业绩。失意,不是一束鲜花,而是一丛荆棘。鲜花虽让人怡情,但常常使人失去警惕;荆棘虽让人心悸,但却使人头脑清醒。
失意,犹如逆境。而逆境是到达理想境界的必经之途。英国学者贝弗里奇曾经说过:“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逆境中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
失意,犹如一面镜子,而镜子能照见人的污浊。见污浊而不怒,审视自身。再闯新路。一次失意就灰心丧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无休止的战斗,而失意便是无形的敌人。善待失意就能战胜失意,铸造辉煌。
失意虽使人一时痛苦,但是却可发人深省,有所获得。而善待失意,其实就是清醒地认知自身的错误,坦荡地面对挫折,从容地迎接失败,从而吸取教训,以便他日东山再起。善待失意需要智慧,但更需要能够跳出自己,同时又能回归本身的能力。虽然这并不容易做到,但只要我们努力去做。那世界总会败于我们脚下,会因我们而改变。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47
一心只为安静地开放这是一朵开在卑微深处的花。虽然气势不够张扬,举止不够自信,芳香不够浓郁,却始终是淡雅而悠长,坚韧而持久的。它不因风雨而变色,不因寒暑而凋零,不求掌声赞美,一心只为安静地开放。她是我认识的最低调的女子。
文字写得好,华丽而大气,温婉而诗意盎然;工作做得风生水起,在单位是部门领导,成绩有目共睹;孩子也教育得十分出色,明理懂事,成绩优秀,刚刚考入重点中学。
可是,她却是少见的低调。总说自己不够聪明,做得不够好,唯有努力。开始我还以为她谦虚,后来发现真的不是,她做事的确有点笨;除非工作需要,与人交往她轻易不主动开口,开始我还以为她是清高,后来发现,真的不是。因为你若主动去跟她沟通,她会回报以最真挚的友好和热情。在很多不需要她上台说话的时候,她都是安静地坐在那里,或翻看一本书,或在本上写下几行字。
很奇怪这样的女子,于是我怀着好奇心,带点刻意地走近,却很轻易地获得了她真诚的信任,知道了这一切,源于她内心的自卑。
她本来就是一个内向的女孩。少年时代更因为身体残疾,承受了无数异样的目光,把一份自卑深深镌刻于心。后来好不容易才治好了残疾,和别人一样恋爱结婚生子,在平凡的幸福中刚刚积蓄了一点自信,便又有霜雪袭来,刚过而立之年再遭离婚丧父。于是,一个平凡柔弱的女子牵着不谙世事的孩子,行走在原本势利纷繁的红尘间,挣扎着走过无数黑夜苦痛,受尽了无数委屈伤害,还有那些有意无意间的轻视与不屑,让她的自卑变得更加深厚而沉重。
离婚五年,她买房购车,加薪升职,走出生命的低谷,赢得亲人同事朋友的由衷欣赏和钦佩。
可是,那份自卑已经与她如影随形,不可分割了。
她说:因为自卑,所以永远不放弃努力。努力地工作,认真地生活。我用别人逛街看电视的时间读书思考工作,所以才能比别人做得更好。我尽可能地陪伴孩子的每一天成长,所以她的孩子才阳光自信。
她说:因为自卑,所以自省。我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也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所以时时谨慎,事事在心。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始终是她的座右铭。
她说:因为自卑,所以自律。不敢轻易放纵自己,永远珍惜自己的拥有,感谢生活的馈赠,因此能始终安静如水、从容不迫地把握着自己生活的节奏。
听了她的故事,我无限感慨。原来不仅自信能让人美丽充满阳光,那深藏于内心的自卑也可以转化为生命的动力,让人隐忍奋发,催动我们生生不息地去努力,成就一段美好人生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47
意志是人的行动的动力之源,真正的希望以它为基础
柏克斯顿曾经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顽童,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坚强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在他幼年曾表现为喜欢暴力、飞扬跋扈和固执己见。他自幼丧父,所幸的是他母亲很有见识。她敦促他磨炼自己的意志,在强迫他服从的同时,对一些可以让他自己去做的事,她总是鼓励他自拿主意自作主张。他母亲坚信如果加以正确引导,形成一个有价值的目标的坚强意志,对一个人来说是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当有人向她谈及儿子的任性时,她总是淡然地说:“没关系的,他现在是固执任性,你会看到最终会对他有好处的。”当柏克斯顿处于形成正义还是邪恶的人生目标这一个人生历程的紧要关头,他幸运地与一个家庭以良好的社会品行著称的姑娘结了婚。?
他的意志的力量,在他小时候使他成为一个难以管束的顽童,但现在却使他从事什么工作都不知疲倦并且精力充沛。当时身为酿酒工的他不无得意地说:“我可以先酿一个小时的酒,再去做数学题,再去练习射击,而且每件事都能聚精会神地去做。”?
当他成为一个酿酒公司的经理后,事无巨细他都过问,使公司的生意空前兴隆。即便是在工作非常繁忙的情况下,他仍然每天晚上坚持勤奋自学,研究和消化孟德斯鸠等人关于英国法律的评论。他读书的原则是:“看一本书决不半途而废”,“对一本书不能融会贯通熟练运用,就不能说已经读完”,“研究任何问题都要全身心地投入。”?
后来,柏克斯顿幸运地跻身于英国议会。在他刚刚步入社会时,他目睹奴隶贸易和奴隶制度的种种黑暗,便下定决心把解决奴隶的问题作为自己最大的人生目标,在他进入英国议会后,他更是把在英国的本土及殖民地上彻底实现奴隶的解放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矢志不渝地努力、奋斗。废除英国本土及其殖民地上的奴隶贸易及奴隶制度,既要与传统势力斗争,又要与维护自身利益的贵族斗争,这项推动历史进程的工作,其艰难可想而知,但柏克斯顿做到了。?
事实上,在每一种追求中,作为成功的保证,与其说是才能,不如说是不屈不挠的意志。因此,意志力可以定义为一个人性格特征中的核心力量,概而言之,意志力就是人本身。意志是人的行动的动力之源。真正的希望以它为基础,而且,它就是使现实生活绚丽多彩的希望。
一个人如果下决心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下决心要做成什么样的事,那么,意志或者说动机的驱动力会使他心想事成,如愿以偿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48
珍珠,是蚌病之后,对错误的补救,因祸得福
一粒沙子嵌入了蚌的体内,蚌无法将其排除体外,就分泌出一种半透明的物质用以疗伤。经过很长时间,那粒沙子被层层包裹起来,形成一颗晶莹璀璨的珍珠。人们珍爱的宝贝,熠熠生辉的珍珠,竟然是蚌之“病”。
仔细想想,“蚌病生珠”的事物还真是屡见不鲜。猪因病而养成朱砂,狗病而病出了狗宝,牛病而生牛黄。有时候病竟然也能“病”出好处来。
珍珠,是蚌病之后,对错误的补救,因祸得福,使它的生命得以在人世中绽放光彩。推而广之,那么人之“病”也就没有什么可怕,或者不可饶恕了吧。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从不生病之理,病了,只要能及时医治,及时补救,也许会有其他的好处呢?
据科学调查,长年不患感冒的人,得癌的概率是经常患感冒人的六倍。那是因为感冒发烧可以烧死很多病菌。感冒是小病,及时救治,不会危机生命,还能杀死形成恶病的病菌,而癌症就可怕了,一经发现,恐怕补救就来不及了,那是十有八九要人性命的。
由此看来,偶尔小病也不必大惊小怪!这就涉及到病的引申意,人不可能一辈子不犯错误。孟子云“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喻;征于色,发于声,而后作。”可见缺点错误,失误及不如意总是伴随我们生活的左右。但贵在“能改”而“后作”上。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犯错误,但是经过批评教育,他逐渐学会明辨是非,从稚嫩走向成熟。大人们也经常犯错误,一经发现,及时改正,则会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我们学佛,研佛,向佛的过程中,也难免会有错的想法,行为,只要我们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就会离佛越来越近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48
生命中的经验没有绝对的好坏,重点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它
不悲观、不沮丧,生命中的危机就会成为转机。
有个朋友工作很辛苦,工作很多、指责很多,但薪水却很少。他原本总是埋怨,但有一天突然设想到:如果我的头顶上有个天使,它会用什么眼光、什么表情看着我?
他想象着,那个天使正笑眯眯地为他祝福,因此他体会到:这样的环境只是为了磨练他;也惟有先经历过磨练,才能拥有将来的成功。此后,他每天面对工作都快乐许多。所有的一切都成了美好的祝福。
你是否也正在忍受什么?试着思考一下为何必须承受这些?又能从中学到什么?
生命中的经验没有绝对的好坏,重点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它。一样被裁员,有人从此一蹶不振,也有人因此创造出事业的第二春;有人被活生生打败,却也有人越挫越勇,永远精力充沛,活力十足。
用不同的方式看自己,不悲观、不沮丧,生命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礼物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49
只要这一行第一
我小时候常常听父亲对别人说:“报纸乱写、历史乱写、教科书乱写。”我不知道父亲是否乱讲,但我也真不知道报纸、历史、教科书是否真的乱写,不过从此我看到任何白纸黑字的事物,我不会立刻认为是真理,一切事实必定等到自己亲自证实才相信,从小就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好习惯。
犹太人说:“如果父亲没有教给儿子谋生技能,那等于教他成为一个贼。”小时候爸爸会问我:“将来你要做什么?”我说:“我要画招牌。” 为了让子女有一技之长,我女儿会讲话以后,我就问她:“你以后要做什么?”她说:“想做设计。”我再问她:“要设计什么?”她说:“很多啊!”我说:“你举例说明。”要求她更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她说:“为什么汉堡要圆的?为什么三明治要三角形?应该要改一改。”我就说:“好,那你设计给我看。”
家长自己崇拜名牌、崇拜名校、崇拜有钱,其实,这些东西都不能让别人更尊敬你。如果你很厉害,就要拿出一把刷子,证明你是世界第一;即使不是世界第一,只要是这一行的第一,就没有人会问你哪里毕业。
这一辈子从来没人问过我,我还怕人不知道,我念到初中二年级就没再上学,但是我读过2万本书,自己也写了300本书,现在也在中国美术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教书。虽然交谈的机会不多,但谢谢父亲让我养成许多好习惯。
飘飘凌凌
发表于 2012-1-22 18:50
图片来源:资料图
在行善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心善,时时去体谅他人。纵然是恶人,也希望他能回头改过,而非嗔恨地指责与辱骂,当你认为自己发心是好的,是想让他好。而去指责甚至打骂有缺点的人时,或者写匿名信去告发或无限上纲地诽谤他人,但是自己却认为是在挽救人家时,那不过是你自己的情绪,并非真正有利于对方向善。与此同时,也会折损自己的福报